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
(1)水分以气体状抄态通过叶片表袭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实验过程中,装置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塑料袋的内壁上. (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2-3小时,意思是让里面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然后用试管收集里面的气体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我们知道氧气有帮助燃烧的特性,因此证明此气体是氧气.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前提条件是在光下,无光则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中试管收集的气体是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小水珠;蒸腾作用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塑料袋改用不透光的(或装置移到暗室中);二氧化碳 |
2.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利用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器材,探究加速
①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s=
a
t2,得a=,
所以需要测量的是位移s和时间t.
②因为没有平衡摩擦力,所以当F≠0时,a=0,当小车的质量远远大于砝码及盘的质量时,加速度与F成一次函数,是条直线,当小车的总质量越来越小,不能满足小车的质量大于大于砝码及盘的质量时,图象会明显偏离直线向下弯曲.故甲合理.
③对整体进行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m-μg,
若要求a是m的一次函数必须使为定值,即m′+m保持不变时,在增大m时等量减小m′,
所以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滑块上.
故答案为:①位移s;时间t;a=;②甲;③m′+m;滑块上.
3.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1)通过观察可知该装置中缺少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我们可以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
故答案为:缺少尾气的处理装置,而把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了;在出气口处添加一燃着的酒精灯,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燃烧掉;
(2)在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
△ | .
4.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1)由于抄一氧化碳有毒,袭直接排到空气中能够造成污染,应该对尾气处理; (2)如果先给氧化铜加热,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受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先通入一氧化碳; (3)在高温条件下,黑色的氧化铜被一氧化碳还原为红色的铜.所以,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的固体逐渐变为红色固体;B处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4)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所以残留固体的组成可能是:①全部为铜②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③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④氧化铜、氧化亚铜的混合物⑤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⑥氧化亚铜. 故答案为:(1)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将一氧化碳直接排到空气当中去;用酒精灯处理尾气; (2)先通一氧化碳; (3)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固体,CO2+Ca(OH)2═CaCO3↓+H2O (4)①全部为铜 ②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③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④氧化铜、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⑤铜、氧化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⑥氧化亚铜.
5. 某同学设计了如题图所示的装置,利用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器材来测定滑块
(1)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s= at 2 得a= ,所以需要测量的是位移s和时间t. (2)若要求a是m的一次函数,必须使a= m-μg中的 保持不变,即m′+m保持不变,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滑块上; 故答案为:(1)位移S,时间t,a= ;(2)m′+m,滑块上.
6.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1)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
(1)由于一抄氧化碳气体是可燃袭性气体,所以在点燃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使装置中的空气排净,然后再加热,防止气体不纯,加热时发生爆炸.故填:先通一氧化碳 (2)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 | .
7.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来试验用粗铁粒与某浓度稀硝酸反应制取NO气体.(1)当打开开关a,关闭开关b时,A
(1)当打开开关a,关闭开关b时,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NO与装置内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由于氮氧化物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B中为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吸收气体,防止污染环境,当体又变无色时,说明NO2全被吸收,关闭开关a,打开开关b,此时C中用排水法收集NO气体.当C中收满气体后,关闭开关b,装置A中压强不断增大,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液面上升、干燥管内液面下降、干燥管中固体与溶液脱离接触, 故答案为:产生无色气体,逐渐变红棕色;NaOH;气体又变无色;烧杯中液面上升、干燥管内液面下降、干燥管中固体与溶液脱离接触; (2)将a mol Fe与含b mol HNO3的稀溶液充分反应后,发生反应有Fe+4HNO3=Fe(NO3)3+NO+2H2O;3Fe+8HNO3=3Fe(NO3)2+2NO+4H2O, ①如 < ,说明硝酸过量,则反应有溶液存在Fe 3+、H +,其中n(Fe 3+)=amol,有方程式可知消耗4amol硝酸,则剩余n( H +)=(b-4a)mol; ②如 = ,只发生Fe+4HNO 3=Fe(NO 3) 3+NO+2H 2O,二者恰好反应,反应后n(Fe 3+)=amol; ③如 大于 小于 ,说明发生Fe+4HNO 3=Fe(NO 3) 3+NO+2H 2O;3Fe+8HNO 3=3Fe(NO 3) 2+2NO+4H 2O, 设两个反应分别消耗的Fe为xmol、ymol, 则
8.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①此装置可验证植物
①此装置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为二氧化碳被左边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回,所以缺乏答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无法完成. ②要验证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丙内有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遇到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达到目的; ③二氧化碳遇到石灰水变浑浊,此种现象不可能. ④丙内石灰水遇到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会变浑浊.总之,只有②④具有可能. 故选:D |
与某同学设计如上图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预作用灭火装置
发布:2025-09-20 14:48:25
浏览:34
仪表厂如何推广
发布:2025-09-20 14:27:41
浏览:8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