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机械设计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1、整体规划 输出: 计划书
2、计划书:说明产品开发的意义、内容、费用、期限的文件
3、设计阶段 输出:设计计划书、设计规格书(包含计算书)
4、设计计划书:整体设计工作如何进行的计划书,最好利用产品的WBS文件,保证合理性;
5、规格书:表示机械基本性能的文件;这些参数部分来自于市场/客户,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另一部分这是通过计算形成的;这里的数据尽量准确,而且但同时又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调节范围,因为现场情况复杂,客户并不能给出准确的需要,又或者这种需要本身就是多样的,
6、草图阶段 输出:产品原理图
7、产品原理图:产品的原理图/方案图,这里尽量多给出不同的方案,比较各个方案;
8、产品原理图+设计规格书=creo中的记事本lay文件+整机骨架文件
9、计划图阶段 输出:计划图
10、计划图:相当于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设计,理论上应该产品的全部的设计信息,形状、规格、尺寸,但是实际中工程图信息不便于包含在三维组件中,尤其采用协同设计时,骨架文件传递过来的尺寸信息没有办法设置公差,公差配合标注也不够方便
11、计划图=部件的骨架文件+组件
12、工程图阶段 输出:零件工程图
13、工程图:零件的加工指定图,包含零件的全部信息
14、装配图阶段 输出:装配图、检验文件、使用说明书
15、装配图:指明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模拟实际的装配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装配图中还应该包括主要性能尺寸的标注,装配方法的要求,装配效果的约束,
16、对于运动方式比较简单的产品=creo的装配件,但是如果是比较复杂的运动=creo仿真文件
17、检验文件:包含内容有对装配图中的主要尺寸进行检验的说明、对设计功能进行试装验证的说明
18、使用说明书:产品的使用说明。
(1)机械设计如何起步扩展阅读:
机械设计(machine design),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机械设计的主要流程:
1、根据用户订货、市场需要和新科研成果制定设计任务。
2、初步设计。包括确定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形式,进行运动设计、结构设计并绘制初步总图以及初步审查。
3、技术设计。包括修改设计(根据初审意见)、绘制全部零部件和新的总图以及第二次审查。
4、工作图设计。包括最后的修改(根据二审意见)、绘制全部工作图(如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和总装配图等)、制定全部技术文件(如零件表、易损件清单、使用说明等)。
5、定型设计。用于成批或大量生产的机械。对于某些设计任务比较简单(如简单机械的新型设计、一般机械的继承设计或变型设计等)的机械设计可省去初步设计程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机械设计
⑵ 机械设计步骤
1、根据用户订货、市场需要和新科研成果制定设计任务。
2、初步设计。回包括确定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基答本结构形式,进行运动设计、结构设计并绘制初步总图以及初步审查。
3、技术设计。包括修改设计(根据初审意见)、绘制全部零部件和新的总图以及第二次审查。
4、工作图设计。包括最后的修改(根据二审意见)、绘制全部工作图(如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和总装配图等)、制定全部技术文件(如零件表、易损件清单、使用说明等)。
5、定型设计。用于成批或大量生产的机械。对于某些设计任务比较简单(如简单机械的新型设计、一般机械的继承设计或变型设计等)的机械设计可省去初步设计程序。
(2)机械设计如何起步扩展阅读:
机械设计可分为新型设计、继承设计和变型设计3类。
1、新型设计
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
2、继承设计
根据使用经验和技术发展对已有的机械进行设计更新,以提高其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或减少其运用费用。
3、变型设计
为适应新的需要对已有的机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删而发展出不同于标准型的变型产品。
⑶ 我学的是机械类专业,刚毕业了、但以后想从事管理的工作,该怎么起步、开始
事在人为吧,不是说作了专业工作,就不可以再去做管理了,其实把专业工作做好,就是把自己向管理型 工作推进了一部~
⑷ 机械设计 如何下手 什么流程。。
1不是打击你,这种问题没有人会详细解答的。建议你到图书馆,找点工具书或问老师!
2能学点东西就学点,别书到用时方恨少!
3祝你好运,早日完成!我也在做毕业设计呢!
⑸ 新人如何自学机械设计及相关知识
新人学机械设计及其相关知识,按以下步骤来:
首先,买好机械设计基础相专关书籍;
其次,属多学多联系实际,学会相关绘图软件,如CAD等;
最后,尝试着自己设计。
机械设计(machine design),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对专用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机械设计的努力目标是:在各种限定的条件(如材料、加工能力、理论知识和计算手段等)下设计出最好的机械,即做出优化设计。优化设计需要综合地考虑许多要求,一般有:最好工作性能、最低制造成本、最小尺寸和重量、使用中最可靠性、最低消耗和最少环境污染。
⑹ 机械设计是如何发展的
18世纪以前,机械匠师全凭经验、直觉和手艺进行机械制作,与科学几乎不发生联系。到18~19世纪,在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促进下,掌握科学知识的人士开始注意生产,而直接进行生产的匠师则开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启发取得很大成果。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整套围绕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
动力机械最先与当时的先进科学相结合。蒸汽机的发明人T.萨弗里、J.瓦特应用了物理学家D.帕潘和J.布莱克的理论,在蒸汽机实践的基础上,物理学家S.卡诺、W. J. M.兰金和开尔文建立起一门新的科学——热力学,图4-1是早期蒸汽机。内燃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法国的罗沙在1862年创立的,1876年奥托应用罗沙的理论,彻底改进了他原来创造的粗陋笨重、噪声大、热效率低的内燃机,从而奠定了内燃机的地位。其他如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等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得到发展,而理论也在实践中得到改进和提高。
早在公元前,中国已在指南车上应用复杂的齿轮系统,如图4-2所示的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车中,除两个沿地面滚动的足轮(即车轮)外,尚有大小不同的7个齿轮。它利用差速齿轮原理,通过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古希腊已有圆柱齿轮、锥齿轮和蜗杆传动的记载。但是,关于齿轮传动瞬时速比与齿形的关系和齿形曲线的选择,直到17世纪之后才有理论阐述。手摇把和踏板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先驱,在各文明古国都有悠久历史,但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形式、运动和动力的确切分析与综合,则是近代机构学的成就。机构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迟至19世纪初才第一次列入高等工程学院(巴黎的工艺学院)的课程。通过理论研究,人们方能精确地分析各种机构,包括复杂的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并进而能按需要综合出新的机构。
机械工程的工作对象是动态的机械,它的工作情况会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随机的因而不可预见;实际应用的材料也不完全均匀,可能存在各种缺陷;加工精度也存在一定的偏差等。与以静态结构为工作对象的土木工程相比,机械工程中各种问题更难以用理论精确解决。因此,早期的机械工程只运用简单的理论概念,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工作。设计计算多依靠经验公式,为保证安全,都偏于保守。结果,制成的机械笨重而庞大,成本高,生产率低,能量消耗很大。
从18世纪起,设计计算从两个方面不断提高了精确度:
(1)在材料强度方面,从早期按静强度除以安全系数(考虑一切不精确性和分散性因素的经验系数)的粗糙计算,提高到考虑材料的疲劳(19世纪后半期);从一律按材料的无限疲劳寿命进行设计,改为按照实际要求的寿命进行有限寿命设计(20世纪前半期);从认为材料原则上不能有裂纹,发展到以断裂力学理论为依据,考虑裂纹材料的强度和寿命。
图4-2指南车在机械结构的力学分析方面,从应用经验公式和简化的力学分析来确定各种受力和力矩,发展到应用复杂的力学分析和数学计算方法。进入20世纪,又出现各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测出模型和实物上各部位的应力,在发现应力过高或过低时,便可能作出必要的调整。20世纪后半叶,人们开始应用有限元法和电子计算机迅速可靠的数值计算,对复杂的机械及其零件、构件进行力、力矩、应力、应变等的分析和计算。对于掌握有充分的实践或实验资料的机械或其元件,已经可以运用统计技术,按照要求的可靠度科学地进行机械设计,或者按机械的实际情况(实际的质量、实际的使用条件等)科学地判断其可靠度和寿命。但在许多机械工程工作中,还应用一些经验方法、经验公式和经验系数等,不过其中的科学成分在不断增加,经验成分则不断减少。
⑺ 如何自学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首先,我没自学经历,但是我的话也许对你会有所帮助,因为我专业就是机械回设计制造及其答自动化。
有几点疑问:
你自学这个是作为考试用还是作为工作用?因为考试用的话太宽泛了,如若是没有基础的话相信很难的(不是危言耸听的),因为相关的课程是很多的,比如基础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等;要是是工作上用的话,相对会简单一点,毕竟工作是实践。
不知道你专业是什么,或者你现在在做着什么工作,这个对你的这个自学是有很大影响的。学机械的向其他任何专业转都很容易,但是学别的向机械转化还是有点困难的。这一点就很佩服你。我猜测你可能已经参加工作了,要是你愿意的话可以把我的这些疑问告知,也许我会根据我的专业和在生产企业里面工作过一年的工作经验给你一些建议。
毕竟,你对自己的条件没有说明白,给你意见的人是很难下手的。可以吧问题补充完整,这样别人帮助的呢的几率就大了,你说呢?
补充一点,1楼的回答就是大学四年专业课的基础,很泛,很理论化。要是考试的话是必学的呃,要不然没基础后面就不懂了,工作就不一样了
⑻ 如何几天内自学机械设计
本科学习四年,但到了企业,根本就不能直接做设计。
即使有了理论知识,想版入门,至少要三年,权而且还是在经常接触大型项目的情况下。
若只是设计小零件,比较容易。
但若想真正的成为机械设计工程师,还是要接触大型整机设备设计。
做小零件十年,不如做整机一年
⑼ 如何快速学会机械设计
在机械设计开始之前,先要制定设计任务。
当机械设计任务比较复杂时,一般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工作图设计;当任务比较简单,
如简单机械的新型设计、一般机械的继承设计或变型设计,则一开始就将设计做到技术设计深度,经审查、修改和批准后做工作图设计,而成为两阶段设计。
在三阶段设计中的初步设计阶段,设计的主要步骤是:确定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型式,运动设计,设计主要零、部件、绘制初步总图,初步设计审查。在技术设计阶段,主要步骤是:根据审查意见修改设计,设计全部零、部件,绘制新的总图,技术设计审查。在工作图设计阶段,根据审查意见修改设计,绘制全部工作图和制定全部技术文件。对于批量或大量生产的产品,还要进行定型设计。
在设计的每个步骤中,都可能发现前面步骤中某些决定不合理,这就需要折回到前面那个步骤,修改不合理的决定,重做随后的设计工作。
1、制定设计任务 这是设计的前期工作。设计任务的根据是用户订货、市场需要和新的科研成果。设计部门应用各种技术和市场情报,拟列可能方案,比较其利弊,与经营部门和用户共同商议,制定合理的设计任务目标。这对新型设计特别重要。任务目标的失误将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甚至遭到全面失败。
2、确定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型式 如设计任务未作明确规定,设计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确定总体方案,即确定所要应用的工作原理和与之相应的结构型式。例如设计大功率船用柴油机,首先要确定是用二冲程、双作用、十字头、低速柴油机,还是用四冲程、单作用、中速柴油机。又例如设计用以粗碎岩石的破碎机械,首先要确定是采用以挤压和弯折为主要破碎作用的颚式或旋回式破碎机,或者采用以冲击为主要作用的单转子或双转子冲击式破碎机。
3、运动设计 设计的总体方案确定之后,接着需要运用机构学的知识,选用合适的机构以得到所需的运动方案。上面提到的颚式破碎机依靠其动颚板的摆动使进入破碎腔的岩石受到挤压、弯折和劈裂作用而破碎,而动颚板的摆动则可以采用双肘板机构的简单摆动,或者采用单肘板机构的复杂摆动。在新型设计中,可能会需要综合一个新的机构以得到所要求的运动方案,这常是一个困难的工作。因此,设计者一般尽量应用已有的和成熟的机构所提给的运动方案。
4、结构设计和绘制初步总图 运动设计之后,设计者开始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机械各主要零件的受力、强度、形状、尺寸和重量等,并绘制主要零、部件草图。这时如发现原来选用的结构不可行,就必须调整或修改结构。同时还应考虑有无可能产生过热、过度磨损或振动的部位。
在这一步骤中,设计者通过绘制草图会发现各部分的形状、尺寸、比例等方面的矛盾。为了加强或改进某一方面,可能会削弱或恶化另一方面。这时必须权衡轻重,进行协调,以达到最佳综合效果。草图经反复修改认为初步满意后,便可绘制初步总图和估算造价。初步总图严格按比例绘制,选取足够的视图和切面图。
5、初步审查 初步总图绘制后,需要请对该类机械有经验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员以及用户或委托设计单位的代表进行初步审查。审查结果如认为设计不适用(如重量、体积太大,造价太高,对结构的可靠性有怀疑等),则须重新进行运动设计,甚至改用别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型式。多数情况是对设计采取某些改善措施。
6、技术设计 根据初步审查意见,对设计进行修改,并绘制所有的零件和部件图。对主要的零件和部件进行精确的应力分析,按分析结果修正零件的形状、尺寸等细节,并规定材质和热处理。确定零件加工精度以及部件和总装的装配条件。完成润滑设计、电气设计(驱动和控制)。重绘总图,某些重要的和批量生产的机械有时还要制作出模型。将完成的技术设计提交第二次审查。
7、绘制工作图 根据第二次审查的意见作最后的修改后,就可以绘制正式的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和总装配图,编写零件表、易损零件清单、使用指南等技术文件。设计负责人应注意协调零件间的尺寸,核对耦合件间的公差配合,复核某些零件的强度和刚度。零件图完成后开始图纸核对,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经过仔细校对的图纸能保证加工后装配顺利。最可靠的校对方法是根据已绘制好的零件图重绘出一张总装配图,所有矛盾之处就会表现出来。在绘制零件图的同时还需要进行两项工作:一是工艺性审核,使零件便于加工并降低制造成本;二是标准审核,使零件结构要素、尺寸、公差配合、热处理技术条件以及标准和通用零件等符合标准的规定。
8、试生产和定型设计 对于单件或小批生产的机械,经过上述步骤完成的设计图纸可以投入正式生产。对于成批或大量生产的机械,在正式生产前要先试制样机,进行功能试验和鉴定,通过后,再按批量生产工艺进行批量试生产。在批量试生产中所出现的问题还可能需要对设计作相应的修改,方成为可供正式生产使用的定型设计。
⑽ 求简单的机械设计的大概步骤及如何实行每个步骤
机械设计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建议你确立了自己的设计方向后再着手设计,否则就是做无用功。建议如下:
第一步---因为设计一般来说都是面对产品的,所以来说,你需要首先了解下,工厂的设计到底是针对什么产品。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规范。为自己确定一个行业范围,也好入手在相应领域搜集资料提高自己。举个例子,如果公司是设计生产汽车零部件的,那么就需要遵守汽车行业的相关规范,ts16949,iso9001等等,如果是国内生产玩具的,那么又有国标的设计规范。
第二步---确定了产品范畴,就可以为自己确定一个设计目标。确立这个目标不是异想天开的,也不是不切实际的。你可以登录相应的设计论坛,里面总有一些设计的例子,你可以选择一个定一个目标。目标一定要定好,设立前考虑周全些,自己到底有没有渠道能够完成这个设计。
第三步---设定设计日程。设计日程即设计的时间安排,这个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可能很难。没关系,你可以到网上去搜集一些设计开发日程,其中对于开发设计的步骤是对你有用的,如果有条件,你可以去问问老师。我给你推荐一个我们的日程,适用于你的机率很小,仅供参考。
外观设计→事前成立性检讨→构想设计→构想设计经营会议→详细设计→详细设计经营会议→出图→针对图纸的会议→发图手板。。。。。
第四步----按照你的日程进行每一步的内容。以我的为例,外观设计是初步定自己设计的外围尺寸,成立性检讨阶段,就是检讨自己的外围尺寸是不是合理,构想设计就是初步设计自己产品的各种机构,要开始绘制3d图了,软件随便定,proe,ug,catia哪个用的熟用哪个。详细设计就是要把构想设计的东西完善,直到没有问题为止,出图就是完成3d图,并出工程2d图纸。其中各个阶段的会议,你可以利用这时间去咨询老师,自己的设计合不合理,能不能作出来等等。
第五步----对自己的设计过程有个客观的评价,并出份报告。
写了这么多,不知道适用不适用,不过还是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