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机械设计中的标准话及材料选用有什么要求
在机械设计中,标准化的作用非常重要。标准化在简化设计工作、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便于专业化生产、扩大互换性、便于维修、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零件标准化、产品系列化和部件通用化。
零件的标准化是对机械零件的种类、尺寸、结构要素、材料性能、检验方法、设计方法、公差配合及制图规范等制定出相应的标准,供设计、制造及修配中共同遵照使用。如螺栓、螺母、垫圈等的标准化。
产品系列化是产品在同一基本结构或基本尺寸的条件下,按一定的规律优化组合成若干个不同规格尺寸的产品。这样可用较少规格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要,如圆柱齿轮减速器系列。系列化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件通用化是对不同规格的同类产品或不同类产品,在设计中尽量采用相同的零件或部件,如几种类型不同的轿车可以采用相同的轮胎。通用化是广义的标准化。
我国现行标准分为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如JB、YB等)及企业标准三个等级。标准又分为必须执行的(如制图标准、螺纹标准等)和推荐使用的(如直径标准等)两种。为了便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国的国家标准现已尽可能地靠拢、符合和采用国际标准(ISO)。出口产品一般应符合国际标准(ISO)。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用:
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有钢、铸铁、有色金属(如铝合金、铜合金等)和非金属材料(如尼龙、工程塑料、橡胶等)。下面介绍常用材料的选用原则。
1、满足使用要求
满足使用要求是选用材料的最基本原则和出发点。所谓使用要求,是指用所选材料做成的零件,在给定的工况条件下和预定的寿命期限内能正常工作。而不同的机械,其侧重点又有差别。例如,当零件受载荷大并要求质量轻、尺寸小时,可选强度较高的材料;滑动摩擦下工作的零件,应选用减摩性能好的材料;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应选用耐热材料;当承受静应力时,可选用塑性或脆性材料;而承受冲击载荷时,必须选用冲击韧度较好的材料等。
2、符合工艺要求
所谓工艺要求,是指所选材料的冷、热加工性能好,热处理工艺性好。例如,结构复杂而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宜用铸件,单件生产宜用锻件或焊件。简单盘状零件(如齿轮或带轮等),其毛坯是采用铸件、锻件还是焊件,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尺寸大小、结构复杂程度及批量的大小;单件小批生产,宜用焊件;尺寸小、批量大、结构简单,宜用模锻件;结构复杂、大批量生产,则宜用铸件。
3、综合经济效益要求
综合经济效益好是一切产品追求的最终目标,故在选择零件材料时,应尽可能选择能满足上述两项要求而价格低廉的材料。不能只考虑材料的价格,还应考虑加工成本及维修费用,即考虑综合经济效益。
『贰』 机械类常用材料有那些代号分别又是怎样的
钢的分类
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钢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其主要方法有如下七种:
1、按品质分类 (1) 普通钢(P≤0.045%,S≤0.050%) (2) 优质钢(P、S均≤0.035%) (3) 高级优质钢(P≤0.035%,S≤0.030%)
2、按化学成份分类 (1) 碳素钢: a.低碳钢(C≤0.25%);b.中碳钢(C≤0.25~0.60%);c.高碳钢(C≤0.60%)。 (2) 合金钢: a.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b.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c.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3、按成形方法分类: (1) 锻钢;(2) 铸钢;(3) 热轧钢;(4) 冷拉钢。
4、按金相组织分类 (1) 退火状态的:a.亚共析钢(铁素体+珠光体);b.共析钢(珠光体);c.过共析钢(珠光体+渗碳体);d.莱氏体钢(珠光体+渗碳体)。 (2) 正火状态的:a.珠光体钢;b.贝氏体钢;c.马氏体钢;d.奥氏体钢。 (3) 无相变或部分发生相变的。
5、按用途分类 (1) 建筑及工程用钢:a.普通碳素结构钢;b.低合金结构钢;c.钢筋钢。 (2) 结构钢 a.机械制造用钢:(a)调质结构钢;(b)表面硬化结构钢:包括渗碳钢、渗氨钢、表面淬火用钢;(c)易切结构钢;(d)冷塑性成形用钢:包括冷冲压用钢、冷镦用钢。 b.弹簧钢 c.轴承钢 (3) 工具钢:a.碳素工具钢;b.合金工具钢;c.高速工具钢。 (4) 特殊性能钢:a.不锈耐酸钢;b.耐热钢:包括抗氧化钢、热强钢、气阀钢;c.电热合金钢;d.耐磨钢;e.低温用钢;f.电工用钢。 (5) 专业用钢——如桥梁用钢、船舶用钢、锅炉用钢、压力容器用钢、农机用钢等。
6、综合分类 (1)普通钢 a.碳素结构钢:b.低合金结构钢 c.特定用途的普通结构钢 (2)优质钢(包括高级优质钢) a.结构钢:(a)优质碳素结构钢;(b)合金结构钢;(c)弹簧钢;(d)易切钢;(e)轴承钢;(f)特定用途优质结构钢。 b.工具钢:(a)碳素工具钢;(b)合金工具钢;(c)高速工具钢。 c.特殊性能钢:(a)不锈耐酸钢;(b)耐热钢;(c)高锰耐磨钢。
7、按冶炼方法分类 (1) 按炉种分 a.转炉钢:(a)酸性转炉钢;(b)碱性转炉钢。或 (a)底吹转炉钢;(b)侧吹转炉钢;(c)支持吹转炉钢。 b. 电炉钢:(a)电弧炉钢;(b)电渣炉钢;(c)感应炉钢;(d)真空自耗炉钢;(e)电子束炉钢。 (2)按脱氧程度和浇注制度分 a.沸腾钢;b.半镇静钢;c.镇静钢;d.特殊镇静钢。
我国钢号表示方法 一、我国钢号表示方法概述 钢的牌号简称钢号,是对每一种具体钢产品所取的名称,是人们了解钢的一种共同语言。我国的钢号表示方法,根据国家标准《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GB/T221—2000)中规定,并于2000年11月1日开始实施。产品牌号的表示,一般采用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化学元素符号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方法表示。即: ①钢号中化学元素采用国际化学符号表示,例如Si,Mn,Cr⋯⋯等。混合稀土元素用“RE”(或“Xt”) 表示。 ②产品名称、用途、冶炼和浇注方法等,一般采用汉语拼音的缩写字母表示, ③钢中主要化学元素含量(%)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采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产品名称、用途、特性和工艺方法时,一般从代表产品名称的汉 语拼音中选取第一个字母。当和另一个产品所选用的字母重复时,可改用第二个字母或第三个字母,或同时选取两个汉字中的第一个拼音字母。暂时没有可采用的汉字及汉语拼音的,采用符号为英文字母。
『叁』 机械设计材料选用
工程材料也分很多种,你具体属于什么行业,生产什么产品,我们可以有针对的提供给你一些参考。
『肆』 机械零件设计的材料选用有什么要求
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钢、铸铁、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等,常用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热处理知识可查阅机械设计手册。
在机械设计中选择材料是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业对零件的要求在提高。因此,设计者在选择材料时,应充分了解材料的性能和适用条件,并考虑零件的使用、工艺和经济性等要求。
1、使用要求
为保证机械零件不失效,根据载荷作用情况,对零件尺寸的限制和零件重要程度,对材料提出强度、刚度、弹性、塑性、冲击韧性、阻尼性和吸振性等力学性能方面的相应要求。同时,由于零件工作环境等其他需求,对材料可能还有密度、导热性、抗腐蚀性、热稳定性等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方面的要求等。
2、工艺要求
选择零件材料时必须考虑到加工制造工艺的影响。铸造毛坯应考虑材料的液态流动性、产生缩孔或偏折的可能性等;锻造毛坯应考虑材料的延展性、热脆性和变形能力等;焊接零件应考虑材料的可焊性和产生裂纹的倾向等;对进行热处理的零件应考虑材料的可淬性、淬透性及淬火变形的倾向等;对于切削加工的零件应考虑材料的易切削性、切削后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性质的变化等。
3、经济性
从经济观点出发,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价廉的材料,以降低材料费用。另外,还应综合考虑到生产批量等因素的影响,如大量生产宜用铸造毛坯;单件生产采用焊接件,可以降低制造费用。
机械零件设计是从机器的工作原理、承载能力、构造和维护等方面研究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问题,其中包括如何合理确定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如何合理选择零件的材料以及如何使零件具有良好的工艺性等。
『伍』 常用机械工程材料有哪些主要有哪些物理及力学性能
工程材料一般可分为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专等到几大类。机械工程属材料一直是以金属材料为主的,其中又以黑色金属为主。 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1.物理性能:密度;熔点;热膨胀性;磁性;热导性;电导性等。2.化学性能:耐腐蚀性;抗氧化性。3.机械性能: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疲劳强度。4.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锻压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 。
『陆』 机械设计中常用材料的选择原则
斜齿轮抄一般用于较大功率的袭传动机构,当然对齿轮材料要求也是很高的。像大功率的传动斜齿轮的材料推荐你可以选择40Cr调质后表面淬火,其齿面硬度可达到50到55hrc。像一些低碳合金钢也可以的,都可以承受高速,载荷大的场合。斜齿轮和直齿轮对轴承的选择也有要求,斜齿轮所用轴承需要有能够承受轴向力的要求!
『柒』 在机械设计中我们常用的一些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有那些
铁、铝、铜、钛、镍最常用,
锌、锡、铅、铬、锰较常用,
锆、钒、钴、钼、钨使用较少,
金、银、钯、铂、钽为贵金属,
锂、铍、钾、钙、钠自然界不以单质存在,
还有一些稀有金属、放射性金属等等。
『捌』 机械设计中都用什么材料
黄铜,铝材,号钢,不锈钢,ABS,尼龙,硅橡胶,pvc等
『玖』 我们日常常见机械加工的金属材料有哪些
硬度由大到小:不锈钢>铸铁>铜>铝
不知道你想问什么?
每种材料都有很多分类,多是通过改变元素含量和热处理状态,而改变材料性能。根据需要选用。
的确要查手册,再有就是请教工厂的老师傅。
『拾』 机械设计材料选型
45钢吧,表面做防锈处理。没有接触运动直接喷漆,有的话表面渡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