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力做功与机械能的关系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抄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即在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实际上,在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和系统的势能之和保持不变,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外力做正功时机械能增大,外力做负功时机械能减小(在此“外力”是除重力和系统内的弹力外的力)
Ⅱ 功与机械能的关系
功:其实简单的来说是“做功”。
做功和机械能有什么关系?其实是做功伴随着内能量的容变化。
机械能是一种能量,他是由动能和势能组成的,动能和势能简单的说就是速度和高度(不知道你懂不懂)。也就是说在做功的时候常常伴随着势能和动能的变化,也可以说成是做功了,那么可能会改变物体的速度和高度。这就是功个机械能之间的关系。在初中的教学当中只有机械能的变化,没有热量等变化的关系,所以说一旦做功,机械能往往就变化了。
Ⅲ 机械能取决于什么!它和什么因素有关!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故机械能取决于是动能与势能,决定动能的是质量与速度;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劲度系数与形变量),决定重力势能的是高度和质量.
Ⅳ 功和能量(机械能)有什么关系讲具体一点
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1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二、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3.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W有用=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 斜面:W总= fL+Gh=FL 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②公式:斜面: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5.机械效率的测量:①原理: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③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四、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mW 马力.换算:1kW=103W 1mW=106 W 1马力=735W.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五、机械能 (一)动能和势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Ⅳ 机械能的变化量与什么力做功有关
机械能包括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动能。若物体不受外力做功,则其机械能守恒。故机械能的变化量与除弹力(应该针对的是类似弹簧的物体)、重力其他形式的力做功有关。
Ⅵ 做功和机械能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是否做功是看它是否受力.是否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机械能是做功的本领.是看它能不能做功.
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楼上的不要误导哦
还有就是本领不是指正在做功.但是正在做功就一定具有机械能
Ⅶ 机械能的增加或减少 跟什么有关
机械能是动能与部分势能的总和,这里的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决专定动能的是质属量与速度;决定重力势能的是高度和质量;决定弹性势能的是劲度系数与形变量。动能与势能可相互转化。机械能只是动能与势能的和。机械能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与高度的物理量。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为: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这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最常见情形(即在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实际上,在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和系统的势能之和保持不变,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也是更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认为是力学方面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它的条件是系统只有重力、弹力做功。在这样的系统中,尽管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恒定。这里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所以当除重力和弹力外的合外力做正功时,机械能增加,反之机械能减少。。。。
Ⅷ 机械能取决于什么!它和什么因素有关!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是与机械运动相关的能,统称为机械能.不同形式的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除重力功与(弹簧的)弹力功外,没有任何其他力(外力或内力)对物体做功
Ⅸ 功和能量(机械能)有什么关系讲具体一点
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功和机械能》复习提纲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1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0.5J。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二、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W有用=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 斜面:W总= fL+Gh=FL 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 斜面: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 ①原理: 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四、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mW 马力。 换算:1kW=103W 1mW=106 W 1马力=735W。 某小轿车功率66kW,它表示:小轿车1s内做功66000J。 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机械能 (一)动能和势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Ⅹ 机械能动能的改变与什么力做功有关
动能的改变是合外力做功
重力势能的改变是重力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