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筑材料价差表中材料数量为负数是怎么回事
漏项了!漏项失误造成。
❷ 由于调账管理费用出现负数合理吗
借:待摊费用15689.24
贷:利润分配15689.24
有些人动不动就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科目,是要看情况的,当前期差错对本期影响重大时,应当使用该科目,如果不重大,可调整表中相应的科目,何为重大?要看该差错是否影响到上期的损益,例如该差错的出现是否使盈利变成亏损,或由亏损变成盈利;同时要考虑对相关科目是否重大,例如管理费本年就3万,而你却错了1万多,这叫重大,而管理费50多万,你只错了1万多,这叫不重大。
你冲减管理费的分录是没有问题的,按会计法的规定也是调整表中相应的科目即管理费,我之所以增加“利润分配”是为汇算清缴考虑的。在2010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你应调减管理费用15689.24元,但你在2011年才做的更正分录,调减了管理费15689.24,那么你要在2011年汇算清缴时调增管理费15689.24元,估计你晕了,我举例:2011年实际发生管理费10万,你又更正了2010年的管理费,这样你2011年的管理费成了10万-15689.24=84310.76元,在2011年汇算清缴时你就得调增。
如果使用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科目,分录应当是
借:待摊费用15689.24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689.24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689.24
...借:待摊费用15689.24
贷:利润分配15689.24
有些人动不动就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科目,是要看情况的,当前期差错对本期影响重大时,应当使用该科目,如果不重大,可调整表中相应的科目,何为重大?要看该差错是否影响到上期的损益,例如该差错的出现是否使盈利变成亏损,或由亏损变成盈利;同时要考虑对相关科目是否重大,例如管理费本年就3万,而你却错了1万多,这叫重大,而管理费50多万,你只错了1万多,这叫不重大。
你冲减管理费的分录是没有问题的,按会计法的规定也是调整表中相应的科目即管理费,我之所以增加“利润分配”是为汇算清缴考虑的。在2010年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你应调减管理费用15689.24元,但你在2011年才做的更正分录,调减了管理费15689.24,那么你要在2011年汇算清缴时调增管理费15689.24元,估计你晕了,我举例:2011年实际发生管理费10万,你又更正了2010年的管理费,这样你2011年的管理费成了10万-15689.24=84310.76元,在2011年汇算清缴时你就得调增。
如果使用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个科目,分录应当是
借:待摊费用15689.24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689.24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689.24
贷:未分配利润15689.24
将两个分录合并,就是最开始的分录
也请其他同行一起探讨这样类似的情况
❸ 工程预算里面的机械价差不能调整。造价不准确
机械费中的人工费可以调整 重新将机械费套相应定额分解 其中人工费和材料费可调
❹ 财务费用为负数是为什么
财务费用=手续费支出-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汇兑损益+汇兑损失+其它。可以看出,当利息收入及汇况损益的和大于手续费支出、汇兑损失、其它时,那么财务费用的数据是负数,反之,为正数。
财务费用是公司筹集生产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按照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定,公司财务费用科目核算内容包括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费用。作为一种费用,意味着对公司所控制资产的耗费。所以,一般情况下,该科目本期发生额为正数。
(4)机械费调差为负数是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在企业,财务费用这个科目核算的内容是利息支出及收入,利息支出是财务费用的增加,利息收入是财务费用的减少,如果出现负数,说明你的利息收入多于利息支出。
长期负债额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多于资产,尝债能力低,借钱用于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企业需要调整经营策略了。
作为财务的初学者来说,先分清楚财务报表中每个项目所代表的含义,各项数据来源,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披露的时候都有附带的信息披露说明,这个要仔细看,有空把财务会计学一学,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1)利息支出,指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除资本化的利息外)减去银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2)汇兑损失,指企业因向银行结售或购入外汇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价与记账所采用的汇率之间的差额,以及月度(季度、年度)终了,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期末余额按照期末规定汇率折合的记账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等。
(3)相关的手续费,指发行债券所需支付的手续费(需资本化的手续费除外)、开出汇票的银行手续费、调剂外汇手续费等,但不包括发行股票所支付的手续费等。
(4)其他财务费用,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融资租赁费用等。
❺ 工程结算时如何进行机械费调差
这个是政府有一个机械定额,也就是使用每个机械的基价,里面包括了耗费的电版,人工和权机械等内容,调价差就是对这些具体的项目,按照当地施工时的工程造价进行调整,这个工程造价应该是当地建设局每个月会编制的造价信息上面有的
❻ 材料调差费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在工程实践中,建设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按实调整法(即抽样调整法)
此法是工程项目所在地材料的实际采购价(甲、乙双方核定后)按相应材料定额 预算价格和定额含量,抽料抽量进行调整计算价差的一种方法。按下列公式进行 :
某种材料单价价差=该种材料实际价格(或加权平均价格)-定额中的该种材料价格
注:工程材料实际价格的确定
①参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全部材料信息价格
②建设单位指定或施工单位采购经建设单位认可,由材料供应部门提供的实际价格某种材料加权平均价=∑Xi×Ji÷∑Xi (i=1 到 n)
式中X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数量
J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价格
某种材料价差调整额=该种材料在工程中合计耗用量×材料单价价差
按实调差的优点是补差准确,计算合理,实事求是。由于建筑工程材料存在品种多、渠道广、规格全、数量大的特点,若全部采用抽量调差,则费时费力,繁琐复杂。
2.综合系数调差法:此法是直接采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算的综合调差系数 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某种材料调差系数=∑×K1(各种材料价差)K2
式中:K1——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的比重
K2——各类工程材料占直接费的比重
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金额=综合价差系数×预算定额直接费
综合系数调差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易行。但这种方法过于依赖造价管理部门对综合系数的测量工作。实际中,常常会因项目选取的代表性,材料品种价格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短期价格波动的关系导致工程造价计算误差。
3.按实调整与综合系数相结合。
据统计,在材料费中三材价值占68%左右,而数目众多的地方材料及其它材料仅占 材料费32%。而事实上,对子目中分布面广的材料全面抽量,也无必要。在有些地 方,根据数理统计的A、B、C分类法原理,抓住主要矛盾,对A类材料重点控制, 对B、C类材料作次要处理,即对三材或主材(即A类材料)进行抽量调整,其他材 料(即B、C类材料)用辅材系数进行调整,从而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有 效地提高工程造价准确性,将预算编制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4.价格指数调整法:它是按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当期建筑材料价格或价差 指数逐一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方法。这种方法属于抽量补差,计算量大且复杂, 常需造价管理部门付出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当地各种建材的预 算价格和市场价格,然后进行综合整理定期公布各种建材的价格指数和价差指数 。
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的价格指数=该种材料当期预算价÷该种材料定额中的取定价
某种材料的价差指数=该种材料的价格指数-1
价格指数调整办法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建材价格的变化,准确性好,适应建筑工 程动态管理。
上述四种调差办法,在实际工作运用中经常遇到,这就要求我们预算编制人员能 熟练掌握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是在何处工作,收集哪个地方资料,都应 尽快了解、适应、熟悉当地的编制习惯与方法,坚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❼ 生产成本为负数,应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在于产成品入库时生产成本的组成。在你生产领料时的生产成本只有材版料的费用,但权是在你产成品入库时的生产成本已经包括了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而不仅仅是材料费用,所以产品入库金额肯定会领料金额大。
如果你把生产领用凭证记作
借:
生产成本
贷:
原材料
把产品入库记作
借:
库存商品
贷:
生产成本
那最后生产成本的余额肯定是负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生产领用记作
借: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
原材料
将产品入库记为
借:
库存商品
贷: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费用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再将相应的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转到生产成本中的对应科目下。
按照这样,在K3中生成产品入库凭证时要安上述手动修改贷方科目和金额,并在业务凭证完成后要在总账系统中作自动转账将人工和制造费用转到生产成本中。
❽ 管理费用出现负数,如何调整,
办公费出现负数是对前面做错的部分进行的调整,实际上就是说办公费没有发生,或实际发版生了多权少,真正发生应该是会议费。
你应该做财务的帐务处理方式来给老板解释,而不是按照老板的要求一味的去处理,违反财务制度谁说都不能照做的,谁做了谁就承担责任。
❾ 机械设备之前按5年折旧,现在账上调整过来了,本年折旧是负数了,报年报怎么办
机械设备之前按5年折旧,现在账上调整过来了,本年折旧是负数了,报年报注明调整折旧率,冲减往年多提取的折旧费,还原利润数额,增加经营利润滚动数额,在这就栏目里面是负数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