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出生的婴儿怎么测试他的听力是否正常
如果宝宝的听力正常,他会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示听到了声音,如他可以稍稍皱一下眉,也可以惊跳一下,或者出现呼吸节律的变化,这些都表示宝宝的听力正常;若刚出生的宝宝对突发、短促的声音没有反应;在他耳边摇摇铃、拍拍手掌等,都不能引起皱眉、惊醒等反应,表明宝宝听力可能存在问题。 一般出生6周以后,宝宝听到声音会寻找声源;4~7个月时这种动就更加明确,并能准确地判定声源的位置;8~ 12个月,宝宝对叫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对一些感兴趣的物品名称也会做出反应;2岁时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指令。如果经 过反复细心地观察,感觉宝宝听声音不敏感,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尤其出生时伴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宫内窘迫、窒息、产伤、低体重、早产、母孕期感染等问题的宝宝,更应及早就诊。 目前,对宝宝听力检查除靠家长平时细心观察外,还可以通过儿童听力检测仪器进行客观评估,也可做脑干听力诱发电位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❷ 婴儿检查视力单子怎么看
婴幼儿视力检查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视力障碍,视力模糊,视力范围窄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新生儿和视力异常的婴幼儿。 婴幼儿视力检查正常值: 视力正常,视力范围广,眼睛反应灵敏。 婴幼儿视力检查检查过程: 方法 一、不要把仪器放进婴幼儿眼晴中,而是拿手电筒照射眼晴,达到查看视力的目的。 方法 二、通过观察婴幼儿眼球的震动程度来判断视力。 方法 三、使用专门的检查仪器,比如用网膜镜检影或手持式电脑验光仪验光,即使婴幼儿在检查时不配合,出现乱动的情况也可以正确判断。 方法 四、视觉诱发电位、选择性观看法。这需要经较先进的仪器配合才行。 方法 五、检查斜视可用遮盖法。就是在婴幼儿看东西的时候,由医生用手遮盖婴幼儿的一只眼并观察其反应。若孩子没有明显反应,则说明这只眼晴视力低下。 以上这些视力检查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孩子当时的状况而定,灵活使用,可以达到很好的检查视图目的。
❸ 婴幼儿的听力检查
1. 筛查仪器的准备:每次筛查前先对仪器进行检查,校准,充足电,确认仪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2. 认真做好筛查前的宣教工作:听力筛查这项检查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家长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项目,所以我们在筛查前都会先对家长简述听力筛查的方法,让家长了解筛查是无创、安全的一项检查,并发与宣教资料,这样就可以比较有效地解除家长的紧张心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3. 环境准备:听力筛查环境要求相对安静,噪音控制在40分贝以下。目前,由于条件限制,筛查均在母婴同室内进行,但在筛查时必须要求家长安静,不要大声说话,并关闭电视机,保证听力筛查的效果。 4. 筛查前婴儿的准备、护理: 1) 进行听力筛查时,均要求婴儿处于自然睡眠状态或哺乳后的安静状态,婴儿的饥饿,哭闹,躁动均影响测试结果。 2) 筛查时体位:可取平卧头侧位,检查耳朝上,也可以由家长抱在怀里进行测试。 3) 耳道的准备:用专用消毒小棉签清洁耳道,认真清理耳道中的积液、羊水等,必要时用75%的酒精棉签清洁耳道,以消除耳道积液造成传音障碍的因素,降低假阳性率。 5. 测试方法: 1) 根据耳道大小选择型号合适的耳塞; 2) 耳塞的放置:轻轻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使耳道变直,将探头紧密置于外耳道外三分之一处,其尖端小孔要正对鼓膜,对提取耳声发射的信号,减少与排除外环境噪音,保证刺激声到达鼓膜具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完成听力筛查的重要环节; 3) 在筛查过程中应保持动作轻柔,以免对新生儿幼嫩的耳道造成损伤; 4) 进行测试。 6. 测试结果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只是筛查,不是详细的听力学评估,因此用“通过”与“未通过”两种方法来表示测试结果。耳声发射显示信息“pass”为通过,“refer”为参考或不通过。筛查结果填写在听力筛查初复筛报告单中交于家长,并将筛查结果逐项填写在新生儿听力筛查登记本中(同时填写内容一致的电子表格)。 7. 筛查中有关预防交叉感染的问题:筛查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检查前要洗手,如筛查有皮肤感染的新生儿后,应洗手后再对下一个婴儿进行听力筛查。在不同新生儿之间进行筛查,探头的头部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耳塞一人一塞,用后集中以清洁液清洁,擦干水分,消毒备用。对仪器所有用品,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对特殊感染的新生儿应待期化验结果正常后再进行听力筛查,如梅毒感染。 8. 心理护理问题:由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在我国开展较晚,产妇及家属对此项目缺乏了解,当得知新生儿听力筛查不通过时,可增加产妇和家属的心理负担,他们易产生紧张,焦虑,疑虑,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这些心理对产妇的产后康复十分不利。所以,对筛查不通过的新生儿家属,我们会尽可能地向他们讲解一些影响通过的因素,比如有耳道积液影响、新生儿耳道软塌、耳道偏小等,并告知他们在新生儿四十二天后回院复查会有很高的通过率,以缓和他们的不良心理,让产妇安心渡过产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