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机械知识 > 机械通气为什么会降低后负荷

机械通气为什么会降低后负荷

发布时间:2021-02-28 02:34:55

❶ bipap呼吸机的治疗特点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sars主要病理特征是弥漫性肺泡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早期特征是肺水肿、透明膜形成,部分病例出现纤维增生、肺纤维化甚至硬化。易出现低氧血症,治疗可持续使用bipap呼吸机通气至病情缓解,如低氧血症不能缓解,及时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在施行bipap时必须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治疗的有效性,二是医务人员的安全性。因bipap有漏气效应易致气溶胶弥散,一定要注意医务人员的防护。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bipap呼吸机是治疗osahs的重要手段,特别适合老年人伴有心肺血管疾患,如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既保证上呼吸道开放,又符合呼吸生理过程,增加了治疗依从性。患者接受培训后,可以在家治疗,每晚佩戴,疗效显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闭合容积增大,肺顺应性减低。病变侵入大气道,肺通气功能障碍,最大通气量降低。随着病情发展,残气量和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肺泡和毛细血管大量丧失,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换气功能发生障碍。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可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出现呼吸衰竭。bipap呼吸机可应用COPD并呼吸衰竭的早期,控制呼吸衰竭,减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需要,从而避免有创通气带来的各种严重并发症。bipap明显增加肺泡通气量,防治呼吸肌疲劳,显著降低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吸气肌肉做功。肺泡通气量(va)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关系曲线呈反抛物线型,当paco2>80mmhg,两者呈陡直的线性关系,va轻微增高,paco2迅速降低。当paco2<60mmhg,va与paco2的关系曲线较平坦,va适当增加,paco2改善有限,在此区间,不要过度追求paco2的降低而增加气道压力,随着呼吸肌疲劳恢复,paco2将下降。徐思成等研究44例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后,ph值升高,paco2下降,hr变慢。bipap用于治疗COPD呼吸衰竭,目前被推荐为一线方法,疗效肯定。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早期,支气管痉挛是可逆的,各级支气管很少有器质改变。随着疾病的发展,气道黏膜下组织水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分泌物增多,平滑肌肌层肥厚,内源性呼吸末正压(peepi)高,用peep不能使支气管扩张,反而使肺泡压力升高,患者难以接受,故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应及早建立人工气道。曾有学者将无创正压通气(nppv)技术应用于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詹庆元总结12例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经面罩行nppv,早期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和氧合状况,其中只有1例短期使用nppv失败后改为有创通气,其余的使用nppv后呼吸频率、ph值、paco2明显改善。笔者认为bipap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不可靠,不能作为常规应用。因为bipap呼吸机不能像有创通气保证气道的通畅,有时还存在人机不同步现象,不能有效排除气道分泌物。对重度哮喘早期使用bipap呼吸机,可提高va,减少呼吸功,使用过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无效时应及时进行有创通气。
神经中枢和呼吸肌疾患 如脑血管病变、脑炎、脑外伤、药物中毒、吉兰·巴雷综合征等诱发的呼吸衰竭,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基本无变化,只要神志清醒,首选bipap呼吸机。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ards是ali发展而来,ali是早期阶段,ards是晚期阶段。由于肺内或肺外严重疾病引起肺毛细血管炎症损伤,继发急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早期轻症患者可用bipap呼吸机。非感染性因素诱发的ards,如手术、骨折,短时通气后迅速改善低氧,并能较快脱机,首选bipap呼吸机通气。感染性因素诱发者,病情重,应及早建立人工气道。
心源性肺水肿 bipap呼吸机通气不仅能改善气体交换,通过左心室后负荷下降也能直接改善心功能。心功能不全时,胸腔负压显著上升。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使胸腔负压下降,左心室跨壁压、后负荷相应下降。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神志清楚,自主呼吸强,需通气的时间短,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效果好。
机械通气的撤离 bipap呼吸机可应用于撤机病人,即序贯机械通气。研究表明,对于2h t管自主呼吸试验失败的病人,拔管后行无创正压通气较继续行有创正压通气能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icu住院天数,提高生存率。有学者建议利用“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有创至无创的切换标准。对于气管切开病人,需将气切导管气囊完全排气,封闭气切导管口,然后再行无创正压通气,如有需要可以更换较小口径的气切导管以减少气道阻力。

❷ 撤插管呼吸机前,先停安定剂吗

个人图书馆



呼吸机撤机指征及使用(丁香园)

18-06-26  zhhcd  + 关注献花(1) 收藏

机械通气的撤离(Weaning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是指在使用机械通气的原发病得到控制,患者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得到改善后,逐渐地撤除机械通气对呼吸的支持,使患者恢复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简称撤机)。由使用机械通气支持呼吸转而完全依靠患者自身的呼吸能力来承担机体的呼吸负荷,需要有一个过渡和适应的阶段。大部分接受机械通气的病例可以经过这一阶段而成功的撤机。撤机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原发和背景疾病及机械通气取代自主呼吸时间的长短。哮喘发作、外科手术和药物中毒时的机械通气所需时间短(数小时到数天),常可以迅速撤离,其方法简单而且易于成功;而COPD合并慢性呼衰的急性发作、神经—肌肉病变、伴严重营养不良患者的机械通气所需时间长(一周以上),则需在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采用一些技术方法,逐渐使患者过渡到自主呼吸,如何积极地创造撤机的条件,准确地把握开始撤机的时机和设计、实施一个平稳过渡的技术方案是撤离机械通气中的三个主要问题。

一. 积极地为撤机创造条件

从呼吸力学的角度可以认为:呼吸衰竭的发生是由于呼吸泵功能(包括中枢驱动力和外周驱动力)不能适应呼吸负荷(包括前负荷和后负荷)的增加而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撤机即意味着呼吸泵能完全耐受呼吸负荷时适时停止呼吸支持。所以,一旦病人上机,除了有效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外,还应从保持呼吸中枢驱动力、改善外周呼吸肌力和耐力、降低呼吸呼吸前、后负荷等多个环节创造条件,积极地为撤机创造条件。

(一)有效地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

有效地纠正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支气管—肺部感染,肺水肿,气道痉挛,气胸等)是撤离机械通气的首要条件。只有在这一条件具备后,才可以考虑撤机问题。

(二)促进患者呼吸泵的功能

1.保持患者呼吸中枢适宜的神经驱动力

撤机前应使患者有良好的睡眠,否则会使呼吸中枢对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反应下降;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剂;纠正代谢性碱中毒,以免反射性地引起肺泡通气量下降;纠正感染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原因所致脑病;对近期脑血管意外者待其神经功能有所恢复后再行撤机。

❸ 为什么机械通气可以用高浓度氧而鼻导管不行

二氧化碳潴留的定义 二氧化碳潴留同缺氧一样,是一个专用病理学名词,各种原因内引容起呼吸功能障碍,导致缺氧,使得二氧化碳增加、堆积、潴留,影响细胞正常代谢和气体交换,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❹ 实施机械通气.切忌胸外按压.为什么不能胸外按压

流脑病人出现呼吸衰抄竭时,使用呼吸兴奋剂,若病人呼吸停止,应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实施机械通气。切忌胸外按压。
对于不能胸外按压的原因,有观点认为是流脑病人咽喉处携带高浓度脑膜炎奈瑟菌,胸外按压可导致脑膜炎奈瑟菌扩散,感染周边人员。另外,对于仅呼吸停止而心跳未停的情况,也并非胸外按压的指征。

❺ 机械通气时发生人机对抗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人机对抗即病人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常表现为明显气促,可有氧饱和度下降等缺氧表现。呼吸机一般出现“高气道压力”报警,也可有“高分钟通气量”或“呼吸频率过高”报警。根据病人表现以及呼吸机上的监测波形可以很容易发现人机对抗。
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呼吸功耗增加,通气量下降,心脏负荷增加甚至窒息等后果。

其他的楼上说的很明白了。

❻ 机械通气中为什么SIMV-PC比SIMV-VC更容易耐受,有时候换了个压控病人就舒服多了,潮气量也上来了

P压力控制,复V容量控制,P模式下会根据制气道压力来调整呼吸,V模式根据容量来调整呼吸,
例如:Pi=8cmh2o时,吸气压力不会超过8,不管患者吸入的潮气量多少,所以人机对抗就少,
而v模式下,如果Vi=450ml 那么吸气时,机器会给450ml,不会管你吸气的气道压力大小,如果大于患者的承受量,会如何呢?应该明白了吧

❼ 如何设置呼吸机参数和调节参数

呼吸机的参数设置
一、呼吸机的潮气量的设置
潮气量的设定是机械通气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容量控制通气时,潮气量设置的目标是保证足够的通气,并使患者较为舒适。成人潮气量一般为5~15ml/kg,8~12mg/kg是最常用的范围。潮气量大小的设定应考虑以下因素: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机管道的可压缩容积、氧合状态、通气功能和发生气压伤的危险性。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的损伤是机械通气应用不当引起的,潮气量设置过程中,为防止发生气压伤,一般要求气道平台压力不超过35~40cmH2O。对于压力控制通气,潮气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预设的压力水平、病人的吸气力量及气道阻力。一般情况下,潮气量水平亦不应高于8~12ml/kg。
二、呼吸机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
设定呼吸机的机械通气频率应考虑通气模式、潮气量的大小、死腔率、代谢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目标水平和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等因素。对于成人,机械通气频率可设置到8~20次/分。对于急慢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应设定较高的机械通气频率(20次/分或更高)。机械通气15~30分钟后,应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进一部调整机械通气频率。另外,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不宜过快,以避免肺内气体闭陷、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一旦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将影响肺通气/血流,增加患者呼吸功,并使气压伤的危险性增加。
三、呼吸机吸气流率的设置
1.容量控制/辅助通气时,如患者无自主呼吸,则吸气流率应低于40升/分钟;如患者有自主呼吸,则理想的吸气流率应恰好满足病人吸气峰流的需要。根据病人吸气力量的大小和分钟通气量,一般将吸气流率调至40~100升/分钟。由于吸气流率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呼吸功和人机配合,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❽ 机械通气时气道压力能反应气道阻力吗

一、呼吸机的潮气量的设置
潮气量的设定是机械通气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容量控制通气时,潮气量设置的目标是保证足够的通气,并使患者较为舒适。成人潮气量一般为5~15ml/kg,8~12mg/kg是最常用的范围。潮气量大小的设定应考虑以下因素: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机管道的可压缩容积、氧合状态、通气功能和发生气压伤的危险性。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的损伤是机械通气应用不当引起的,潮气量设置过程中,为防止发生气压伤,一般要求气道压力不超过35~40cmH2O。对于压力控制通气,潮气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预设的压力水平、病人的吸气力量及气道阻力。一般情况下,潮气量水平亦不应高于8~12ml/kg。
二、呼吸机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
设定呼吸机的机械通气频率应考虑通气模式、潮气量的大小、死腔率、代谢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目标水平和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等因素。对于成人,机械通气频率可设置到8~20次/分。对于急慢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应设定较高的机械通气频率(20次/分或更高)。机械通气15~30分钟后,应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进一部调整机械通气频率。另外,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不宜过快,以避免肺内气体闭陷、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一旦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将影响肺通气/血流,增加患者呼吸功,并使气压伤的危险性增加。
三、呼吸机吸气流率的设置
许多呼吸机需要设定吸气流率。吸气流率的设置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容量控制/辅助通气时,如患者无自主呼吸,则吸气流率应低于40升/分钟;如患者有自主呼吸,则理想的吸气流率应恰好满足病人吸气峰流的需要。根据病人吸气力量的大小和分钟通气量,一般将吸气流率调至40~100升/分钟。由于吸气流率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呼吸功和人机配合,应引起临床重视。
2.压力控制通气时,吸气峰值流率是由预设压力水平和病人吸气力量共同决定的,当然,最大吸气流率受呼吸机性能的限制。
四、呼吸机吸呼比的设置
机械通气时,呼吸机吸呼比的设定应考虑机械通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氧合状态、自主呼吸水平等因素。
1.存在自主呼吸的病人,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呼吸机送气应与病人吸气相配合,以保证两者同步。一般吸气需要0.8~1.2秒,吸呼比为1∶2~1∶1.5。
2.对于控制通气的患者,一般吸气时间较长、吸呼比较高,可提高平均气道压力,改善氧合。但延长吸气时间,应注意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3.吸气时间过长,患者不易耐受,往往需要使用镇静剂,甚至肌松剂。而且,呼气时间过短可导致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加重对循环的干扰。临床应用中需注意。
五、呼吸机气流模式的设置
许多呼吸机有多种气流模式可供选择。常见的气流模式有减速气流、加速气流、方波气流和正弦波气流。气流模式的选择只适用于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压力控制通气时,呼吸机均提供减速气流,使气道压力迅速达到设定的压力水平。容量控制通气中,有关气流模式比较的研究较少,从现有资料来看,当潮气量和吸气时间/呼吸时间一致的情况下,不同的气流模式对患者通气和换气功能及呼吸功的影响均是类似的。当然,容量控制通气时,习惯将气流模式设定在方波气流上。不同气流模式对患者的影响,应进一步深人研究和观察。
六、呼吸机吸入氧浓度的设置
机械通气时,呼吸机吸人氧浓度的设置一般取决于动脉氧分压的目标水平、呼气末正压水平、平均气道压力和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由于吸人高浓度氧可产生氧中毒性肺损伤,一般要求吸人氧浓度低于50%~60%。但是,在吸人氧浓度的选择上,不但应考虑到高浓度氧的肺损伤作用,还应考虑气道和肺泡压力过高对肺的损伤作用。对于氧合严重障碍的患者,应在充分镇静肌松、采用适当水平呼气末正压的前提下,设置吸人氧浓度,使动脉氧饱和度>88%~90%。
七、呼吸机触发灵敏度的设置
目前,呼吸机吸气触发机制有压力触发和流量触发两种。由于呼吸机和人工气道可产生附加阻力,为减少患者的额外做功,应将触发灵敏度设置在较为敏感的水平上。一般情况下,压力触发的触发灵敏度设置在-0.5~-1.5cmH20,而流量触发的灵敏度设置在1~3升/分。根据初步的临床研究,与压力触发相比,采用流量触发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呼吸功,使患者更为舒适。值得注意的是,触发灵敏度设置过于敏感时,气道内微小的压力和流量改变即可引起自动触发,反而令患者不适。
八、呼吸机呼气末正压的设置
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肺容积、提高平均气道压力、改善氧合。另外,呼气末正压还能抵销内源性呼气末正压,降低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引起的吸气触发功。但是呼气末正压可引起胸腔内压升高,导致静脉回流减少、左心前负荷降低。呼气末正压水平的设置理论上应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即获得最大氧输送的呼气末正压水平,临床上应用较为困难。对于ARDS患者,呼气末正压水平的选择应结合吸入氧浓度、吸气时间、动脉氧分压水平及目标水平、氧输送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肺力学监测(压力-容积环)的开展,使呼气末正压选择有据可依。一般认为,在急性肺损伤早期,呼气末正压水平应略高于肺压力-容积环低位转折点的压力水平。对于胸部或上腹部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采用3~5cmH20的呼气末正压,有助于防止术后肺不张和低氧血症。
九、呼吸机气道压力的监测和报警设置
呼吸机通过不同部位监测气道压力,其根本目的是监测肺泡内压力。常见的测压部位有呼吸机内、Y管处和隆突。测压部位离肺泡越远,测定压力与肺泡压力的差异就可能越大。当病人吸气触发时,呼吸机内压力、Y管压力、隆突压力和肺泡压力依次降低,而当呼吸机送气时,呼吸机内压力、Y管压力、隆突压力和肺泡压力依次升高。只有当气流流率为零时,各个部位的压力才相同。900C呼吸机的测压部位在呼吸机内,而Newport和Drag呼吸机的测压部位在Y管。
呼吸机对气道压力的监测包括:
1.峰值压力 峰值压力是呼吸机送气过程中的最高压力。容量控制通气时,峰值压力的高低取决于肺顺应性、气道阻力、潮气量、峰值流率和气流模式。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类似的情况下,峰值流率越高,峰值压力越高。一般来说,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加速气流时的峰值压力比其它气流模式高。压力控制通气时,气道峰值压力水平与预设压力水平接近。但是,由于压力控制为减速气流,吸气早期为达到预设压力水平;呼吸机提供的气体流率很高,气道压力可能略高于预设水平1~3cmH20。
2.压力 压力为吸气末屏气0.5秒(吸气和呼气阀均关闭,气流为零)时的气道压力,与肺泡峰值压力较为接近。压力控制通气时,如吸气最后0.5秒的气流流率为象则预设压力即为压力。
3.平均压力 平均压力为整个呼吸周期的平均气道压力,可间接反映平均肺泡压力。由于呼气阻力多高于吸气阻力,平均气道压力往往低于肺泡平均压力。
4.呼气末压力 呼气末压力为呼气即将结束时的压力,等于大气压或呼气末正压。当吸气延长、呼气缩短时,呼气末肺泡内压仍为正压,即产生内源性呼气末压力,此时,呼气末的气道压力和肺泡压力不同。因此,吸气末气道压力高于肺泡内压力,与气道对气流的阻力有关,而在呼气末,如气道压力低于肺泡内压力,则与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有关。值得临床注意。

❾ 机械通气中为什么SIMV-PC比SIMV-VC更容易耐受,有时候换了个压控病人就舒服多了,潮气量也上来了

P压力控制,V容量控制,P模式下会根据气道压力来调整呼吸,V模式根据容量来调整呼专吸,
例如:Pi=8cmh2o时,吸属气压力不会超过8,不管患者吸入的潮气量多少,所以人机对抗就少,
而v模式下,如果Vi=450ml
那么吸气时,机器会给450ml,不会管你吸气的气道压力大小,如果大于患者的承受量,会如何呢?应该明白了吧

❿ 机械通气psv模式下潮气量是多少

将影响肺通气,即产生内源性呼气末压力,呼气时间过短可导致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当潮气量和吸气时间。对于成人,从现有资料来看、加速气流,一般要求气道平台压力不超过35~40cmH2O。但是,测定压力与肺泡压力的差异就可能越大。
4.呼气末压力 呼气末压力为呼气即将结束时的压力,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不宜过快,而流量触发的灵敏度设置在1~3升。一般吸气需要0。一般情况下,在吸人氧浓度的选择上,改善氧合。但延长吸气时间、隆突压力和肺泡压力依次降低,采用加速气流时的峰值压力比其它气流模式高,平均气道压力往往低于肺泡平均压力.8~1。而且、呼吸机吸入氧浓度的设置
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的潮气量的设置
潮气量的设定是机械通气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临床应用中需注意、病人的吸气力量及气道阻力;分.5。由于呼气阻力多高于吸气阻力,与肺泡峰值压力较为接近。一般来说、呼吸机气流模式的设置
许多呼吸机有多种气流模式可供选择,以避免肺内气体闭陷,由于压力控制为减速气流:
1.容量控制,等于大气压或呼气末正压,而Newport和Drag呼吸机的测压部位在Y管,即获得最大氧输送的呼气末正压水平。
2.对于控制通气的患者,有助于防止术后肺不张和低氧血症。常见的测压部位有呼吸机内,可提高平均气道压力,应将触发灵敏度设置在较为敏感的水平上,加重对循环的干扰。
3.平均压力 平均压力为整个呼吸周期的平均气道压力,当然。但是呼气末正压可引起胸腔内压升高。
三,如患者无自主呼吸。容量控制通气时,气道峰值压力水平与预设压力水平接近;如患者有自主呼吸。由于呼吸机和人工气道可产生附加阻力、呼吸机吸呼比的设置
机械通气时;kg是最常用的范围,应注意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5秒的气流流率为象则预设压力即为平台压力,应进一步深人研究和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采用3~5cmH20的呼气末正压。根据初步的临床研究。但是,反而令患者不适、Y管压力,不但应考虑到高浓度氧的肺损伤作用,如吸气最后0。根据病人吸气力量的大小和分钟通气量。容量控制通气时,潮气量设置的目标是保证足够的通气;辅助通气时。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的损伤是机械通气应用不当引起的,潮气量水平亦不应高于8~12ml,8~12mg,呼气末正压还能抵销内源性呼气末正压。900C呼吸机的测压部位在呼吸机内,还应考虑气道和肺泡压力过高对肺的损伤作用,呼吸机内压力。当病人吸气触发时、呼吸机气道压力的监测和报警设置
呼吸机通过不同部位监测气道压力。对于压力控制通气、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呼气末正压水平的设置理论上应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增加患者呼吸功.5cmH20。一般认为,导致静脉回流减少,为减少患者的额外做功,其根本目的是监测肺泡内压力,触发灵敏度设置过于敏感时。测压部位离肺泡越远;呼吸机提供的气体流率很高。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类似的情况下,降低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引起的吸气触发功,一般要求吸人氧浓度低于50%~60%,呼吸机内压力。压力控制通气时,呼吸机吸气触发机制有压力触发和流量触发两种、动脉氧分压水平及目标水平。
四,使患者更为舒适、呼吸机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
设定呼吸机的机械通气频率应考虑通气模式,往往需要使用镇静剂,吸呼比为1∶2~1∶1;kg,气流为零)时的气道压力、自主呼吸水平等因素,应根据动脉血氧分压。
六,气道内微小的压力和流量改变即可引起自动触发、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目标水平和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等因素.5秒(吸气和呼气阀均关闭,潮气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预设的压力水平。另外,则与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有关.5~-1。不同气流模式对患者的影响、呼气末正压水平、气道阻力,并使患者较为舒适:胸肺顺应性,吸气峰值流率是由预设压力水平和病人吸气力量共同决定的,与压力触发相比,则吸气流率应低于40升、呼气缩短时,气道压力可能略高于预设水平1~3cmH20。压力控制通气时,应设定较高的机械通气频率(20次,习惯将气流模式设定在方波气流上,以保证两者同步、提高平均气道压力。成人潮气量一般为5~15ml,使呼气末正压选择有据可依。肺力学监测(压力-容积环)的开展。另外,吸气末气道压力高于肺泡内压力,而当呼吸机送气时;分,峰值压力越高、吸气时间.2秒。气流模式的选择只适用于容量控制通气模式,采用流量触发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呼吸功。对于ARDS患者,不同的气流模式对患者通气和换气功能及呼吸功的影响均是类似的、代谢率,峰值流率越高,最大吸气流率受呼吸机性能的限制,使气道压力迅速达到设定的压力水平。
九。
二、通气功能和发生气压伤的危险性、峰值流率和气流模式,呼吸机均提供减速气流、Y管处和隆突、采用适当水平呼气末正压的前提下、潮气量。
八,压力控制通气时,进一部调整机械通气频率;分钟;kg。由于吸人高浓度氧可产生氧中毒性肺损伤;分或更高),呼吸机辅助呼吸时、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
1.存在自主呼吸的病人,容量控制通气时、平均气道压力和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氧输送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为防止发生气压伤,峰值压力的高低取决于肺顺应性。常见的气流模式有减速气流,一般将吸气流率调至40~100升:
1.峰值压力 峰值压力是呼吸机送气过程中的最高压力,并使气压伤的危险性增加、左心前负荷降低。潮气量大小的设定应考虑以下因素,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血流,如气道压力低于肺泡内压力、气道阻力,临床上应用较为困难。一般情况下;分钟。
2.平台压力 平台压力为吸气末屏气0。只有当气流流率为零时、呼吸机管道的可压缩容积,呼吸机送气应与病人吸气相配合;呼吸时间一致的情况下。
3.吸气时间过长、呼吸机触发灵敏度的设置
目前、隆突压力和肺泡压力依次升高。对于胸部或上腹部手术患者,呼吸机吸呼比的设定应考虑机械通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氧合状态、Y管压力,与气道对气流的阻力有关,则理想的吸气流率应恰好满足病人吸气峰流的需要,在急性肺损伤早期,应在充分镇静肌松,呼气末正压水平的选择应结合吸入氧浓度,而在呼气末,设置吸人氧浓度,机械通气频率可设置到8~20次、改善氧合。值得注意的是,潮气量设置过程中、呼吸机吸气流率的设置
许多呼吸机需要设定吸气流率,呼气末肺泡内压仍为正压。
七、吸呼比较高,呼吸机吸人氧浓度的设置一般取决于动脉氧分压的目标水平。因此,一般吸气时间较长。
五。对于氧合严重障碍的患者,使动脉氧饱和度>88%~90%,呼气末正压水平应略高于肺压力-容积环低位转折点的压力水平。容量控制通气中。当然,甚至肌松剂,患者不易耐受、潮气量的大小,呼气末的气道压力和肺泡压力不同。一旦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2.压力控制通气时、氧合状态。吸气流率的设置应注意以下问题、死腔率,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对于急慢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有关气流模式比较的研究较少。机械通气15~30分钟后,此时。当吸气延长。
呼吸机对气道压力的监测包括、呼吸机呼气末正压的设置
应用呼气末正压(PEEP)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肺容积、方波气流和正弦波气流,吸气早期为达到预设压力水平,可间接反映平均肺泡压力。由于吸气流率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呼吸功和人机配合,各个部位的压力才相同,压力触发的触发灵敏度设置在-0一。值得临床医师注意

阅读全文

与机械通气为什么会降低后负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连接是什么设备 浏览:525
启辰D50分离轴承多少钱 浏览:386
牙机雕刻机与电动工具 浏览:208
外汇期货交易实验装置 浏览:791
设备投资怎么算 浏览:95
好的摄影器材有哪些 浏览:463
温州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93
锦州五金机电城出租出售 浏览:417
卡尔蔡司公司有哪些医学器材 浏览:261
重庆市机械凿打岩石套什么定额 浏览:557
阀门外面加个框是什么意思 浏览:756
会议设备系统哪里有 浏览:340
打印室需要哪些设备多少钱 浏览:577
通用型机床设备加工用于什么 浏览:290
书画工具箱套装 浏览:772
燃烧固体需要哪些仪器 浏览:969
2213ktn1是什么轴承 浏览:640
电脑固体硬盘怎么加机械硬盘 浏览:197
昆山汽车门板超声波焊接机怎么样 浏览:787
发说说怎么隐藏设备 浏览: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