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注塑模具设计定位圈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现在的注塑模具基本上都需要设计定位圈的,优点是上注塑机后方便模具的定位(对不准是会漏胶的)。缺点暂时不存在。望采纳!
Ⅱ 设计注塑模具要注意哪些问题
注塑模设计的主要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塑料熔体的流变行为和流道、型腔内各处的流动阻力通过分析得出充模顺序,同时考虑塑料熔体在模具型腔内被分流及重新熔合的问题和模腔内原有空气导出的问题,分析熔接痕的位置、决定浇口的数量和定位。2、 根据塑料熔体的热学性能数据、型腔形状和冷却水道的布置,分析得出保压和冷却过程中塑件温度场的变化情况,解决塑件收缩及补缩问题,尽量减少由于温度和压力不均、结晶和取向不一致而造成的残余内应力和翘曲变形。3、 塑件脱模和横向分型抽芯的问题可通过经验和理论计算分析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目前还正在大力研究建立在经验和理论计算基础上的计算机专家系统软件。4、 决定塑件的分型面,决定型腔的镶拼组合。以上这些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的,应综合加以考虑。
Ⅲ 注塑模具限位钉如何设计
限位钉一般用在有斜顶或带托顶针的模具上,目的是防止顶针顶出长度过长,把斜顶和带托顶针顶断而设计。
遵循一个原则:顶针顶出长度要尽量长,以不能顶坏斜顶和带托顶针为标准(要留有点余量)。
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压塑模)、注射模等,其中热压模以溢料方式又可分为溢式、半溢式、不溢式三种,注射模以浇注系统又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以按装卸方式可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
Ⅳ 塑料模具制作过程的注塑模具组成
(1) 注射成型是塑料加工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全部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制得的塑料制品数量之大是其它成型方法望尘莫及的,作为注射成型加工的主要工具之一的注塑模具,在质量精度、制造周期以及注射成型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等方面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及产品的更新,同时也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反应能力和速度。
( 2)注塑模具是由若干块钢板配合各种零件组成的,基本分为:
A 成型装置(凹模,凸模)
B 定位装置(导柱,导套)
C 固定装置(工字板,码模坑)
D 冷却系统(运水孔)
E 恒温系统(加热管,发热线)
F 流道系统(唧咀孔,流道槽,流道孔)
G 顶出系统(顶针,顶棍)
Ⅳ 介绍一下注塑模具设计
1. 明确塑件设计要求
仔细阅读塑件制品零件图,从制品的塑料品种,塑件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各方面考虑注塑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必要时,要与产品设计者探讨塑件的材料种类与结构修改的可能性。
2. 明确塑件的生产批量
小批量生产时,为降低成本,模具尽可能简单;在大批量生产时,应保证塑件质量前提条件下,尽量采用一模多腔或高速自动化生产,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因此对模具的推出机构,塑件和流道凝料的自动脱模机构提出严格要求。
3. 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是为了选用注塑机,提高设备利用率,确定模具型腔数。
(2) 注塑机选用
根据塑件的体积或重量大致确定模具的结构,初步确定注塑机型号,了解所使用的注塑机与设计模具有关的技术参数,如:注塑机定位圈的直径,喷嘴前端孔径及球面半径,注塑机最大注塑量,锁模力,注塑压力,固定模板和移动模板面积大小及安装螺孔位置,注塑机拉杆的间距,闭合厚度,开模行程,顶出行程等。
(3) 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1. 凹,凸模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2. 型腔壁厚,底板厚度的确定;
3. 模具加热,冷却系统的确定。
(4) 模具结构设计
1. 塑件成型位置及分型面选择;
2. 模具型腔数的确定,型腔的排列和流道布局以及浇口位置设置;
3. 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4. 侧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5. 顶出机构设计;
6. 拉料杆的形式选择;
7. 排气方式设计。
(5) 模具总体尺寸的确定,选购模架
模架已逐渐标准化,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模架图册,选定模架,在以上模具零部件设计基础上初步绘出模具的完整结构图。
(6) 注塑机参数的校核
1. 最大注塑量的校核;
2. 注塑压力的校核;
3. 锁模力的校核;
4. 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包括闭合高度,开模行程,模座安装尺寸等几方面的相关尺寸校核。(7) 模具结构总装图和零件工作图的绘制
模具总图绘制必须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其画法与一般机械图画法原则上没有区别,只是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模具中成型制品的形状,浇口位置的设置,在模具总图的俯视图上,可将定模拿掉,而只画动模部分的俯视图。
模具总装图应该包括必要尺寸,如模具闭合尺寸,外形尺寸,特征尺寸(与注塑机配合的定位环尺寸),装配尺寸,极限尺寸(活动零件移动起止点)及技术条件,编写零件明细表等
Ⅵ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下面就拿本人设计经验与思路跟你分析下:
第一步:产品分析与修改,确定模具结构,缩水图:
1、产品分析:开模方向,分模线与分模面,外形尺寸,厚度,拔模角度,倒勾及相应抽芯方式,进胶点与进胶方式,模穴数等等。
2、转工程图:用三维软件出图,一般建立三个视图:第一个主视图(后模表面投影),第二个第三个立体示意图(外表面和内表面)。其他视图按第三角法或第一角法摆放,剖视图(X和Y,剖切位置线通过重要位置中心,倒勾,柱位,孔位,枕位等等),保存文件DXF格式,到CAD打开标数处理。
3、缩水图:将上一步工程图镜像一次并且放大一个缩水率的倍数。(标明:MI,缩水率)
第二步:产品排位:在模具内怎样排列
考虑因素:模具长宽方位,产品模穴数,进胶位置,间隔(强度,放什么零件放得下)
先排第一个视图是后模侧俯视图抓主视图,第二个视图排前模侧俯视图,先把第一个视图中心线镜像到正右方然后抓后视图,然后排第三个X方向剖视图放在后模侧俯视图的正下方,第四个视图Y方向剖视图排在前模侧俯视图正右方。
第三步:模仁订购
根据产品的大小,生产批量,模穴数,抽芯机构等.
第四步:模胚订购
根据模仁大小与抽芯机构(侧),进胶方式与位置,前模是否有抽芯(开模动作,油缸),产品材料,顶出方式等等。
第五步:将模仁装配至模胚内
第六步:模仁与模胚安装与定位设计
第七步:分模线,枕位,镶件设计
第八步:如果客户产品有倒勾要设计抽芯机构如行位或斜顶设计
第九步:设计浇注系统(直接浇口,侧浇口,潜水口,牛角式,点浇口,扇形浇口,搭浇口等)
第十步:如果是细水口模具那么要设计开闭器与塞打螺丝
第十一步:排气系统设计(排气槽位置与产品溢边值大小)
第十二步:顶出系统设计(顶针,斜顶,司筒,顶块,推板,气顶等)
第十三步:冷却系统设计(水路样式如直通式,阶梯式,隔板式,螺旋式等)
第十四步:辅助零件开设(弹簧,垃圾钉,撑头,中托司,锁模板,扣机,边锁,平衡块,限位块,吊模孔,撬模坑等)
第十五步:检查与修改,视图补充与位置调整
第十六步:2D转3D分模或做全3D
第十七步:拆散件图(3D+2D)
第十八步:图纸审核,改图。
第十九步:图纸合格后打印归档
第二十步:图纸发给模具制造车间加工
以上模具设计从客户给3D图开始到设计出模具图到加工整个流程步骤,希望对你有帮助!
客户提供的图纸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客户给定审定的塑件图纸(二维电子图档)及技术规范要求(此时需要用三维软
件构建3D图)。
(2)给定3D图档,处理成2D图(出工程图纸)。
(3)给定样板(手板),此时需要测绘出2D和3D图。
以上是一般有三种,其中第二种情况最常见,就是客户产品设计师设计好了3D产品拿给你开模。
模具设计工程师需要绘制图纸有:成口工程图,缩水图,模具装配图,散件图,开模顶出示意图,改模图等,而且我写的就是按顺序排序的。
Ⅶ 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介绍
《JvMsdNet2008》引入模具设计部门管理理念,从基本的图纸绘制规则到模具标准件的使用规范,让模具设计部门的管理者轻松管理一个模具企业的设计标准化;增强的绘图与标注功能,让您的图纸绘制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JvMsdNet2008》增加了网络通迅功能,在同一个局域网内,可以发送信息,可以直接在CAD的绘图区内选择图形,发送给需要图形的同事;增加了批量打印的功能,打印几十张图纸鼠标只要点击2次,就可以完成;绘图增强功能,让模具设计师设计模具更加轻松,提高工作效率; 1.图层工具:主要对图层的显示、锁定、冻结,进行操作;
2.隐藏工具:主要对图形进行隐藏,方便大图形的操作;
3.块工具:主要对块的相关操作,包括对群组的操作;
4.文字工具:常用的文字插入,技术要求的保存与插入;
5.修改工具:图形的颜色、线型等操作,包括复制、移动、旋转、镜像等;
6.模具工具:顶针工具,标签工具、局部视图;
7.标准样式:各种比例的标注样式;
8.常规标注:与CAD的标注功能基本一致,增加了自动到图层;
9.改良标注:智能标注、自动公差、粗糙度、特色坐标标注;
10.标注修改:标注的检查与修改;
11.标注文字:在标注文字上增加各种常用的文字,包括尺寸序号的增减; 1.通过JvMsdNet插入的模具标准件的图形与实际标准件实物的尺寸完全一样, 一般插入模具标准件是用于模具结构设计,如果所插入的标准件与实物尺寸一样,那么就可以用插入的标准件图形来做模具加工的图形;在调用JvMsdNet的模具标准件时,需要选择标准件的品牌,不同品牌的标准件,尺寸也有所不同,所以用户使用哪种品牌的标准件,就需要购买那种品牌的标准件,目前JvMsdNet的数据库内只有几种品牌,但是用户可以自行增加。
2.通过JvMsdNet插入的模具标准件图形时,都带有一个块属性,其块属性记录了该模具标准件的采购信息,JvMsdNet的零件块属性一般有2种方式,如果插入的模具标准件是图块,那么这个图块就会有块属性,如果插入的模具标准件是散图,那么在散图的区域内会有一个存文本的块属性,双击块属性,可以查看该零件的采购信息。
块属性的用途:在模具结构设计完后,做模具零件标签时,只要选择块属性,就可以自动获取该零件的信息作为标签的属性,所有标签的属性,可以自动生成明细栏,BOM表,稍做整理就可以直接采购了。 JvMsdNet公差的应用是根据国家规定《制图手册》的配合公差,其公差的级别对应《基孔制》《基轴制》;
根据模具常规的配合精度,可分为以下几种配合类别:
可相对移动的零件 间隙配合 缓转合:可以有大的问题或者需要间隙的活动部位,为了方便组装可以有大间隙的部位,在高温时需要有大间隙的部位。
轻转合:可以有稍大的间隙或者需要间隙的活动部位。稍大的间隙,润滑好的轴承部位。高温、高速、高负载的轴承部位(高度的强制润滑)。
转合:有适当的间隙可以活动的配合(高精度的配合)。滑脂、油润滑的一般常温轴承部位。
精转合:轻负载精密机械的连续旋转部位。间隙小可活动配合(连结、定位)。精密的滑动部位。
不能相对移动的零件 过渡配合 滑合:使用润滑剂可以用手活动的配合(高精度的定位)。特别精密的滑动部位。不重要的静止部位。
压入:可以有一点松动的安装部位。用木锤、铅锤可以组装,拆卸的配合。
打入:组装、拆卸时需要铁锤和手压设备的配合(为防止零件相互间的回转需要固定键),高精度的定位,不允许有丝毫间隙的高精度定位。
轻压入:组装、拆卸时需要一定的力的配合。高精度的固定安装(大扭矩的传动需要固定键)。
过盈配合 压入:组装、拆卸时需要一定的力的配合(大扭矩传动需要键等工具)。但非铁部件之间的压入力为轻压入程度即可。铁与铁、青铜与铜之间为标准压入固定。
强压入、烧嵌、冷嵌:要使相互之间紧密固定,必须强压入,冷嵌、烧嵌,一旦固定后就不再拆卸,变成永久的装配。轻合金时为轻压入。
JvMsdNet在公差使用方面,分为三种情况,便于用户选择:
用户自行选择公差级别,这种情况要求用户对配合公差的应用较熟悉;
固定公差,可以根据用户公差的应用习惯,公差级别或公差都可以修改,JvMsdNet将保留最后一次使用记录;
固定公差级别,该公差的应用是根据作者多年的模具设计经验而设定的,各种孔的公差级别按常规可以使用H7,需要配合紧点可以使用H6,轴的公差不变;
注:JvMsdNet的公差数据库内只有在模具上常用的公差,但用户可以自行增减数据库; 发送信息: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只要运行了AutoCAD而且安装了JvMsdNet,及打开了图纸列表的窗口,就可以发送信息,发送信息以两种方式,一种发送给所有人,类似聊天室的功能,另一种是发送给某一个人;接到信息后在CAD的右下角以气泡的方式显示;
图形传输:JvMsdNet可以让用户选择AutoCAD工作窗口中的CAD图形,发送给邻居列表上的同事,方便用户共享CAD图形;
一、 考核的知识、技能点
(一) 塑料的组成与性能
1、 知识点
(1) 塑料的基本知识:掌握树脂、高分子聚合物、聚合物分子结构不同温度时聚合物的三种状态、聚合物的交联、聚合物的降解。
(2) 塑料的基本组成与分类:掌握塑料的组成成分、塑料的分类。
(3) 塑料成型的工艺特性:掌握热塑性塑料的工艺特性、热固性塑料的工艺特性。
(4) 常用塑料介绍:掌握常用热塑性塑料(PE、PVC、PS、PP、ABS、PMMA、PC、PSF、PA、POM)的主要用途、基本特性、成型特点,掌握常用热固性塑料(PF、氨基塑料)的主要用途、基本特性、成型特点。
2、 看图或作图技能(无)
(二) 塑料成型原理与工艺特性
1、 知识点
(1) 注射成型原理与工艺特性:掌握注射成型原理和特点、注射成型工艺过程、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的选择。
(2) 压缩成型原理与工艺特性:了解压缩成型原理和特点、压缩成型工艺过程、压缩成型工艺条件的选择。
(3) 压注成型原理与工艺特性:了解压注成型原理和特点、压注成型工艺过程、压注成型工艺条件的选择。
(4) 挤出成型原理与工艺特性:了解挤出成型原理、挤出成型工艺过程、挤出成型工艺参数。
(5) 塑料成型工艺规程的制定:了解塑件的分析、塑件成型方法及工艺流程的确定、成型工艺条件的确定、设备和工具的选择、工艺文件的制定。
2、 看图或作图技能(无)
(三)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设计
1、 知识点
(1) 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掌握塑件的尺寸、塑件的尺寸精度、塑件的表面质量和表面粗糙度。
(2) 塑件几何形状设计:掌握塑件的形状、塑件的壁厚、塑件的加强筋、塑件的支承面、塑件的脱模斜度、塑件的圆角、塑件上孔的设计、塑件上的花纹、标记、符号及文字、塑件的螺纹、齿轮。
(3) 带嵌件塑件的设计:掌握嵌件的用途、嵌件俄形式、带嵌件塑件的设计要点。
(4)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设计:根据塑件设计图,进行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塑件的表面质量分析、塑件的几何形状及结构分析、塑件上螺纹、齿轮、嵌件结构分析。
2、 看图或作图技能
(1) 根据塑料制件图,分析判断制件工艺性好坏、并进行改进。
(2) 根据塑件设计图,进行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塑件的表面质量分析、塑件的几何形状及结构分析、塑件上螺纹、齿轮、嵌件结构分析
(四) 注塑模具结构与设计
1、 知识点
(1) 注射模的分类:掌握注射模具根据结构特征分类。
(2) 注射模的典型结构:掌握单分型面注射模具结构、典型单分型面注射模具工作原理、典型模具的主要组成系统、双分型面注射模具结构、典型双分型面注射模具工作原理、侧抽芯模具结构、斜导柱滑块侧抽芯机构。
(3) 注射模具与注射机的关系:掌握注射机主要工艺参数的校核、注射机有关安装尺寸的校核。
(4) 分型面选择:掌握分型面及其基本形式、分型面选择的一般原则、
(5) 浇注系统设计:掌握浇注系统组成及设计基本原则、普通浇注系统设计、排气和引气系统的设计。
(6)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掌握模具材料的选用、成型零件(凹模、凸模)的结构设计、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成型零部件的强度与刚度 计算。
(7) 推出机构设计:掌握推出机构的设计要求、一次推出机构、二次推出机构、点浇口的自动脱落形式。
(8)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掌握斜导柱分型与抽芯机构分型抽芯原理及零部件设计、斜滑块侧向抽芯机构工作原理及结构、斜滑块的组合与导滑形式。
(9) 注射模模架:掌握塑料注射模架结构、塑料注射模架分类与标记、各国主要标准模架、标准模架的选用。
(10) 脱螺纹机构:掌握螺纹塑件脱模对塑件的要求、螺纹塑件脱模方式。
(11) 模具温度调节系统设计:主要掌握模具冷却系统冷却水道设计要点、冷却装置。
(12) 注射模设计步骤:掌握注射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13) 注射模设计实例:掌握注射模设计时塑料制品分析、注射机的确定、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模具结构设计。
2、 看图或作图技能
(1) 根据塑料模具装配图,能分析模具结构组成。
(2) 根据塑料模具装配图,能分析模具在注射机上的方位及与注射机的关系。
(3) 根据塑料模具装配图,能分析模具开模动作原理。
(4) 根据塑料模具装配图,能分析模具结构特点。
(5) 根据塑料模具装配图,能分析模具各零件的名称、作用。
(6) 用CAD、Pro/E绘制塑料制件图、典型注塑模具图、2D、3D模架调用与设计。
(五) 压缩模设计
1、 知识点
(1) 压缩模的结构及分类:掌握压缩模的结构组成、压缩模的分类。
(2) 压缩模与压力机的关系:掌握成型总压力的校核、开模力和锁模力的校核、合模高度和总高度的校核、压机工作台有关尺寸的校核、压机顶出机构的校核。
(3) 压缩模的设计:掌握压缩模成型零部件设计、加料室尺寸的计算、压缩模脱模机构设计
2、 看图或作图技能
(1) 根据压缩模装配图,能分析模具结构组成。
(2) 根据压缩模装配图,能分析模具在压力机上的方位及与压力机的关系。
(3) 根据压缩模装配图,能分析模具结构特点。
(4) 根据压缩模装配图,能分析模具各零件的名称、作用。
(六) 压注模设计
1、 知识点
(1) 压注模的结构及分类:掌握压注模的类型、压注模的结构、压注模的特点。
(2) 压注模与压力机的关系:掌握普通液压机上的压注模、专用液压机上的压注模。
(3) 压注模结构设计:掌握压注模零部件设计、压注模浇注系统与排溢系统设计。
2、 看图或作图技能
(1) 根据压注模装配图,能分析模具结构组成。
(2) 根据压注模装配图,能分析模具在压力机上的方位及与压力机的关系。
(3) 根据压注模装配图,能分析模具结构特点。
(4) 根据压注模装配图,能分析模具各零件的名称、作用。
(七) 挤出模设计
1、 知识点
(1) 挤出模的分类及结构组成:掌握挤出成型机头的分类、挤出模的结构组成。
(2) 挤出模设计要点:掌握挤出成型机头的作用、挤出成型机头设计原则、挤出成型机头与挤出机的关系。
(3) 管材挤出模:掌握管材挤出成型机头的结构、管材挤出机头的零件设计、管材的定径和冷却。
(4) 异型材挤出模:掌握异型材分类及异型材挤出成型机头的结构形式、异型材挤出成型机头的设计要点、异型材的定型模。
(5) 挤出模设计实例:了解挤出模设计要求、设计步骤。
2、 看图或作图技能
(1) 根据挤出模装配图,能分析模具结构组成。
(2) 根据挤出模装配图,能分析模具在挤出机上的方位及与挤出机的关系。
(3) 根据挤出模装配图,能分析模具结构特点。
(4) 根据挤出模装配图,能分析模具各零件的名称、作用。
二、 题库题型 题 型
章 节 填空 判断题 选择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看图并回答问题 塑料的组成与性能 有 有 有 有 有 塑料成型原理与工艺特性 有 有 有 有 有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设计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注塑模具结构与设计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压塑模设计 有 有 有 压注模设计 有 有 有 挤出模设计 有 有 有 有 三、 章节与分数分布
第一学期试卷 序号 课题 总课时 分数分布 分数 其中看图并回答问题 1 塑料的组成与性能 4 15 2 塑料成型原理与工艺特性 8 15 3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设计 8 20 10 4 注塑模具结构与设计 70 50 20 5 压塑模设计 6 压注模设计 7 挤出模设计 机动 8 合计 98 100 30 第二学期试卷 序号 课题 总课时 分数分布 分数 其中看图并回答问题 1 塑料的组成与性能 2 塑料成型原理与工艺特性 3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设计 4 注塑模具结构与设计 30 50 5 压塑模设计 5 15 6 压注模设计 5 15 7 挤出模设计 5 15 机动 5 5 合计 50 100
Ⅷ 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手册的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包括:注塑模具设计制图标准,塑料、塑件和注塑机,注塑模具成型零件设计,注塑模具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注塑模具排气系统设计,注塑模具结构件设计,注塑模具浇注系统设计,热流道注塑模具设计,注塑模具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注塑模具脱模系统设计,注塑模具导向定位系统设计,注塑模具材料选用等。本手册内容全面、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图、文、表相结合,查阅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