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轮轴实验装置中,轴指的是什么
在轮轴实验装置中,轴指的是轮子。
轮和轴没有明确的分别,只要同轴固定的两个轮子(或者力的作用位置可以围着固定点转动)合成为轮轴。解题思路中,往往习惯把动力作用的轮子叫轮,而把阻力作用的轮子叫轴。
轮轴的定义: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实质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支点就在轴心,轮轴在转动时轮与轴有相同的转速。
外环叫轮,内环叫轴
由上式可知:当动力作用在轮上,则轮轴为省力杠杆;动力作用在轴上则轮轴为费力杠杆。
以汽车为例,动力不是简单的传递轮轴,如果是那样,汽车就不能拐弯,在汽车轴的中间,有一个“差速器”,在通过两个半轴给左右车轮传动,这样在汽车拐弯时,两边车轮行驶的距离才能不同。人力三轮车的后轴,为了拐弯,一个后轮和轴是固定的传递动力,另一个后轮是可以和轴转动的,用以差速拐弯。
2. 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中的实验记录中,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要改变的条件是:轮直径的大小
不改变的条件是:轴直径的大小
请点击采纳,不明可追问
3.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轮轴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如图:人蹲在木板上,用手旋转铁丝,木板和人就会向前移动,铁丝的旋转相当于轮轴
4. 轮大小对轮轴的作用的实验计划怎么写
先改变轮轴装置,将轮变大,保持轴上的钩码数量不变,轮上的钩码进行数量调回整,记录下钩答码的数量情况,接着将记录下的数据与前一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材料(每组):1盒钩码(系线)、1个轮轴、1个轮圈、2把螺丝刀、2瓶水(系线)、1套支架、1张记录表。
5. 探究轮轴是否省力的实验步骤
第一部分:螺丝刀刀柄的秘密回忆使用螺丝刀的经历,引导学生观察螺丝刀的构造,让学生发现无论怎样的螺丝刀,刀柄总要比刀杆粗一些。从而得出轮轴的概念:像螺丝刀这样,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在小组内试一试,把几个钩码紧系在螺丝刀的刀杆上吊起来,用手转动刀柄。再将这几个钩码紧系在螺丝刀的刀柄上吊起来,用手转动刀杆。看看两种做法哪一种省力?说说自己的感受。第三个活动教材安排了“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让力气小的同学握住螺丝刀的刀柄旋转,力气大的同学握住螺丝刀的刀杆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看谁取得胜利。这个活动可在同桌间进行,让更多的同学都有亲身实践的机会。第二部分:轮轴的研究通过上面两个趣味性较浓的实验研究,学生已经感受到螺丝刀的刀柄转动较为省力,螺丝刀在使用时有明显的省力作用。为什么螺丝刀会有这么明显的省力效果?首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讨论,期望学生能提出螺丝刀能省力的种种假设。接着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研究一般意义上的轮轴。找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套装在一起,用铁架台支撑起来,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此时学生能很直观地看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最后教材安排让学生找一找身边应用了轴轮的地方,如汽车的方向盘、水龙头开关、门锁把手、扳手。在找的过程中拓展轮轴的应用。
6. 五年级下科学实验(pep版)
1、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一、实验目的:杠杆尺实验
二、实验要求:说明杠杆三点,验证杠杆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尺、钩码。(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照下图组装。
3、分别改变力点到支点,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实验什么情况省力?什么情况费力?什么情况不省力也不费力。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5、把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阻力点 动力点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钩码(个) 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钩码(个)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方法5
方法6
注意:
A、认真调整杠杆尺平衡。
B、 实验时不要用测力计进行杠杆尺实验,应改用钩码进行,这样可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
2、天平的使用
一、实验题目:怎样使用天平
二、实验要求:怎样使用天平
三、实验器材:天平
四、操作步骤:
1、取出天平放在桌面上,在盘中各放上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旋转调节螺丝使指针指向0位。
2、在左侧盘中纸上放上所要称的物体。
3、用镊子夹出砝码放右侧盘的纸上。
4、增减砝码的数量,直至天平平衡。(还可以使用游码调节)
5、计算砝码及游码总量并记录。
6、依次取下天平盘中的砝码和物体。整理好天平。将天平和砝码放回盒中。
3、定滑轮实验。
一、实验题目:定滑轮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定滑轮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定滑轮、钩码、线绳。(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
1、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铁架台、定滑轮、钩码、线绳按下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3、手拽线绳,通过定滑轮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轮能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4、用钩码代替手拽绳的拉力。试试通过定滑轮,用多大力才能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轮省不省力。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做定滑轮能不能省力的实验时,要用钩码,最好不用弹簧称。
4、动滑轮实验。
一、实验题目:动滑轮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动滑轮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动滑轮、线绳、弹簧称、重物。(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弹簧称称出重物的重量,记录在纸上。
3、将铁架台、动滑轮、线绳、弹簧称、重物按下图要求组装好。
4、用手通过动滑轮提起重物,研究有没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5、通过弹簧称、动滑轮提起重物,研究省力还是费力,根据是什么。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实验时手应垂直上提。
B、 可设法减小动滑轮阻力。
C、尽力加大重物的重量,可以使省力接近一半。
5、滑轮组实验
一、实验题目:滑轮组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滑轮组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动滑轮、定滑轮、线绳、弹簧称、重物。(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 用弹簧称直接称出重物重量。
3、照下图组装。
4、用手通过滑轮组将重物提起,研究能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根据是什么。
5、通过弹簧称、滑轮组将重物提起,研究能不能省力,根据是什么。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可设法减少滑轮组的阻力。
B、 测力时,弹簧称可垂直向下,斜向一方,也可向侧面水平拉出,上列各个方向,都不会影响测试结果。
C、实验时,弹簧秤应倒用,即挂钩在上,提环在下。
6、轮轴实验
一、实验题目:轮轴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轮轴作用。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轮轴、短线、长线、钩码、弹簧称。(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弹簧称测出重物重量。
3、照下图组装。
4、实验时可用钩码,也可用弹簧称,测得省力情况。
5、将轮换成大轮,再按上述要求进行实验。
6、通过比较两次测定,认识到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可设法减小轮轴阻力。
B、 若用弹簧秤测力,应倒用。即钩在上,环在下,竖直向下拉动。
C、没有弹簧称时可改用钩码来测力。
7、齿轮实验
一、实验题目:齿轮的作用
二、实验要求:齿轮的作用
三、实验器材:厚纸板、图钉、剪刀、木板等。
四、操作步骤:
1、制作齿轮。用厚纸板制作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20齿,小齿轮10齿。
2、将两个齿轮用图钉通过中心孔固定在木板上,让两个齿轮的齿相互咬合。
3、转动大齿轮看小齿轮有什么现象发生。
4、转动小齿轮看大齿轮有什么现象发生。
5、把现象记录下来。
记录:1、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大齿轮向()转()圈,小齿轮向()转()圈,可以()小齿轮的工作速度。
2、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小齿轮向()转()圈,大齿轮向()转()圈,可以()大齿轮的工作速度。
3、齿轮传动可以有()的作用。
8、研究斜面的作用
一、实验题目:斜面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斜面作用。
三、实验器材:圆木(长10厘米)、铁丝、测力计、长木板(长50厘米)、方木块。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照下图组装。
3、用铁丝做轴,使圆木能绕轴转动。
4、通过测力计将圆木提起,用多少力,记录在纸上。
5、在桌面立一木块,从桌面到木块斜搭一块光滑的木板。通过测力计沿斜面上拉,用多少力。
6、分析比较,使用斜面省力。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9、帮助植物繁殖
一、实验题目:帮助植物繁殖。
二、实验要求:帮助植物繁殖。
三、实验器材:植物枝条(月季枝条、柳枝、杨枝)、小刀、小木箱或花盆、土、喷壶。
四、操作步骤:
1、将土放在木箱或花盆中,在土中挖一个洞,深度为插条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选取有2-3个芽的月季(或柳、杨)枝条,用刀在节下削平,不要剥掉茎上的刺。
3、将削平的枝条插入挖好的洞中。
4、用手指轻轻按实插条的基部,用细孔喷壶喷洒足够的水,使土保持湿润。
10、模拟化石的形成
一、实验题目:模拟化石的形成
二、实验要求:模拟化石的形成
三、实验器材: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纸盒、生物材料(贝壳、核桃、鱼骨等)、一个碗、肥皂水。
四、操作步骤:
1、将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和水,在碗里混合,搅拌成糊状。
2、向纸盒中倒入一半石膏混合物(将剩余的石膏混合物封好,防止变硬),将涂抹过肥皂水的生物材料部分压入纸盒内的石膏混合物国。
3、晾至微干时,再涂上一层肥皂水,并将剩余的石膏混合物全部倒入盒中,将生物材料全部掩埋。
4、待石膏混合物全部干燥后,去掉外面的纸盒,敲开石膏混合物,看看自己的“化石”做得怎么样。
11、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一)
一、实验题目:温度对玻璃的影响
二、实验要求:温度对玻璃的影响
三、实验器材: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冷水。
四、操作步骤:
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重复以上过程3次,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注意:将玻璃放入冷水中时要小心,不要被破碎的玻璃伤着。
12、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二)
一、实验题目: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二、实验要求: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三、实验器材: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四、操作步骤:
1、用水填充一个小气球,直到像乒乓球一样大,扎紧后,把它放在纸盒中。
2、往纸盒中倒入一些糊状的熟石膏(熟石膏与水的混合物),用小木棒把充满水的气球推到熟石膏1下面厘米处,取出木棒。
3、放置一段时间,待熟石膏变硬时,从盒中取出,观察熟石膏的变化。
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24小时后取出,仔细观察其变化。
5、待冷冻的熟石膏恢复到室温时,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13、沙洲的形成
一、实验题目:沙洲的形成
二、实验要求:沙洲的形成
三、实验器材:喷壶、沙土、各种大小的石子、2个托盘、报纸。
四、操作步骤:
1、先用土壤制作一个带有丘陵的自然景观。
2、用喷壶模拟“下雨”,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14、卵石的形成
一、实验题目:验证磨圆作用实验。
二、实验要求:了解水流冲击及相互碰撞对岩石的磨圆作用。
三、实验器材:粉笔、广口瓶、水。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取白色粉笔三、四根,掰成约长10毫米的许多粉笔头。
3、将粉笔头放入广口瓶中,装上水,盖好。
4、用力摇动,磨圆后捞出观察。
5、研究为什么被磨圆了。
6、想一想自然界的岩石碎块变圆的原因是什么。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瓶中只灌1/3的水。
15、自制钟乳石
一、实验题目:自制钟乳石
二、实验要求:自制钟乳石
三、实验器材:曲别针、线绳、两只烧杯或玻璃瓶、一个碟子、苏打晶体、水。
四、操作步骤:
1、分别向两只烧杯中注入半杯水。然后逐渐倒入尽可能多的苏打晶体,直至溶液不能再溶解晶体为止。
2、将线绳打一个结,并将线绳放在溶液中浸泡。然后把线绳两端分别浸在两个烧杯中,把碟子放在两只烧杯中间,用曲别针把线绳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3、坚持观察4天,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16、开采一个“矿”
一、实验题目:开采一个“矿”
二、实验要求:开采一个“矿”
三、实验器材:几种矿物、天平、信封、熟石膏混合物、锤子、棉布、泡沫塑料杯。
四、操作步骤:
1、设想自己小组是一个矿业公司,将要去开采金属矿产,给自己的矿业公司起个名字。
2、选取2-3种不同的矿物,各取一小块,分别称量其质量,并将矿物名称和质量记录在纸条上。将纸条放进一个信封,并在信封上写下本组矿业公司的名字,交给老师。
3、在泡沫塑料杯里倒入一层熟石膏混合物,加入一种矿物,再加一层熟石膏混合物,在熟石膏混合物上再放另一种矿物,做成“矿石体”。
4、把“矿石体”放置24小时使它坚固。并从杯中取出。在“矿石体”上写下本组矿业公司的名字,与其他小组的“矿石体”放在一起。
5、取出其他“矿业公司”的“矿石体”,想办法把“矿物”开采出来,并称量其质量。
17、煤的分离实验
一、实验题目:煤的分离实验
二、实验要求:煤的分离实验
三、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带玻璃管的试管塞、棉花、煤。
四、操作步骤:
1、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纯净煤,在试管口放点棉花,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将试管口塞住。
2、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直到试管里的煤发红。
3、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观察发生的现象。
7. 轮轴的作用是什么还有斜面的作用是什么
斜面来的作用
【设计】自 斜面的作用是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通过对比实验,把竖直提起物体用的力与沿斜面拉起物体用的力进行比较,把沿不同坡度的斜面(高度相同)拉起物体用的力进行比较,可以知道斜面的作用。
【器材】 可改变坡度的斜面实验板、弹簧秤、重物。
【步骤】
1.把重物挂在弹簧秤下竖直提起,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2.把实验板折叠着支起来,成一斜面。用弹簧秤把重物沿着斜面向上拉,观察弹簧秤的读数,记录下来。
3.通过比较,可以知道:把重物沿着斜面向上拉,比把重物竖直向上拉省力。
4.把实验板展开,成为一个高度不变,坡度变小的斜面。再用弹簧秤沿斜面把重物向上拉,观察弹簧秤的读数,可知所用的力比前次实验的要小。这说明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这个实验也可以用单股橡筋代替弹簧秤。通过比较拉动重物时橡筋拉伸的长度变化,便可知力的大小变化:橡筋拉伸得越长,说明越费力;拉伸得越短,说明越省力。
8. 轮轴装置图,当手松开后,发生什么状况为什么如果系在右边轴上的线改系在小轮上,结果会变吗
分析此题的前提是两个砝码重量是一样的。
两个砝码分别挂在同一个轮轴的两边,它们的转矩相同,轮轴保持平衡状态。
如图放置,则左面砝码产生的转矩大于右面砝码产生的转矩,轮子就会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9. 轮轴作用实验记录表 我们发现了什么
由组长安排一位同学把长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让导线方向与指南针的方版向一致,并一直保持不动权,再安排另一个同学按住开关,接通电流,仔细观察:接通电流时,有什么现象?接着关闭开关断开电流,看看又有什么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10. 轮轴作用的实验
1、轴上挂3个钩码,较小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2、轴上挂3个钩码,在较大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实验现象:
1、较小轮时,轴上挂3个钩码,轮上挂2个钩码,就能达到平衡
2、较大轮使,轴上挂3个钩码,轮上挂1个钩码,就能达到平衡。
实验结论:轴不变,轮越大,越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