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赏虾的养殖
其实不管养什么水族,最最重要的还是养水。大家都知道养水,但真正有耐心,细心养过水的人不多。省什么,也不能省了养水的时间。具体怎么养不用在这里多说了,坛子里的帖子写得很详细,潜水学习一下大家都能懂。这一步,是走好养虾之路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成型的水环境中,虾米才能健康的成长。
过滤——虾缸的过滤主要靠的并不是物理过滤,而是强大的生化过滤。所以,对于物理过滤来说,滤桶并不是一定需要的,简简单单的一个上滤一样能解决问题,用水妖精的棉包住泵头的进水口,上滤槽的出水口尽量使用多孔排水,以避免单头出水冲力过大的伤害。当然,这里也不得不提的是,能消费得起滤桶的朋友,尽量还是用滤桶,而且最好还是加上前置。因为滤桶的作用不单是物理过滤,它的生化过滤也很强大,这一点是上滤做不到的。再说说虾缸的生化过滤。生化过滤主要靠硝化细菌来完成,目的只有一个,分解氨(虾缸的第一杀手)。60的标准缸,最好是在左右缸壁上各用一个双头水妖精。这样建立消化系统半个月,方可入虾。最后说说底滤。个人感觉,不用最好。在ADA泥的使用说明上明确指出:不要使用底部(下部)过滤器。当然,使用底滤有它的作用,我只能说,用在虾缸,并不一定好。培养厌氧菌、硝化菌,并不是在底滤上做文章的。前置桶基本已经能够撑起厌氧菌培养的功能(台湾大大们多用双桶串联,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吧。)。底滤确实活化了底床,却会加速ADA泥的养分流失,加速粉化。而且,真正想通过底滤来分解虾米的BB,我做了对比试验,测试硝酸盐的结果是基本无差异的。当然,这只代表我个人观点。毕竟本人也才疏学浅。各位大大用底滤也许有他们自己的解释,但目前我不用底滤养虾的2个水晶虾缸都运行得很正常。
泥与植物——这里有个误解的观点,泥的用量问题。水晶虾缸到底要铺多少泥,怎么铺才最好?我个人的观点是:604040缸,半袋ADA一代泥,足矣。为什么呢?这里就要谈谈虾缸需要的植物(泥的铺设主要是受到种的植物影响)。虾缸里,并不是种的植物越多越好。植物种类的搭配也对虾的成长有影响。(具体原因解释起来很费劲)我只在这里推荐合适种的一些植物,我试用过的最佳搭配(604040标准缸):2-3棵根系发达(粗根)的阴性草(阳性也可以,最好是阴性,减少耗氧)+适量的摩丝(不推荐用摩丝墙)+五分之一缸底面的前景草,虾米在这样的环境里抱卵速度快,成活率高,底部的氨易在短时间内被分解吸收(这就需要与消化系统的能力相辅相成了)。泥该怎么铺?大家都觉得要铺多么厚多么足,其实就是浪费。多的不一定是好的。铺泥的时候,从一个前角沿着对角线往另一个对角(后角)越铺越厚,因为靠后的那个角需要种2-3棵的粗根阴性植物。前面,泥少到露出底面玻璃都没事(只要不是为了观赏)。
石头与沉木——石头能不放尽量不放。但这里要特别提到两种石头(也许都不算石头,呵呵):麦饭石与蒙脱石。蒙脱石我就不用多说了,希望虾的白度提高,基本上不可缺。而且一旦用蒙脱石,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而只使用少量,因为少量等于没有。要放蒙脱石,量一定要加倍。604040缸,推荐用8-10块的长效蒙脱石(大概150元左右)。当然,蒙脱石不是必需品。有经济条件的朋友可以用,实在是觉得贵的朋友,不用也没关系。本来就是奢侈品嘛,助于虾品相的培养以及水质的保持。这里主要要谈的是麦饭石。拜读过平版关于麦饭石的文章,试验很好,写得很精彩。我自己也做了试验,用的是大量优质的麦饭石作为底砂来铺设,效果凸显。麦饭石虽然起到了水质中和的效果,但是,水晶虾对于PH值的要求并不是那么苛刻的,就算是接近到了中性,问题都不大(当然不能碱性养殖)。当时买的是净水用的麦饭石(可净食用水),价钱不菲,用在了底泥铺设上,最底下一层薄薄的ADA一代,中间一层麦饭石(铺满),最上面还是一层ADA一代。水质一直保持相当稳定的状态,虾米发色也有提高。当时因为实在不愿意花钱在那些增白药品的购买上,因此想出了这个试验办法,让人欣慰的是确实得出了效果。至于沉木,可以放置1-2块绑满摩丝的沉木供虾米躲藏。当然,这也是非必需品。最后推荐一下蜂窝木(也叫虾木),这东西的效果真是太棒了。花大银子买它真的很值。提高了幼虾的成活率。比光是用摩丝来做阻挡要强很多倍。
灯光——很多人问光强光弱对虾米有什么影响,我的体会是:光强光弱好像对虾没什么影响,真正的影响在于虾米需要一个由光弱到光强再到光弱最后到无光的过程,怎么解释呢,也就是说,我准备的三个单管灯架,按照不同的时间开起关闭,接近做到一天中光变化的过程(当然只是很潦草的过程,和太阳的朝起夕落比起来差远了),虾对光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光的突变对虾米会造成一定影响。当然,这一部做得也许也没多少意义。因为没有什么质的变化,只是对比以前只用一种光照,在关灯的时候,虾米会不安定的乱飞的现象现在基本看不到了。至于助于虾吸收钙质增白的那种爬行类用的灯管,我没有用过,这里也不好发表什么评论。
这样算下来,真正养虾设备的耗费大概如下:604040缸+滤桶+水妖精+气泵+半袋多ADA一代泥+灯架+沉木+草(抛开冬夏温度的影响,不计加热棒和制冷风扇),大概500-600元。这样一套设备,把虾养好基本没问题了。比起烧器材来说,真的是省之又省,如果不用滤桶,只用上滤,400元就可以搞定了。
接上篇上述500-600元的费用属于水晶虾开缸的器材费。其实水晶虾烧钱比别的虾多的地方在于日后水质的测定和维护。定期测量水质,改善水质,是很重要的。如果维护得好,虾米就会很好地生长,不会出现人们所谓的莫名其妙的死亡,其实虾死归根到底就是一种情况,你的水质变坏了。水质变坏,说起来就四个字,其学问大得不得了。
掰手指算下来,要测定的数据一大堆,需要购买的试剂也一大堆,什么PH/GH/KH/NO2/NO3等等等等,听过去吓死人了。不买,不测,铤而走险,比较可怕。那大家就要问了,这些数据里,什么是必须测的,什么是经常要测的,这么多数据,好歹有个孰轻孰重?这里告诉大家我对这些数据测量的一些看法。第一,决心要测试,就不要用试纸,试纸误差太大,测了基本等于白测,浪费钱。第二,最必要测的数据不是酸碱度和硬度,而是NO3。这个数据直接与虾米存活率挂钩。不可不测。好像也是测试试剂里最贵的吧?但是如果不测NO3,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去测其他的数据了。但是回头想想,一瓶试剂能用上大半年的,平均摊下来,每个月也就花上十元钱,十元钱换个安心,挺值的。酸碱度和硬度最好是要测的,测的频率不用像硝酸盐频度那么高。主要测酸碱度和硬度在于开缸时和开缸1个月内。说白了,也就是给自己一个放心。如果按我接下来说的方法开缸,一般的说,酸碱度值和硬度值是可以控制得好的,测试数据会落在要求的范围内。并且日常打理小心谨慎些,不会让酸碱度和硬度有太大变化。您不妨想想,如果您不用心打理虾缸,就算您测得出数据有问题,您能解决得过来么?最多看着异常数据干着急。
新手开缸篇:
步骤1——缸的处理。推荐用成品缸。自粘缸里玻璃胶的问题您肯定不能不管,但是用高锰酸钾消毒很多人是处理不好的,量的控制只有有经验者才能把得准。为了省事,买成品缸是最佳选择。不用消毒,只需用水冲洗。记住,最后一遍,用纯净水稍稍冲一下。就算是处理完毕。接下来铺泥装设备就不多说了。注意缸开始的过滤进水口不要用棉封上,进虾了以后再封。
步骤2——进水,养水。很多人说,ADA1代黄水、浑水,确实是,但是,入水处理得好与不好,与水黄、水混的时间密切相关。这里稍带提一下进水的问题。怎么进水才能让缸里的泥不被冲起?首先,需要一个比较平的盘子,放在水管要进水的地方,再把干净的装ADA泥袋子(或者剪开的大张塑料袋,最好要厚一点)铺于缸底。(入水前缸里除了泥,什么都不要放)。用水管接纯净水桶采用虹吸式进水,调节适当的水流量,这样,水的冲力将会被减到最小。经试验,由于这层塑料袋以及盘子的作用,水基本不混,接下来开一天过滤就全清了。入水后,就开始漫长的养水过程。坚决不能省,不能缩短时间。开缸完毕,开启过滤,开启水妖精,正常运转一小时后再加入好的硝化细菌(建议用干粉式)。头三天养水不要加入植物,等到第四天开始将植物植入。植入植物后再开灯,继续运转10天(每天灯照8小时)。整个过程中可以定期测量那些数值,密切观察养水情况。以上过程经过测试,尽可能不要调换顺序。开缸水尽可能用一半纯净水,一半养过的自来水。很多人推荐用以前缸里的老水,说实话,我不是很推荐。每个缸都有它单独的消化系统,兑在一起,到底是好是坏,没有定论。
步骤3——买虾,入虾。养水半个月后,可以考虑买虾。新手大忌——先买虾再开缸。不管是樱花也好,水晶也好,都请认真对待,善待生命。一开缸就入虾,环境突变,对虾简直就是折磨。买虾尽可能买当地虾友繁殖的虾,再退一步说,尽可能买当地虾,鱼商那里养住水的虾。外地进虾,过水风险大,虽然便宜。新手不推荐,老手可以。每个地区都是有水质差异的。虾拿回家,开袋口放水上面漂一会儿。先适应一下温度。15分钟左右吧,就可以适当兑一些缸里的水进去,一定要注意慢慢兑,一次不要兑太多。慢慢兑上4-5勺水以后,将袋子横放,袋口没于水中。保持袋内外水的对流。接下来就不用管了,等待虾米自己慢慢游出来。切不可心急去倒虾。等虾全部进缸,过水入虾过程就顺利结束了。
步骤4——喂食。虾入缸3-5天,绝对不可以进食。饿是饿不死的,请放心。提前进食只可能造成残食腐烂,水质变坏。樱花也是同样道理。5天后开始喂食,量由小逐渐加大。不可操之过急。最好是用食盘喂食,可以适当控制虾米的排泄物,并且及时取出残食。投喂量,控制在2只虾一粒虾粮,两只虾一条红虫,10只虾一小片菠菜叶(三种食物是并列的,不是说一次要喂三种)。控制残食和虾的BB,大大减轻了消化系统的压力,使消化系统可以更好地运作。超负荷总是不好的。再说说虾的食物,这也是大家很头疼的问题。喂虾,到底要喂什么?众口不一。其实全部都是有道理的,但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一贯性。水晶虾是比较娇贵的虾种,它最怕的,不是食物种类,而是改变食物种类。它怕变化,因为它适应能力差。要想把虾喂出好的状态,最直接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找到卖给你虾的人,他的虾以前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不要再费心思去筹备这个筹备那个,直接沿用以前虾米的进食风格就可以了,这是最好的。如果觉得卖虾的朋友喂食过于简单或复杂,可以适当适时添加或减少食物的种类。但是不要忽略了以前的食物品种。更不要一直更换食物品种。
步骤5——换水及虾病预防。以上提到,水晶虾最讨厌变化,因此,虾缸,最害怕的就是翻缸。不到万不得已,您最好不要尝试翻缸。如果真的迫不得已要翻缸,一定要做好准备。仿制一个相同水质的水环境,才可以将虾挪出来。否则,虾就一只只死给你看。关于虾缸换水的问题,没有固定说法,要换水,就要先测测水质(NO3),水质开始变坏了,才适当换水,水质保持良好,不需要换水,适当补足蒸发掉的水就可以。全部用纯净水补水(不会影响当前水质)。换水是个学问,是靠经验决定的。虾在水质不好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状态与平时不同。即是到了要换水的时候,也只是从底部开始抽取最多四分之一的水,换上新的纯净水。换的时候控制水流量,尽可能小心。
其中应该还有些漏掉的地方。到时候发现了再补上吧。基本是没有问题的。
2. 饲养水晶虾需要什么
1、鱼缸;一般养水晶虾的缸不能太小,鱼缸为60*35*40CM,这样大小的鱼缸容易控制水质,专鱼缸太小了,除水属质不好控制外,其过滤和灯具等配套设备也不易买到.
2、沉木,MOSS;沉木上绑上MOSS放入虾缸中,有助于幼虾的躲藏,免受攻击,此外,水晶虾在蜕壳后自身所产生的腥味容易遭受同伴攻击,所以大多数玩家在虾缸里放入沉木.
3、温度;一般养水晶虾的温度在23~26度。
国内以大连、沈阳、北京、天津、上海、长春、江浙、台湾、广州、以及东北地区的多个大中城市最为繁荣,尤其以东北地区,京津地区和台湾地区最为繁荣,水晶虾的普及性最广.形成以北方地区为中心的水晶虾国内普及最广且具有特色的聚集地。
水晶虾等级划分明确,颜色靓丽,饲养难度适中,繁殖存在一定技巧等特点,使其在短短时间内,成为众多水族生物中炙手可热的经典品种。
3. 家里养的虾让我觉得很恐怖!
大钳子的虾,蟹
不可以和小鱼混养,
不然很容易被吃的。
如果要混养,楼主最好投版点红虫,
虫虫权沉到水底,虾虾们就会去吃,
吃饱了就不会吃鱼的了。
还有,也可以买点水草,
别那么贵的,放在那里他们会吃。
我家养的小龙虾,才5CM长,
曾经就把一条8CM的七彩给吃了,
哦,还有!!
如果你的水缸上面有灯,
千万别关了,
不然虾虾们会肆无忌惮。。。
而且小鱼也看不到虾在哪,
更容易被吃的。
4. 淡水虾的养殖
养殖设施
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坡比1∶2.5。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池坡土质较硬,池塘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进排水渠,做到灌得进,排得出。克氏螯虾逃逸能力较强,必须搞好防逃设施建设。通常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
放养前准备
1、彻底清池消毒虾苗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2、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500~600公斤,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为虾苗虾种提供适口饵料。
3、栽好水生植物池内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水生植物,面积占虾池面积2/3。同时,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为克氏螯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虾苗虾种放养
1、养殖模式可以采用多种养殖模式:(1)夏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稚虾规格为0.8厘米以上。每亩放养3万~4万尾。(2)秋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虾苗规格1.2厘米左右的,每亩放养2.5万~3万尾;虾种规格2.5~3厘米的,每亩放养1.5万~2万尾。少部分年底可达上市规格,大部分要到翌年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25克,亩产300~500公斤。(3)冬春放养模式。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养。以放养当年不符合上市规格虾为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 ,每亩放养1.5万~2万尾。经过冬春养殖,到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可达30克,亩产400~500公斤。
2、苗种质量虾苗虾种质量要求是:(1)规格整齐。稚虾规格在0.8厘米以上,虾种规格在3厘米左右。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虾种规格要一致,一次放足。(2)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3)虾苗虾种都是人工培育的。如果是野生虾种,应经过一段时间驯养后再放养,以免相互争斗残杀。
3、注意事项:(1)冬季放养择晴天上午进行,夏季和秋季放养择晴天早晨或阴雨天进行,避免阳光暴晒。(2)虾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浴洗10分钟,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3)从外地购进的虾种,因离水时间较长,放养前应略作处理。将虾种在池水内浸泡1分钟,提起搁置2~3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2~3次,让虾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以提高成活率。(4)饲养克氏螯虾的池塘,适当混养一些鲢鳙鱼,以改善水质,充分利用饵料资源。
科学投喂 克氏螯虾食性杂,且比较贪食。饲料投喂上,把握以下三点:
1、按照克氏螯虾同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要,搞好饲料的组合和投喂。克氏螯虾稚虾、幼虾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等为食,成虾阶段则兼食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虾苗、虾种放养后,要适时追施肥料,培肥水质。在8~10月克氏螯虾快速生长阶段,多喂麸皮、豆饼以及青绿饲料,适当喂给动物性饲料。11~12月克氏螯虾越冬前,以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
2、按照克氏螯虾的生活习性和摄食特点投喂。克氏螯虾多在夜里活动觅食,并具有争食、贪食习性。投喂饲料要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以下午一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70%;采取定质、定量、定时投喂方法,喂足喂匀,保证每只虾都吃饱,避免相互争食。
3、按天气、水质变化和虾活动摄食情况合理投喂。克氏螯虾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32℃。在8~10月克氏螯虾摄食量大,日投喂量可按在池虾体重的6%~10%安排,干饲料或配合饲料按2%~4%统筹,并根据天气、水质状况以及虾活动觅食情况适当增减。连续阴雨天气或水质过浓,可以少投喂,天气晴好时适当多投喂;大批虾蜕壳时少投喂,蜕壳后多投喂;虾发病季节少投喂,生长正常时多投喂。既要让虾吃饱吃好,又要减少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
日常管理
1、建立巡池检查制度。每天巡池,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
2、调控水质。保持虾池溶氧量在5 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每15~2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保持水位稳定,不能忽高忽低。
3、加强栖息蜕壳场所管理。虾池中始终保持有较多水生植物。大批虾蜕壳时严禁干扰,蜕壳后立即增喂优质适口饲料,防止相互残杀,促进生长。
4、防逃防病。汛期加强检查,严防逃虾。做好病害防治和敌害清除工作。
商品虾捕捞与运输
1、捕捞 。 可以在6~7月和11~12月集中捕捞。先用地笼网、手抄网等工具捕捉,最后再干池捕捉。也可以捕大留小,常年捕捞。
2、运输。商品虾通常用泡沫塑料箱干运,也可以用塑料袋装运,或用冷藏车装运。运输时保持虾体湿润,不要挤压,以提高运输成活率
拓展资料:
虾按出产来源不同,分为海水虾和淡水虾两种。海虾又叫红虾,包括龙虾、对虾等,其中以对虾的味道最美,为食中上味、海产名品。
北大西洋的普通欧洲虾,亦称普通褐虾)约8公分(3吋)长,灰或暗褐色,有褐色或淡红斑点。刚毛对虾分布于北卡罗来纳至墨西哥一带沿海;长18公分(7吋);幼体生活于浅湾,后入深海,食小型动植物。以上两种与褐沟虾和粉红沟虾均有重要经济价值。Crangon franciscorum是太平洋的大虾。
淡水虾如匙虾科(Atyidae),主要在温暖地区,有的在半咸水中;有的长达20公分(8吋)。Ataephyra desmarestii长1.6~2.7公分(0.6~1.1吋),分布于欧洲、北非及近东的淡水水域,成群生活于水生植物中。加利福尼亚的Syncaris属(长2~5公分〔1~2吋〕)及Palaemonias ganteri(长度为前者之半,仅见于肯塔基州马默斯洞穴〔Mammoth Cave〕)为北美著名的淡水大虾。Xiphocaris属分布于西印度群岛的淡水。沼虾属(Macrobrachium或Palaemon)可食,主要分布于热带。
鼓虾属(Alpheus)可长到3.5公分(1.4吋),用大螯把猎物夹昏。红海的鼓虾与鰕虎鱼生活在同一穴内,鱼藉身体运动给虾发危险的信号。热带的蝟虾(Stenopus hispis)长3.5公分(1.4吋),珊瑚鱼从它的螯倒游过去,虾为之清除鳞片上的污物。神仙虾体形似虾,但属无甲目(Anostraca)。透明的是刚刚长大小虾。
中国海域宽广、江河湖泊众多,盛产海虾和淡水虾。海虾是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可制多种佳肴的海味,有菜中之"甘草"的美称。海虾有南极红虾、褐虾 、对虾、明虾、基围虾、琵琶虾、龙虾等;淡水虾有青虾、河虾、草虾等;还有半咸水虾如白虾等。
资料来源:网络:虾
5. 养宠物虾都需要注意什么啊
成型的水环境中,虾米才能健康的成长。
过滤——虾缸的过滤主要靠的并不是物理过滤,而是强大的生化过滤。所以,对于物理过滤来说,滤桶并不是一定需要的,简简单单的一个上滤一样能解决问题,用水妖精的棉包住泵头的进水口,上滤槽的出水口尽量使用多孔排水,以避免单头出水冲力过大的伤害。当然,这里也不得不提的是,能消费得起滤桶的朋友,尽量还是用滤桶,而且最好还是加上前置。因为滤桶的作用不单是物理过滤,它的生化过滤也很强大,这一点是上滤做不到的。再说说虾缸的生化过滤。生化过滤主要靠硝化细菌来完成,目的只有一个,分解氨(虾缸的第一杀手)。60的标准缸,最好是在左右缸壁上各用一个双头水妖精。这样建立消化系统半个月,方可入虾。最后说说底滤。个人感觉,不用最好。在ADA泥的使用说明上明确指出:不要使用底部(下部)过滤器。当然,使用底滤有它的作用,我只能说,用在虾缸,并不一定好。培养厌氧菌、硝化菌,并不是在底滤上做文章的。前置桶基本已经能够撑起厌氧菌培养的功能(台湾大大们多用双桶串联,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吧。)。底滤确实活化了底床,却会加速ADA泥的养分流失,加速粉化。而且,真正想通过底滤来分解虾米的BB,我做了对比试验,测试硝酸盐的结果是基本无差异的。当然,这只代表我个人观点。毕竟本人也才疏学浅。各位大大用底滤也许有他们自己的解释,但目前我不用底滤养虾的2个水晶虾缸都运行得很正常。
泥与植物——这里有个误解的观点,泥的用量问题。水晶虾缸到底要铺多少泥,怎么铺才最好?我个人的观点是:604040缸,半袋ADA一代泥,足矣。为什么呢?这里就要谈谈虾缸需要的植物(泥的铺设主要是受到种的植物影响)。虾缸里,并不是种的植物越多越好。植物种类的搭配也对虾的成长有影响。(具体原因解释起来很费劲)我只在这里推荐合适种的一些植物,我试用过的最佳搭配(604040标准缸):2-3棵根系发达(粗根)的阴性草(阳性也可以,最好是阴性,减少耗氧)+适量的摩丝(不推荐用摩丝墙)+五分之一缸底面的前景草,虾米在这样的环境里抱卵速度快,成活率高,底部的氨易在短时间内被分解吸收(这就需要与消化系统的能力相辅相成了)。泥该怎么铺?大家都觉得要铺多么厚多么足,其实就是浪费。多的不一定是好的。铺泥的时候,从一个前角沿着对角线往另一个对角(后角)越铺越厚,因为靠后的那个角需要种2-3棵的粗根阴性植物。前面,泥少到露出底面玻璃都没事(只要不是为了观赏)。
石头与沉木——石头能不放尽量不放。但这里要特别提到两种石头(也许都不算石头,呵呵):麦饭石与蒙脱石。蒙脱石我就不用多说了,希望虾的白度提高,基本上不可缺。而且一旦用蒙脱石,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而只使用少量,因为少量等于没有。要放蒙脱石,量一定要加倍。604040缸,推荐用8-10块的长效蒙脱石(大概150元左右)。当然,蒙脱石不是必需品。有经济条件的朋友可以用,实在是觉得贵的朋友,不用也没关系。本来就是奢侈品嘛,助于虾品相的培养以及水质的保持。这里主要要谈的是麦饭石。拜读过平版关于麦饭石的文章,试验很好,写得很精彩。我自己也做了试验,用的是大量优质的麦饭石作为底砂来铺设,效果凸显。麦饭石虽然起到了水质中和的效果,但是,水晶虾对于PH值的要求并不是那么苛刻的,就算是接近到了中性,问题都不大(当然不能碱性养殖)。当时买的是净水用的麦饭石(可净食用水),价钱不菲,用在了底泥铺设上,最底下一层薄薄的ADA一代,中间一层麦饭石(铺满),最上面还是一层ADA一代。水质一直保持相当稳定的状态,虾米发色也有提高。当时因为实在不愿意花钱在那些增白药品的购买上,因此想出了这个试验办法,让人欣慰的是确实得出了效果。至于沉木,可以放置1-2块绑满摩丝的沉木供虾米躲藏。当然,这也是非必需品。最后推荐一下蜂窝木(也叫虾木),这东西的效果真是太棒了。花大银子买它真的很值。提高了幼虾的成活率。比光是用摩丝来做阻挡要强很多倍。
灯光——很多人问光强光弱对虾米有什么影响,我的体会是:光强光弱好像对虾没什么影响,真正的影响在于虾米需要一个由光弱到光强再到光弱最后到无光的过程,怎么解释呢,也就是说,我准备的三个单管灯架,按照不同的时间开起关闭,接近做到一天中光变化的过程(当然只是很潦草的过程,和太阳的朝起夕落比起来差远了),虾对光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光的突变对虾米会造成一定影响。当然,这一部做得也许也没多少意义。因为没有什么质的变化,只是对比以前只用一种光照,在关灯的时候,虾米会不安定的乱飞的现象现在基本看不到了。至于助于虾吸收钙质增白的那种爬行类用的灯管,我没有用过,这里也不好发表什么评论。
6. 要用防弹玻璃运载皮皮虾,这有哪些科学原理
在海水中,雀尾螳螂虾一权的攻击力相当于1500牛顿力,可以轻松击碎防弹玻璃,并产生出耀眼的火花。
7. 玻璃缸怎么养青虾
鱼缸养殖青虾需抄要注意的有:
1 鱼缸
一般养虾缸不能太小,否则水质不好控制,推荐使用60cm的鱼缸,这样大小不光水质容易控制,其它配套的设备也容易买到,太小的渔缸,过滤和灯具都很配的。一般用的鱼缸尺寸是:60*35*40。
2 灯具
当然这个是根据鱼缸大小来配的,一般用双灯的灯架比较好,养草养虾都可以,一个60的鱼缸陪两个灯管就可以了。
3 养水
准备好了以上的器材,缸都设置好以后,就要开始养水,使用传统的方式,开一个虾缸要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水质才算是基本稳定。以前日本使用B4强力硝化细菌,可以在2-3天内开一个新缸,不过哪个东西价格极其昂贵,国内也买不到。
4 放蒙脱石
水养好之后,还要放入养高等级水晶虾必放的蒙脱石,其可吸附水中有害物质,并释放微量元素。
5 放虾
最后一步当然就是放虾了,一般是自己家的虾,过水不过水不是很重要,如果是从别地方买来的,那么一般需要过水1-2个小时,当然时间越长越好了。
8. 关于观赏虾可不可以对养 由于我还是个小孩,没有那么多钱养虾所以地方很小(差不多一个大号碗那么大)
挑战极限啊。 地方太小,据我所知道的一些常用措施都够呛。而且想繁殖它们的个头从头到尾巴大概得7厘米左右,还没算架子,所以你这个大号碗的直径没40厘米就别考虑了。要想养肯定得破费了。 1、换个大点的缸(要没地方就当没说),40*30*25.想省钱就粘一个。市场价撑死10块,或者买个二手的,鱼市水分较大,然后中间用玻璃隔开。不用过滤底砂温度计气泵想养到出苗也不容易,光换水的频率就够你累的。 2、说到这还得换缸,抱蛋一百多这点地方真的不够,会自相残杀的。 综合考虑:换大缸买加热棒气泵水妖精。要不真会挂的,何况你的养殖水平应该一般。全下来50吧。
9. 我想在缸里养小虾 不知道要求高不高 就是一个玻璃缸 里边放些水草
普通点的小虾(如水晶虾)要求不会很高,只要水质清澈,氧气充足即可。而一些较为难养的(如樱花虾),则对酸碱度的要求都比较苛刻。建议你养虾要有过滤器。推荐你使用瀑布型过滤3W的。
10. 河虾家养放在玻璃罐里可以养活吗
河虾放在家里的玻璃缸里是可以养活的需要定期清理玻璃钢并且喂食这样的话才能保证河虾活着的时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