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机械曝气装置如何选型

机械曝气装置如何选型

发布时间:2022-08-01 09:07:33

『壹』 如何根据罗茨风机曝气参数对风机进行选型

您好,罗茨风机在线选型系统查询,只需输入风量和选择压力即可查询型号,功率,转速,重量,价格等参数都有的,查询结果如上图,是目前最好用的风机选型系统了。

『贰』 有哪几种曝气设备各有什么特点

曝气设备种类及特点:
1、鼓风曝气设备:是使用具有一定风量和压力的曝气风机利用版连接输送管 道权,将空气通过扩散曝气器强制加入到液体中,使池内液体与空气充分接触。
2、表面曝气设备:是利用马达直接带动轴流式叶轮,将废水由导管经导水板向四周喷出并形成一薄片(或水滴状)的水幕,在飞行途中和空气接触形成水滴,在落下时撞击液面,液面产生乱流及大量的气泡,使水中含氧增加。
3、潜水射流曝气设备:曝气设计专用水泵, 进气导管、喷嘴座、混气室、扩散管所组成, 水流经连接于泵出口之喷嘴座高速射入混气室, 空气由进气导管引导至混气室与水流结合, 经扩散管排出。
4、沉水式曝气设备:利用马达直接传动叶轮之旋转来造成离心力,使附近的低压吸进水流,同时,叶轮进口处也制造真空以吸入空气,在混气室中,这些空气与水混合之后由离心力作用急速排出。
知识点延伸:
①将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絮体上,以供应微生物呼吸之需。
②搅拌、混合,是曝气池内的混合液处在剧烈的混合状态,是活性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三者充分接触。同时,也起到防止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沉淀的作用。

『叁』 曝气池有哪几种型式它们的使用条件如何

迄今为止,在活性污泥法工程领域,应用着多种各具特色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 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②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③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④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⑤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⑥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⑦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⑧ 浅层低压曝气活性污泥法;⑨ 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⑩ 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

1、传统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① 工艺流程:

② 供需氧曲线:

③ 主要优点:1) 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95%;2) 对废水的处理程度比较灵活,可根据要求进行调节。

④ 主要问题:1) 为了避免池首端形成厌氧状态,不宜采用过高的有机负荷,因而池容较大,占地面积较大;2) 在池末端可能出现供氧速率高于需氧速率的现象,会浪费了动力费用;3) 对冲击负荷的适应性较弱。

⑤ 一般所采用的设计参数(处理城市污水):

2、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① 主要特点:a.可以方便地通过对F/M的调节,使反应器内的有机物降解反应控制在最佳状态;b.进水一进入曝气池,就立即被大量混合液所稀释,所以对冲击负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c.适合于处理较高浓度的有机工业废水。
② 主要结构形式:a.合建式(曝气沉淀池):b.分建式

3、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又称分段进水活性污泥法或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
① 工艺流程:

② 主要特点:a.废水沿池长分段注入曝气池,有机物负荷分布较均衡,改善了供养速率与需氧速率间的矛盾,有利于降低能耗;b.废水分段注入,提高了曝气池对冲击负荷的适应能力;

③ 主要设计参数: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又称生物吸附法或接触稳定法。

『肆』 常见曝气设备类型、动力效率及各自的优缺点

曝气设备类型分为:1、鼓风曝气装置:氧的利用效率较高,EA=15-25%,动力效率在2Kg/Kw.h,缺点:易堵塞,空气需经过过滤处理净化,扩散阻力大;2、机械曝气装置:氧的传递速率较低,但堵塞可能性较小,倒伞型叶轮曝气装置动力效率大约为2-2.5

『伍』 水质工程学

十四章

1、生物滤池有多种工艺形式,如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举出三种可)

2、生物膜法有多种处理系统,如 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流化床法 。

3、 生物膜法的实质是使细菌类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育,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

4、生物膜的性质:①高度亲水,存在着附着水层;②微生物高度密集:各种细菌以及微型 动物,形成了有机污染物——细菌——原(后)生动物的食物链。

厌氧膜的出现:①生物膜厚度不断增加,氧气不能透入的内部深处将转变为厌氧状态; ②成熟的生物膜由厌氧膜和好氧膜组成;③好氧膜是有机物降解的主要场所,一般厚度 为2mm。

5、生物膜的原理:废水从上向下从滤料空隙间流过,与生物膜充分接触,其中的有机污染 物被微生物吸附并降解。

6、高负荷生物滤池特点:①采用污水回流,增加进水量,稀释进水浓度,冲刷生物膜使其常保活性,且防止滤料堵塞,抑制臭味及滤池蝇的过度滋生;②增加滤料直径,以防止迅速增长的微生物膜堵塞滤料;③水力负荷和BOD负荷大大提高;占底面积小,卫生条件较好。

出水水质水力负荷的关系:由于水力负荷高,大大缩短了污水在滤池中的停留时间,但不发生硝化反应,可是生物膜吸附有机物速度很快,保证了出水水质的要求。

7、生物转盘:又称浸没式生物滤池,由许多平行排列浸没在一个水槽中的塑料圆盘所组成。8、生物转盘的特点:①废水处于半静止状态,而微生物则在转动的盘面上;②转盘40%的面积浸没在废水中,盘面低速转动;③盘面上生物膜的厚度与废水浓度、性质及转速有关,一般0.1~0.5mm。

9、生物接触氧化法:在池内充填一定密度的填料,从池下通入空气进行曝气,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与填料上的生物膜广泛接触,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的有机物得以去除,污水得到净化。

10、基本工艺流程 :原污水—(初沉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排泥——处理水。

11、生物流化床:以砂、活性炭、焦炭一类的较小的惰性颗粒为载体填充在床体内,因载体表面覆盖着生物膜而使其质地变化轻,污水以一定流速从下向上流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

12、生物流化床由床体、载体、布水装置和膜脱落装置等组成。

13、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工艺、功能及运行方面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在工艺方面,使用多种型式的填料,填料表面布满生物膜,形成了生物膜的主体结构。在功能方面,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具有多种净化功能。在运行方面,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间歇运行条件下,仍能够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对排水不均匀的企业,更具有重要意义,操作简单,运行方便,易于维护管理,勿需污泥回流,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也不产生滤池蝇,污泥生成量少,污泥颗粒较大,易于沉淀。

14、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系统,在微生物相方面和处理工艺方面有哪些特征。( 7 分)

①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⑴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多样化,能够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⑵生物的食物链长⑶分段运行与优势菌属② 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⑴耐冲击负荷,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⑵微生物量多,处理能力大,净化能力强⑶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易于沉降分离⑷能够处理低浓度的污水⑸易于运行管理,节能,无污泥膨胀问题

十五章

1、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系统( UASB )组成:进水配水系统、反应区(悬浮层和污泥层)、三相分离器、出水系统、集气罩。

2、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1)水解阶段:固态有机物被细菌的胞外酶水解;

2)第二阶段是酸化:开环、断链,以小分子的有机物作为受氢体,使有机酸增加,pH下降

3)第三阶段是在进入甲烷化阶段之前,代谢中间液态产物都要乙酸化,称乙酸化阶段;

4)第四阶段是甲烷化阶段。(在厌氧消化系统中微生物主要分为两大类:非产甲烷菌和产甲烷细菌。)

3、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特征

主要优点:(1)能耗低,且还可回收生物能(沼气);(2)污泥产量低;——厌氧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低,——产酸菌的产率系数Y为0.15~0.34kgVSS/kgCOD,——产甲烷菌的产率系数Y为0.03kgVSS/kgCOD左右,——好氧微生物的产率系数约为0. 5~0.6kgVSS/kgCOD。(4)厌氧微生物有可能对好氧微生物不能降解的某些有机物进行降解或部分降解;

主要缺点:(1)反应过程较为复杂——厌氧消化是由多种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协同工作的一个连续的微生物过程;(2)对温度、pH等环境因素较敏感;(3)出水水质较差,需进一步利用好氧法进行处理;(4)气味较大;(5)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好;等

3、影响产酸细菌的因子

主要影响因子:pH值(pH3.5-8之内都可生存,最适pH值为6-7)、ORP(氧化还原电位)(最适ORP为-200~-300mV)、碱度、温度35℃、水力停留时间和有机负荷(有机负荷影响不是很大,正常为5~60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过短将影响底物的转化程度)

4、影响产甲烷细菌的因子

主要生态因子:pH6.5~ 7.5、氧化还原电位- 300~ - 500mV、有机负荷率(直接反应了底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温度(中温区在30~390C之间,高温区在50~600C之间)、污泥浓度、碱度、接触与搅拌、营养(COD∶N ∶P= 500∶5∶1)、抑制剂和激活剂。

5、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工作原理:当反应器运行时,废水自下部进入反应器,并以一定上升流速通过污泥层向上流动。进水底物与厌氧活性污泥充分接触而得到降解,并产生沼气,使污泥膨胀。随着气量增加,这种搅拌混合作用更强,气体从污泥层内不断逸出,引起污泥层呈沸腾流化状态。气、液、固的混合液上升至三相分离器,气体可被收集,污泥和水则进入上部相对静止的沉淀区,在重力作用下,水与污泥分离,上清液从沉淀区上部排出,污泥被截留在三相分离器下部并通过斜壁返回到反应区内。

特点:在反应器上配有气-液-固三相分离装置。在运行时能形成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颗粒污泥,大大提高了反应器的生物量,使厌氧处理效率显著提高。

6、UASB反应器的工艺特征:(1)在反应器的上部设置了气、固、液三相分离器;(2)在反应器底部设置了均匀布水系统;(3)反应器内的污泥能形成颗粒污泥:(直径为0.1~0.5cm,湿比重为1.04~1.08;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很高的产甲烷活性;污泥浓度可达50gVSS/l以上,污泥龄一般为30天以上;)(4)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具有很高的容积负荷;(5)适于处理高、中浓度有机工业废水,也可以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6)将生物反应与沉淀分离集中在一个反应器内,结构紧凑;(7)无需设置填料,节省费用,提高容积利用率。

第十六章 自然生物处理系统

填空题:

1、常见的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工艺有以下几种:稳定塘;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曝气塘与深度处理塘。

3、在污水的稳定塘自然生物处理中,根据塘水中的微生物的优势群体类型和塘水中的溶解氧情况, 将稳定塘分为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曝气塘。

名词解释:

1、稳定塘 :是人工适当修整或人工修建的设有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池塘,主要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P547

2、污水土地处理 P563污水有节制的投配到土地上,通过土壤-植物系统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吸附、过滤与进化作用和自我调控功能,使污水可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得以降解、净化,氮、磷等营养物质得以再利用,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获得增产。

3、慢速渗滤处理系统 P566 是将污水投配到种有作物的土地表面,污水缓慢地在土地表面流动并向土壤中渗透,一部分污水直接为作物所吸收,一部分则渗入土壤中,从而使污水达到净化目的的一种土地处理工艺。

问答题:

2、稳定塘有哪几种形式?它们的处理效果如何?适用条件如何?P547-548

好氧塘:深度较浅,阳光能透过池底,主要由藻类供氧,全部塘水呈好氧状态,由好氧微生物起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兼氧塘:塘水较深,从塘面到一定深度(0.5m)左右,阳光能够透入,其污水净化是由好氧和厌氧微生物协同作用完成的。

厌氧塘:塘水深,有机负荷率高,整个塘水呈厌氧状态。

曝气塘:由表面曝气器供氧,塘水呈好氧状态,污水停留时间短,由于塘水被搅动,藻类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4、稳定塘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有哪些? P550-551

1、稀释作用:污水进入稳定塘后和原塘水进行一定程度的混合,降低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2、沉淀与絮凝作用:在絮凝作用下,污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聚集成为大颗粒沉淀于塘底;3、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4、浮游生物的作用 5、水生维管束植物的作用。

第十七章污泥处理、处置与利用

填空题:

1、污泥处理的目的是使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2、污泥中所含水分大致分为4类:间隙水、毛细水、吸附水、结合水 。

3、污泥 按成分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 。

4、污泥浓缩的目的在于减容。

5、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方法主要有浓缩、自然干化法、机械脱水法、干燥与焚化法。

6、污泥按来源不同可分为沉淀污泥和生物处理污泥;按成分不同可分为有机污泥和无机污泥。

名词解释:

1、消化池的投配率 :是消化池设计的重要参数,是每日投加新鲜污泥体积占消化池污泥总体积的百分数。P591

3、污泥含水率(计算公式)P578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

4、有机物负荷率( S ):指消化池的单位容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接受的新鲜污泥中挥发性干污泥量。P592

问答题:

1、污泥稳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P576

答:便于污泥的储存和利用,避免恶臭产生。

3、影响污泥消化的因素有哪些?P519

答:PH值与碱度、温度与消化时间、负荷率、毒性物质、营养与C/N比等。

4、为什么机械脱水前,污泥常须进行预处理?怎样进行预处理?

原因:污水处理厂初沉污泥、活性污泥、腐殖污泥及消化污泥均由亲水性带负电的胶体颗粒组成,挥发性固体物质含量高、比阻大,脱水较困难,因此机械脱水前必须进行污泥调理。

污泥调理就是破坏污泥的胶态结构,减少泥水间的亲和力,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方法有化学调理法、热处理法、冷冻溶解法、淘洗法。

8、试述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P591

1、PH值和碱度,最佳PH值为7.0~7.3 碱度为2000mg/L;2、温度与消化时间温度是影响厌氧消化的主要因素,温度的高低不但影响产气量,还决定消化过程的快慢;消化时间是指产气量达到总量所需的时间。 3、负荷率:厌氧消化池的容积决定于厌氧消化的负荷率,负荷率的表达方式包括污泥投配率和有机物负荷率两种; 4、有毒有害物质 5、营养与C/N比。

第十八章 常用给水处理工艺系统

问答题:

1、给水处理系统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P619

给水处理系统应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运行上是安全可靠和便于操作的。(技术可行性可以通过实验验证和参考已建的原水水质相近的水处理工艺系统的运行经验;经济合理性是满足处理水质要求前提下,使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最低;水处理工艺系统的抗冲击性是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2、举例说明微污染水的处理系统。P620 图

原水——混合装置——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出水

混凝剂 Cl2

第十九章 特种水源水处理工艺系统

1、常用的水的药剂软化法有:石灰软化法、石灰-苏打法、磷酸盐法及掩蔽剂法。

2、列举3种除盐的方法:蒸馏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电子混合床法。

3、常用的除氟方法有:吸附法、药剂法、电渗析法等。

问答题:

1、地下水除铁除锰的主要方法是什么?P643 P646

氧化法,将水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将水中的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由于三价铁、四价锰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故能从水中析出,再用固液分离的方法将其去除。

2、举例说明游泳池水的处理方法。P657 图

平衡水池上部设补充水管,循环水泵由平衡池抽水,水泵吸水管上设毛发过滤器,截留水中的毛发,将混合剂和中和剂(除藻剂)投加到水泵吸水管中,利用水泵叶轮搅拌混合,最后,处理水进入游泳池前要对水进行消毒

3、举例说明高浊水的处理方法。P641图

高浊度水首先进入辐流式沉淀池沉淀,再向水中投加混凝剂,经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投氯消毒,即可获得合格的处理水。

第二十章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填空题:

1、污水处理的物理法有:沉淀法、过滤法、气浮法、筛滤法、反渗透法和上浮法 等。

2、污水的化学处理法通常有:中和、混凝、电解、氧化还原、吸附、离子交换等。

3、污水的生物处理通常包括好氧氧化法和厌氧还原法两类。

名词解释:

1、 SV(settling velocity)(污泥沉降比):又称30min沉降率。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沉淀污泥的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以%表示。

SVI(sludge volume index)(污泥容积指数):本项指标的物理意义是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计。SVI=SV(mL/L)/MLSS(g/L) 单位:mL/g

SOUR(specific oxygen uptake rate)(活性污泥的比耗氧速率):是衡量活性污泥生物活性的一个指标。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耗的溶解氧量,其单位为mgO2/(gMLVSS.h)mgO2/(gMVSS.h)。

8、泥龄(单位d) :在曝气池内,微生物从其生长到排出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曝气池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从工程上来说,在稳定条件下,污泥龄就是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之比。

9、污泥回流比 :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QR与污水流量Q之比,常用%表示。

10、BOD—容积负荷率 (标明单位):单位曝气池容积(m3),在单位时间(d)内接受的有机物量。Nv=Q*So/V kgBOD/(m3曝气池.d)

11、污泥解体:当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出现处理水质混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时的现象。

12、污泥膨胀 :是一种丝状菌在絮体中大量生长以致影响沉降的现象。

13、污泥上浮 :是由于曝气池内污泥泥龄过长,硝化进程较高,但却没有很好的反硝化,因而污泥在二沉池底部产生反硝化,硝酸盐成为电子受体被还原,产生的氮气附于污泥上,从而使污泥比重降低,整块上浮。

14、同步驯化法 :在培养开始就加入少量工业废水,并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增加比重,使活性污泥在增长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工业废水并具有处理它的能力。

『陆』 机械曝气设备有什么特点和哪些类型

机械曝气的特点是设备通过电机带动叶轮直接作用于水体的一种曝气方式。常见的有表面曝气类的曝气机和沉水式的曝气机。

『柒』 污水厂曝气风机如何选型

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水池和储罐的容量,选择产风量大一点的风机。如果有空压机,配备储气罐,能可以保存一定量的压缩空气。没有的话,最好选择螺丝风机。

『捌』 机械曝气、射流曝气与膜片曝气的比较,各自优点、缺点

膜片式曝气无疑是效率最高的,不管谁说都一样,这是没有什么争论。虽然很多版射流曝气器厂家鼓吹,权强于膜片曝气器。其实根本比不了!一般不用膜片微孔曝气器,而采用机械曝气,主要是考虑到具体水质状况的问题;比如某些水质中,怕结垢问题相当严重。
单一从能耗上考虑,机械曝气、表面曝气、射流曝气、甚至什么混和潜水曝气,和膜片微孔曝气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差距,不具可比性。

『玖』 污水处理接触氧化池中,曝气系统采用什么比较好

概述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实质之一是在池内充填填料,已充氧的污水将填料浸没全部,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而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通过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因此,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又称为淹没式曝气生物滤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

接触氧化池是由池体、填料及支架、曝气装置、进出水装置以及排泥管道等部件所组成。

(一)池体

池体的作用除了进行净化污水外,还要考虑填料,布水、布气等设施的安装。当池体容积较小时可采用圆形钢结构,池体容积较大时可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 结构。池体的平面尺寸以满足布水、布气均匀,填料安装、维护管理方便为准。池体的底壁须有支承填料的框架和进水进气管的支座。池体厚度根据池的结构 强度要求来计算。高度则由填料、布水布气层 、稳定水层以及超高的高度来计算。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充氧设备的供气压力或提升高度。各部位的尺寸一般为:池内填料高度为3.0~3.5m;底部布气层高为0.6~0.7m;顶部稳定水层0.5~0.6m,总高度约为4.5~5.0m。

(二)填料

1.填料的要求

填料是生物膜的载体,所以也称之为载体。填料是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的关键 部位,它直接影响处理效果,同时,它的费用在接触氧化系统的建设费用中占的比重较大,约占55%~60%;同时载体填料直接关系到接触氧化法的经济效果,所以选定适宜的填料是具有经济和技术意义的。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对填料的要求如 下:

(1)在水力特性方面,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水流通畅、阻力小、流速均一;

(2)要求形状规则、尺寸均一,表面粗糙度较大;填料表面电位高,附着性强;

(3)化学与生物稳定性较强,经久耐用,不溶出有害物质,不导致产生二次污染; (4)在经济方面要考虑货源、价格,也要考虑便于运输与安装等。

2.填料类型

填料可分为悬挂式填料、悬浮式填料和固形块状填料三种类型。

(1)悬挂式填料

悬挂式填料有四个品种,分别为半软性填料、组合填料、软性填料和弹性立体填料;

(2)悬浮式填料

常用的有空心柱状 、空心球状 、外形呈笼架 、内装丝形或条形编织物以及海绵块状的软 性悬浮式填料 ;

(3)固形块状填料

固形块状填料主要有蜂窝直管形块状填料和立体波纹块状填料两种。目前常采用的填料是聚氯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环氧玻璃钢等做成的蜂窝状和波纹板状填料。近年来国内外都进行纤维状填料的研究,纤维状填料是用尼龙、维纶、晴纶、涤沦等化学纤维编结成束,呈绳状连接。为安装检修方便,填料常以料框组装,带框放入池中。当需要清洗检修时,可逐框轮替取出,池子无需停止工作。

供气装置

接触氧化池均匀地布气很重要,它对于发挥填料作用,提高氧化池工作效率有很大关系。供气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1)供氧。对于生物接触氧化池,溶解氧一般控制在4~5mg/L左右。

(2)充分搅拌形成紊流,有利于均匀布水。紊流愈甚,被处理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效率愈高,传质效率良好,从而处理效果也愈佳。

(3)防止填料堵塞,促进生物膜更新。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供气装置有三种,包括鼓风供气,表曝机、水力喷射供气装置。

1.鼓风供气

鼓风供气装置由鼓风机、输气管道和曝气器等部件组成。布气管可布置在池子中心,中心曝气见下图1。可布置在侧面,侧面曝气见图2。也可布置在全池,全面曝气,即整个池底安装穿孔布气管,布气相互正交,形成如0.3m x 0.3m的方格。

2.表曝

表面机械曝气装置一般采用安装在的中心曝气型接触氧化池中,表面机械曝气供气形式。

表面机械曝气供气形式

3.水力喷射供气

装置由循环泵、管道 、导流筒和射流曝气器等部件组成。氧化池内污水由循环泵实施强制循环,当有压污水经过射流曝气器时,在射流曝气器内形成负压,从环境中吸入空气,并在射流曝气器内产生气水混合,气水混合液在氧化池底释放,气泡上浮时实施充氧。水力喷射供气装置对氧的利用率为15%左右,一般适用于低有机负荷的中小型污水处理站或对环境噪声有较高要求场所。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形式

接触氧化池按曝气装置的位置 ,分为直流式与分流式。

1.直流式

直流式接触氧化池的特点是直接在填料底部曝气,在填料上产生上向流,生物膜受到气流的冲击、搅动,加速其脱落、更新,使生物膜经常保恃较高的活性,而且能够避免堵塞现象的产生。此外,上升气流不断与填料撞击,使气泡反复切割,粒径减小,增加了气泡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氧的转移率。国内多采用直流式的接触氧化池。

2.分流式

分流式接触氧化池充氧与填料分置于单独的区间,使污水在充氧间与填料间循环流动,这种形式在国外多采用。分流式接触氧化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供氧状况良好。但水流对生物膜冲刷力小,膜更新慢,易堵塞。

『拾』 曝气装置的曝气方法与设备

1、曝气装置的技术性能指标:

动力效率(Ep):每消耗1度电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kgO2/kw.h);

氧的利用率(EA):又称氧转移效率,是指通过鼓风曝气系统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占总供氧量的百分比(%);

充氧能力(R0):通过表面机械曝气装置在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混合液中的氧量(kgO2/h)。
2、鼓风曝气装置:
鼓风曝气系统由鼓风机、空气输送管道以及曝气装置所组成。鼓风曝气装置可分为:(微)小气泡型、中气泡型、大气泡型、水力剪切型、水力冲击型、等

(微)小气泡型曝气装置:
由微孔透气材料(陶土、氧化铝、氧化硅或尼龙等)制成的扩散板、扩散盘和扩散管等;气泡直径在2mm以下(气泡在200nm以下者,为微孔);氧的利用率较高,EA=15~25%,动力效率在2
kgO2/kw.h以上;缺点:易堵塞,空气需经过滤处理净化,扩散阻力大。

中气泡型曝气装置:
气泡直径为2~6mm。1)
穿孔管;2)
新型中气泡型曝气装置;

水力剪切型空气扩散装置:
利用装置本身的构造特点,产生水力剪切作用,将大气泡切割成小气泡,增加气液接触面积,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如:定螺旋曝气器等。

水力冲击型曝气器:
射流曝气:分为自吸式和供气式——自吸式射流曝气器由压力管、喷嘴、吸气管、混合室和出水管等组成;EA
=
20%;噪音小,无需鼓风机房;一般适用于小规模污水厂。
3、机械曝气装置
又称表面曝气装置

曝气的原理:
1)
水跃——曝气机转动时,表面的混合液不断地从周边被抛向四周,形成水跃,液面被强烈搅动而卷入空气;
2)
提升——曝气机具有提升作用,使混合液连续地上下循环流动,不断更新气液接触界面,强化气、液接触;
3)
负压吸气——曝气器的转动,使其在一定部位形成负压区,而吸入空气。分类:按转动轴的安装形式,可分为竖轴式和横轴式两大类。

竖轴式机械曝气装置:泵型叶轮曝气器、K型叶轮曝气器、倒伞型叶轮曝气器和平板型叶轮曝气器等。

横轴式机械曝气装置:曝气转刷、曝气转盘等。
1)
泵型叶轮曝气器
由叶片、进气孔、引气孔、上压罩、下压罩和进水口等部分组成;
2)
K型叶轮曝气器
呈双曲线形;浸没深度为0~10mm;线速度为4~5m/s。
3)
倒伞型叶轮曝气器
由圆锥形壳体及连接在外表面的叶片所组成;转速在30~60r/min;动力效率为2~2.5
4)
平板型叶轮曝气器
由叶片与平板等部件组成;叶片与平板半径的角度在0~25之间;线速度一般在4.05~4.85之间。

阅读全文

与机械曝气装置如何选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博大电动工具兰州总代理店 浏览:19
怎么安装vat阀门 浏览:210
超声波震动仪怎么用 浏览:294
排气阀门开关装车上 浏览:986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 浏览:311
入户消防管阀门是什么阀 浏览:883
机械费台班是怎么计算的 浏览:864
列车脱轨自动制动装置的组成 浏览:921
仪表盘在什么时候工作 浏览:452
自动计时装置的价格 浏览:953
哪些车是机械式钥匙 浏览:967
土地自动浇水装置 浏览:450
美国哈斯机床性能怎么样 浏览:18
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 浏览:429
中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样 浏览:27
仪表盘进虫子去4s取多少钱 浏览:561
为什么用超声波弄手会黑 浏览:570
简易垃圾自动分类装置 浏览:803
分离轴承转速多少合适 浏览:119
健身器材有哪些用字打出来 浏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