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模具导向装置设计基本要求

模具导向装置设计基本要求

发布时间:2022-08-15 05:49:13

『壹』 模具设计要求有什么

模具设计不同于产品设计,它本身就是工艺设计。对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1、模具必须能够完成零件的加工工序;
2、必须给模具指定所使用的设备,并符合该设备的技术参数;
3、在模具的有效期内加工出来的零件,必须能保证零件的尺寸公差在零件图纸的允许范围之内;
4、对于剪切、冲裁模具要保证使用期内的冲裁次数,并且磨模能顺利、简单地执行;
5、对于特殊工艺的模具,要有模具设计人员编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6、模具在安装拆卸时,如果需使用特殊工具。其特殊工具的图纸应与全套模具图纸一并提交。
http://qzone.qq.com/ 登陆有介绍..

『贰』 导向机构的作用和设计原则是什么

1)
可保证动模和定模的精确合模,合模时,先由导向机构导向,凸模和凹模再合模,可避免凸凹模发生碰撞而损坏。
2)
由于型腔的形状不一定对称,所以,^腔内的熔体对型腔壁的作用力也不一样,这时导向机构可承受一定的侧压力。
3)
由于导向机构的导向功能强,合模时先行使导向机构结合,所以保证了凸模和凹模的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4)
对于大中型注塑模的脱模机构,由于有导向机构导向使之合模、导柱和导套可起到缓冲作用,使合模运动保证平稳。
(2)
导向机构的设计原则
1)导向机构零件应合理地分布在模具的周围或靠近边缘的部位,其中心至模具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模具的强度,防止变形。
2)
导柱中心至模具外缘应至少有一个导柱直径的厚度,导柱通常设在离中心线1/3处的长边上。
3)
?套模具,一般只需2?4个导柱,对于小型模具,通常只需两个直径相同且对称分布的导柱。
4)
为了保证分型面很好的接触,导柱和导套在分型面处应设有承屑槽,一般是削去一个面,或在导套的孔口倒角。
5)
由于塑件通常留在动模,为了便于脱模,导柱通常安在定模。但在某些特殊场合,如动模采用推板顶出塑件,推板要由导柱导向时,导柱应安在动模上。
6)
各导柱、导套及导向孔的轴线应保持平行,否则将影响合模的准确性。甚至损坏模具。
7)
在合模时,应保证导向零件先接触,切忌使凸模先进入凹模中,导致损坏零件。
8)
当动、定模板采用合并加工时,导柱装配处的直径应与导套外径相等。
9)
如果模具较为简单,可不用导套,而直接与模板的导向孔相配合即可。
10)
导柱的引导部分应做成球形或锥形,其高度应比型芯高,确保导柱顺利进人导套。

『叁』 一般模具中都要用导柱和导套以保证零件质量,但也有模具可以不采用导柱和导套的,举例说明并说明为什么

一般来说,冷冲模具中一些要求精度高、配合间隙小的冲孔模具、落料模具都是需要采用导柱导套的结构来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的尺寸精度。

导柱导套是模具常用的导向元件,作为导向装置,在设计和装配时都要注意。导柱与导套应在凸模工作前或压料板接触到工件前充分闭合,并且此时应保证导柱上端距上模座上平面留有10- 15mm的间隙。导柱、导套与上、下模板装配后,应保证导柱与下模座的下平面、导套上端与上模座的上平面均留2-3mm的间隙。

每一个小细节都会影响到生产,无论是生产者还是使用者都不能忽视细节的重要性。所以,决定模具导柱使用寿命不只是质量和模具配件厂家的专业性,还有使用者的细心。

而对于形状对称的工件。为避免合模安装时引起的方向错误,两侧导柱直径或位置应有所不同;当冲模有较大的侧向压力时。模座上应装设止推垫,避免导套、导柱承受侧向力;导套应开排气孔以排除空气。

(3)模具导向装置设计基本要求扩展阅读:

辨认模具导柱品质的好坏主要通过这几个方面:

1、模具导柱产品质量:模具制成产品的尺寸的稳定性、符合性,制品表面的光洁度、制品材料的利用率等可以反映出模具本身的质量高低。

2、模具导柱使用寿命:在确保制品质量的前提下,模具所能完成的工作循环次数或生产的制件数量。

3、模具导柱的使用维护:使用是否最方便、生产辅助时间能否尽可能的短。

4、维修成本、维修周期性:模具导柱维修周期性的长短、维修的费用也都是纳入到模具质量好坏的考核范围内。

『肆』 导向系统的组成及要求

一种导向结构及具有其的导向系统,导向结构包括:压料部;抬料部,抬料部与压料部间隔设置,抬料部与压料部之间具有放料间隙,放料间隙用于放置物料;其中,压料部上设置有供上模具的导料销穿过的让位部,让位部与物料的导正孔相对设置,以使导料销穿过让位部插设在导正孔内.导向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导向结构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导向系统设计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设计学科,作为以规范秩序,为人们提供便利为设计目的的现实课题,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将图形符号与导向信息相结合,使导向图形符号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与人进行直接的交流,从而实现导向功能的发挥.所以,图形符号的设计是导向系统设计的核心,对它进行研究对于整个导向系统的设计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导向图形符号作为研究的主题,试图通过对其相关内容进行有价值的深入分析来完善对导向图形符号的理解,探讨其设计原理以及体会潜藏其中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并将研究所得出的诸如设计原则,注意事项等相关结论应用到导向图形符号的现实设计中去,试图在设计层面上对导向图形符号的形式,内涵以及设计路线等方面进行有益的补充. 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从图形符号的结构入手,主要针对导向图形符号形式与涵义的关系,设计以及应用时需要掌握的方法和原则以及导向图形符号标准化设计与特色化设计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具体来说,在不同章节中,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各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对导向图形符号进行了不同侧重方向上的研究,并对其各个类别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大量细节上的分析.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实证分析和论证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并在研究过程中将符号学原理用来作为研究图形。

『伍』 注射模的导向机构设计原则是什么

注射模一般均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的作用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导向作用,即当动模与定模合模时,导向装置先导向,型芯合型腔再合模,这样可避免型芯与型腔发生碰撞而损坏,其二是定位作用,由于导向装置导向精度较高,同时是先导向装置能承受一定的侧压力,由于注射模的型腔的形状不一定对称,所以型腔内呈熔融装热爱的塑料对型墙壁的作用力不一样,这时导向装置可承受一定的侧压力。导向装置主要包括两个部件,即导柱与导套,其设计原则是:1.在一幅模具中导柱一般为2–4个,为了防止动定模装反,在使用四个导柱时,可以设计成不对称式,或将导柱直径设计为不等的。2.注射模导柱一般安装在动模上,导套安装在定模上,有时,也可以将导柱安装在定模上,导套安装在动模上或在动模上做导向孔,用导柱直接导向。3.导柱和导套距模板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模板强度。4.固定导柱的孔径与固定导套的孔径最好相等。这样容易保证两孔的同轴度和尺寸精度。5.导柱的导引部分应做成追星或球形,其高度应比型芯高。6.导柱、导套的材料最好是用20钢表面残炭淬火处理,这样表面硬度高、耐磨、二心部软具有韧性。。7.导柱的结构主要有台阶式、铆合式和斜导柱三种。其中台阶式导柱一般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与导套配合使用,其配合形式特殊。二铆合式导柱只适用于小型简单的模具结构;斜导柱用于侧向分型抽芯机构,一般在台肩上带有斜角a,其斜度取决于斜导柱孔的倾斜角度。8.导套的结构主要有直导套用于简单小型模具,而带凸肩导套用于精度较高的模具,并与导柱配合使用。9.注射模的顶出机构为了确保推料及开模和合模的可能平稳性,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一般都要设有导向机构,安装定模座上导套安装在顶杆固定板上,顶出机构的导柱导套配合形式。

『陆』 模具设计有哪些基本的要点

模具设计的要点

1.模具设计的要点
(1)模具材料的选用:模芯材料的选择以资源、成本、寿命要求为基本原则,以及耐热、耐磨、耐蚀性要好,易于切削加工、熔焊、不生锈等。被用来做模具(模芯、模套)的材料主要有:碳素结构钢(45 钢应用最广);合金结构钢(如12CrMo、38CrMoAl等);合金工具钢等。而对于挤管式模芯的结构特点,其长嘴定径区是一个薄壁圆管,一般不易进行热处理,其耐磨性要求较严,尤其是用于绝缘挤出的模芯,多用耐磨的合金钢(如30CrMoAl)制成。模套材料的耐磨要求可以降低,而加工精度必须提高,往往模套以45 钢制成,内表面镀铬抛光达▽7。
(2)挤压式模芯(无嘴)的结构尺寸如下图:

1-d 2-d 3-L 4-L 5-D
6-M 7-B 8-D 9-φ 10-φ
在材料确定后,以工艺的合理性,兼顾加工的可能性恰当设计各部尺寸,应注意的要点如下:
1)外锥角φ :根据机头结构和塑料流动特性设计,锥角控制在45°以下,角度越小,流道越平滑,突变小,对塑料层结构有益。在挤出聚乙烯等结晶性高聚物时,对突变而导致的预留内应力的避免尤其重要,只有充分予以注意才能有效的提高制品的耐龟裂性能。角度的大小往往根据机头内部结果特点决定。
2)模芯外锥最大直径D :该尺寸是由模芯支持器(或模芯座)的尺寸决定的,要求严格吻合,不得出现“前台”,也不可出现“后台”,否则将造成存胶死角,直接影响塑料层组织和表面质量。
3)内锥最大直径D :该尺寸主要决定于加工条件和模芯螺柱的壁厚,在保证螺纹强度和壁厚的前提下,D 越大越好,便于穿线。
4)模芯孔径d :这是对挤出质量影响最大的结构尺寸,按线芯结构特性及其尺寸设计。一般情况下,单线取d =线芯直径+(0.05~0.15)mm;绞合线芯取d=线芯外径+(0.1~0.25)mm。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因为过大了,一则形成线芯的摆动而造成挤出偏芯,再则会出现倒胶,既有害挤包层质量,又有可能造成断线。而过小,则易刮伤线芯,也使模具寿命降低;对绞线而言,由于线径不均,模孔d 过小时,则是断线的主要原因。通常为加工便利,且模芯孔径尺寸系列化,则多取模芯孔径d 为整数。
5)模芯外锥最小直径d :d 实际上是决定模芯出线端口厚度的尺寸,端口厚度△=1/2(d -d )不能太薄,否则影响使用寿命;也不宜太厚,否则塑料熔体流道发生突变,并且形成涡流区,引发挤出压力的波动,而且易形成死角,影响塑料层质量,一般模芯出线端口的壁厚控制再0.5~1mm为宜。
6)模芯定径区长度L :L 决定线芯通过模芯的稳定性,但也不能设计的太长,否则将造成加工困难,工艺上的必要性也不大,一般L =(0.5~1.5)d ,且模芯孔径d 较大时选下限,否则,反之。
7)模芯锥体长度L :这往往是设计给出的参考尺寸,从上图不难看出,
tgφ ∕2=(D -d )∕2 L ,亦即L =(D -d )∕【2(tgφ ∕2)】。
所以L 可以依据上述决定的尺寸确定,经计算确定L 的长度,如果太长或太短,与机头内部结构配合不当,可回过头来修正锥角φ ,然后再计算L 直至合适。
(3)挤压式模套的结构尺寸如下图:

1-d 2-d′ 3-l 4-a 5-b
6-L 7-D 8-D′ 9-φ
1)模套压座外径D:根据模套座(或机头结构内筒直径)设计,一般小于筒径内孔0.5~1.5mm,此间隙是工艺调整偏芯、确保同心度的必要因素,间隙不能太小,否则满足不了调偏的需要;间隙太大也不行,因为太大影响模套的稳固性,甚至在挤出过程中发生自行偏斜。
2)内锥最大直径D′:这是模套设计的精密尺寸之一。其大小必须严格与模套座(或机头内锥)末端内径一致,否则组装模套后将产生阶梯死角,这是工艺所不允许的。
3)模套定径区直径d:这又是模套设计的精密尺寸之一。要根据产品直径、各挤出工艺参数及挤制塑料特性来严格设计。一般d=成品标称直径+(0.05~0.15)mm。
4)模套内锥角φ:角φ是由D′、d及模套长度制约的,角φ又同时受到与其配套的模芯的外锥角的制约,角φ必须大于模芯外锥角3~10°,若没有这个角度差,便保证不了挤出压力,当然挤出压力也不能太大,因为这样会影响挤出产量,因此角度差也不能太大。角φ和D′、d一样都不能按参考尺寸设计,因此三个尺寸必须同时精密计算,相互修正,并在加工中依照尺寸l和L进行调整。
5)模套定径区长度l:一般取l=(1~3)d为宜,长一些对定型有利,但越长阻力越大,影响产量。所以,当d较大时,不能取上限。
6)模套压座厚度b:按模套座深度(或机头内筒出口处深度)设计,一般要大0.3~0.5mm。
7)模套外径d′:根据模套压盖内孔设计一般要小于压盖内孔2~3mm,但也不宜过小,否则间隙过大将造成散热不均匀。
8)模套总长L:这是设计给出的参考尺寸,由b和可调整的长度a来确定。
(4)挤管式模芯(长嘴)的结构尺寸如下图所示:

1-d 2-d′ 3-δ 4-l 5-l′
6-L 7-D 8-M 9-D′
挤管式长嘴模芯的结构尺寸除定径区外,其余外形尺寸与挤压式模芯设计基本相同,现对挤管式模芯定径部分的尺寸设计做一简述。
1)模芯定径区内径d:又叫模芯孔径。该尺寸根据选用材料的耐磨性、半制品尺寸大小及其材质与外径规整程度等设计,一般设计为d=d +(0.5~2)mm或d=d +(3~6)mm,主要因为线芯尺寸较小且规则,而缆芯较大且外径尺寸不规则的缘故。为了模具系列化,通常将模芯孔径加工成整数尺寸。
2)模芯定径区外圆柱(长嘴)直径d′:从上图可看出d′决定于尺寸d及其壁厚δ,即d′=d+2δ。壁厚的设计既要考虑模芯的寿命,又要考虑塑料的拉伸特性及电线电缆塑料层的挤包紧密程度,一般设计为d′=d+2(0.5~1.5)mm,即模芯嘴壁厚为0.5~1.5mm。这个数值不能太大,否则拉伸比就大,塑料层拉伸后强度提高,而延伸率下降,影响电线电缆的弯曲性能;但也不能太小,太小因过薄使其使用寿命降低。
3)定径区外圆柱(模芯嘴)长度l:该尺寸依据尺寸d考虑挤出塑料成型特性设计,一般设计为l=(0.5~2)d,d值大取下限,d值小取上限,用于挤护套的模芯取下限,挤绝缘时取上限。
4)定径区内圆柱(承线)长度l′:该尺寸由加工条件,半制品结构特性决定。无论如何l′必须比l长度大2~4mm,这是确保模芯强度的必需,所以l′实际是参考l决定的。
(5)挤管式模套的结构型式与挤压式模套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其结构尺寸中的模套定径区的直径及其长度,必须按与其配合的挤管式模芯来设计。
1)模套定径区直径d :该尺寸按挤管式模芯嘴外圆直径d′、线芯或缆芯外径、挤包绝缘或护套厚度等设计。一般设计为d =d′+2倍挤包厚度,并视绝缘(护套)厚度、产品结构要求及塑料的拉伸特性而定。
2)模套定径区长度l :该尺寸往往根据塑料的成型特性和模芯定径区外圆柱(模芯嘴)的长度l 而定,一般设计为l =l -(1~6)mm,而且挤包绝缘(护套)厚度小时取下限(即减去值取上限);否则,反之。
总之设计模具时,除考虑材料、加工、使用寿命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1)增加模具的压力,使塑料从机筒进入模具后,压力增大且均匀稳定,从而增加塑料的塑化和致密性,提高产品的质量;2)增长模具配合部分的塑料流动通道,使流动中的塑料进一步塑化,从而提高塑料塑化的程度;3)消除模具配合中产生的流动死角,使流道形成流线型,利于塑化好的塑料挤出;4)抽真空挤塑的模具,模芯的承线径一般应在20~40mm,模套的承线径一般在15~30mm。
二、工艺配模
配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挤塑的质量和产量,故配模是重要操作技能之一。由于塑料熔体离模后的变化,使得挤出线径并不等于模套的孔径,一方面由于牵引、冷却使制品挤包层截面收缩,外径减少;另一方面又由于离模后压力降至零,塑料弹性回复而胀大,离模后塑料层的形状尺寸的变化与物料性质、挤出温度及模具尺寸和挤出压力有关。模具的具体尺寸是由制品的规格和挤塑工艺参数决定的,选配好适当的模具,是生产高质量、低消耗产品的关键。
1.模具的选配依据
挤压式模具选配主要是依线芯选配模芯,依成品(挤包后)的外径选配模套,并根据塑料工艺特性,决定模芯和模套角度及角度差、定径区(即承线径)长度等模具的结构尺寸,使之配合得当、挤管式模具配模的依据主要是挤出速俩的拉伸比,所谓拉伸比就是塑料在模口处的圆环面积与包覆与电线电缆上的圆环面积之比,即模芯模套所形成的间隙截面积与制品标称厚度截面积之比值,拉伸比:
K=(D -D )/(d -d )
其中 D ――为模套孔径(mm);
D ――为模芯出口处外径(mm);
d ――为挤包后制品外径(mm);
d ――为挤包前制品直径(mm)。
不同塑料的拉伸比K也不一样,如聚氯乙稀K=1.2~1.8、聚乙烯K=1.3~2.0,由此可确定模套孔径。但此方法计算较为繁琐,一般多用经验公式配模。
2.模具的选配方法
(1)测量半制品直径:对绝缘线芯,圆形导电线芯要测量直径,扇形或瓦形导电线芯要测量宽度;对护套缆芯,铠装电缆要测量缆芯的最大直径,对非铠装电缆要测量缆芯直径。
(2)检查修正模具:检查模芯、模套内外表面是否光滑、圆整,尤其是出线处(承线)有无裂纹、缺口、划痕、碰伤、凹凸等现象。特别是模套的定径区和挤管式模芯的管状长嘴要圆整光滑,发现粗糙时可以用细纱布圆周式摩擦,直到光滑为止。
(3)选配模具时,铠装电缆模具要大些,因为这里有钢带接头存在,模具太小,易造成模芯刮钢带,电缆会挤裂挤坏。绝缘线芯选配的模具不易过大,要适可而止,即导电线芯穿过时,不要过松或过紧。。
(4)选配模具要以工艺规定的标称厚度为准,模芯选配要按线芯或缆芯的最大直径加放大值;模套按模芯直径加塑料层标称厚度加放大值。
3.配模的理论公式
(1)模芯 D =d+e
(2)模套 D =D +2δ+2△+e
式中:D ――模芯出线口内径(mm);
D ――模套出线口内径(mm);
d ――生产前半制品最大直径(mm);
δ――模芯嘴壁厚(mm);
△――工艺规定的产品塑料层厚度(mm);
e ――模芯放大值(mm);
e ――模套放大值(mm)。
(3)放大值e 或e 的说明。
1)绝缘线芯模芯e 的放大值为0.5~3mm;
2)绝缘线芯模套e 的放大值为1~3mm;
3)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芯e 的放大值、铠装电缆为2~6mm,非铠装为2~4mm;
4)生产外护套电缆用模套e 的放大值为2~5mm。
4.举例说明模具的选配
1)生产绝缘线芯3×185mm 的实心铝导体扇形电缆,其扇形(标称)宽度为21.97mm(其最大宽度允许值22.07mm),绝缘层标称厚度为2.0mm。(其最小厚度允许值为2.0×90%-0.1=1.7mm,模芯嘴壁厚为1.0mm,选用模具。
模芯D =d+e =21.97+1.5=23.47(mm)考虑到实体扇形及最大宽度,选取D =24mm。
模套孔径D =D +2δ+2△+e
=24+2×1+2×2+3=33(mm)
2)生产电缆外护套,其型号为VLV,规格为1×240mm ,电压为0.6/1kV,
选用模具。该电缆成缆后直径为23.6mm,护套标称厚度为2.0mm,取模芯嘴壁厚为1.5mm。
模芯孔径 D =d+e =23.6+3=26.2≈27mm
模套孔径 D =D +2δ+2△+e
=27+2×1.5+2×2+4=38mm
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模具的选配往往在操作规程或生产工艺卡中给出一定的经验公式,如某厂φ65挤塑机给出的模具选配公式(△为塑料挤包层的标称厚度)。
挤压式 模芯(mm) 模套(mm)
单线
绞线 导线直径+(0.05~0.10)
绞线外径+(0.10~0.15) 导线直径+2△+(0.05~0.10)
绞线外径+2△+(0.05~0.10)
挤管式 模芯(mm) 模套(mm)
绝缘
护套 线芯外径+(0.1~1.0)
缆芯最大外径+(2~6) 模芯外径+2△+(0.05~0.10)
模套外径+2△+(1.0~4.0)
线芯或缆芯外径不均时,放大值取上限;反之取下限。在保证质量及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要提高产量,一般模套放大值取上限。
5.选配模具的经验
1)16mm 以下的绝缘线芯的配模,要用导线试验模芯,以导线通过模芯为宜。不要过大,否则将产生倒胶现象。
2)抽真空挤塑时,选配模具要合适,不宜过大,若大,绝缘层或护套层容易产生耳朵、起棱、松套现象。
3)挤塑过程中,实际上塑料均有拉伸现象存在,一般塑料的实际拉伸在2.0mm左右。根据拉伸考虑模套的放大值,拉伸比大的塑料模套放大值大于拉伸比小的塑料模套放大值,如聚乙烯大于聚氯乙稀。
4)安装模具时要调整好模芯与模套间的距离,防止堵塞,造成设备事故。

『柒』 模具设计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1 .搜集必要的资料
设计冷冲模时,需搜集的资料包括产品图、样品、设计任务书和参考图等,并相应了解如下问题:
l )了解提供的产品视图是否完备,技术要求是否明确,有无特殊要求的地方。
2 )了解制件的生产性质是试制还是批量或大量生产,以确定模具的结构性质。
3 )了解制件的材料性质(软、硬还是半硬)、尺寸和供应方式(如条料、卷料还是废料利用等),以便确定冲裁的合理间隙及冲压的送料方法。
4 )了解适用的压力机情况和有关技术规格,根据所选用的设备确定与之相适应的模具及有关参数,如模架大小、模柄尺寸、模具闭合高度和送料机构等。
5 )了解模具制造的技术力量、设备条件和加工技巧,为确定模具结构提供依据。
6 )了解最大限度采用标准件的可能性,以缩短模具制造周期。

2 .冲压工艺性分析
冲压工艺性是指零件冲压加工的难易程度。在技术方面,主要分析该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最小孔边距、孔径、材料厚度、最大外形)、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冲压工艺的要求。如果发现冲压工艺性差,则需要对冲压件产品提出修改意见,经产品设计者同意后方可修改。

3 .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
确定方法如下:
l )根据工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要求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基本工序的性质,即落料、冲孔、弯曲等基本工序。一般情况下可以由图样要求直接确定。
2 )根据工艺计算,确定工序数目,如拉深次数等。
3 )根据各工序的变形特点、尺寸要求确定工序排列的顺序,例如,是先冲孔后弯曲还是先弯曲后冲孔等。
4 ) 根据生产批量和条件,确定工序的组合,如复合冲压工序、连续冲压工序等。
5 ) 最后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模具寿命、工艺成本、操作方便和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在满足冲件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确定适合具体生产条件的最经济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并填写冲压工艺过程卡片(内容包括工序名称、工序数目、工序草图(半成品形状和尺寸)、所用模具、所选设备、工序检验要求、板料规格和性能、毛坯形状和尺寸等): ;

4 确定模具结构形式
确定工序的性质、顺序及工序的组合后,即确定了冲压工艺方案也就决定了各工序模具的结构形式。冲模的种类很多,必须根据冲件的生产批量、尺寸、精度、形状复杂程度和生产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其选原则如下:
l )根据制件的生产批量确定采用简易模还是复合模结构。一般来说简易模寿命低,成本低;而复合模寿命长,成本高。

2 )根据制件的尺寸要求确定冲模类型。
若制件的尺寸精度及断面质量要求较高,应采用精密冲模结构;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制件,可采用普通冲模。复合模冲出的制件精度高于级进模,而级进模又高于单工序模。

3 )根据设备类型确定冲模结构。
拉深加工时有双动压力机的情况下,选用双动冲模结构比选用单动冲模结构好很多
4 )根据制件的形状大小和复杂程度选择冲模结构形式。一般情况下,大型制件,为便于制造模具并简化模具结构,采用单工序模;小型制件,而且形状复杂时,为便于生产,常用复合模或级进模。像半导体晶体管外壳这类产量很大而外形尺寸又很小的筒形件,应采用连续拉深的级进模。
5 )根据模具制造力量和经济性选择模具类型。在没有能力制造高水平模具时,应尽量设计切实可行的比较简单的模具结构;而在有相当设备和技术力量的条件下,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适应大量生产的需要,则应选择较为复杂的精密冲模结构。
总之,在选择冲模结构类型时,应从多方面考虑,经过全面分析和比较,尽可能使所选择的模具结构合理。有关各类模具的特点比较见表1-3。

5 .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
主要工艺计算包括以下几方面:
l )坯料展开计算:主要是对弯曲件和拉深件确定其坯料的形状和展开尺寸,以便在最经济的原则下进行排样,合理确定适用材料。
2 )冲压力计算及冲压设备的初选:计算冲裁力、弯曲力、拉深力及有关的辅助力、卸料力、推料力、压边力等,必要时还需计算冲压功和功率,以便选用压力机。根据排样图和所选模具的结构形式,可以方便地计算出总冲压力,根据计算出的总冲压力,初选冲压设备的型号和规格,待模具总图设计好后,校核设备的装模尺寸(如闭合高度、工作台板尺寸、漏料孔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最终确定压力机型号和规格
3 )压力中心计算:计算压力中心,并在设计模具时保证模具压力中心与模柄中心线重合,目的是避免模具受偏心负荷作用而影响模具质量。
4 )进行排样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以便为材料消耗定额提供依据。
排样图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一般是先从排样的角度考虑并计算材料的利用率,对于复杂的零件通常用厚纸剪成3 一5 个样件.排出各种可能的方案,选择最优方案.现在常用计算机排样后再综台考虑模具尺寸的大小、结构的难易程度、模具寿命、材料利用率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选择一个合理的排样方案。确定出搭边,计算步距和料宽.根据标准板(带)料的规格确定料宽及料宽公差。再将选定的排样画成排样图,按模具类型和冲裁顺序打上适当的剖面线,并标注尺寸和公差。
5 )凸、凹模间隙和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6 )对于拉深工序,确定拉深模是否采用压边圈,并进行拉深次数、各中间工序模具尺寸分配,以及半成品尺寸计算等。
7 )其他方面的特殊计算。

6 .模具总体设计
在上述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即可进行模具结构的总体设计,并勾画草图,初步算出模具闭合高度,概略地定出模具外形尺寸,凹模的结构形式及固定方法。同时考虑如下内容:
1 )凸、凹模结构形式及固定方法;
2 )制件或毛坯的定位方式。
3 )卸料和出件装置。
4 )模具的导向方式以及必要的辅助装置。
5 )送料方式。
6 )模架形式的确定及冲模的安装。
7 )模具标准件的应用。
8 )冲压设备的选用。
9 )模具的安全操作等。

『捌』 模具设计工艺要求

模具设计不同于产品设计,它本身就是工艺设计。对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1、模具必须能够完成零件的加工工序;
2、必须给模具指定所使用的设备,并符合该设备的技术参数;
3、在模具的有效期内加工出来的零件,必须能保证零件的尺寸公差在零件图纸的允许范围之内;
4、对于剪切、冲裁模具要保证使用期内的冲裁次数,并且磨模能顺利、简单地执行;
5、对于特殊工艺的模具,要有模具设计人员编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6、模具在安装拆卸时,如果需使用特殊工具。其特殊工具的图纸应与全套模具图纸一并提交。

楼上的请注意:
不同模具有不同的工艺要求,同一模具上的不同零配件也有各自的不同要求。这些应该是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按照需要来制定,别人难以指定。以上仅是模具设计中的通用工艺要求。

阅读全文

与模具导向装置设计基本要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暖气分水器阀门数字 浏览:22
gps工具箱如何看全景 浏览:639
消防管道主阀门65价格 浏览:469
空调夏天使用制冷开多少度最节能 浏览:408
迷你世界推拉机械臂最长是多少 浏览:886
称重仪表封铅在什么地方 浏览:772
空调制冷没水什么原因 浏览:239
医疗器材技术支持怎么写 浏览:813
消防器材都怎么叫 浏览:635
粤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45
cad制图插件学院派工具箱 浏览:637
供热管道常用的阀门 浏览:560
字节跳动公司健身器材有哪些 浏览:835
广东联营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881
次声波和超声波为什么人听不到 浏览:107
烟台弘盛环卫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
鑫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浏览:632
汽车配件生产需要什么设备设施 浏览:968
新乡市东诚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08
风管制作有哪些机械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