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氧气减压阀如何调节
1、使用时先打开钢瓶总开关,然后顺时针转动低压表压力调节螺杆,使其压缩主弹簧并传动薄膜、弹簧垫块和顶杆而将活门打开。这样进口的高压气体由高压室经节流减压后进入低压室,并经出口通往工作系统。 2、转动调节螺杆,改变活门开启的高度,从而调节高压气体的通过量并达到所需的压力值。 3、减压阀都装有安全阀。它是保护减压阀并使之安全使用的装置,也是减压阀出现故障的信号装置。如果由于活门垫、活门损坏或由于其它原因,导致出口压力自行上升并超过一定许可值时,安全阀会自动打开排气。 4、氧气减压阀的安装使用的注意事项: (1)按使用要求的不同,氧气减压阀有许多规格。最高进口压力大多为,最低进口压力不小于出口压力的2.5倍。出口压力规格较多,一般为,最高出口压力为。 (2)安装减压阀时应确定其连接规格是否与钢瓶和使用系统的接头相一致。减压阀与钢瓶采用半球面连接,靠旋紧螺母使二者完全吻合。因此,在使用时应保持两个半球面的光洁,以确保良好的气密效果。安装前可用高压气体吹除灰尘。必要时也可用聚四氟乙烯等材料作垫圈。 (3)氧气减压阀应严禁接触油脂,以免发生火警事故。 (4)停止工作时,应将减压阀中余气放净,然后拧松调节螺杆以免弹性元件长久受压变形。 (5)减压阀应避免撞击振动,不可与腐蚀性物质相接触。 5、其它气体减压阀的注意问题: 有些气体,例如氮气、空气、氩气等永久性气体,可以采用氧气减压阀。但还有一些气体,如氨等腐蚀性气体,则需要专用减压阀。市面上常见的有氮气、空气、氢气、氨、乙炔、丙烷、水蒸气等专用减压阀。这些减压阀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氧气减压阀基本相同。但是,还应该指出:专用减压阀一般不用于其它气体。为了防止误用,有些专用减压阀与钢瓶之间采用特殊连接口。例如氢气和丙烷均采用左牙螺纹,也称反向螺纹,安装时应特别注意。
2
② 氧气瓶在使用时一定要要有回火阀么,国家文件有没有明文规定我只知道乙炔瓶是必须要的。
氧气瓶使用时一定要有回火阀。为了安全起见也是需要的。很多人都会存在这样误氧气仅仅是助燃气体,并且压力较高,所以不需要回火装置.其实这是错误的。
国家有强制性标准明确表示需要用。《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第10.4条里:“同时使用两种气体进行焊接或切割时,不同气瓶减压器的出口端都应装上各自的单向阀,以防止气流相互倒灌.”在《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里,同样有一类似的说法。
(2)火灾氧气阀门扩展阅读:
1.泄漏
如果发现燃气气瓶的瓶阀周围有泄漏,应关闭气瓶阀拧紧密封螺帽。
当气瓶泄漏无法阻止时,应将燃气瓶移至室外,远离所有起火源,并做相应的警告通知。缓缓打开气瓶阀,逐渐释放内存的气体。
有缺陷的气瓶或瓶阀应做适宜标识,并送专业部门修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
2.火灾
气瓶泄漏导致的起火可通过关闭瓶阀,采用水、湿布、灭火器等手段予以熄灭。
在气瓶起火无法通过上述手段熄灭的情况下,必须将该区域做疏散,并用大量水流浇湿气瓶,使其保持冷却。
3.汇流排的安装与操作
在气体用量集中的场合可以采用汇流排供气。汇流排的设计、安装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程的要求。汇流排系统必须合理地设置回火保险器、气阀、逆止阀、减压器、滤清器、事故排放管等。安装在汇流排系统的这些部件均应经过单件或组合件的检验认可,并证明符合汇流排系统的安全要求。
气瓶汇流排的安装必须在对其结构和使用熟悉的人员监督下进行。
乙炔气瓶和液化气气瓶必须在直立位置上汇流。与汇流排连接并供气的气瓶,其瓶内的压力应基本相等。
中国救援装备网-《GB9448-1999焊接与切割安全》
③ 火灾时能通过ba控制阀门关闭吗
火灾时关闭送排风系统,是为了阻止排风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吸风,转移火势,造成火灾范围扩大。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排风系统指为防止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对车间空气产生污染,往往通过排气罩或吸风口就地将有害物加以捕集,并用管道输送到净化设备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回用或排入大气。
由于排风是吸风的过程,所以或转移火势,扩大火灾范围,因此发生火灾时,必须关闭排风系统。如果有送风系统,同样也要关闭,以阻断氧气的供应。
④ 液氧储配区和氧气调节阀组间为什么属21区火灾危险区
氧气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性气体,肯定属于火灾危险区了
⑤ 氧气瓶会爆炸吗
氧气瓶会爆炸。爆炸原因如下:
1、充装不当引起事故。气瓶的正确充装是保证气瓶安全使用的关键环节,由于充装不当引起爆炸事故时有发生。表现在这方面的蕞危险的因素是用盛装过可燃气体(如氢气)的气瓶来充装氧气和氧气充装过量。
2、气瓶的材质、制造质量不符合要求。在充装氧气和使用过程中,也往往发生爆炸事故,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制作气瓶的材料脆弱、瓶壁厚薄不均匀,瓶体出现夹层等。
3、气瓶维护、保管不当造成事故。主要在于瓶体严重腐蚀或使用中将气瓶置于烈日下长时间的曝晒,或将气瓶靠近高温热源,这是气瓶爆炸的常见的直接原因。
4、气瓶瓶阀没有瓶帽保护、受振动或使用方法不当,造成密封不严、泄漏、甚至瓶阀损坏,致使高压气流冲出引起燃烧爆炸。
5、瓶阀或其他附件(如阀门杆、减压器)沾有油脂等也常常会引起着火燃烧事故。
氧气瓶的安全使用应遵守的规则:
为保障氧气瓶的使用安全,国家先后颁布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等法规和标准,对氧气瓶的设计、制造、检验、充装和使用等都做了科学和明确的规定。
1、使用的氧气瓶必须是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新瓶必须有合格证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出具的检验证书。
2、氧气瓶必须按规定定期检验。超期的气瓶严禁充装。
3、氧气瓶禁止与油脂接触。操作者不能穿有油污过多的工作服,不能用手、油手套和油工具接触氧气瓶及其附件。
⑥ 为什么氧气阀门不能沾染油脂
一)充装不当引起事故。气瓶的正确充装是保证气瓶安全使用的关键环节,由于充装不当引起爆炸事故时有发生。表现在这方面的最危险的因素是用盛装过可燃气体(如氢气)的气瓶来充装氧气和氧气充装过量。
(二)气瓶的材质、制造质量不符合要求。在充装氧气和使用过程中,也往往发生爆炸事故,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制作气瓶的材料脆弱、瓶壁厚薄不均匀,瓶体出现夹层等。
(三)气瓶维护、保管不当造成事故。主要在于瓶体严重腐蚀或使用中将气瓶置于烈日下长时间的曝晒,或将气瓶靠近高温热源,这是气瓶爆炸的常见的直接原因。据试验,氧气瓶在盛夏的阳光直接曝晒下,瓶壁温度可达200℃。通常情况下,充装氧气的条件是温度20℃、压力为150大气压。瓶内气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可通过下式进行计算:P=150×273+t/273+20(式中,P为瓶压,t为瓶温)。
(四)气瓶操作不当也会导致火灾或烧坏气瓶附件等事故。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开氧气瓶的瓶阀时,因开得太快,使减压器或管道中的压力迅速提高,温度也会大大升高、严重时会使橡胶垫圈等附件烧毁;另一方面,开气速度太快,因气体内含有水珠、铁锈等微粒(气焊与气割用的氧气纯度一般为一、二级,一级纯度的含氧量不低于99.2%,二级纯度的含氧量不低于98.5%),高速流经瓶阀时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燃烧或爆炸。
(五)气瓶瓶阀没有瓶帽保护、受振动或使用方法不当,造成密封不严、泄漏、甚至瓶阀损坏,致使高压气流冲出引起燃烧爆炸。
(六)瓶阀或其他附件(如阀门杆、减压器)沾有油脂等也常常会引起着火燃烧事故。
二、氧气瓶燃烧爆炸的危害性
因上述种种原因引起氧气瓶燃烧爆炸,其破坏力是相当大的。如上所述,氧气瓶是高压容器,瓶内要灌装压力为150大气压的氧气,同时,还要承受搬运时的振动,滚动和碰撞冲击等外界的作用力。瓶装氧是强烈氧化剂,一旦出现燃烧爆炸事故,其破坏力相当大。如某单位用拖车运装氧气瓶在卸车时,将一个气瓶撞击到另一个气瓶上,引起两个气瓶同时爆炸。气瓶碎片飞出(最远的200米),库房的墙被打穿,最大的洞约1000×800毫米,造成了伤人事故。
爆炸,广义的说是指一种极其迅速的、物理的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压力容器破裂时,器内高压气体解除了外壳的约束,迅速膨胀并以很高的速度释放出能量。一方面,容器破裂的碎片以较高的速度向四周飞散,造成人身伤亡或撞坏周围的设备;另一方面,它的更大一部分对周围的空气做功,产生冲击波,除直接造成人身伤亡外,还可能摧毁厂房等建筑物,产生更大的破坏作用。
氧气瓶爆炸时,高速飞出的碎片若击中人体则会造成伤亡。当碎片的动能在2.6kgf·m以上时,可致人体外伤;动能达6.0kgf·m以上时,可致人体骨部轻伤;超过20kgf·m时,可造成人体骨部重伤甚至死亡。碎片所产生的动能(E)与气瓶爆碎时碎片的质量(m)及飞出的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例,可通过下式计算:E=1/2mv^2=1/2×(w/g)×v^2(式中,w为碎片的重量,g为重力加速度,取9.8米/秒)。
另外,气瓶爆炸时,若碎片击落在盛装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上,就有可能引起危险物品的泄漏,甚至产生爆炸、燃烧、毒害事故,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
三、预防氧气瓶燃烧爆炸应采取的措施
1.充气前应对气瓶进行严格的检查,并采取严密措施,防止超量充装。同时,还要化验鉴别瓶内气体成分,不能随意充装。凡气瓶上的安全装置不齐全、不好用,没有原始重量标记或标注不清难以确认的气瓶,均不允许充装氧气。
2.气瓶充装氧气时,气流速度不能过快,否则将造成气瓶过热、压力剧增,造成危险。
3.在搬运气瓶时,应注意避免气瓶受到剧烈振动和冲击。装在车上的气瓶要妥善地加以固定,防止气瓶跳动或滚动;气瓶必须戴有瓶帽和防震圈;装卸气瓶应做到轻装轻卸,不得采用抛装,滑放或滚动的装卸方法。
4.防止氧气瓶受热或着火、气瓶运输时不得长时间在烈日下曝晒,夏季用车辆运输或在室外使用气瓶时,要有遮阳设施,避免阳光曝晒。运输气瓶时要严禁烟火,气瓶库房和气瓶在使用时,都应远离高温、明火和可燃易爆物质等,一般相距在10米以上。
5.使用氧气瓶时,首先要对气瓶进行外观检查,其重点是看瓶阀、接管螺纹、减压器等是否有缺陷。如发现有漏气、滑扣、表针不灵或爬高现象时,应禁止使用,并及时报请维修,不准随意处理,严禁带压拧紧阀杆,调整垫料。检查漏气时应用肥皂水,不准使用明火。
6.正确操作,合理使用。开阀时要慢慢开启,防止加压过速产生高温,开阀时不能用钢搬手敲击气瓶,以防产生火花。氧气瓶的瓶阀及其附件禁止沾染油脂,焊工不得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去接触氧气瓶阀、减压器等。气瓶使用到最后时应留有适量余气,以防混入其它气体或杂质,造成事故。
7.氧气瓶与电焊在同一地点使用时,瓶底应垫绝缘物质,防止气瓶带电,与气瓶接触的管道等金属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防产生静电而造成燃烧或爆炸事故。
8.氧气瓶着火时,应迅速关闭阀门,停止供氧,如临近建筑物或可燃物质失火,应迅速将氧气瓶搬移到安全地点,防止气瓶因受火场高热而引起爆炸。
⑦ 火灾时关闭氧气阀门的时机
①乙炔属于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受热会发生爆炸,故要先打版开乙炔阀门,排尽管道内的权空气。
②回火的时候铁的温度较高,如果氧气通的话会把铁给氧化。
③氧气管着火时只要关闭氧气火就灭了,因为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三个条件不能少一个,如果少一个,火就会灭了。这里是隔绝了氧气,所以火就会灭了。
⑧ 在焊接切割作业中如果发生火灾爆炸应该采取哪些紧急处理
焊接和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和粉尘。像高温的话就需要避免作业现场有一些易燃物质,在作业前和作业后都需要对现场进行仔细检车,规范地进行焊接切割操作;粉尘的话就需要用专门的工业除尘设备来进行预防了。
(1)应判明火灾、爆炸的部位和引起火灾和爆炸物质特性,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
(2)在消防队员未到达前,现声人员应根据起火或爆炸物质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控制事故的蔓延,如切断电源、撤离事故现场氧气瓶、乙炔瓶等受热易爆炸设备,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3)在事故紧急处理时必须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防止造成混乱。
(4)灭火时,应采取防中毒、倒塌、坠落伤人等措施。
(8)火灾氧气阀门扩展阅读:
电阻焊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间被开发出来,第一份关于电阻焊的专利是伊莱休·汤姆森于1885年申请的,他在接下来的15年中不断地改进这一技术。铝热焊接和可燃气焊接发明于1893年。埃德蒙·戴维于1836年发现了乙炔。
到1900年左右,由于一种新型气炬的出现,可燃气焊接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廉价和良好的移动性,可燃气焊接在一开始就成为最受欢迎的焊接技术之一。但是随着20世纪之中,工程师们对电极表面金属敷盖技术的持续改进(即助焊剂的发展)。
新型电极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电弧,并能够有效地隔离基底金属与杂质,电弧焊因此能够逐渐取代可燃气焊接,成为使用最广泛的工业焊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