导航:首页 > 机械知识 > 机械密封如何检测

机械密封如何检测

发布时间:2021-02-19 14:26:49

『壹』 机械密封装配后的检查有哪些要求

机械密封装配后,要做两次检查工作。
1)盘车检查。由于尚未充液,动静环密封端面上只有为数极少一点的润滑油,因此不宜多盘车,以免损伤密封端面。
2)充液检查。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如无泄漏可做试车检验。

『贰』 如何判断机械密封端面平面度

DG系列锅炉给水泵属于卧式多级泵,多级泵的的维护规程应该合适你用
<a href="http://www.aufine-pv.com/weihu1.asp?id=183" target="_blank">http://www.aufine-pv.com/weihu1.asp?id=183</a>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企业常用D型、DA型、GC型及DG型多级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泵主要用于锅炉给水和输送不含颗粒性物质和杂质、物理化学性质与水类似的液体。对于其他型号类似的多级离心泵可作参考。
1.2 结构简述
泵的固定部分由进水段、中段、出水段、导叶、轴承体和密封装置等组成;转动部分主要由泵轴及装在轴上的数个叶轮、轴套和一个平衡轴向推力的平衡盘以及联轴器组成。叶轮多个串联工作,同一型号泵的扬程根据级数而定。泵由电动机经联轴器直接驱动。
1.3 技术性能
设备主要技术性能见表1。
表1
泵型号 吸入口直径
mm 流量
m3/h 单级扬程
m 级数 电机功率
kW 转速
r/min 液体温度

D型单吸
多级分段式 50 18 8.5 3~9 2.2~7.5 2950 ≤110
80 24.6 11.4 2~9 4~17
100 54 15.5 7.5~40
125 101 21.5 22~100
150 155 30 75~225 1480
200 280 40.8 110f~440
DA型单
吸多级分段式 50 18 8.4 2~9 2.8~10 1450 ≤80
80 32.4 11.3 4.5~20
100 54 32 10~55
125 108 20 28~100
150 162 62 40~180
200 288 37.5 155~500
CC型单
吸多级分式 40 6 23 2~9 3~15 2590 ≤110
50 10 32 5.5~30
65 15 27 7.5~37
45 7~12 45~75
100 45 41 2~9 22~90
DG型单
吸多级分段式 50 12.5 25 3~12 7.5~30 2590 ≤110
65 25 30 3~10 15~45
80 46 22~75
150 85 67 3~9 75~240
100 147 4 360
150 440
180 119 5 500

2 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 各部连接螺拴齐全,连接紧固,无锈蚀。
2.1.3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稳固。
2.1.4 压力表、电流表等仪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 进、出口阀门及润滑、冷却系统管线安装整齐,标志明显,油标、油杯等齐全好用。
2.1.6 各部安装配合符合规定。
2.1.7 泵体、泵座及附属管线、管件油漆完整。
2.1.8 基础、底座完整,坚固。
2.2 远行性能
2.2.1 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 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3 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
2.2.4 能力可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
2.3.1 有泵的总装图或结构图,有易损配件图。
2.3.2 有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2.3.3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3.4 设备档案齐全,数据准确,包括:
a.安装及试车验收资料;
b.设备运行记录;
c.历次检修及验收记录;
d.设备缺陷及事故情况记录。
2.4 设备及环境
2.4.1 设备清洁,外表无尘灰、油垢。
2.4.2 基础整洁,表面无积水、杂物,环境整齐清洁。
2.4.3 进出口阀门、法兰接口及泵体各段接合处均无泄漏。
2.4.4 轴封处泄漏不得大于:
a.填料密封,初期每分钟不多于20滴,末期每分钟不多于40滴;
b.机械密封,初期应无泄漏,末期每分钟不多于5滴。
3 设备的维护
3.1 日常维护
3.1.1 严格按泵的操作规程启动、运行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2 每班检查润滑部位的润滑油是否符合规定。
3.1.3 新换轴承后,工作100小时应清洗换油,以后每运行1000-1500小时换油一次,油脂每运行2000-2400小时换油。
3.1.4 经常检查轴承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滚动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滑动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65℃。经常检查电机温升。
3.1.5 每班检查轴封处滴漏情况,填料密封保持每分钟10-20滴为宜;对于机械密封,要达到完好标准。
3.1.6 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注意泵有无噪音等异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1.7 经常保持泵及周围场地整洁,及时处理跑、冒、滴、漏。
3.1.8 维修人员应定时上岗,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3.2 定期检查内容
对于生产系统中重要的泵,可按表2内容定期检查。

表2
检查项目 周期 内容 判断标准 推荐使用仪器
监测滚动
轴承的运
转情况 7天 测量波动轴承
振动的冲击能
量,以判断轴承
是否处于良好状
态 当dBN<20时
轴承状态良好,下次按周期测量
当20<dBN<35时
要引起注意,轴承已出现早期损
伤,必须在较短期间内再次测量
当dBN>35时
轴承有明显的损伤,必须在更短
的期间内测量
当dBN>50时
应迅速更换轴承 冲击脉冲计
CMJ-1型
SPM-43A型
监测滑动
轴承的运
转情况 7天 测量轴承振动
的加速度值 1.相对判断法:总振平值超过正
常值2倍以上时,内部已发生故
障,需引起重视,缩短监测周期;
当总振平值超过正常值4倍时,可
能发生严重故障,应停泵检查修理
2.类比判断法:测量点比若干相同
泵同一点的加速度有效值高出一倍
以上时,应引起重视缩短周期监测
,超过二倍以上时可能发生严重故
障,应停泵修理 217机器故障
检查仪
监测泵的
振动情况 7天 在轴承壳体处
从径向测量壳体
振动的振幅 单振幅且A应不超过以下值
1)泵转速为1450r/min
轴中心高度≤225mm
A≤0.03mm
轴中心高度>225mm
A≤0.04mm
2)泵转速为2900r/min
轴中心高度≤225mm
A≤0.02mm
轴中心高度>225mm
A≤0.03mm 便携式
测振仪

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3。
3.4 紧急情况停车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紧急停车处理:
a.泵突然发生剧烈振动;
b.泵内发出异常声响;
c.电流超过额定值持续不降经处理无效;
d.泵突然不出水。

表3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泵不打
水或流
量不足 1.吸入阀堵塞
2.吸入管路阻力
太大或吸水高度太高
3.出水管路阻力
太大
4.泵或吸入管内
存空气,有漏气处
5.叶轮堵塞
6.密封环磨损严
重 1.清扫吸入阀
2.清扫吸入管路
或降低吸水高度
3.检查及清扫出水
管路或改进出水管
4.排除空气,消除
漏气处
5.清扫叶轮
6.更换叶轮密封
环 泵内部声音
反常,泵不
上水 1.流量太
2.吸入管阻力太

3.在吸入管部分
有空气渗入
4.所吸、送液体温
度过高 1.增大流量
2.浦扫吸入管或
降低吸入高度
3.检查吸入管部
分及阀,消除漏
气处
4.降低所吸送液
体温度
轴承温度高 1.油量不足或油
不洁净
2.轴承间隙太小
3.电机轴与泵轴
同轴度超过规定 1.加油或清洗轴
承换油
2.副研轴瓦,调
电流过
大 1.填料压得太紧
2.转子部分与固
定部分磨擦
3.洪水量过大 1.放松填料压盖
2.检查、调整
3.调小出口阀门,
减少流量 整间隙
3.找正联轴器
密封漏损大 1.填料磨损
2.轴或勒套磨损
3.泵轴弯曲
4.动、静密封环
端面腐蚀、磨损
或划伤
5.静环装配歪斜
6.弹簧压力不足 1.更换填料
泵振动
大 1.电机轴与泵轴
同轴度超过规定
2.泵釉弯曲或转
子不平衡
3.叶轮中有异物
或叶轮磨损
4.转子与壳体产
生摩擦
5.轴承间隙大
6.底座螺栓松动 1.找正联轴器
2.校直轴、转子
做平衡
3.清扫叶轮或更
换叶轮
4.调整转子与壳
体间隙
5.调整间隙或更
换轴承
6.紧因底座螺接 2.修复或更换磨
损件
3.校正或更换泵

4.修复或更换动
、静密封环
5.重装配静环
6.调整弹簧压缩
量或更换弹簧

表4
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大修
检修周期,月 3 12~24 36

注:1.吸入口直径≤100mm的泵无大修,大修内容并入中修。
2.当本单位状态监测手段已具备开展预测维修条件时,经请示上一级主管单位批准,可不受此表限制。

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 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4。
4.2 检修内容
4.2.1 小修
4.2.1.1 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
4.2.1.2 检查轴承及润滑系统,更换润滑油(脂)。
4.2.1.3 清理、检修冷却水系统。
4.2.1.4 清扫、检修阀门。
4.2.1.5 检查及找正联轴器,调整轴向间隙,更换联轴器易损件。
4.2.1.6 消除在运行中发现的缺陷和渗漏,及检查和紧固各部螺栓。
4.2.2 中修
4.2.2.1 包括小修内容。
4.2.2.2 检修机械密封,更换零件。
4.2.2.3 解体、清洗检查叶轮、密封环、衬套、轴套、导叶、平衡盘、平衡环及各部零件的磨损、腐蚀、冲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
4.2.2.4 修理及刮研轴瓦、调整间隙,以及更换轴承。
4.2.2.5 测定叶轮的静平衡。
4.2.2.6 检查各段叶轮毅、轴套、平衡盘毂、紧固螺母间端面接触情况,测量及校正各段叶轮间距。
4.2.2.7 测量泵轴及转子部件各部跳动量。
4.2.2.8 检查、调整各部间隙。调整转子窜动量。
4.2.2.9 校验压力表。
4.2.2.10 检修电机。
4.2.3 大修
4.2.3.1 包括中修内容。
4.2.3.2 更换叶轮及导叶。
4.2.3.3 更换泵轴。
4.2.3.4 泵体各段检测、鉴定和作必要的修理。
4.2.3.5 调整泵体的水平度。
4.2.3.6 设备及附属管线除锈防腐。
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 泵体与底座
5.1.1 泵体应无裂纹,液体流道表面铸造光滑、无砂眼和气孔。各段泵体间接合面平行度为0.1mm/m,接合面及凸缘无毛刺及碰撞变形。
5.1.2 泵体与叶轮密封环的配合采用H7/h6。
5.1.3 底座与基础面应接触严密,底座安装水平度:纵向0.05mm/m横向0.10mm/m。
5.1.4 有轴向膨胀滑销的泵,滑销和销槽应平滑无毛刺。
5.1.5 组装时,拧紧泵体总连接螺杆应对称进行,且用力要均匀。
5.2 导叶与衬套
5.2.1 导叶液体流道部份应光滑,型砂清理干净;与衬套配合部位不应有严重的通孔、气蚀等缺陷。
5.2.2 导叶与衬套的配合采用H7/n6或H7/r6。
表5
衬套内径 30~60

『叁』 机械密封压缩量怎么测量

自由状态高度减去,压死以后的高度,就是最大和最小,一般取中上为最加。

标有L1与L2两个尺寸,L1是指密封件的工作高度,L2是安装的位置尺寸。动环有弹簧座或弹簧定位端面起,到静环端面位置,测量出压缩量与自然状态的差值就是压缩量,一般有指导性文件资料,注意静环有密封圈。

常用机械密封结构由静止环(静环)、旋转环(动环)、弹性元件弹簧座、紧定螺钉、旋转环辅助密封圈和静止环辅助密封圈等元件组成,防转销固定在压盖上以防止静止环转动。

旋转环和静止环往往还可根据它们是否具有轴向补偿能力而称为补偿环或非补偿环。


(3)机械密封如何检测扩展阅读:

把机械密封安装到机器上时,安装前要很好的与总装配图相对照,确认零件是否已准备齐全,这时要注意密封磨擦副密封面、密封圈等有无伤痕、缺损等异常现象。

还要注意与填料、密封圈(O环)等相接触的轴或轴套表面、法兰等部件上有无伤痕,若发现有异常的现象,则必须更换或修理后再使用。

在实际进行安装时,不要将超过需要的零件带到现场,这样,安装完毕后零件如有剩余,则是安装时有了漏装的地方;若零件不足,则意味着不必要的地方也组装上了零件,这也就起到了在安装时自检的作用。

『肆』 怎么判断水泵是机械密封还是填料密封求助:如何从外观

机械密封是半截固定在壳体,另外半截固定在转轴上的。

填料密封在转轴上看不到东西。只要一个椭圆形压盖套在转轴上,固定在壳体上。

这个是填料密封。

『伍』 机械设备密封泄漏最有效的检测方法

机械密封在泵类备件上的使用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各种型号各个种类的机械密封件几乎都可被泵类备件所采用,但是不管泵类备件和机械设备密封件之间是如何组合、搭配的,所存在的泄漏点都是基本相似的五处。
机械密封件应用于泵类备件后,泄漏点主要包括:泵的轴套和轴间的密封、泵的动环与轴套间的密封、泵的动环和静环间的密封、泵的静环和静环座间的密封及泵体本身和密封端盖之间的密封,这些泄漏点通过静试和试运行可以基本被发现并排除。
机械密封件在泵类备件上安装并调试完成后,可以通过静试方式了解密封的效果,确定是否存在泄漏及泄漏量的多少。机械密封在静试时出现的泄漏,如果泄漏量较小则主要问题多为动环或静环密封圈部位,如果泄漏量较大,则问题多为动、静环摩擦副问题。
机械密封件的泄漏量观察完毕之后,可以手动盘车来进行下一步的观察,盘车后泄漏量保持与之前一致,则问题是出现静、动环密封圈上,如果变化明显则可以判断问题为动、静环摩擦副故障。另外,如果泄漏是沿轴向喷射,那么可能是动环密封圈问题,如果是想四周喷射,则是静环密封圈问题。
机械密封件的静试如果没有出现泄漏现象,即可进入试运转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泵本身的高速运转会带来较大离心力,介质的泄漏会受到抑制而减少,出现泄漏的几率也会降低,这个时候再出现的泄漏则主要源于轴间、端盖密封及动、静换摩擦副的密封失效。

『陆』 机械密封尺寸如何测量

推荐答案简直就是在坑人,机械密封都是圆形的,一把卡尺,一把沟槽尺就可以测绘了,根本用不到三坐标测绘仪,除非是大型机械密封外壳不规则的情况下!注意主要尺寸的公差就行了!

『柒』 如何测量机械密封压缩量

找个基准面(像机封压盖表面),分别测量动静环密封面到基准面的距离,差值是压缩量

『捌』 如何进行机械密封的检修

机械密封经长期运转后,动环和静环的端面由于摩擦造成磨损,弹簧和轴套也会发生锈蚀或损坏,密封圈由于老化变形而失去弹性,所有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机械密封泄漏。因此,经过长时期的运转以后,对机械密封元件要进行更换或检修,达到重新使用的目的。

1、动环和静环端面的研磨
动环拆下后,经磨削加工,先进行粗研,后进行精研,有条件可进行抛光。
粗磨时,选用80—160#粒度的磨料,先磨去加工痕迹。然后可用160#以上磨料进行精磨,使光洁度达到设计要求。硬质合金或陶瓷动环精磨后需要用抛光机抛光。抛光机的力度可选用M28-M5的碳化硼。抛光后达到镜面。陶瓷环可用M5的玛瑙粉精磨以后,用氧化铬抛光。
石墨填充聚四氟乙烯的静环,由于材料软,可用煤油、汽油或清水精研,不需加研磨剂。在跑合过程中还可自研,故光洁度要求不是太高。
研磨的方法,有研磨机的可在研磨机上研磨,没有研磨机的可在平板玻璃上采用8字形的手工研磨方法。

2、轴套检查
轴套的检修拆下后检查锈蚀和磨损的情况,如果锈蚀或磨损得比较轻微,可用细砂纸打光再用,如果锈蚀或磨损的严重可采用加工后电镀的方法或换新轴套。

3、密封圈
密封圈经过一段使用时间后,多数情况下失去弹性或老化,一般情况下需要更换新圈。

4、弹簧
如果弹簧锈蚀的不严重,能保持原有弹性,可不更换。若锈蚀的比较严重或弹性减小的很多,则需要更换新弹簧。
对有组装盒的机械密封,要将盒清理干净,并检查凹槽是否磨损或变形,以便进行校正修复,重新开槽或更换。
机械密封元件修复以后,重新进行组装,组装后同样进行压力试验,然后再投入正常操作。

『玖』 怎样判断离心泵是填料密封还是机械密封

一般填料密封有一根外供水管,机封的一进一出!机封也有一根的,很少!
还有就是外露的螺栓,如果还有旋进的空间的,是填料的,如果是已经压死的,是机封的!

『拾』 怎么判断机械密封的压力等级

如果是专业厂家,您可以从他们的网站上找到这个型号的样本,看里面版的参数曲线就可以大权致确定了。
准确的要问技术人员,因其由轴径大小、介质、密封材料、温度等多种条件共同决定,不是厂家很难准确确认。

盒内带的安装说明书,也可以看看,或许能有一些参考价值。

阅读全文

与机械密封如何检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朔州哪里有卖运动器材的 浏览:586
有什么好办法处理阀门锈死 浏览:957
企业如何消防设备配备 浏览:743
冲孔截断机怎么拆卸轴承 浏览:814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开卷考试答案 浏览:711
机械品牌怎么推广 浏览:328
温州市新洲阀门厂 浏览:186
新远景仪表盘亮度怎么样调 浏览:330
可以用什么精密仪器形容眼睛 浏览:728
市政管道减压阀门计量装置 浏览:561
阀门型号中的y与h表示什么意思 浏览:119
奇瑞m1仪表新的多少钱 浏览:888
怎么得到稳定机械压力 浏览:34
机械费一般占工程的多少 浏览:996
dos工具箱镜像 浏览:773
仪器的no与off什么意思 浏览:967
南京日合五金机电有限公司 浏览:610
半挂车气密性检测装置 浏览:743
实验室制取ch4的装置 浏览:691
笔记本机械硬盘容量最大有多少 浏览: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