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化玻璃裂开了,要怎么处理
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通常使用热处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玻璃的承载能力。钢化处理后玻璃表面形成均匀压应力,而内部则形成张应力,使玻璃的抗弯和抗冲击强度得以提高,其强度约是普通退火玻璃的四倍以上。已钢化处理好的钢化玻璃,不能再作任何切割、磨削等加工或受破损,否则就会因破坏均匀压应力平衡而“粉身碎骨”。
由于玻璃原材质的内部缺陷(含有杂质、表面出现划痕等)或者热处理过程的不均匀,造成钢化玻璃内部应力不均匀,局部应力集中,在外界环境的轻微影响下(如气温变化),有可能出现无直接机械外力作用下发生的自动性炸裂,这叫做钢化玻璃的自爆。这种自爆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根据行业经验,普通钢化玻璃的自爆率在1~3‰左右。
有些人可能不了解应力的概念,那就打个不太确切但是非常形象的比喻:钢化玻璃就好像吹足了气的气球——气球里只有一点点气时,那层橡胶模很软的,几乎不能承受什么外力,轻轻一戳就瘪了;吹满气以后,要用力戳才会凹进去,充气越多这种抵抗力越大。这就是钢化玻璃能够抵抗较强外力的原理,张紧的橡胶模就相当于玻璃表面的压应力,而内部充满的空气就相当于玻璃内部的张应力。充满气的气球获得外力抵抗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爆炸的危险性,如果气球表面有细小的伤痕,很可能就在没人戳它的某一时刻自己爆了,这就相当于钢化玻璃的自爆。
强度,笼统地来说是材料抵抗塑性形变和断裂的能力,其一般用应力来表示,根据应力的情况以及判据的不同分为:屈服强度(也就是使材料由弹性形变过度到塑性形变的临界强度,有理论值,但实际测量的离散性非常大,并且有区间)、抗拉强度(由均匀塑性形变变成非均匀属性形变的临界强度,在金属材料中往往伴随颈缩,同样离散性也非常大)、抗压强度等,一般判断材料的强度性能的往往用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而强度尤其要和弹性模量区别开来,弹性模量是指单位应变下应力的大小也就是σ=Εε,且往往仅适用于拉伸试验,他反应的是弹性形变阶段内,形变的难易程度,但是他在物理意义上并没有规范弹性形变的极限。
而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外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和强度不同,他是不同的物理量,但又和强度相关,强度越强,硬度往往也越大。而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硬度分为划痕硬度、回跳硬度和压入硬度,划痕硬度方法粗略,不能测量准确值,只能测量相对硬度的大小;而压入硬度主要分为布、洛、维这三种氏硬度,他们三个的单位都不相同,而且根据压头的种类不同,之间也没有多少可比性。
至于韧性,它是从能量的角度去规定的物理量,是表现材料吸收形变能量和塑性变形能力的物理量,他根据情况又分为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简单来说,断裂韧性是材料在理想状态先本身的物理属性,是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其几乎无法测量,而通常用断裂前所吸收的功作为表示。而冲击韧性则是表示材料在冲击载荷(也可认为是动载荷)下吸收功的能力。
韧性和强度是天平上的两个端点,韧性好的材料往往强度一般,例如橡胶,而强度高的材料往往韧性不好,例如玻璃。这也是为什么玻璃强度这么高,却无法取代钢铁,好的材料是要有好的韧性和强度的配合。
2. 如何打碎防爆玻璃
用沸腾的开水淋上去,然后到凉水,在砸!
3. 防爆玻璃为什么会自己碎呢
防爆玻璃有自爆的特性,这是因为玻璃原材料中含有硫化镍晶体,是全世回界现存的任何答制造技术都不可完全避免的,只能是通过对原材料纯度和加工工艺的控制来稍许降低自爆几率。
就自爆率这个概念来说,我们国家内部仅仅对外墙的工程玻璃有国家标准,不知国外是否对其他行业用到的钢化玻璃也有详细规定。
一吨玻璃原料中,至少存在3-4个硫化镍晶,这一吨玻璃做成数块一平米大小的玻璃后,其中会有3-4片自爆,这就是自爆的形象描绘。
普通型防爆玻璃,玻璃结构多以单片浮法玻璃通过强化处理而做成的特种玻璃,强化处理后的玻璃表面具有较强的抗暴力冲击能力,此类玻璃随着玻璃厚度不断增厚,其防爆效果得到不断增强。
厚度最厚一般为20毫米,超出20毫米以上厚度的玻璃做成防爆玻璃,强化处理很难一次到位,对选择普通防爆玻璃用户群体来说,务必要慎重。
普通型防爆玻璃一旦破裂,玻璃就成为碎片,不能有效抵挡风压或重物二次冲击。严格意义上说,普通型防爆玻璃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防爆玻璃”。
4. 钢化玻璃碎了,但是没掉下来,危险吗,临时处理的话怎么做
碎了的话,再经风吹雨打它就会松动了,松动了也就容易掉下来,掉下来有可能会轧到人了,所以说,碎了尽量快点换掉,较危险。目前钢化玻璃无其他修复方案可以找物业帮忙尽快更换。
钢化玻璃 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注意与玻璃钢区别开来。
自爆缺陷
钢化玻璃在无直接机械外力作用下发生的自动性炸裂叫作钢化玻璃的自爆,根据行业经验,普通钢化玻璃的自爆率在1~3‰左右。自爆是钢化玻璃固有的特性之一。
扩大产生自爆的原因很多,简单地归纳以下几种:
①玻璃质量缺陷的影响
A、玻璃中有结石、杂质,气泡:玻璃中有杂质是钢化玻璃的薄弱点,也是应力集中处。特别是结石若处在钢化玻璃的张应力区是导致炸裂的重要因素。
结石存在于玻璃中,与玻璃体有着不同的膨胀系数。玻璃钢化后结石周围裂纹区域的应力集中成倍地增加。当结石膨胀系数小于玻璃,结石周围的切向应力处于受拉状态。伴随结石而存在的裂纹扩展极易发生。
B、玻璃中含有硫化镍结晶物
硫化镍夹杂物一般以结晶的小球体存在,直径在0.1—2㎜。外表呈金属状,这些杂夹物是Ni3S2,Ni7S6和Ni—XS,其中X=0—0。07。只有Ni1—XS相是造成钢化玻璃自发炸碎的主要原因。
已知理论上的NIS在379。C时有一相变过程,从高温状态的α—NiS六方晶系转变为低温状态β—NiS三方晶系过程中,伴随出现2.38%的体积膨胀。这一结构在室温时保存下来。如果以后玻璃受热就可能迅速出现α—β态转变。
如果这些杂物在钢化玻璃受张应力的内部,则体积膨胀会引起自发炸裂。如果室温时存在a—NIS,经过数年、数月也会慢慢转变到β态,在这一相变过程中体积缓慢增大未必造成内部破裂。
C、玻璃表面因加工过程或操作不当造成有划痕、炸口、深爆边等缺陷,易造成应力集中或导致钢化玻璃自爆。
②钢化玻璃中应力分布不均匀、偏移
玻璃在加热或冷却时沿玻璃厚度方向产生的温度梯度不均匀、不对称。使钢化制品有自爆的趋向,有的在激冷时就产生“风爆”。如果张应力区偏移到制品的某一边或者偏移到表面则钢化玻璃形成自爆。
③钢化程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当钢化程度提高到1级/cm时自爆数达20%~25%。由此可见应力越大钢化程度越高,自爆量也越大。
5. 钢化玻璃破碎如何修复
钢化玻璃是普通玻璃在高温条件下迅速冷化形成的。具有硬度大不易破碎的特点。破碎后会常出现整体破碎情况,且破碎玻璃无尖锐缝口。如果是汽车挡风玻璃出现裂纹,可以采用玻璃钻头在裂纹终端打孔,以阻止裂纹继续蔓延,多用于公交挡风玻璃,如果是私家车,可能高速行驶,不建议采用此法。
目前钢化玻璃无其他修复方案,其实钢化玻璃价格也比较便宜,1cm厚钢化玻璃大概价格在70左右一个平方。
钢化玻璃破碎的主要原因:
1、钢化玻璃在温差变化大的情况下偶自爆的可能性。
2、钢化玻璃本身由于质量的关系,也有千分之三的自爆率。
3、钢化玻璃通常可以承受200多度温差,但如果受热集中(一般烤枪的温度要控制在380度以下),温差超过200时也会导致玻璃破碎。
4、还有就是强大的外力抗击。
6. 钢化夹胶玻璃上层碎了怎么处理不换的话有什么好办法
楼上的都不了解钢化夹胶玻璃的特性 呵呵
钢化夹胶玻璃一片破损后 从外观看是满布玻璃颗粒的 但是不影响玻璃的力学性能 如果楼主家是阳光房顶那么 如果你不觉得难看就可以不做处理 但是玻璃颗粒裂缝位置进水的话 进水位置会泛白
还是建议换掉 虽然不影响安全 但影响美观 是不
7. 家里玻璃裂了怎么修复
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材料,比如说阳台窗户、厨房窗户、客厅窗户、装饰柜、卫生间门,鱼缸、推拉门等等一些物体上面都有玻璃,玻璃不仅仅有装饰的作用,同时还有防风的作用,但是有时候会因为一些情况导致窗户玻璃出现开裂的现象,那么,玻璃开裂之后是否可以修复?该如何修复?
窗户玻璃开裂之后怎么修复
如果说窗户玻璃开裂的缝隙比较小,那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修复:
一、通过针管将强力胶灌入到玻璃的裂缝处;
二、用粘性比较好的透明胶带粘贴在玻璃开裂处;
三、用隐形胶水进行修复窗户的玻璃裂缝。
窗户玻璃裂缝比较大如何修复
像这种情况就完全不要考虑修复的问题了,可以直接去当地的玻璃销售市场购买一块新的玻璃,如果说通过胶水或者是胶带进行修复,是存在风险的,因为裂缝越大,后期玻璃破碎的几率就会越大,到时候会给居住者带来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购买哪种材质的窗户玻璃比较好
如果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我觉得最好选择是钢化玻璃,因为钢化玻璃受到很大的撞击力之后不会出现全部粉碎的情况,更加不会掉落一地的现象,因此对于有老人或者是小孩的家庭来讲,安全系数比较高。
窗户玻璃到底要不要贴膜
不太建议给窗户贴膜,原因有两个:
第一、会影响到一家人的隐私问题
虽然说给玻璃贴膜可以让家里的关照效果更好一些,而且还能够起到隔热的效果,但是晚上会将家里每一个成员的所有动作都反射出去,是非常尴尬的。
第二、使用的时间比较短
像好一点的窗户膜,可以使用的时间也只有一年到两年的时间,两年之后就会出现卷边或者是起泡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基本上是不可以修复的,只能够重新粘贴新的窗户膜。
8. 防爆玻璃为啥会自己碎
就是象汽车的前玻璃,碎了也是一片不会掉下来.但玻璃嘛总是要碎的,防爆就是只会碎裂不会碎落.它就是象贴了一层膜,沾住了.
9. 家里的钢化玻璃碎了,怎么办
重新买一块钢化玻璃装上,心痛没用啊,钢化玻璃本身就有自爆率的,自爆属于正常现象。
贴了防爆膜的也自爆,爆了之后不碎,像花纹似的 ,如果你喜欢就那样也行。
10. 玻璃自爆该如何解决
钢化玻璃内部的硫化镍膨胀是导致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原因。玻璃经钢化处理后,表面层形成压应力。内部板芯层呈张应力,压应力和张应力共同构成一个平衡体。玻璃本身是一种脆性材料,耐压但不耐拉,所以玻璃的大部分破碎是张应力引发的。
钢化玻璃中硫化镍晶体发生相变时,其体积膨胀,处于玻璃板芯张应力层的硫化镍膨胀使钢化玻璃内部产生更大的张应力,当张应力超过玻璃自身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会导致钢化玻璃自爆。国外研究证明:玻璃主料石英砂或砂岩带入镍,燃料及辅料带入硫,在1400℃~1500℃高温熔窑燃烧熔化形成硫化镍。当温度超过1000℃时,硫化镍以液滴形式随机分布于熔融玻璃液中。当温度降至797℃时,这些小液滴结晶固化,硫化镍处于高温态的α-NiS晶相(六方晶体)。当温度继续降至379℃时,发生晶相转变成为低温状态的β-NiS(三方晶系),同时伴随着2.38%的体积膨胀。这个转变过程的快慢,既取决于硫化镍颗粒中不同组成物(包括Ni7S6、NiS、NiS1.01)的百分比含量,还取决于其周围温度的高低。如果硫化镍相变没有转换完全,则即使在自然存放及正常使用的温度条件下,这一过程仍然继续,只是速度很低而已。
当玻璃钢化加热时,玻璃内部板芯温度约620℃,所有的硫化镍都处于高温态的α-NiS相。随后,玻璃进入风栅急冷,玻璃中的硫化镍在379℃发生相变。与浮法退火窑不同的是,钢化急冷时间很短,来不及转变成低温态β-NiS而以高温态硫化镍α相被“冻结”在玻璃中。快速急冷使玻璃得以钢化,形成外压内张的应力统一平衡体。在已经钢化了的玻璃中硫化镍相变低速持续地进行着,体积不断膨胀扩张,对其周围玻璃的作用力随之增大。钢化玻璃板芯本身就是张应力层,位于张应力层内的硫化镍发生相变时体积膨胀也形成张应力,这两种张应力叠加在一起,足以引发钢化玻璃的破裂即自爆。
简单的说,镍元素在高温状态下非常的小,但在常温状态下,又会变大。钢化玻璃在加热过程中镍元素会变小,但在急速冷却时并没有来及变回到常温状态时的体型,所以钢化玻璃会自爆。国家规定,钢化玻璃的自爆率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