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离心泵中调节出口阀大时小产生的节流损失和阀门上的损失是什么关系啊
两者产生的损失都是压力损失,如若分类属于局部压力损失。节流是阀门开口度的变化,产生压降,造成压力损失。阀门上的损失除了有节流损失外,还有其他形式的损失,如,液流在阀门口产生涡流(只要有阀口,不一定开闭阀门就会产生涡流),亦会造成压力损失。
2. 阀门的开度影响管道压力吗
有影响,阀门完全开时,阀门前后压力差不多,不全开时,阀后压力小于阀前压力,不管开度大小,介质经过阀门、管件、弯头、变径等时都会产生压力损失。
3. 阀门的压力与什么有关
和提供压力的设备有关!!!如水泵(增压泵)、各类压缩机(空压机、制氧机等)、锅炉(蒸汽炉、热水炉)等。还有就是自然压力,比如天然气井口和油田抽油机进口。再有就是阀门在压力的选择上一定要是阀门的公称压力(PN)大于实际使用压力!
1兆帕(MPa)=145磅/英寸2(psi)=10.2千克/厘米2(kg/cm2)=10巴(bar)=9.8大气压(atm)
4. 影响蒸汽管道管损的几个主要因素
1、跑冒滴漏
管道的跑冒滴漏是造成管损增加的最直观的原因,但同时也是对管损影响最小的一个方面。通常跑冒滴漏一般指管道上的砂眼、裂纹、垫子松动等因素造成的漏汽,有时疏水阀门开度过大或失灵也被认为是属于跑冒滴漏的范畴。跑冒滴漏的特点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但跑冒滴漏的损耗量却很小,因为蒸汽从砂眼等漏出后,压力从工作压力(0.8Mpa左右)骤降至几乎为零,表面上看雾汽腾腾,但泄漏量通常最多不过几十公斤每小时的水平,即使一个供热管网同时存在十个这样的砂眼。所以管损较大时跑冒滴漏通常不是我们首先要想到的原因,它应被纳入日常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内容。
2、突发事故
突然发生的补偿器爆裂等事故可瞬间造成管损增大,但同时这种情况只是短时间的,如此大的事故会得到迅速处理,不会对管损有持续性影响。
3、停止供热的用户分支阀门关不严
热用户停止用热后,如果该用户位于主管道上的分支阀门关不严,就会发生较大管损。但这种管损有一个特性是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因为蒸汽变为凝水后会在几天后将阀门以后的管道及用户用热设备(汽包、换热器等)充满,以后该管段将不会再产生新的管损。
这种管损是很容易避免的,在用户停止用热后先要将分支阀门彻底关严,其次不要立即停掉计量表上的电源,如果三、五天之后分支管道温度仍然较高,且有压力则说明阀门关不严,应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4、管道保温
管道保温效果直接影响管损大小,使用不合格的保温材料,保温层厚度不达标,或未按工艺要求施工都将造成管道冷凝水增加,从而使管损增加。
架空管道一般采用硅酸铝针刺毡作为保温材料,其效果要比传统的岩棉保温好。外层一般采用玻璃丝布刷玻璃钢漆,初期保温效果较好,但两年以后会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在表面形成微孔及裂缝,下雨或下雪时雨水进入保温层后使保温层保温效果降低,就如同人穿了湿棉袄。所以建议架空管道保温外层采用彩钢瓦。
直埋管道的保温一定要注意硅酸钙瓦的错层和反射层,防止蒸汽在内工作管与外套管间形成对流,这样即降低了保温效果,又增加了外套管温度,加速外套管腐蚀降低了外套管使用寿命。
5、直埋管的土壤条件
干燥的土壤其实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如果因自然地势,降雨等因素使直埋管道周围的土壤湿度增加或完全浸在水中,土壤的保温能力随之下降。在土壤完全浸在水中的情况下,水在管道周围会因管道散热形成微弱对流,热水向上形成蒸汽散失在空气中,不断有新的冷凝水前来补充,造成工作管中蒸汽热量大量散失,甚至形成凝结水。这种
因素造成的管损在一般管网中可造成2%左右的管损。
6、管沟敷设的管道沟内突然进水浸泡管道
由于自来水管破裂、暴雨等造成的管沟进水,不但会造成管损的剧烈增加而且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在这种情况下管道完全变成了一个散热器,管道内的蒸汽迅速冷凝形成凝结水,当凝结水完全充满管道后,后续蒸汽推动管内冷凝水形成水冲击,极易造成事故。根据经验完全浸在水中的DN300蒸汽管道每一百米造成的管损可达10T/h。
7、计量装置故障
计量装置发生故障不计量或热用户操纵计量装置偷汽,将造成蒸汽管网管损大量增加,另外采用旋翼式机械流量计及设定补偿参数的涡街流量计都会因计量不准造成较大管损。
8、蒸汽的流速
对于同一段管道在相同工况条件下其散热量为定值,通过该段管道的介质流速越快,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介质总量就越多,其管损率就越低,举个例子说,某段管道的运行介质为饱合蒸汽,在正常工况下管损量为1吨/小时,那么每小时通过50吨蒸汽的管损率为2%,如果每小时通过100吨蒸汽,其管损率则降为1%(本例不适用于过热蒸汽)。决定某段管道内介质流速的两个主要因素为流量和管径,流速与流量成正比,与管径成反比。这就是说在确定某段新管道的管径时应充分考虑下游用户的用量,盲目求大会导致不必要的热量散失,增加管损。
9、直埋管道外套钢管的焊接质量
如果供热企业不注重外套钢管的焊接质量,致使外套钢管焊接存在砂眼、漏焊等情况,土壤中的水分会进入保温层,降低了保温效果,同时导致外套管腐蚀加速。
5. 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与哪些因素有关
沿程压力损失与流速及介质密度有关,局部压力损失与几何形状、流速及介质密度有关。
流体运动时,由于自身黏性和管壁粗糙度的影响将在流体与壁面间以及流体质点间产生摩擦力,这种沿流程阻碍着流体运动的摩擦力为沿程阻力。
对于层流流动沿程阻力损失的计算,我们前面已经推导出它的计算公式。对于紊流运动,很难完全用解析的方法解决,但可以利用图表分析的方法找出紊流沿程损失的计算公式。
由于两种流态的内在结构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层流流动时,流动阻力来源于流层间的内摩擦力。紊流流动时,流动阻力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层流底层的内摩擦力,另一方面是紊流核心区内流体质点掺混、碰撞等动量交换发生的附加阻力。
因此,两种流态的能量损失的大小也就不相同,所以在计算沿程阻力损失时,首先要正确判断管道中流体的流动型态。
6. 如何减小管道的压力损失
(1)选用合理的工质流速。从流体阻力损失计算中可知,不论是沿程阻力或局部阻力,都与流速平方成正比,流速高,压力损失大。但流速低,耗用金属材料多。所以,必须经过经济比较,选用合理的工质流速。 (2)尽可能减少管道中的连接件和附件。在汽、水管道系统中,为了便于调节、切换和事故处理,需设置必要的阀门、弯头、三通、大小头等附件,这些附件又是局部阻力的根源,因此,在保证操作方便及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管道附件,以减小不必要的局部阻力损失。 (1)保持管道系统中阀门的完好性。系统中除调节阀门外,大多数阀门是处于全开或全关位置,当阀门因故障不能完全开启时,必然形成对汽、水的节流作用,而增大工质的局部阻力损失。 (2)应尽可能缩短管道总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