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组合成一套合理装置以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并用以还原氧化铜生成水,测定水的组成.(1
(1):通过装置(5)中的水把盐酸压到锌里反应,根据锌和盐酸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氢气中会混有氯化氢气体,则通过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化氢;通过溶液的气体会混有水分,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通过装置(3)得到干燥的气体;氢气通过装置(7)进行实验,水分由装置(6)进行吸收.故这些装置按气流方向自左至右的连接顺序应该是(填各接口的字母):idcabgheflmj.
(2):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反应前称量玻璃管及内含物质、橡皮塞、导管的总质量为W1 g,干燥管及内含物质、橡皮塞、导管的总质量为W2g;反应后分别称量玻璃管与干燥管的总质量分别为W3g和W4g”,则可进行计算: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W4-W2),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W1-W3),则水中的氢元素的质量为(W4-W2)-(W1-W3)=W4-W2-W1+W3;故水中氢与氧的质量比为
W4?W2?W1+W3 |
W1?W3 |
W4?W2?W1+W3 |
W1?W3 |
㈡ 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发生装置生成的氢气可能含有氯化氢和
(1)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装置B内所盛是氢氧化钠溶液;版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权性,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更好地吸收水蒸气;
(2)检验水可用无水硫酸铜,所以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无水硫酸铜,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由无色变为蓝色;
(3)硝酸银溶液能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所以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硝酸银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检验氢气纯度;通入氢气;加热氧化铜;停止加热;停止通入氢气,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②④①③⑤;
(5)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通入D装置的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就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溶液;更好地吸收水蒸气;
(2)无水硫酸铜;由无色变为蓝色;
(3)硝酸银;
(4)②④①③⑤;
(5)爆炸.
㈢ 利用干燥而纯净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测定水的质量组成,装置如图: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CDE,完全反应后
(1)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B装置是干燥氢气,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2)装置C中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3)C装置减轻的质量就是CuO中的O失去的质量,是氢气夺走了CuO中的O生成了水,U形管增重的质量就是该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则水中H元素的质量就是水的质量减去O元素的质量,故氧元素质量为:75.6 g-69.2 g=6.4g,生成水的质量为:118.0 g-110.8 g=7.2g;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7.2 g-6.4 g=0.8g;则水中氢跟氧的质量比就是:[(108.0g-100.8g)-(65.6g-59.2g)]:(65.6g-59.2g)=1:8;
(4)装置E中碱石灰能吸收水蒸气,若不安装E装置,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D装置,使测得水的质量增大导致计算出H元素的质量增大,所以会使结果中氢元素的质量偏大.
故答案为:(1)Zn+2HCl═ZnCl2+H2↑;吸收A中会发出的水蒸气;
(2)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3)1:8;
(4)偏大;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D装置,使测得水的质量增大导致计算出H元素的质量增大.
㈣ 利用干燥而纯净的氢气还原灼热氧化铜的实验测定水的质量组成,其装置如下图所示. 完全反应后其实验测定
(1)在用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得到的氢气中专往往含有属水蒸气与氯化氢气体,据题意知氢气中的氯化氢可用装置E除去,因B D都能吸收水分做干燥剂,所以装置最后吸收水分的装置与干燥氢气的装置是可以互换的,故连接顺序为AEBCD (2)B装置是二燥氢气,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E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3)C装置减轻的质量就是CuO中的O失去的质量,是氢气夺走了CuO中的O生成了水,U形管增重的质量就是该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则水中H元素的质量就是水的质量减去O元素的质量,故氧元素质量为:75.6 g-69.2 g=6.4g,生成水的质量为:118.0g-110.8g=7.2g;生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7.2 g-6.4 g=0.8g;则水中氢跟氧的质量比就是:[(108.0g-100.8g)-(65.6g-59.2g)]:(65.6g-59.2g)=1:8; 故答案为: (1)AEBCD (2)干燥氢气;除去H 2 中的HCl (3)7.2g;6.4g;0.8g;1:8 |
㈤ 用浓硫酸干燥氢气为什么不能用干燥管这个实验装置
用浓硫酸干燥氢气,不能用干燥管这个实验装置。
干燥管是上下都开口的,里边放置的都是颗粒状的固体干燥剂,比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镁,生石灰之类的干燥剂。是没法放入液体的浓硫酸的,浓硫酸干燥都是采用洗气瓶。
㈥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图。
(1)HCl(实验室制氢气一般是用稀盐酸与锌粒反应,盐酸易挥发)
(2)NaOH 用于吸收HCl气体
H2SO4(浓) 用于吸收水分
CuSO4(无水硫酸铜) 再次吸收水分
(3)向下排空气法
㈦ 氢气干燥器的作用,简述其工作过程
氢气干燥器的作用:干燥氢气,降低湿度,保证在额定氢压下机内氢气露点不大于-5℃同时又不低于-25℃。
其工作过程可分两部分:1)制冷系统 制冷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来的低压制冷剂气体经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与空气或水进行热交换,把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所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做功的热量释放出来,使高温高压蒸汽冷凝为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贮液器、干燥过滤器及热力膨胀阀节流减压,进入蒸发器吸收冷却器内氢气的热量,使制冷剂沸腾蒸发为气态,经低压管再进入压缩机压缩。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吸收氢气的热量,使氢气中的水蒸气的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析出水分,从而达到制冷去湿的目的。 2)氢气去湿系统 来自发电机的热湿氢气从去湿装置进口进入回热器与冷却去湿后的冷氢气进行热交换。通过回热器的热湿氢气进入冷却器,与制冷系统的蒸发器表面进行热交换,氢气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致使氢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和霜,去湿后氢气再经过回热器。然后,从去湿装置出口进入发电机。从冷却器排除的凝结水经排水导管进入贮水箱,当贮水箱的水达到一定量时,水位控制器便输出信号报警,此时应开启放水阀排水。
㈧ 利用纯净.干燥的氢气还原灼热的氧化铜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装置由A、B、C、D组成(氢气发生装置省略未画
(1)运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和铜,题中图示告诉我们氢气用锌和较浓的盐酸反应制得,故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先要除去它们;
(2)U形管减轻的质量是C中试管减轻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D增重即生成的水的质量;
(3)水能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所以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
(4)为了减少误差,实验结束后冷却的过程中需要持续通入氢气一直到试管冷却;
故答案:(1)NaOH(或AgNO3);吸收HCl气体;浓硫酸;干燥氢气
(2)(7.2g-6.4g):6.4g;
(3)无水硫酸铜;
(4)持续通入氢气.
㈨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什么!!
发生装置抄和收集装置袭: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具体如下图所示:
1、反应原理:Zn+H₂SO4=ZnSO₄+H₂↑
2、反应物的选择:选用锌粒和稀硫酸。
3、不使用稀盐酸,因为:盐酸易挥发,使制得的氢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4、不用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快,不用铁是因为反应速度太慢。
5、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化学中常用的装置:
1、固固加热型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反应,并且需要加热。
2、固固不加热型装置;用于两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
3、固液加热型装置;用于一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和另一种或多种液体化学试剂和反应,并且需要加热。
4、固液不加热装置;用于一种或多种固体化学试剂和另一种或多种液体化学试剂和反应,并且不需要加热。
㈩ 以下是中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图1)(1)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要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氢气,请
(1)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不需要加热,可以选择②装置,干燥氢气时,应该用浓硫酸,氢气应该从d进入,从c出,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应该选择⑦,所以所选装置接口按从左到右顺序连接为:bdci.
故填:bdci.
(2)a、用KMnO4制氧气应选用①作为发生装置,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在a处连接一段导管,把导管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双手紧捂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出现,说明装置不漏气.
故填:①;在a处连接一段导管,把导管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双手紧捂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出现,说明装置不漏气.
b、过氧化氢分解可以选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二氧化锰是粉末状的,用H2O2溶液制氧气时,不可以采用此装置.
故填:二氧化锰;不可以.
C、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氯酸钾分解能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