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液滴移动装置实验原理

液滴移动装置实验原理

发布时间:2022-08-08 10:57:57

❶ 移液和滴定实验原理

移液不需要原理
液体到刻度,就是标称的体积。
移液管的使用
1、执法: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拿移液管 2、洗涤
(1)首先用洗液洗:吸取洗液至移液管球部1/4~1/3处后按紧移液管,移出移液管慢慢将移液管放平,左手托移液管,右手慢慢转动移液管至洗液到移液管刻度线上方3~4cm,同时保证管内壁全部被洗液浸湿后将洗液从上口放入原洗液瓶中。在转移移液管的过程中移液管上口对准洗液瓶。
(2)用自来水洗:用自来水冲洗数遍,前两遍的废液用废液缸接受。 (3)用蒸馏水洗:用洗瓶吹洗,边吹边转动,同时冲洗外壁3次。 3、润洗
(1)将一干净小烧杯用待吸液润洗1次后倒入适量待吸液。
(2)将移液管外壁擦干,内壁吹干,吸取待测液至移液管球部1/4~1/3处后按紧移液管,移出移液管慢慢将移液管放平,左手托移液管,右手慢慢转动移液管至洗液到移液管刻度线上方3~4cm处,同时保证被润洗部分管内壁全被待吸液润洗,在转动移液管过程中移液管下口对准小烧杯对准小烧杯。然后将润洗液从下口放出,边放边冲洗小烧杯内壁,将小烧杯中的溶液倒入废液缸中。 (3)向小烧杯中倒入适量待吸液,同(2)操作将移液管润洗3次。 4、移取溶液
(1)将小烧杯中剩余溶液倒掉,重新倒入待吸液。
(2)用移液管吸取溶液至刻度线以上3~4cm处,移出移液管,擦干外壁,用另一只干净的小烧杯调液面至刻度线,调液面过程中保证移液管竖直,视线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面内。
(3)将溶液倒入锥形瓶中,放液过程中保证移液管竖直。放完后停留30s后左右转动几下,拿出移液管,用洗瓶吹洗锥形瓶内壁。 容量瓶的使用(先洗涤后试漏)

❷ 移液管的工作原理

移液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差的原理来实现移液的,当移液管在使用时,用手堵住管上端的孔,移液管中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使管内上部形成微小的真空,由于自然环境下的大气压压强要高于真空环境下的压强,所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管内液体将无法向下流出。

常用的移液管有5,10,25,50和75等规格。

(2)液滴移动装置实验原理扩展阅读

移液管使用注意事项

1、移液管不应在烘箱中烘干。

2、移液管(吸量管)不能移取太热或太冷的溶液。

3、同一实验中应尽可能使用同一支移液管。

4、移液管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干净,置于移液管架上。

5、移液管和容量瓶常配合使用,因此在使用前常作两者的相对体积校准。

6、在使用吸量管时,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每次都应从最上面刻度(0刻度)处为起始点,往下放出所需体积的溶液,而不是需要多少体积就吸取多少体积。

7、移液管有老式和新式,老式管身标有“吹”字样,需要用洗耳球吹出管口残余液体。新式的没有,千万不要吹出管口残余,否则引起量取液体过多。

❸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请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Ⅰ.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

Ⅳ.实验分析:装置一中,若萌发的种子需氧呼吸,消耗的O2使气体体积减少,而产生的CO2被NaOH吸收,导致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少,从而使液滴向左移动.
Ⅴ.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萌发的水稻种子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有三种情况,分别是只进行需氧呼吸、只进行厌氧呼吸和既进行需氧呼吸也进行厌氧呼吸.因此,如果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而装置二中液滴不移动,说明种子萌发时只进行需氧呼吸;如果装置一中液滴不移动而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种子萌发时只进行厌氧呼吸;如果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而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种子萌发时既进行需氧呼吸,也进行厌氧呼吸.
故答案为:
Ⅳ.减少减少左
Ⅴ.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只进行需氧呼吸
②一不移动,二右移 ③只进行厌氧呼吸
④一左移,二右移

❹ 为什么红色液滴会左移,有氧呼吸方程式不是消耗6mol的氧气会生成6mol的二氧化碳吗

有氧呼吸会生成CO2,可是CO2会被装置一 中的NaOH吸收,那么装置一 中的气体体积就会减小。装置一内部的气体体积减小,其气体压强也变小,当装置内部的压强小于装置外部压强,红色液滴左移。
这里的分析关键是装置内与装置外的压强差。存在压强差,液滴才会移动

❺ 无氧呼吸实验探究液滴

(1)a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装置中氧气的消耗量,b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氧气消耗量与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值,若a装置液滴不移动,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仅进行无氧呼吸.
(2)若a装置液滴左移,说明有氧气的消耗;b装置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于消耗的氧气,综合分析可知,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连接e→d→c→d,并从e左侧通气,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当d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 2
(4)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故答案为:
(1)不移动 右移
(2)左移 右移
(3)(细胞呼吸)产生了CO 2
(4)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❻ 移液管的原理及使用步骤

移液管是准确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仪器,称量的液体容积一般是固定的。

操作方法:
1、使用前:使用移液管,首先要看一下移液管标记、准确度等级、刻度标线位置等。
2、吸液: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移液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吸取的溶液中,插入不要太浅或太深,一般为10~20mm处,太浅会产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内弄脏溶液,太深又会在管外沾附溶液过多。左手拿洗耳球,接在管的上口把溶液慢慢吸入,先吸入该管容量的1/3左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横持,并转动管子使溶液接触到刻度以上部位,以置换内壁的水分,然后将溶液从管的下口放出并弃去,如此用反复洗3次后,即可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
3、调节液面:将移液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管的末端仍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保持直立,略为放松食指(有时可微微转动吸管)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将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
4、放出溶液:承接溶液的器皿如是锥形瓶,应使锥形瓶倾斜30°,移液管直立,管下端紧靠锥形瓶内壁,稍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慢慢流下,流完后管尖端接触瓶内壁约15秒后,再将移液管移去,残留在管末端的少量溶液,不可用外力强使其流出,因较准时已考虑了末端保留的溶液的体积。

备注:
1、移液管提出液面后,应用滤纸将沾在移液管外壁的液体擦掉;
2、看刻度时,应将移液管的刻度与眼睛平行,以最下面的弯月面为准。

❼ 测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把碳酸氢钠换成清水,液滴移动代表什么

首先NaHCO3缓冲液是用来提供CO2,使装置内CO2浓度恒定的。换成水,则光合作用吸收的部分CO2不再由环境提供。由此装置内气体体积变化则是氧气释放量与CO2吸收量的差值。

❽ 探究净光合速率为什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时液滴向右移动

因为装置中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由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不变,而生成的氧气量大于呼吸消耗的氧气量,造成装置内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所以液滴向右移。

❾ 初二科学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以研究甲状腺素对小鼠新陈代谢的影响。

步骤1:将一定数量的性别、数目、日龄、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和B。
步骤2:A组小鼠饲喂等量的饲料一段时间,B组小鼠不饲喂。
步骤3:两组小鼠饲喂适量甲状腺激素制剂。
步骤4:两组小鼠分别放入甲、乙两装置(如图5)中,待小鼠安静后塞紧胶塞,一段时间后记录两装置中液滴移动情况。
(1)实验方案中对装置的设计有不妥之处,请加以改正。__甲、乙两个装置中都应该盛放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__。
(2)选用性别、日龄、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并随机均分为两组的目的是__控制变量__。
(3)若甲状腺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则甲装置中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__大于__(填“大于”或“小于”)乙装置。
(4)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动物呼吸作用吸收__氧气__,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广口瓶内气压下降。

❿ 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也左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的呼吸作用类

你好,不知道你是什么时候问的,我还是答一下吧,如果有错误的话,也欢迎其他解答者进行指正(送花花)
(在温度等无关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首先装置1左移,说明是有氧气的消耗,存在有氧呼吸。如果只存在有氧呼吸的话,那么装置2的气体体积不变,因为消耗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是1:1的,所以液滴不动,即使有无氧呼吸存在,有多余的二氧化碳生成,气体体积只会增加,液滴只会右移,所以,这种都左移的情况不会发生。

阅读全文

与液滴移动装置实验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图例阀门外边有个W是什么阀 浏览:7
高端养鸭设备多少钱一套 浏览:845
家用燃气上有个阀门什么东东 浏览:62
平面镜成像需要什么器材 浏览:132
焦炉煤气放散装置构造及作用 浏览:463
背肌训练器材怎么做 浏览:272
济宁市阀门厂 浏览:704
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实验装置 浏览:238
多功能仪表盘参数怎么设置 浏览:22
炉石里面机械克苏恩怎么获取 浏览:825
机械键盘的大f是什么意思 浏览:732
三个轴承座同轴怎么设计 浏览:410
气阀组和阀门组什么区别 浏览:89
电车仪表电量是怎么计算的 浏览:242
武术表演器材有哪些 浏览:23
汽车检测系统的输入装置是 浏览:794
燃气阀门机械手如何与报警器 浏览:230
电动工具定子怎么安装 浏览:493
自动破玻装置 浏览:792
铸件壁厚太厚铸造会出现什么问题 浏览: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