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动物行为学的相关研究学者
行为研究中的一个最古老的课题是:动物行为中有多少是先天本能又有多少是后天习得的?哺乳动物比较善于学习,而昆虫和鸟类则有着丰富的本能行为,因而有关本能行为的研究常常是以虫、鸟为研究对象。美国学者W.克雷格曾对鸽类进行长期研究,他于1918年指出:本能行为并非仅仅是一连串定型的反射动作;在开始时动物在欲望驱动下表现出烦躁不安、四向搜索,这时的动作很多是习得的,只有当找到适宜刺激(例如食物)时本能行为才进入完成阶段而出现定型的反射动作;之后可能有一段时期动物厌恶原刺激,最后进入安适无欲状态。与此同时,德国学者O.海因罗特借在动物园工作之便,对鸭和鹅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强调寻找同源行为,就象在比较解剖学中研究同源结构一样,这样可以阐明行为的进化途径。另一位德国学者 J.von于克斯屈尔则指出:在动物所感受的周围环境中,只有一部分关键刺激是真正起作用的。正是这些刺激触发了动物的体内机制使本能反应“释放”出来。这些见解给早期行为研究工作者以很大影响。 荷兰学者N.廷伯根与K.Z.洛伦茨同被视为现代行为生物学的奠基人。他早期的研究集中于寻找诱发本能行为的关键刺激,所涉及的行为包括:细腰蜂的捕猎及反巢行为,幼雏向母鸟的乞食行为,以及三棘鱼的生殖行为等。三棘鱼生殖行为包括占域、求偶、交配、产卵及育卵等一系列相接的动作。他据此把K.Z.洛伦茨的学说进一步推广:一个本能动作的完成促进了下一个本能动作的发生,于是形成一个行为链。1949年他转到英国去工作。50年代起他开始对海鸥作系统的比较研究,试图推导出海鸥信号行为进化路线。
奥地利学者 K.von弗里施的研究兴趣始终环绕着动物如何获取信息和交换信息这一方向。他早年便在鱼身上建立起食物与颜色及声音的条件反射,从而证实了鱼具有色觉及声觉。之后,他同样证实了蜜蜂有色觉。20世纪中叶,他发现了外出寻食的蜜蜂,借助舞蹈动作通知在巢蜂群关于蜜源的方向和距离。
自50年代起,行为生物学和比较心理学逐渐接近,双方互相取长补短。以50年代在英国出现的以N.廷伯根为首的学派为代表,很多学者对实验室的工作和野外工作是并重的。宏观上,由非洲荒漠、南美丛林,直到两极地带都有人在工作。对野生动物在原地进行隐蔽观察、拍摄电影、“标记追捕”、在空中水下、以及用无线电追踪等方法均被行为学家所使用。微观上E.R.肯德尔等人在80年代对海兔学习行为的一系列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所以,1973年K.von弗里施、K.Z.洛伦茨和N.廷伯根共获诺贝尔生理学奖一事不仅是表彰他们本人的杰出贡献,也是标志着行为生物学在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已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
固定行为模式与动物间的沟通
固定行为模式(fixed action patterns、FAPs)的研究,是行为学研究重要的一步,归功于康拉德·劳伦兹以及他的良师益友奥斯卡·海因洛斯。这个研究是由海因洛斯和劳伦兹所做,而后由劳伦兹发表。
劳伦兹的描述中,以发生在可辨识的刺激(称做信号刺激或释放刺激)产生的本能反应来解释固定行为型态。这些固定行为型态能够在不同物种间比拟,且行为的相似和差异能够轻易的和型态学上的相似和差异做比较。
在海因洛斯所做最重要且最常被引用的鸭科(包括鸭、雁、鹅)研究中使用了这个方法。动物行为学家认为接受刺激并产生固定行为型态是一只动物与同物种的成员在行为上或外在表现上的共同特色,且少量几种固定行为型态便能在动物的沟通行为中扮演重要媒介。
最为复杂的调查研究是由卡尔·冯·弗利所进行的被称做舞蹈语言的蜜蜂之间的沟通方式。
劳伦兹以对自然中的固定行为型态和动物发出这些行为的情况,发展了一个动物沟通方式的演化的理论。
群体行为学与当代的发展
群体行为学,中文也可以称做社会行为学。在1970年,英国的动物行为学家克鲁克(John H. Crook)发表了一个重要论文,他将比较行为学和群体行为学做出分辨,并认为当时的行为学研究将动物以个体为单位做研究,应该算是比较行为学。而未来的动物行为学家应该更重视群体的行为与它们的群体结构。
艾德华·威尔森在1975年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综合》(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从那时开始,行为研究更为重视群体的观点。这也是受到艾德华·威尔森和理察·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达尔文主义的影响。
行为生态学的发展也参与了行为学的改变。此外,动物行为学也与比较心理学结合,使得现代的行为研究,统合了动物的认知、比较心理学、动物行为学、社会生物学、行为生态学。
比较心理学与行为学的差异
比较心理学也探讨动物的行为,但是相对动物行为学来说,比较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门,而不是生物学的一门。因此,比较心理学用人类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行为;而动物行为学从动物的解剖学、生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行为。早期的比较心理学将重心放在人工环境下的行为,且专注于学习行为的研究;而早期动物行为学则是将重心放在自然环境,并且通常用本能来描述动物的行为。这两个学门的互补性大过竞争性,但是两者有不同的观点,而且有时候会在一些研究问题上产生冲突。
在20世纪,比较心理学研究在北美洲有较大的发展,而动物行为学研究在欧洲较为风行,两种学科也导出了不同的哲学思想基础。实际上的差异是,在早期的比较心理学研究中,是从很少数的物种行为中得到广泛延伸的知识;而动物行为学家是从许多不同物种的行为中找出规则,而且动物行为学比比较心理学使用更多的比较方法。
在北美,多数的动物行为学家属于大学心理学系。
动物行为研究所需设备
在国内最有代表性的是淮北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ZH-SBS型动物行为实验站,该实验站最具有四大实验模块,学习记忆类焦虑类神经精神类药物成
瘾类,国内医学院校,药厂及科研院所新建行为学实验室均采用此系统,
ZH-SBS动物行为实验站,是指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视频、光电和生物电等信号的采集,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点阵分析和生物电信号分析技术,提取动物行为的轨迹并据此计算各种行为学指标的软硬件系统。
ZH-SBS动物行为实验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析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对应一个动物行为学分析模型,而每个分析模型应用于一个或一类特定的实验或研究。软件系统分为 21个模块,Morris水迷宫系统(Morris water maze,MWM)、八避迷宫系统[放射型迷宫(Radial Maze)、Barnes巴恩斯迷宫、Y迷宫系统(Y-Mazes)、T迷宫(Y-Mazes)水迷路、避暗视频跟踪系统、跳台视频跟踪系统、斯金纳箱、穿梭视频跟踪系统(Shuttle Box System) 、开场系统(Inner open field test)、自发活动视频跟踪系统、洞板系统、高架十字迷宫系统(Elevated Plus Maze)、Zero迷宫(O迷宫)、悬尾视频跟踪系统(Tail suspension)、强迫游泳视频跟踪系统(Forced Swinming)、焦虑监测系统(Vogel Test System)、黑白箱实验系统、社交行为实验系统、学习无助系统 (Leamed Helplessness)、震惊条件反射系统(Startle Response System)、场景恐惧实验系统(FCS)、CPP偏爱箱视频跟踪系统(ConditionedPlace Preference Experiment)、CPA条件位置厌恶系统、动物实验跑台(平板跑步机)、被动转轮记录系统、自主转轮记录系统、转圈实验系统(rotameter system)、大小鼠疲劳系统、睡眠剥夺系统、爬杆记录系统、大小鼠抓力测定仪、小动物骨骼强度仪、双足平衡测试仪、步态行为测试系统、疼痛自动分析系统、电子压痛仪、冷热板仪、足趾容积测量仪、鼠尾光照测痛仪、热刺痛仪
,共计21个。每个子系统既可单独使用,用于某个特定的实验或研究,也能集成起来组成一个综合性的ZH-SBS动物行为实验站,对动物的各种行为进行全方面的分析研究。
本系统包括观察装置和分析软件二大部分。其中观察装置负责采集动物的行为信号,主要应用了先进的视频采集技术和LED阵列等技术;而分析软件对采集的行为信号进行实时/离线分析,从中提取出动物的行为轨迹和特征,并据此计算出多个行为学参数,软件还提供数据库、多种数据接口等功能
Ø 产品构成:软件+各组件及附件+图象采集系统+隔音箱(选配)
Ø 产品特点:采用软件视频跟踪,离线分析、无线遥控软件智能识别开始及结束实验、一套软件配合不同硬件可做不同实验,节约资金及场地
基本包软件
可以在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Experiment)、黑白箱实验、Open Field实验、悬尾(Tail Suspension)实验、强迫游泳(Forced Swinming)实验、MORRIS水迷宫、Y迷宫(不带电)、高架十字迷宫、T迷宫、八臂十字迷宫等实验任意选择其中一项。在基本包软件上可以方便地增加其他模块。所有结果数据以excel格式输出,可用SPSS统计。
② 高架十字迷宫分析系统和O迷宫哪个好
o迷宫比高架十字迷宫诞生的晚,原理都是针对焦虑、抑郁;O迷宫从闭臂1到闭臂2,必须经过一个开闭;而高架十字迷宫从闭臂1到闭臂2,只需经过中间区域;二者相比O迷宫对抑郁更具有挑战性,高架十字迷宫在数据上不会有O迷宫明显。
以上为个人愚见,仅供参考。qq:271203633 有兴趣,可以交流一下
③ 高架十字迷宫的实验仪器
高架十字迷宫组件包括:高架硬件、USB采集卡、视频线、摄像机、摄像机支架、摄像机电源、软件光盘以及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视频分析系统组成,如图。十字迷宫组件两条相对开放臂(50cm长×l0cm宽)和两条相对闭合臂(50cm长×l0cm宽×40cm高)及中央区(10cm×l0cm)连接而成,材质采用高级医用有机板制作,接触面不反光,可使用酒精清洗除味。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视频分析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两种跟踪算法:灰度法和背景减法,稳定可靠的头、中、尾三点跟踪算法,甚至可识别果蝇幼虫等微小生物。
技术参数:
1、高架十字迷宫大鼠尺寸:臂长:425 x臂宽120 x臂高225mm
2、铝合金框架及可升级支架,大小鼠更换方便
3、采用视频摄像技术,实现了实验过程的自动化
4、视频文件格式支持AVI和MPEG-1压缩格式
5、摄像机:枪式摄像机
6、清晰度:540线/600线
7、色彩: 黑白或彩色
8、最低照度:<0.005Lux
9、摄像针频速率:28/30贞600X,
10、摄像分辨率:640×480
11、摄像机电源:12V 5A
12、摄像机类型:2.8~12mm自动变焦
13、加密狗类型:USB2.0接口
14、信号传输方式:信号电源一体线10米
15、视频采集模块: USB2.0视频采集卡(支持笔记本)
16、可导入到Excel,便于用户在Excel、SPSS、SAS等分析统计
④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能用于检测抑郁状态吗
由此可见,在西方社会认为动物会得抑郁症是很正常的。我觉得只要是有感情系统的生物,都有患抑郁症的可能。毕竟抑郁症的一个主要生物特征就是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调,如多巴胺。以前做行为学实验的时候,有专门检测动物情绪方面状态的实验,比如高架十字迷宫,明暗穿梭箱,强迫游泳,吊尾实验(不确定中文对不对)等。有抑郁症或者焦虑症样行为的小鼠会表现出和正常小鼠反常的行为,比如在明亮的开阔场地停留时间长,被倒挂之后挣扎时间缩短等等类似于人类在绝境中绝望的行为。患抑郁症的原因,有先天的基因方面的原因,比如多巴胺受体异常等等;也有后天的因素,比如实验室里的小鼠其实大部分都有精神状态异常的情况,因为是笼养,喂饲料的时候经常会受到惊吓,活动空间也不足。
⑤ 高架十字迷宫的实验方法及应用
实验开始时将小鼠从中央格面向闭合臂放入迷宫,记录5分钟内的活动情况。观察指标包括:开放臂进入次数(必须有两只前瓜进入臂内),开放臂停留时间,闭合臂进入次数,闭合臂停留时间。计算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例,高架十字迷宫中总进入次数。实验完成后将小鼠取出,将两臂清理干净,喷洒酒精除去气味,最后用Xeye动物行为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进入开放臂次数及停留时间与大鼠的焦虑情绪成负相关,进入开放臂次数越少,停留时间越短,说明老鼠的焦虑情绪越严重。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方法
【摘要】:
目的合成芳基吲哚取代乙酰胺类化合物 ,从中筛选有抗焦虑作用而无镇静、肌松等副作用的活性化合物。方法由取代苯和琥珀酸酐经傅2克反应得到取代苯甲酰基丙酸 ,取代苯甲酰基丙酸和氯甲酸乙脂生成混合酸酐 ,再和相应的胺反应得到取代酰胺 ,取代酰胺和取代苯肼经费歇尔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得到新化合物20个。结论初步受体结果表明 ,多数化合物均与外周苯二氮受体有较强结合 ,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试验中发现一些化合物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 ,且不能拮抗印防己毒素(PTX)诱发的惊厥作用 ,显示无镇静作用。
【关键词】: 吲哚衍生物; 抗焦虑; 外周苯二氮受体
焦虑和抑郁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长期患病会引发其他相关疾病;在军事上 ,应激性心理异常会削弱部队的战斗力。传统的安定类抗焦虑剂在抗焦虑的同时会产生镇静、肌松等副作用 ,限制了他们的使用。受体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 ,在神经中枢中 ,苯并二氮除了在 GABAA 受体上存在结合位点外 ,还与另外一类受体结合 ,这类受体位于线粒体的外膜上 ,和一种内源性多肽有着高度的亲和性 ,被称之为外周苯二氮受体。目前 ,对这种受体的结构及与配体的结合位点等正在深入研究中[1 ]。外周苯二氮受体与适当的配体结合后 ,能刺激线粒体分泌类固醇 ,调节生物的行为 ,表现出明显的抗焦虑作用 ,且无镇静、肌松等副作用。
在基于外周苯二氮受体药物的研究中 ,吲哚类化合物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组合成了一系列 22芳基232吲哚取代乙酰胺类化合物 ,探索取代胺、吲哚上取代基和 2 位苯环上取代基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外周苯二氮受体竞争性抑制试验 ,发现多数化合物对外周苯二氮受体有较高的结合率 ,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试验中发现一些化合物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 ,且不能拮抗印防己毒素(PTX)诱发的惊厥作用。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见图1 ,各化合物的结构、物理常数及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均为新化合物 ,并经 IR ,1HNM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表2) 。
对合成的 20 个化合物进行了体外受体竞争性抑制试验[2 ],结果(表 3)表明 ,在化合物吲哚 5 位上引入吸电子基如溴原子或硝基 ,能显著提高化合物与受体的结合能力 ,如 18 ,19 和 20。在受体实验的基础上 ,对部分活性相对较高的化合物进行小鼠高架迷宫实验[3 ],化合物1 ,2 和18 在实验中表现出较明显的抗焦虑活性(表4) 。对化合物1 ,2和18进行抗印防己毒素(PTX)诱发的惊厥的实验 ,结果(表 5)表明他们不能拮抗印防己毒素( PTX) 诱发的惊厥(Dunnett’ s test) ,显示无镇静作用。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方法(2)【实 验 部 分】熔点用熔点测定仪测定 ,温度未校正。核磁共振仪为 JNM2GX 400 ,Bruker ARX 400 或 INOVA2600 型仪器 ,TMS为内标。质谱仪为 Zabspec 型仪器。红外分析仪Nicoletmaga2IRTMspectromet 550 型。元素分析仪为 CarloERBA21106型。所用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和化学纯。薄层色谱硅胶( GF254 )和层析硅胶(H60 )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1 22( 2 ,42二氟苯基)232吲哚乙二正丙酰胺( 1)的制备二氟苯(22812 g) 、丁二酸酐(100 g) 、三氯化铝(29313 g)和二硫化碳500 mL 加热回流并搅拌 ,36 h后停止反应 ,倒去二硫化碳 ,加水得糊状物 ,糊状物用饱和碳酸钠加热溶解 ,滤除固体 ,收集滤液 ,用1 % HCl 水溶液中和得白色沉淀 ,滤集固体得 32(2 ,42二氟苯酰基)丙酸 140 g。取 32(2 ,42二氟苯酰基)丙酸(0101 mol)和三乙胺(0103 mol)溶在四氢呋喃25 mL 中 ,冷却到 -40 ℃。搅拌溶液并逐滴加入氯甲酸乙酯(0101 mol) ,溶液在 -20 ℃下继续反应 015h ,然后加入二正丙胺(0101 mol) ,搅拌 ,在室温下继续反应1 h。所得悬浊液用硅胶柱进行色谱分离(乙酸乙酯2石油醚 = 1∶ 2) ,收集洗脱液 ,蒸干得到酰胺。酰胺中加入苯肼(0102 mol) 、多聚磷酸 5 g混合并用温度计搅拌 ,在外温 120 ℃油浴中慢慢加温 ,反应发生时内温突然上升 ,并有气体产生 ,在热浴中搅拌至反应平息[4 ]。冷却后加入水 50 mL ,滤集固体 ,用乙酸乙酯重结晶或用硅胶柱进行色谱分离(乙酸乙酯2石油醚 = 1∶ 5) ,得白色固体产物。同样方法得到化合物1 - 20。
⑥ 高架十字迷宫应用是多,但想找到适合的好难,求介绍。。。。。。
高架十字迷宫是经典的焦虑抑郁实验模型研究,利用动物对开臂和闭臂的矛盾心理,通过相关轨迹跟踪系统来分析指标,然后评判。你可以了解一下上海欣软公司网站里技术资料,比较全面些。
⑦ 求翻译2,请高手指点!
The relations between anxiety and nociception can be an-
alysed from two perspectives: the influence of anxiety on
nociception or the impact of nociception on anxiety.
焦虑和伤害性知觉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焦虑对于伤害性知觉的影响, 另外一个是伤害性知觉对于焦虑的影响.
Regarding the former, there are clinical reports establishing
that under stressful conditions pain perception is increased
whereas in relaxed situations pain is less intense
关于前者,有医学记录表明,在紧张的状态下,痛觉感知能力被放大,然而在放松的状态下,痛觉感知便没有那么强。
(Cornwall
and Donderi 1988; Jones and Zachariae 2002).
Additionally, studies in animals indicate that exposure to cues that
proce anxiety-like responses result in antinociceptive
actions.
除此以外,动物研究表明当动物受到暗示从而得到一种类似于焦虑的反射时,会产生抗伤害性知觉。
Thus, Lee and Rodgers (1990) were the first to
demonstrate that exposure to the elevated plus maze (an
anxiety test) results in a long-lasting elevation in tail-flick
latency (an antinociceptive response).
因此,Lee和Rodgers是首次展示高架十字迷宫(一种焦虑实验)会致使动物的甩尾反射(一种抗伤害性知觉)潜伏期缩短,并持续很长时间的人。
This kind of anti-
nociception seems to be non-opioid mediated, since it is not
blocked by naltrexone nor does it show cross-tolerance with
morphine (Lee and Rodgers 1990).
这种抗伤害性感知似乎并不是被阿片停止的,因为这种抗伤害性感知并不是被纳曲酮(我的话:貌似是吗啡的一种)中断的,也没有显示出动物对于吗啡的交叉耐受性。
This response, however,
is sensitive to a variety of benzodiazepines and 5-HT1A
agonists including diazepam (Rodgers and Randall 1987),
buspirone, gepirone, ipsapirone (Rodgers and Shepherd
1989), midazolam and 8-OH-DPAT (Nunes-de-Souza et al.
2000).
然而,这种反应对于类如苯二氮和5-HT1A类激动剂(包括丁螺环酮、吉哌隆、伊沙匹隆、咪唑安定和8-OH-DPAT)。(我的话:上面原文终地几个括号里的文字都是作者所引用的文段出处。我的理解是不翻译为好)
The finding that various anxiolytic drugs block the
antinociception inced by exposure to the elevated plus
maze is most likely a direct result of the anxiolytic-like
effect of these compounds, indicating the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xiety and nociception.
不同种类的镇定剂可以阻止被高架十字迷宫所诱导而产生的抗伤害性感知这一发现,就是这些类似于镇定剂的化合物直接导致的,这也说明了实验中存在的焦虑和伤害性感知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⑧ 诚心请假大家,在开展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出现很多老鼠长时间停留在中央区域不活动的。
没出现过,是不是你用的老鼠有点僵。。。。。。
⑨ 高架十字迷宫的简介
高架十字迷宫具有一对开臂和一对闭臂,啮齿类动物由于嗜暗性会倾向于在闭臂中活动,但出于好奇心和探究性又会在开臂中活动,在面对新奇刺激时,动物同时产生探究的冲动与恐惧,这就造成了探究与回避的冲突行为,从而产生焦虑心理。而抗焦虑药物能明显增加进入开臂的次数与时间,十字迷宫距离地面较高,相当于人站在峭壁上,使实验对象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高架十字迷宫被广泛应用于新药开发/筛选/评价、药理学、毒理学、预防医学、神经生物学、动物心 理学及行为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科学-研究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领域,是开展行为学研究尤其是焦虑抑郁研究的经典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