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机械表测试误差和佩戴误差不一样怎么回事
测试时,手表是处在静止和常温(一般25°C)的条件下进行的,佩戴时由于运动和人体温度等的原素影响下,手表的走时会有所不同。
『贰』 如何测机械表误差
机械手表的走时精度不能通过校正来达到或保持
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机械手表的走时是在不断的变化的,相对一个发条松紧的状态,一个固定位置,一种温度下它可以暂时准确,但是相对于另外一种情况条件,就会有变化,马上就不一样了。也就是说,即便是把手表校正的一秒不差,你发现它也不会保持下去,精度永远是在瞬时和波动中变化的。况且,对手表精度的影响还有其它的许多因素,我们看到的手表误差只能是个实走的和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误差。
手表在发条满弦状态时走时精度最好
要想让自己的手表走时准确,就一定要把发条尽量上满,这个对于自动手表更为重要。因为自动手表的发条旋紧的程度和你的佩带的时间和佩带的运动有直接关系,前提是必须保证有一个足够的运动量。
不同的位置下手表有不同的走时精度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手表位置误差,比较好的手表出厂时要在三种温度和五个方位下进行测试,五个位置分别是:面上(表盘向上),面下,把下(3点下),把左(12点下),把上(9点下)只有把右的位置(6点下)是不常用的(除非你把表带到手心一面或右手上)。据统计,多数人,在一天内手表面上位置使用时间为35%左右,把左为30%,把下为25%,其他位置10%,所以,利用手表在不同位置走时的不同的精度误差,可以纠正手表的快慢趋势。
先做个观察测试,然后记录下来
测试方法很简单,需要给表先上满发条,再用一个标准时间对准被测试手表的时、分、秒,让它们同步,然后先放置在平面位置实走24小时后,再用标准时间比对误差并记录下来。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分别对手表的面下,把下,把左,把上位置进行实走误差测试,并记录下来。
举个例子:静态测试结果是,面上
+20秒/日,面上
+20秒/日,把下-5秒/日
,把左
+25秒/日,把右
+10秒/日,结果手表实际佩带走时误差为+15秒/日。
晚上脱下手表选择手表放置的方位来纠正误差
拿上述例子中情况说,很明显,应该晚上把手表表把向下放置,才能有助减少手表走时的累积误差。只有对手表产生误差原因和自己手表误差特点有个准确的了解,它才能更好的为你服务。
『叁』 怎么测手表的误差
先做个观察测试,然后记录下来
测试方法很简单,需要给表先上满发条,再用一个标准时间对准被测试手表的时、分、秒,让它们同步,然后先放置在平面位置实走24小时后,再用标准时间比对误差并记录下来。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分别对手表的面下,把下,把左,把上位置进行实走误差测试,并记录下来。
举个例子:静态测试结果是,面上+20秒/日,面上+20秒/日,把下-5秒/日,把左+25秒/日,把右+10秒/日,结果手表实际佩带走时误差为+15秒/日。
晚上脱下手表选择手表放置的方位来纠正误差
晚上把手表表把向下放置,才能有助减少手表走时的累积误差。只有对手表产生误差原因和自己手表误差特点有个准确的了解,它才能更好的为你服务。
『肆』 怎么测手表的误差
先做个观察测试,然后记录下来
测试方法很简单,需要给表先上满发条回,再用一答个标准时间对准被测试手表的时、分、秒,让它们同步,然后先放置在平面位置实走24小时后,再用标准时间比对误差并记录下来。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分别对手表的面下,把下,把左,把上位置进行实走误差测试,并记录下来。
举个例子:静态测试结果是,面上+20秒/日,面上+20秒/日,把下-5秒/日,把左+25秒/日,把右+10秒/日,结果手表实际佩带走时误差为+15秒/日。
晚上脱下手表选择手表放置的方位来纠正误差
晚上把手表表把向下放置,才能有助减少手表走时的累积误差。只有对手表产生误差原因和自己手表误差特点有个准确的了解,它才能更好的为你服务。
『伍』 应该怎么测手表的误差
三五秒内的变化对机械表而言很正常,而且有的机芯自动上弦效率不高也是普版遍情况,权时间久了所积累的有效佩戴时间如果不够,动力会慢慢不足从而导致误差变大,可以先自我测试下:把表上满链(30-40圈)静置24小时后看看到底快慢几秒。
『陆』 机械手表的准确度是怎么测量的误差范围是多少
机械表的误差和石英表的比较。
对于钟表的走时误差,现行行标中规定:
日历机械手表I型(男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30~+45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40~+75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60~+105秒。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6小时。
日历机械手表II型(中型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35~+65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50~+95秒;合格品的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每24小时误差-70~+135秒。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5小时。
日历机械手表III型(坤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40~+85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60~+115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80~+165秒。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4小时。
自动机械手表I型(男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20~+30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30~+60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50~+90秒。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6小时。
自动机械手表II型(中型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25~+50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40~+80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60~+120秒。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0小时。
自动机械手表III型(坤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30~+70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50~+100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70~+150秒。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28小时。
石英表不分型号,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0.5~+0.5秒;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1.0~+1.0秒;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1.5~+1.5秒。
从上述标准中,可以看出,石英表由于是电子控制,所以走时精确度较高,而机械表由于靠机械摆动原理走时,故它的走时精确度相对要差些。另外,机械表越大,走时精确度越高,反之,越小则精确度越低。
造成自动机械表走时不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表本身的质量问题,如自动上弦失灵、摆锤失灵等都可以造成走时不准;二是消费者使用的问题。前者可以通过国家有关检测部门的检测得出结论,如属于质量问题,商家必须按规定退、换、维修。后者则要看消费者使用的具体情况,比如什么样的人佩戴,在什么环境中佩戴等。
属于消费者使用原因的包括以下情况:
使用者活动量不足,造成自动手表上弦不满,导致手表走慢或停走。老年人和常坐办公室、运动少者不适宜佩戴此类手表。<br>手表接近磁场,如电视机、手机等,导致手表走时不准。
佩戴者本身带有较强的人体磁场,影响手表走时。
『柒』 机械手表为什么会有误差
大家好,我是大飞聊表。我会持续更新腕表知识,真假对比,拆解评测让表友们用知识充实自己。了解腕表的好与坏,更为直观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腕表。
感谢您的观看,谢谢大家对大飞聊表的关注与内容分享!
『捌』 如何测机械表误差
12点向下,分别静止状态下做实走误差测试,最后把每次结果做详细记录。
上满弦后、记录下手表和标准时间的差异(或让秒针归零、再与 标准时间同步进行),至少要在三个常用位置下走时24小时,这三个常用位置分别是水平面上、垂直把下、垂直把左。
这类方式来检查手表的走时精度的,校正周期比较长;现在也用专业的电子设备,能迅速的测出手表的瞬时误差,测量过程也需要上述那3个位置,短时间的测量还能分别测出发条满(满弦状态)和发条运行24小时后的(落弦状态)的走时精度,也就是手表的等 时性能。
不管是在位置改变还是发条松紧的变化下,手表的走时精度的变化都是越小越好,走时稳定性和抗干扰性才是手表的走时质量精髓。
(8)机械手表测误差用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实验的方法测试手表的精度才能比较准确的反应出手表的真实精度,具体方式是需要上满弦后、记录下手表和标准时间的差异(或让秒针归零、再与标准时间同步进行),至少要在三个常用位置下走时24小时。
这三个常用位置分别是(1)水平面上、(2)垂直把下、(3)垂直把左,也就是12点向下,分别静止状态下做实走误差测试,最后把每次结果做详细记录。
早年的钟表店修表后,也是是这类方式来检查手表的走时精度的,校正周期比较长;现在都是在用专业的电子设备,能迅速的测出手表的瞬时误差,在没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其实也能比较快速的测出手表走时精度的,只需要有一个秒表。
秒表是机械的还是石英的都行,石英的会更精确,精度比机械手表高出一个量级,特别是液晶显示的那种,比较专业的这类秒表,至少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面2位。
用秒表来掐手表,可以在手表秒针走到12点位的时候启动秒表,测量时间可以选择30分钟或60分钟,短时间得出的误差分别扩大48或24倍。
『玖』 校表仪测出的机械手表误差准吗
用校表仪检测机械表,准确度取决于它自己本身的精度,本身精确度高,检测手表的误差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