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本题共18分,其中(1)问8分,(2)问10分(1)某同学利用如图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
(1)①本实验是为了验证小球从弧形斜槽滚下过程机械守恒,必须满足守恒条件:只有重力做功,因此要减小阻力.故弧形斜槽必须尽可能的光滑.
要利用平抛运动测量速度,弧形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②由mgh=
m
v2,v=s |
㈡ (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
①根据某段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速度,则有:v5= = =1.00m/s ②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内减速运容动,根据作差法得: a= = (0.0660+0.0460)?(0.106+0.0861) | (2×0.1)2 |
=-2.00m/s 2. 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 故答案为:1.0,2.0,偏大.
㈢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具体方法如下:将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
(1)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a= = =μg=2.9m/s 2. (2)根据纸带数据,由公式权a= ,取前四段作为时间T,则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为△X. 则有a= (7.72+7.21+6.71+6.25)?(5.76+5.29+4.81+4.31) | (8×0.02)2 |
m/s 2=3.0m/s 2(3)通过比较分析,重物落地后,木块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水平面的摩擦阻力作用外,还受到空气的阻碍,因此产生误差的原因是空气阻力影响, 故答案为: (1)2.9m/s 2(2)3.0m/s 2(3)空气阻力影响.
㈣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1)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甲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
(1)打点计时器来使用自交流电源,而该题中接了直流电;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这样纸带上上所打点很少,不利于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2)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从D点到F点的时间为:tDF=2T=,所以有: vE==f 根据mgh=mv2?mv | 2
㈤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
(1)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重物释放时应紧靠打点计时器 (2) (3)9.4;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
㈥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在本实验中:(1)现有器材、打点计时器、
(1)在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点与点间的距离从而可知道重锤下降的距回离,以及通过纸带答上两点的距离,求出平均速度,从而可知瞬时速度.纸带上相邻两计时点的时间间隔已知,所以不需要秒表.重锤的质量可测可不测,所以不需要秒表; 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摩擦阻力的影响. (2)重力势能减小量△Ep=mgh=mg(sE-sA)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vA= v E= 动能的增加量为△E k= mv E2- mv A2= [ (sF?sD)2-s | 2
㈦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打点纸带,在纸带后段每两个计
利用描点法作出图象如下所示:
| 1 | 2 | k =9.75m/s 2 故答案为:9.75,图线为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斜率g′与g基本相等. |
㈧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1)某同学平
:(1)该同学的操作不正确,正确的操作应该为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够匀速下回滑。(2) C (3)  ;0.60m/s 2
与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济宁市阀门厂
发布:2025-09-20 02:54:30
浏览:704
自动破玻装置
发布:2025-09-20 01:23:13
浏览:79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