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定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定

发布时间:2022-07-30 06:09:08

① 无功补偿电容有哪些规格

并联补偿的电压等级有11KV、12KV、12/√3KV、、11/√3KV、内21KV(很少容)容量有100、134、150、167、200、234、250、267、300、334、350、367、400、434、450、467、500、534、550、567、600也就这么多了。串联滤波的电压和容量就随便搭配了。

② 关于电容器的国家标准都有那些

GB 6916 湿热带电力电容器
GB 50227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 6915 高原电力电容器
GB/T 20993 高压直流回输电系统用直流滤波电容器
GB 3983.2 高电答压并联电容器

③ 并联电容器的并联电容器的种类

常用的并联电容器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单台铁壳式、箱式、集合式、半封闭式、干式和充气式等多类品种。 这类电容器量大面广,单台容量一般是50、100、200、334kvar等多种,现在还有更大容量(例如500kvar及以上容量)的产品问世,一般100kvar以上容量的产品带有内熔丝。这种产品一旦损坏,用户可以很快用备品自行更换,及时让装置恢复运行,因此采用此类产品时投运率高。加之可以配置外熔断器,保护相对比较完善。目前220kV、特别是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大多采用单台铁壳式并联电容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提高电容器的防锈防腐能力,要求用不锈钢板代替普通钢板生产电容器。即使如此,也有的还要在其表面喷涂防紫外线漆;这样的防护层即可防锈防腐蚀,又可大大减少紫外线辐射对电容器温升的负面效应,从而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这种款式的电容器中,我国二三十年间一直以内熔丝电容器为主,即电容器内部每个元件上都配装一根小熔丝。近几年来出现了无熔丝电容器,是一种既无内熔丝、也无外熔丝的电容器。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内生产的全纸电容器与早期的纸膜复合电容器,白于当时内熔丝还处在研究阶段,不可能采用到产品中去,保护电容器的专用外熔断器也是从1980年起才开始研制。电容器出现内部元件击穿后,全依靠电磁式继电器来保护,所以当时的电容器都是完全的无熔丝电容器。随后内外熔丝的相继应用,使我国的无熔丝电容器消失了约30年。此间虽然也一直存在无内熔丝电容器,但要配置外熔丝后才允许使用。
无熔丝全膜电容器有与前不同的新含义,越过了晶体管继电器、集成电路继电器阶段,直接进入了微机保护时代。我国无熔丝电容器内部元件的连接方式,有以下三种:
(1)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元件先并联后串联的方式。内部并联元件数量比较少,不宜配置内熔丝的小容量电容器(例如lO0kvar以下),一直沿用这种接线方式。
(2)内部元件先串联后并联的方式,即最近又被重新倡导的一种接线方式。
(3)内部元件既有串联成分,也有并联成分,但与上述两种接线方式不同,串中有并,并中有串,属于混合连接方式。这样的接法没有统一的格式,需要根据设计时对单台容量大小与保护上的要求而定。
这类电容器不宜用于lOkV级电容器成套装置。先串后并的元件接线方式虽然在三者中相对来说好一些,其单台容量也不宜做得大于lOOkvar。无熔丝电容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损耗与制造成本较低。 这款电容器按其结构分,有半密封和全密封两大类。储油柜加干燥过滤器的,入口处无论有无油封,属于前者;无储油柜而在箱体内部用其他方式来补偿油位冷热变化的,属于后者。目前研发的一种电动调容产品,运行实践表明不太可靠,它的活动触点在油里面,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可能产生局部过热,加上在两个端子间转接瞬间会产生相位问题,可能引发麻烦,因此可采用断电后用开关手动调容的方法。
该电容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其主要优点是安装方便、维护工作量小、节省占她面积。而其缺点主要是给用户带来不便,它的维护工作量虽小,但对它的观察很不直观,不能放松对其容量变化的关注;特别是在有谐波的场所,对其容量的变化必须时刻注意。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内熔丝可能会逐步动作,从而引发三相电容量失衡,这一故障很难在现场修复,返厂修理又费时间,影响电容器的投运率。再者因此引起的并补装置串联电抗百分率的变化,大到一定程度时会远离预定目标,甚至带来麻烦。特别是选取4. 5%电抗百分率的并联补偿装置,应事先做好预案,一旦这个百分率出现下滑向4%靠近时,要有可靠的应对措施。更值得注意的是,电容器高压出线套管下端(在油中)对地闪络或击穿时,对地保护有“死区”。《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7 --1995)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均对此没有针对性措施;一旦发生这类事故,只能待其发展到元件损坏而出现不平衡电压或电流后,才能迫使后备继电保护动作。运行实践表明已有这类事故发生,而且都是恶性事故。因此在投运该类产品时,应考虑对此问题加以防范。其实这类事故的起因是对地绝缘失效,在保护上存在盲区造成的。后备保护动作是事故已经扩大,导致集合式电容器严重损坏,产生了不平衡电压或电流后的补救揩施,现有保护不能对这类恶性事故起到预防作用。
近年来并联补偿装置实际运行的统计数据表明,集合式电容器的年损坏率大约是单台铁壳式电容器的4倍,有些地区还要高一些;加上现场无法维修等因素,近年来这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这款电容器目前实际上是油气并存,即将集合式产品箱体内的油换成气体,内部的单台铁壳产品仍然是油浸的。由于气体导热性能不及液体,所以这类产品在这一方面要有特别措施,以便散热可靠。热管技术是其中常用的一种。但是,这类产品的实际表现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之一是气体的泄漏无法及时自动报警,同时还要给断路器发出跳闸信号,以便适时切除电容器,防止气体泄漏导致绝缘水平下降引起恶性事故。

④ 在建筑施工中电气工程师需要看那些规范

送你一分目录:
建筑电气常用规范目录
2011.2.15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
3、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化 GB 50310-2002
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03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6-2007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98
7、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93
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
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4
10、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94
11、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219-95
12、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0073-2001
1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58-92
1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93
16、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公司2003年十月八日发布)
1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1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 53-15-2004
1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2009
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GB 50057-94
2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2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93
2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99
2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2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 7588-2003
26、建筑物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检验规程(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067-1998
2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84-2001
2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验收规范 GB 50116-2005
29、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1-1997
30、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DL/T664-1999
3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3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GB 50045-95
3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化 GB 50169-2006
3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50-2006
3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5-2007
3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9)<建设部发布>
3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11-2007
3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07
39、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12-2007
40、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 308—2001
41、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 JGJ 153-2007
42、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 JGJ/T 154-2007
4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 50293-1999
44、涉密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漏发射保护要求 BMB5
45、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要求 BMZ1
46、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评测指南 BMZ3
47、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2006
48、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第279号令发布)
49、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文档管理规范 CJJ/T 117-2007
50、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
5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462-2008
52、微电子生产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467-2008
53、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4-2007
5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
5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56、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GB 50070-2009
57、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89-2001
58、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429-2009
69、建筑照明设计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60、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 50502-2009
61、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T 50062-2008
62、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T 50063-2008
6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92
64、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 163-2008
65、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 50328-2001
66、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061-2010
67、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CB 50227-2008
68、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CB 50233-2005
69、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CB 50059-92
70、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CB 50060-2008
71、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技术规范 JGJ 176-2009
7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 196-2010
73、居民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 132-2009
74、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CB 50056-93
75、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4-2007
7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5-2007
7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6-2007
7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注:2009年4月再版时改章节排版32开 DL 408-91
79、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注:2009年4月再版时改章节排版3 DL 409-91
80、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71-2006
81、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 GB/T 50356-2005
82、厅堂音质模型试验规范 GB/T 50412-2007
83、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21431-2008
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GBJ 76-84
85、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JGJ 185-2009
8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8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 12158-2006
88、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GB 14050-2008
89、导体的颜色或数字标识 GB 7947-1997
90、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 19517-2009
91、游泳池和类似场所用灯具安全要求 GB 700001.8-1997
92、用电安全导则 GB/T 13869-2008
93、阻燃和耐火电缆通则 GB/T 19666-2005
94、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GB/T 15576-2008
95、演出场馆设备技术术语 舞台机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WH/T 35-2009
100、舞台机械 操作与维修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WH/T 37-2009
101、舞台机械 台上设备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WH/T 28-2007
102、舞台机械 台下设备安全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WH/T 36-2009
103、舞台机械 验收检测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WH/T 27-2007
10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
105、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GB 50575-2010
106、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 10060-1993
10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0-2006
1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2-92
109、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GB 50417-2007
110、输电线路以无线电台影响防护设计规范 DL/T 5040-2006
111、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12-2007
1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06
11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114、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3-2007
11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289-98
116、电气绝缘的耐热性评定和分级 GB 11021-1989
117、标准电压 GB 156-2007
118、电气安全名词术语 GB 4776-1984
119、导(防)静电地面设计规范 GB 50515-2010
120、室外作业场地照明设计标准 GB 50582-2010
1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1-92
122、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GB JGJ/T 179-2009
123、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GB 50440-2007
124、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 50252-94
12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289-98
126、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2325-2008
12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4208-2008
128、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 13955-2005
129、安全电压 GB 3805-1983
130、用电安全导则 GBT 13869-2008

⑤ 在供配电设计中,算出需要进行无功补偿的量之后怎样选择并联电容器的型号和组合方式。

摘要 电网谐波中以3次为主根据《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当电网谐波以3次及以上为主时,一般为12%;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4.5%~6%与12%两种电抗器:(1)3次谐波含量较小,可选择0.5%~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量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2)3次谐波含量较大,已经超过或接近限值,可以选用12%或4.5%~6%串联电抗器混合装设。2,电网谐波中以3、5次为主(1)3次谐波含量较小,5次谐波含量较大,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尽量不使用0.1%~1%的串联电抗器;(2)3次谐波含量略大,5次谐波含量较小,选择0.1%~1%的串联电抗器,但应验算电容器投入后3次谐波放大是否超过或接近限值,并有一定裕度。3,电网谐波以5次及以上为主(1)5次谐波含量较小,应选择4.5%~6%的串联电抗器;(2)5次谐波含量较大,应选择4.5%的串联电抗器。对于采用0.1%~1%的串两电抗器,要防止对5次

⑥ 35Kv变电站无功补偿原则

一、无功补偿的必要性及补偿基本原则

电力系统中功率由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两部分组成, 发电机是唯一能够提供有功功率的电气设备,故有功功率只能由发电厂中的发电机经过电网提供给用电设备,但能够提供无功功率的电气设备较多,除了发电厂中的发电机外,还有固定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G等,这些设备可以灵活的应用在各级变电站、配电室中,即无功功率可以分层分区的就地补偿,但若配电室中不装设无功补偿装置,则用电设备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只能全部由电网提供,此情况下会存在以下问题:1、增加上一级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容量,2、输电线路传送大量无功功率,增加线路损耗及电压损失; 3、本变电站电气设备额定电流增大,增加设备投资;4、新建变电站需要增大变压器容量以满足无功传送需求,已建成变电站变压器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增加变压器过载的概率;5、功率因数达不到国家电网公司要求(35~220kV变电站在主变最大负荷时一次侧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5),用户被罚款。

基于以上分析可见无功补偿的重要性,无功补偿装置应在各级电网中分层分区就地补偿,以减少无功电流在电网中的传输,提高输电线路的带负荷能力和变压器等设备的利用率。

二、并联补偿装置的类型、功能及优缺点分析

中低压电网大多采用并联补偿装置进行无功功率的补偿,并联补偿装置主要分为两大类,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和静补装置。

并联电容补偿装置

电容器由于其具有单位投资少,电能损耗小,维护简单,搬迁方便等优点,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容器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容器的可靠性达到了较高的标准,故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联电容补偿装置分为断路器投切的并联电容器装置和可控硅投切的并联电容器装置,装置的功能为向电网提供可阶梯调节的容性无功,以补偿多余的感性无功,减少电网损耗和提高电网电压,

优点:利用真空断路器或者接触器分组自动投切并联电容器,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缺点:涌流大,降低开关的使用寿命,不能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实现快速而精准的调节,在保证母线功率因数的同时容易造成向系统倒送无功,抬高母线电压,危害用电设备及系统的稳定性。

2、静补装置

静止无功补偿器是一种静止型的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其静止是相对调相机等旋转设备而言的,分为SVC和SVG两大类,SVC是在机械投切电容器和电抗器设备的基础上,采用大量的晶闸管(可控硅)替代机械式开关设备而发展起来的,是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的第一代产品,这种容量依据无功负荷和电压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迅速而连续地改变无功功率的大小和方向(容性和感性),其响应时间一般不大于20ms,从而能有效抑制冲击负荷(主要是无功负荷)引起的电压波动,有利于系统电压稳定水平,SVC主要由三种组合方式

1)饱和电抗器(SR)+固定电容器(FC),

此组合方式为较早形式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R+FC型SVC无功补偿装置主要由一台饱和电抗器和一组电容器组成,由于饱和电抗器本身损耗和噪音很大,且不能分相调节补偿负荷的不平衡,故现较少使用。

2)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晶闸管控制电容器(TSC)

基本工作原理为调节器首先根据电力系统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系统需要的补偿值,根据TSC的分组情况确定电容器需要投入的组数,一般为过补偿,然后通过TCR发出感性无功抵消过补偿的容性无功,以达到补偿效果。TSC分组数目通常根据补偿目标、总容量和选用的晶闸管阀参数确定,每组电容器支路均由独立的晶闸管阀控制,在此系统中TCR支路一般仅有一个,此系统具有无功输出能在容性和感性范围内调节,在零无功输出时损耗可以忽略不计,在电力系统大扰动期间或者扰动过后,因其电容器和电抗器可分别切除或投入,可使瞬变过电压限制到最低。

3)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机械断路器控制电容器(MSC)

此类型装置主要包括晶闸管相控电抗器和固定电容器两部分,通过改变晶闸管的触发延迟角,电抗器中的电流发生变化相当于改变电抗器的感抗,固定电容器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基波容性功率,同时串联一定比例的电抗器兼做滤波用,此种组合方式具有响应速度快的优点,缺点是TCR本身会产生谐波,TCR与FC一起使用时,设备处于零无功输出的情况下,FC的容性无功电流和TCR的感性无功电流大小相等,这是产生的损耗较大,若设备长期处于此种工况,产生的经济损失较大。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SVG是近年来出线的一种新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是灵活交流输电技术的第二代产品。装置采用大功率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IGBT)组成的三相逆变器,核心部件是自换相电压源型变流器。它的直流储能元件一般采用直流电容器,交流侧通过电抗器或耦合变压器以并联方式接入系统,实际上这是一个接入电力系统的对电压幅值和相角可控的无功功率电源,SVG可以根据负载特点和工况,自动调节其输出的无功功率的大小和性质(容性或者感性)。SVG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无功补偿技术,它不再采用大容量的电容、电感器件,而是通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开关实现无功能量的变换。从技术上讲,SVG较传统的无功补偿装置有如下优势:

响应时间更快,SVG响应时间:<5ms。传统动补装置响应时间:≥10ms。

SVG可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完成从额定容性无功功率到额定感性无功功率的相互转换,这种无可比拟的响应速度完全可以胜任对冲击性负荷的补偿。

(2)抑制电压闪变能力更强

(3)运行范围更宽,SVG能够在额定感性到额定容性的范围内工作,所以比其他类型动补的运行范围宽很多。更重要的是,在系统电压变低时,SVG还能够输出与额定工况相近的无功电流。而其他类型动补均靠电容器提供容性无功,其输出的无功电流与电网电压成正比,电网电压越低,其输出的无功电流也越低,所以对电网的补偿能力也相应变弱。这是其他类型动补技术上的本质缺点。

(4)有源滤波功能,不仅自身产生的谐波含量极低,还能够对负载的谐波和无功进行补偿,实现有源滤波的功能,真正做到多功能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占地面积较小,由于无需大容量的电容器和电抗器做储能元件,SVG的占地面积通常只有相同容量其他类型动补的50%,甚至更小。所以,在一些厂矿改造中SVG具有很大的优势。

三、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组成及作用

电容器目前作为电力系统中主要的无功电源提供设备,其装置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高压并联电容器组,高压并联电容器组是装置实现补偿功能的主体设备,由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元经合适的并、串联连接而成。根据《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08,每个串联段的总容量不应超过3900kVar,补偿装置的总容量原则为35-110kV变电站中,在最大负荷时一次侧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5,在低谷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应高于0.95,根据调查35-110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总容量一般为变压器容量的10%-25%,且分组容量需要考虑电容器投切时不能引起母线电压升高超过额定电压的1.1倍。

2、开关设备,开关设备主要实现电容器组正常时的投入与退出及短路时候的开断,现阶段主要以高压断路器为主要开关设备,由于在关合电容器时会产生涌流及过电压,所以断路器的开断能力和绝缘需比普通断路器加强。

3、测量和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在此主要指的是高压电流互感器,用于电流的测量和保护。

4、限制涌流设备,主要指串联电抗器,串联电抗器在高压并联电容器组上的应用为了限制电容器合闸过程中的涌流、操作过电压及电网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大容量电容器一般应区分具体情况,加装串联电抗器。其作用为:①降低电容器组合闸涌流倍数及涌流频率;②减少电网中高次谐波引起的电容器过负荷;③减少电容器组用断路器在两相重燃时的涌流以利灭弧;④抑制一组电容器故障时,其他电容器组对其短路电流的影响;⑤抑制电容器回路中产生的高次谐波及谐波过电压。

5、放电装置,一般为放电线圈,电容器从电源断开时,两极处于储能状态,如果电容器整组从电源断开,储存电荷的能量非常大,必然在电容器两极之间持续保持着一定数值的残余电压,其初始值,即是电源电压的有效值,此时电容器组在带电荷的情况下,一旦再次投入,将产生强烈冲击性的合闸涌流,并伴有大幅值的过电压出现,工作人员一旦不慎触及就有可能遭到电击伤、电灼伤的严重伤害。为此,电容器组必须加装放电装置。

6、过电压装置,主要指氧化锌避雷器,在高压并联电容器组中为了限制电容器切断瞬时产生危险的过电压,首先应考虑选择适合电容器频繁操作并无重燃的断路器作为开关设备。但如前述可知,理想的断路器很难找到。比如适宜于频繁投切的真空断路器,仍存在着电弧重燃问题,一旦电弧重燃,将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后果往往是电容器的绝缘强度遭到严重的冲击乃至损坏。因此,在采用真空断路器作为频繁投切电容器组的开关设备时,必须加装氧化锌避雷器作为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7、熔断器,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电容器单台熔丝,即对每台电容器均装有单独的熔断器,用以防止电容器内部击穿、短路可能引起的油箱爆炸事故,同时也使邻近电容器免受波及。单台电容器发生故障时,熔丝的快速熔断,可避免总开关的无选择性跳闸,保证电容器组运行的可靠性、无功功率输出的连续性和系统运行电压的稳定性。熔丝保护结构简单、安全便捷、故障反应迅速、标志明显、易发现故障准确位置,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8、检修用接地设备,这里主要指电容器组的电源侧的接地开关,对于中等以上容量的高压电容器装置,均要求装设接地开关,以方便检修。小容量的电容器组可以在检修时挂接地线。

⑦ 一般厂房电气设计需要什么规范啊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

3、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化 GB 50310-2002

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39-2003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6-2007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16-98

拓展资料:

建筑电气设计中,厂房电气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

配电间:门需乙级防火门(双向,弹簧锁),敷设尽量以电缆沟为主,变压器可考虑采用干变(或箱变)低压铜排侧出线,如盘柜较多需双排布置需考虑足够间隔(面对面:2手车+900)

室内电缆敷设:按固定设备的布置情况可考虑延厂房四周设一圈桥架或电缆沟,至设备处采用埋管敷设,重载设备(输送机,水泵,行车等)选用元件及电缆需大一号考虑。

照明:厂房照明以80W防水防尘壁挂等为主(一柱一个),顶棚大灯可考虑400W汞灯,电线以BV-05 2.5/4为主,重要设备可立杆单独照明。

⑧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需要带哪些规范

一.规程规范: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6;

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

3.《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

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667;

6.《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GB50060;

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

8.《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

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10.《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

11.《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6;

1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617;

13.《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60;

1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61;

15.《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606;

1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17.《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669;

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19.《严酷条件下户外场所电气设施》GB9089.1.6;

20.《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

21.《漏电保护安装和运行》GB13955;

2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

23.《电子计算机房》GB50174;

24.《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693;

25.《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GB/T13870.1 (第一部分:常用部分) ;

26.《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GB/T13870.6 (第二部分:特殊情况) ;

27.《电工电子设备防触电保护分类》GB/T16501;

28.《电工和电子设备按防电击保护的分类》GB16501.6 (第二部分:对电击防护要求的导则);29.《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1(第1部分: 范围、目的和基本原则);

30.《建筑物电气装置电击防护》GB14861.1;

31.《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6 (第4部分 安全防护 第46章:热效应保护);

32.《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5(第4部分:安全防护 第43章:过电流保护);

33.《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6 (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56章:布线系统);

34.《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4 (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53章: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35.《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3(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54 章: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

36.《建筑物电气装置》GB16895.8(第7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第706 节:狭窄的可导电场所);

37.《建筑物电气装置》GB/T16895.9(第7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第707节:数据处理设备用电气装置的接地要求);

38.《建筑物电气装置的电压区段》GB/T18379;

39.《安全用电导则》GB/T13869;40.《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规范》GB50160;

41.《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6158;

4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43.《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

44.《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GB/T15544;

45.《建筑物电气装置》GB/T16895.10(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5章:欠电压保护);

46.《建筑物电气装置》GB/T16895.11(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6节:低压电气装置对高压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保护);

47.《建筑物电气装置》GB/T16895.16(第4部分:安全防护第44章:过电压保护第443节:大气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的保护);

48.《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

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

5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

5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

5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

5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54.《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

5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

56.《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

57.《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58.《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600;

59.《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

60.《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

6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注:以上所有法律、规程、规范以最新(2012年1月1日前)版本为准。

二.设计手册及一般参考书:

1.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年12月;

2.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年8月;

3.《电气工程师手册》第二版编辑委员会编《电气工程师手册》(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

4.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编《工业和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年12月;

5.《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编委会编《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年1月;

6.北京照明学会照明设计专业委员会编《照明设计手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年9月;

7.机械电子工业部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编著《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年9月;

⑨ 关于并联电容器的问题

我在外地,没有查看原文,但我想这二句话是连在一起的吗,应该不是一个问题。
1、“电容器分组应根据加大单组容量,减少组数的原则确定”是基于第二路电容器组投入时,有追加涌流的关系,你看一下规范附件中应该有涌流的计算公式,组数越多,则追加涌流会一组比一组大,涌流的加大,就象“短路”一样,造成低电压,当低到一定程度,会使有低电压保护的装置动作跳闸,影响正常供电,因而才出现了加大单组容量,减少组数的原则。这种情况一般是指高压电容器,在高压,负荷一般比较平稳,功率因数变化不大。

2、“减少组数,增加补偿路数”是基于细致补偿,是根据负荷的大小及变化情况,及时增、减电容器数量,只有减少组数,才能作到细致补偿。这种情况一般是指低压电容器。

⑩ 在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中怎么根据电容器的容量选择合适的电抗器

由CKSC-15/6-6% 可以看出系统额定电压为6KV,电抗器容量为15KVA
300*1000=(6*6*1000000)/Xc
Xc=120欧姆 Ic=6000/120=50A
Xl=7.2欧姆
L=22.93mH
6%可以看出电抗器容量为300*6%=15KVA
不知道有用没有,我是专业做电抗器的。[email protected]我邮箱

阅读全文

与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预作用灭火装置 浏览:34
机械表什么时间调日期和时间吗 浏览:448
仪表厂如何推广 浏览:83
打自攻钉电动工具 浏览:416
小区暖气阀门上热量表 浏览:391
个人垫付设备配件报销怎么做账 浏览:259
正泰仪器仪表获得的荣誉有哪些 浏览:566
博大电动工具兰州总代理店 浏览:19
怎么安装vat阀门 浏览:210
超声波震动仪怎么用 浏览:294
排气阀门开关装车上 浏览:986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 浏览:311
入户消防管阀门是什么阀 浏览:883
机械费台班是怎么计算的 浏览:864
列车脱轨自动制动装置的组成 浏览:921
仪表盘在什么时候工作 浏览:452
自动计时装置的价格 浏览:953
哪些车是机械式钥匙 浏览:967
土地自动浇水装置 浏览:450
美国哈斯机床性能怎么样 浏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