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lc实训报告
引言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有些生产机械的工作台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实现自动往返运动,并且有的还要求在某些位置有一定的时间停留,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用PLC程序实现运料小车自动往返顺序控制,不仅具有程序设计简易、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而且程序设计方法多样,便于不同层次设计人员的理解和掌握。本文以松下电工FP0系列PLC为例,提出基于运料小车自动往返顺序控制的五种PLC程序设计方法。2 系统控制要求[1>运料小车自动往返顺序控制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小车在启动前位于原位A处,一个工作周期的流程控制要求如下:1)按下启动按钮SB1,小车从原位A装料,10秒后小车前进驶向1号位,到达1号位后停8秒卸料并后退;2)小车后退到原位A继续装料,10秒后小车第二次前进驶向2号位,到达2号位后停8秒卸料并再次后退返回原位A,然后开始下一轮循环工作;3)若按下停止按钮SB2,需完成一个工作周期后才停止工作。 图3运料小车自动往返顺序控制系统顺序功能图4.1 经验设计法[3>经验设计法是根据生产机械的工艺要求和生产过程,在典型单元程序的基础上,做一定的修改和完善。使用经验设计法设计的梯形图程序,如图4所示。根据系统控制要求小车在原位A(X2)处装料,在1号位(X3)和2号位(X4)两处轮流卸料。小车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有两次前进都要碰到X3,第一次碰到它时停下卸料,第二次碰到它时要继续前进,因此应设置一个具有记忆功能的内部继电器R1,区分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碰到X3。小车在第一次碰到X3和碰到X4时都应停止前进,所以将它们的常闭触点与Y2的线圈串联,同时,X3的常闭触点并联了内部继电器R1的常开触点,使X3停止前进的作用受到R1的约束,R1的作用是记忆X3是第几次被碰到,它只在小车第二次前进经过X3时起作用。它的起动条件和停止条件分别是小车碰到X3和X4,当小车第一次前进经过X3时,R1的线圈接通,使R1的常开触点将Y2控制电路中X3的常闭触点短接,因此小车第二次经过X3时不会停止前进,直至到达X4时,R1才复位。此外,将R1的另一对常开触点与X0并联,为第二次驱动Y0装料做准备。 图5 置位/复位指令设计的梯形图4.2 置位/复位指令设计法使用置位/复位指令设计的梯形图程序,如图5所示。在程序中,每个过程对应一个内部继电器,用前级步对应的内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转换条件对应的触点串联,作为后续步对应的内部继电器置位的条件,用后续步所对应的内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作为有前级步对应的内部继电器复位的条件。如小车在原位A处,按下SB1,X0接通,R1置位驱动Y0,开始装料并定时,用R1的常开触点与T0的常开触点串联作为R2的置位条件,用R2的常开触点作为R1的复位条件,当定时时间一到,R2置位驱动Y1,小车前进,R1复位。为使系统能周期性循环工作,用R8(R8置位驱动Y3,小车后退)和R0的常开触点串联,与X0并联作为R1再次置位的条件。对简单顺序控制系统也可直接对输出继电器置位或复位。该方法无需再增加内部继电器来记忆小车经过X3的次数,逻辑顺序转换关系十分明确,对于初学者编程时,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4.3 保持指令设计法使用保持指令设计的梯形图程序,如图6所示,该编程技术与以置位/复位指令的编程技术基本类似。不同之处是:保持指令的置位控制端不能有多个触点并联输入,因此增加了一个内部继电器R9,初始启动或循环工作时,R9置位,从而使R1置位;另外,使用保持指令所编制的程序步数要比置位/复位指令所编制的程序步数要少得多,占用的内在大为减少。 二、这种编程技术很容易被初学者接受和掌握,对于有经验的工程师,也会提高设计效率,程序的调试、修改和阅读也很容易,使用方便,在顺序控制设计中应优先考虑,该法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应用较多。5 结束语本文提出基于运料小车自动往返顺序控制系统的五种PLC程序设计方法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来设计程序,以适应不同场合的控制要求。实践表明,这些程序设计方法很容易被设计者接受和掌握,用它们可以得心应手地设计出任意复杂的顺序控制程序,从而提高设计的效率和缩短生产周期
2. PLC是如何控制机械的
PLC逻辑,就是用来代替继电器逻辑的,复杂机械的控制由继电器逻辑控制相当复杂,并且不可靠。PLC出现后就由PLC逻辑代替了继电器逻辑。PLC逻辑是软件逻辑,控制可靠,改变PLC程序就可改变控制对象,相当灵活。当然PLC是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体,就像计算机里有硬件,也有软件一样。
PLC的工作原理:
一.
扫描技术
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一)
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的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二)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立即I/O指令则可以直接存取I/O点。即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影像寄存器的值不会被更新,程序直接从I/O模块取值,输出过程影像寄存器会被立即更新,这跟立即输入有些区别。
(三)
输出刷新阶段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部设备(继电器----接触器----电机----机械)。这时,才是PLC的真正输出。
3. PLC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
PLC =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 PLC图册(7张) 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plc自1966年出现,美国,日本,德国的可编程控制器质量优良,功能强大。 2、PLC的基本结构 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 a、电源 PLC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b. 中央处理单元(CPU)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c、存储器 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d、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1、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作用是PLC与现场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输入通道。 2、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集成,作用PLC通过现场输出接口电路向现场的执行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e、功能模块 如计数、定位等功能模块 f、通信模块 如以太网、RS485、Profibus-DP通讯模块等 3、PLC的工作原理 一. 扫描技术 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一) 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二)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立即I/O指令则可以直接存取I/O点。即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影像寄存器的值不会被更新,程序直接从I/O模块取值,输出过程影像寄存器会被立即更新,这跟立即输入有些区别。 (三) 输出刷新阶段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PLC的真正输出。 4、PLC内部运作方式 虽然PLC所使用之阶梯图程式中往往使用到许多继电器、计时器与计数器等名称,但PLC内部并非实体上具有这些硬件,而是以内存与程式编程方式做逻辑控制编辑,并借由输出元件连接外部机械装置做实体控制。因此能大大减少控制器所需之硬件空间。实际上PLC执行阶梯图程式的运作方式是逐行的先将阶梯图程式码以扫描方式读入CPU 中并最后执行控制运作。在整个的扫描过程包括三大步骤,“输入状态检查”、“程式执行”、“输出状态更新”说明如下: 步骤一“输入状态检查”:PLC首先检查输入端元件所连接之各点开关或传感器状态(1 或0 代表开或关),并将其状态写入内存中对应之位置Xn。步骤二“程式执行”:将阶梯图程式逐行取入CPU 中运算,若程式执行中需要输入接点状态,CPU直接自内存中查询取出。输出线圈之运算结果则存入内存中对应之位置,暂不反应至输出端Yn。步骤三“输出状态更新”:将步骤二中之输出状态更新至PLC输出部接点,并且重回步骤一。 此三步骤称为PLC之扫描周期,而完成所需的时间称为PLC 之反应时间,PLC 输入讯号之时间若小于此反应时间,则有误读的可能性。每次程式执行后与下一次程式执行前,输出与输入状态会被更新一次,因此称此种运作方式为输出输入端“程式结束再生”。 PLC内部运作架构
4. 怎么用plc 控制液压系统
装载机的转向系统是靠两个液压缸控制工作的,液压缸需要用换向阀来控制,用电磁换向阀,就需要用开关信号来控制电磁换向阀的得电与失电,用PLC来控制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可以选择液压缸的进出油回路,也就是说PLC通过电磁换向阀来控制液压缸的伸缩动作。
(4)plc实训装置的机械系统扩展阅读: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其应用领域涉及开关逻辑控制、运动控制、闭环过程控制、通信联网等场合。
PLC控制的液压系统克服了继电器控制系统手工接线、可靠性差、控制不方便、响应速度慢等不足,将PLC应用到液压系统,能较好地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并且测试精确,运行高速、可靠,提高了生产效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目前,在大多数情况下,液压系统均采用PLC控制。
5.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
本设计主要介绍plc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用plc对机械手(实物模型)操作进行机械手plc控制设计·基于机械手分选大小球的自动控制·基于plc的机械手自动
6. 一个比较简单的PLC控制系统(比如机械手)都需要包括哪些电子设备
哦,这需要实际来操作才行,你最好是列表啊, 一般的你像,PLC I/O接线排,24V电源,气动的话要电磁阀回,气缸,机械加答工件,线若干.控制器,驱动装置,电机之类,必要还要有保护线路板之类的,==看你想做什么了.
只是你说的这些动作的话,用不了几个点的,也不难,按着他们手册上的来我想就差不多.
7. PLC模拟实训模块是什么东西可以进行电机正反转能耗制动是什么意思
PLC实训模块是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装置的基本配置,模块采用挂式结构,通过安全插拔线与PLC主机连接,可进行PLC基本指令和多种工作系统的模拟实训,就是给PLC装上安全插拔线,做成一个实训模块,还是PLC,只是不用直接在PLC上接线了,更安全了,主要用来教学
电机正反转能耗制动,是PLC控制异步电机运转, 通过反接电路(应该得串联电阻),制动时将反接电路通电,消耗电机惯性,实现快速制动,这是反接制动, 。。所谓能耗制动,即在电动机脱离三相交流电源之后,定子绕组上加一个直流电压,即通入直流电流,利用转子感应电流与静止磁场的作用已达到制动的目的,有全波和半波之分,适用一般负载的停车,但有较大能量损耗,停位不准确,然而电路简单,价格较低;现在都用步进和伺服点击了,以后电控这条路的,可以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