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于PLC的自动门控制装置
目
录
引
言
1
1.
概述
2
1.1
国内外自动门发展现状
2
1.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2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内义
3
2.
自动门控容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4
2.1
自动门的功能需求分析
4
2.2
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4
2.3
自动门技术参数的确定
6
2.4
自动门的机械传动机构设计
6
3.
自动门硬件系统的设计
8
3.1
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8
3.2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型
8
3.2.1
plc概述
8
3.2.2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型
9
3.3
驱动装置的选型
11
3.4
变频器的选型
12
3.4.1
变频器原理
12
3.4.2
变频器的选型
12
3.4.3
变频器的参数设定
13
3.5
感应开关的选型
15
3.6
自动门系统i/o分配表
15
3.7
控制系统的电气接线
16
4.
自动门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
17
4.1
plc梯形图概述
17
4.2
梯形图编程环境
17
4.3
程序流程图
19
4.4
梯形图的设计
20
5.
系统调试
21
5.1
梯形图程序的下载
21
5.2
程序调试记录及结果分析
22
结束语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ⅰ
自动门的硬件连接电路
25
附录ⅱ
plc的i/o地址分布图
26
附录ⅲ
自动门梯形图程序
27
致
谢
33
『贰』 1.自动门控制装置plc设计
你是用三菱PLC吗?是的话我可以考虑下哦
QQ592336238
『叁』 自动门控制装置分为哪几个模块
自动门控制装置可分为六大模块:
1、直流电机模块:为自动门的运行提供动专力;
2、微电脑智能属控制系统:自动门之智能微电脑编程控制芯片组,接收来自各类外接设备的信号,驱动马达控制门运行,通过触摸键设定理想的运行方式;
3、同步带传送系统:传达电机模块的转动,转化为开关运动;
4、传动滑轮、吊架模块:将门片悬挂于轨道上,本组件装有门轮,可沿铝合金轨道移动,同时可调节门片的高度。
5、铝合金梁;
6、同步带张力调制模块:本模块可调紧同步带张力,使之伸缩平稳、顺畅运行。
『肆』 自动门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门体是自来动门的主题部件,由于各类门自体的平面特征和立体特征,因而门体的构成方法有两种,即平面构成法和立体构成法。
⑴门体的平面构成法。平面构成法是将构成门体形状要素按照一定规律和原则创造成二维空间的平面形体。
平面构成法的基该方法是重复构成。重复构成有两种方法:
1)基本重复。在设计中不断使用同一个基本图形。
2)骨架重复。在设计中将门体的横竖骨架单元重复使用。最简单和常用的是正方形。它由等距离的垂直线和水平线构成。在正方形的骨架基础上可以有如下的变化:
a.宽窄变化,宽窄比例变化使正方形的骨架变成长方形框。
b.方向变化。使重复骨架单元的水平或垂直方向发生倾斜,而且骨架保持平行方向。
c.行列移动。保留一个骨架单元处于垂直或水平状态,另一个单元有规律或无规律的平移,使骨架成阶梯状。
d.骨架,单元反射。骨架的方向可以交错重复构成行列之间的反射。在反射时,骨架的边缘直接必须平行。
e.骨架单元联合。
3)门体设计中利用基本型和骨架的重复,构成二维空间的门体结构。
『伍』 请问下自动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要详细的
自动门的基本组成大体上相同,再加上开门信号,就可以配置成一套简单的自动门系统了。自动门的系统配置是指根据使用要求而配备的,与自动门控制器相连的外围辅助控制装置,如开门信号源、门禁系统、安全装置、集中控制等,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点,通过人员的组成,楼宇自控的系统要求等合理配备辅助控制装置。
自动门原理一:开门信号
自动门的开门信号是触点信号,微波雷达和红外传感器是常用的两种信号源:
微波雷达是对物体的位移反应,因而反应速度快,适用于行走速度正常的人员通过的场所,它的特点是一旦在门附近的人员不想出门而静止不动后,雷达便不再反应,自动门就会关闭,对门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红外传感器对物体存在进行反应,不管人员移动与否,只要处于传感器的扫描范围内,它都会反应即传出触点信号。缺点是红外传感器的反应速度较慢,适用于有行动迟缓的人员出入的场所。
另外,如果自动门接受触点信号时间过长,控制器会认为信号输入系统出现障碍。而且自动平移门如果保持开启时间过长,也会对电气部件产生损害。由于微波雷达和红外传感器并不了解接近自动门的人是否真要进门,所以有些场合更愿意使用按键开关。
按键开关可以是一个触点式的按钮,更方便的是所谓肘触开关。肘触开关很耐用,特别是它可以用胳膊肘来操作。避免了手的接触。
还有脚踏开关,功能一样,但对防水的要求较高,而且脚踏的力量很大,容易使脚踏开关失效。
还有一种带触点开关的拉手,当拉手被推(或在反方向拉)到位时,向门机提供触点信号。
现在的楼宇自控有时会提出特殊的要求,例如使用电话的某一分线控制开门。要达到这个要求,只要保证信号是无源的触点信号即可。有些情况下,人们会提出天线遥控的要求。用一个无线接受器与自动门进行触点式连接,再配一个无线发射器,就可以达到要求。不过,现在的无线电波源太多,容易导致偶然开门是一个麻烦的问题。
定时器可以自动控制门的状态,其原理是将时钟与特定的开关电路相连,可预设定时间将自动门处于自动开启或锁门状态。
自动门原理二:门禁系统与非公共区域的自动门
如果说对自动门的性能和质量要求最高的,是在使用频率极高的大型公共区域,那么自动门功能要求最高是对进出人员进行选择的非公共区域。门禁系统是对入门授权的识别。在识别或检测入门授权通过以后,向自动门的控制系统提供开门信号。在提供开门信号之前,自动门必须处于锁门的状态。门禁系统包括从最简单的钥匙开关,密码锁,磁卡锁。(考勤统计系统)。一直到复杂的体重识别系统,指纹识别系统等。但无论系统怎样复杂,最终都是给自动门提供开门的触点信号。信号电路的屏蔽对避免由于无关信号的干扰而误开门的情况发生非常重要。
自动门原理三:对自动门的要求就是解锁
动作与开门动作之间的协调
应用于自动平移门的电子锁有锁皮带的电磁锁和锁门体吊挂件的电动锁,锁电机的三种。后者用于重型自动平移门,自动平开门的电子锁有电磁门吸,电子插销锁和电子开门器,电子开门的作用力方向不影响门的开启动作,不易发生误操作。还有一种带触点开关的机械锁,使锁与开关结合,锁不处于开锁状态,触点就不能接触,不可能发生误操作。
自动门原理四:集中控制
集中控制的概念,包括集中监视自动门运行状态和集中操作多个自动门两层含义,集中监视自动门开门关门状态可以通过位置信号输出电路来实现,可以采用接触式开关,当门到达一定位置(如开启位置)时,触动开关而给出触点信号。也可以采用感应式信号发生装置,当感应器探测到门处于某一位置时发出信号。在中控室设置相应的指示灯,就可以显示自动门的状态,而集中操作通常指同时将多个门打开或锁住,这取决于自动门控制器上有无相应的接线端子。
『陆』 plc自动门课程设计
http://hi..com/luzhuang126/album/item/df3f4823d15ff16c9922ede7.html
http://hi..com/luzhuang126/album/item/beaf990a6223442194ca6b23.html
http://hi..com/luzhuang126/album/item/f7615f3de8fa38d03c6d972c.html
『柒』 自动门的工作原理
自动门的基本工作原理自动门机的基本组成大体上相同,有了以上构成,再加上开门信号,就可以配置成一套简单的自动门系统了。
自动门的系统配置是指根据使用要求而配备的,与自动门控制器相连的外围辅助控制装置,如开门信号源、门禁系统、安全装置、集中控制等。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点。通过人员的组成,楼宇自控的系统要求等合理配备辅助控制装置。 自动门的开门信号是触点信号,微波雷达和红外传感器是常用的两种信号源:
微波雷达是对物体的位移反应,因而反应速度快,适用于行走速度正常的人员通过的场所,它的特点是一旦在门附近的人员不想出门而静止不动后,雷达便不再反应,自动门就会关闭,对门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红外传感器对物体存在进行反应,不管人员移动与否,只要处于传感器的扫描范围内,它都会反应即传出触点信号。缺点是红外传感器的反应速度较慢,适用于有行动迟缓的人员出入的场所。
另外,如果自动门接受触点信号时间过长,控制器会认为信号输入系统出现障碍。而且自动平移门如果保持开启时间过长,也会对电气部件产生损害。由于微波雷达和红外传感器并不了解接近自动门的人是否真要进门,所以有些场合更愿意使用按键开关。
按键开关可以是一个触点式的按钮,更方便的是所谓肘触开关。肘触开关很耐用,特别是它可以用胳膊肘来操作。避免了手的接触。
还有脚踏开关,功能一样,但对防水的要求较高,而且脚踏的力量很大,容易使脚踏开关失效。还有一种带触点开关的拉手,当拉手被推(或在反方向拉)到位时,向门机提供触点信号。
楼宇自控有时会提出特殊的要求,例如使用电话的某一分线控制开门。要达到这个要求,只要保证信号是无源的触点信号即可。有些情况下,人们会提出天线遥控的要求。用一个无线接受器与自动门进行触点式连接,再配一个无线发射器,就可以达到要求。
『捌』 自动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自动门是门的一种,是通过电力系统使门能更加方便人的设计,自动门一般是商城、酒店、超市、银行等的选择,一般小区或者家庭并不会有对自动门的需求。当人接近自动门时,自动门的系统会有感知,通过驱动系统将门打开,等人离开后会自动关上。自动门有很多类别,比如旋转门、平移门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动门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自动门的基本工作原理自动门机的基本组成大体上相同,有了以上构成,再加上开门信号,就可以配置成一套简单的自动门系统了。
自动门的系统配置是指根据使用要求而配备的,与自动门控制器相连的外围辅助控制装置,如开门信号源、门禁系统、安全装置、集中控制等。必须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点。通过人员的组成,楼宇自控的系统要求等合理配备辅助控制装置。
解锁
自动门解锁动作与开门动作之间的协调,应用于自动平移门的电子锁有锁皮带的电磁锁和锁门体吊挂件的电动锁,锁电机的三种。后者用于重型自动平移门,自动平开门的电子锁有电磁门吸,电子插销锁和电子开门器,电子开门的作用力方向不影响门的开启动作,不易发生误操作。还有一种带触点开关的机械锁,使锁与开关结合,锁不处于开锁状态,触点就不能接触,不可能发生误操作。
集中控制
集中控制的概念,包括集中监视自动门运行状态和集中操作多个自动门两层含义,集中监视自动门开门关门状态可以通过位置信号输出电路来实现,可以采用接触式开关,当门到达一定位置(如开启位置)时,触动开关而给出触点信号。也可以采用感应式信号发生装置,当感应器探测到门处于某一位置时发出信号。在中控室设置相应的指示灯,就可以显示自动门的状态,而集中操作通常指同时将多个门打开或锁住
开门信号
自动门的开门信号是触点信号,微波雷达和红外传感器是常用的两种信号源:
微波雷达是对物体的位移反应,因而反应速度快,适用于行走速度正常的人员通过的场所,它的特点是一旦在门附近的人员不想出门而静止不动后,雷达便不再反应,自动门就会关闭,对门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红外传感器对物体存在进行反应,不管人员移动与否,只要处于传感器的扫描范围内,它都会反应即传出触点信号。缺点是红外传感器的反应速度较慢,适用于有行动迟缓的人员出入的场所。
另外,如果自动门接受触点信号时间过长,控制器会认为信号输入系统出现障碍。而且自动平移门如果保持开启时间过长,也会对电气部件产生损害。由于微波雷达和红外传感器并不了解接近自动门的人是否真要进门,所以有些场合更愿意使用按键开关。
按键开关可以是一个触点式的按钮,更方便的是所谓肘触开关。肘触开关很耐用,特别是它可以用胳膊肘来操作。避免了手的接触。
还有脚踏开关,功能一样,但对防水的要求较高,而且脚踏的力量很大,容易使脚踏开关失效。还有一种带触点开关的拉手,当拉手被推(或在反方向拉)到位时,向门机提供触点信号。
楼宇自控有时会提出特殊的要求,例如使用电话的某一分线控制开门。要达到这个要求,只要保证信号是无源的触点信号即可。有些情况下,人们会提出天线遥控的要求。用一个无线接受器与自动门进行触点式连接,再配一个无线发射器,就可以达到要求。
上文中我们对自动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自动门的使用大幅度地减轻了人们出入门的身体耗能,并且提高了人们出行的通行效率。通过上文我们知道自动门是由门本身、驱动系统、感知部分等组成。随着自动门的不断发展,它的外观和内部性能会不断改进,会和建筑更加协调,甚至成为建筑设计中的亮点,使建筑更加美观。
『玖』 自动门的基本构成
自动门的种类很多,结构型式不同,但其基本结构主要有三大部分,即门体门框部分、驱动和传动部分、控制和传感器检测部分。 门体是自动门的主题部件,由于各类门体的平面特征和立体特征,因而门体的构成方法有两种,即平面构成法和立体构成法。
⑴门体的平面构成法。平面构成法是将构成门体形状要素按照一定规律和原则创造成二维空间的平面形体。
平面构成法的基该方法是重复构成。重复构成有两种方法:
1)基本重复。在设计中不断使用同一个基本图形。
2)骨架重复。在设计中将门体的横竖骨架单元重复使用。最简单和常用的是正方形。它由等距离的垂直线和水平线构成。在正方形的骨架基础上可以有如下的变化:
a.宽窄变化,宽窄比例变化使正方形的骨架变成长方形框。
b.方向变化。使重复骨架单元的水平或垂直方向发生倾斜,而且骨架保持平行方向。
c.行列移动。保留一个骨架单元处于垂直或水平状态,另一个单元有规律或无规律的平移,使骨架成阶梯状。
d.骨架,单元反射。骨架的方向可以交错重复构成行列之间的反射。在反射时,骨架的边缘直接必须平行。
e.骨架单元联合。
3)门体设计中利用基本型和骨架的重复,构成二维空间的门体结构。 1.平面几何形体。它由四个以上的面构成,各平面的交线互相关联,形成一个空间。
2.几何曲面体。它由几何曲面体构成。它由几何曲面线形边的平面绕一直线的运动,其轨迹就形成一个曲面体。
以上是设计门体的基该方法和原则,在门体设计中应充分利用以上思路配备门体形状、门柱和花形。避免门体整体审美效果失衡。 控制器是由一个微型计算机为主体的控制装置,它接受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让驱动装置工作,完成门体的启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