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按保护装置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按保护装置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发布时间:2022-08-01 07:05:20

⑴ 继电保护原理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类

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1) 电流增大。 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2) 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3) 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60°~85°)。
(4) 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
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
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此外,除了上述反应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外,还有反应非工频电气量的保护。

继电保护可按以下4种方式分类。
①按被保护对象分类,有输电线保护和主设备保护(如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电抗器、电容器等保护)。
②按保护功能分类,有短路故障保护和异常运行保护。前者又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后者又可分为过负荷保护、失磁保护、失步保护、低频保护、非全相运行保护等。
③按保护装置进行比较和运算处理的信号量分类,有模拟式保护和数字式保护。一切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和集成电路型(运算放大器)保护装置,它们直接反映输入信号的连续模拟量,均属模拟式保护;采用微处理机和微型计算机的保护装置,它们反应的是将模拟量经采样和模/数转换后的离散数字量,这是数字式保护。
④按保护动作原理分类,有过电流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功率方向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高频(载波)保护等。

⑵ 漏电保护器的分类及作用

作用: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点保护,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之用。
分类:一般按其保护功能和用途分类,可分为漏电保护继电器、漏电保护开关和漏电保护插座三种

⑶ 漏电保护器按保护功能可分为哪几种

您好:
漏电保护器按保护功能和用途可分为:漏电保护继电器,漏电保护开关和漏电保护插座三种。

望采纳,祝开心!

⑷ 继电保护可以分为哪些种类

继电保护技术:是来一个自完整的体系,它主要包括了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各种继电保护原理及实现方法、继电保护的设计、继电保护运行及维护等技术。
其分类方法繁多。
(1)按照被保护的对象分类 :输电线路的保护、电气设备的保护
(2)按照保护原理分类 :过电流、低电压、过电压、功率方向、阻抗距离 、差动保护 等
(3)按照保护所反映的故障类型分类 :相间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非全相运行保护、失步保护、失磁保护等。
(4)按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现技术分类 :电磁型保护、晶体管型保护、集成电路型保护、微机型保护(目前广泛使用)
(5)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等。

⑸ 漏电保护装置的分类具体介绍

导读:漏电保护装置它的作用是不容我们忽视的,没有它的存在,大到任何设备的运行,小到我们家里面的电器的使用,都将会处在一个相当危险的环境之中。这个设备我们一般叫它漏电保护器,就像上面说的一样,它的具体作用就是为了阻止间接或者是直接接触导致的各种的单相触电的情况的发生。不仅如此,它在防止相关的设备漏电,从而造成电气火灾,甚至是爆炸的危险情况都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对于出现的各种接地危险情况也能够起到监测的作用。那么对于漏电保护装置的分类又是怎样划分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

漏电保护装置的分类有很多种分类方式,对于这些方式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下面小编就来逐一的进行细分一下,让朋友们有一个参考。如果依据一种检测的信号进行划分的话,那么就可以分成两个类型,即电压与电流这两个类型。相对于电流型的分类也有更细分的方法,它还可以有两个类型的划分,即零序与泄露这两个电流型。那么如何分辨呢?一般的检测相应的信号如果是漏电电压的话,换句话说就是壳体对地所用的电压就是电压型;如果相应的检测信号是一种零序电流这样的情况就是零序电流型;一旦检测的对应信号是泄露电流这样的情况就是泄露电流型。

漏电保护装置的分类如果是依据放大机构这种方式来进行划分的话,那么就可以划分成电子与电磁这两个类型。相应的电子式就是具有一种电子放大的机构;相反的,没有放大机构就是电磁式,但还有一种是机械式,但在这里也归为电磁式。


漏电保护装置的分类如果依据极数进行划分的话,有四个等级,触头的对数就是等级数同时也是相应的可通断线数。这样来看我们通过观察触头数就可以知道它是几级的了。

漏电保护装置的分类依据相关的相数进行划分也是可以的,由此我们知道划分有单相、三相之差别。一般的对于单相设备或者是对应电路进行保护的装置就是单相漏电保护装置;相应的我们就了解了对于三相电路以及相关的设备进行保护的就是三相漏电保护装置;此外还有依据漏电动作以及时间来进行的相应的划分,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通过上面的一系列的讲解,大家是不是对于漏电保护装置的分类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对于不一样的漏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也是不太一样的,使用范围也是有一定的偏差。这个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别,正确的使用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⑹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在什么

继电保护装置一般由测量.逻辑和执行三大基本部分组成。其中测量部分的作用是测量内被保护设备的物容理量,如电流.电压.阻抗.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等,再与给定的整定值比较,以确定电子机械系统是否发生故障或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然后输出相应的信号至逻辑元件

⑺ 何谓继电器保护装置它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继电器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是:
(1) 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 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信号,以便值班员及时处理,或由装置自动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就会引起损坏或发展成为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此时一般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暂短地运行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动作和干扰而引起的误动。
(3) 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与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自动化装置配合,在条件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保护装置的主要任务和保护特性
保护装置是针对供电系统故障或非正常运行状态开断故障电路或发出报警信号的自动装置的总称。供电系统的故障或非正常运行状态,通常有过电流、欠电流、过电压、欠电压几种情况,过电流和过电压可对系统造成严重威胁,欠电流和欠电压则会造成用电设备的失常运行,有时会酿成设备和人身事故。
保护装置的作用有三种:1.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或线路从供电系统中切除,以免故障扩大;2.出现非正常工作状态时发出报警信号,提示运行人员及时采取措施;3.与供电系统的自动装置配合,缩短停电时间,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工厂供电系统保护装置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供电线路、变压器和用电线路实施过电流保护。负荷电流超过额定值时称为过电流,引起过电流的原因主要是过载和短路。根据超过电流的倍数的大小,可以把过电流区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1) 小过流:负荷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一定倍数但远远小于短路电流,这是希望保护装置有反时限保护特性,即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与过电流的倍数成反比,过电流倍数越大,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越短,热效应保护器件(如熔断器、热继电器、温度继电器)、电磁感应式保护器件(如GL型过电流继电器)都具有这种特性。
(2) 大过流:负荷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倍数较大但小于短路电流,如严重过载或轻微短路,这是希望保护装置有定时限保护特性,大过流出现时,稍微延迟一点时间(S级)后切断线路。
(3) 短路电流:负荷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倍数特别大,瞬时破坏力极大,这是希望保护装置有速断保护特性,立即开断故障线路。理想的速断是无时限的,但实际上总有毫秒级的动作时间。理想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应当具有三段式保护特性。当反时限保护特性的大过流段比较平缓,已接近定时限保护特性时,可只考虑二段式保护特性。若反时限保护特性大电流段动作时间很小,甚至可以只考虑一段式保护特性。
工厂供电系统保护装置的主要任务之二,是对系统实施过电压保护。但过电压保护的实施往往不是通过开断线路和报警的被动保护措施,而是采用引开过电压和吸收过电压的主动保护措施。

⑻ 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成套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1.测量部分是判断保护是否应该启动。

2.逻辑部分是根据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性质、输出的逻辑状态,出现的顺序或他们的组合,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工作,最后确定是否应跳闸或发信号,并将有关命令传给执行元件。

3.执行部分是根据逻辑元件传递的信号,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务。

(8)按保护装置的作用不同可分为扩展阅读:

装置作用

1.监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当系统和设备发生的故障足以损坏设备或危及电网安全时,继电保护装置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如:单相接地、变压器轻、重瓦斯信号、变压器温升过高等)。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发出信号,提示值班员迅速采取措施,使之尽快恢复正常,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3.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远程操作,以及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如: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遥控、遥测等。

资料来自:继电保护装置

⑼ 继电保护装置按保护原理分类

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区分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与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故障特征。

I增加一>过电流保护

U降低一>低电压保护

Z=U/I,模值减少,相位增大一>阻抗保护(距离保护)

两侧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变化:

相差高频,方向高频保护,纵联差动保护等。

I2、I0序分量保护等。

非电气量:瓦斯保护,过热保护

原则上:只要找出正常运行与故障时系统中电气量或非电气量的(差别),即可找出一种原理,且差别越明显,保护性能越好。

2、构成

一般由测量元件、逻辑元件和执行元件三部分组成。

测量元件

作用:测量从被保护对象输入的有关物理量(如电流、电压、阻功率方向等),并与已给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是”、“非”、“大于”、“不大于”等具有“0”,或“1”性质的一组逻从而判断保护是否应该启动。

逻辑元件

作用:根据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性质、输出的逻辑状态、出现的顺序或它们的组合,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布尔逻辑及时序逻辑工作,最后确定是否应跳闸或发信号,并将有关命令传给执行元件。

逻辑回路有:或、与、非、延时启动、延时返回、记忆等。

执行元件:

作用:根据逻辑元件传送的信号,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故障时→跳闸;不正常运行时→发信号;正常运行时→不动作

阅读全文

与按保护装置的作用不同可分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博大电动工具兰州总代理店 浏览:19
怎么安装vat阀门 浏览:210
超声波震动仪怎么用 浏览:294
排气阀门开关装车上 浏览:986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 浏览:311
入户消防管阀门是什么阀 浏览:883
机械费台班是怎么计算的 浏览:864
列车脱轨自动制动装置的组成 浏览:921
仪表盘在什么时候工作 浏览:452
自动计时装置的价格 浏览:953
哪些车是机械式钥匙 浏览:967
土地自动浇水装置 浏览:450
美国哈斯机床性能怎么样 浏览:18
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 浏览:429
中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样 浏览:27
仪表盘进虫子去4s取多少钱 浏览:561
为什么用超声波弄手会黑 浏览:570
简易垃圾自动分类装置 浏览:803
分离轴承转速多少合适 浏览:119
健身器材有哪些用字打出来 浏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