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我能发现实验装置中的错误

我能发现实验装置中的错误

发布时间:2022-07-29 14:49:57

① 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如果

(1)从图上看,将蜡烛放在了凸透镜和光屏的中间,这样无法在光屏上成像.
而光屏、烛焰、凸透镜的中心未在同一高度处,并且相差很大,这样使像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故答案为:①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位置顺序放错,从左至右应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②蜡烛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若将蜡烛放在焦点处,则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则在光屏上会出现一个与凸透镜等大的圆形的光斑.
故答案为: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
(3)若小明的眼是近视眼,则经晶状体的折射,像会成在视网膜之前,所以应佩戴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这样可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更加清晰.
故答案为:近;该透镜是凹透镜,能将光发散.

② 有人设计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如图)哪种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为什么

在用此装置制取气体时,必须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而(1)和(3)装置长颈漏斗内末端都露在液面容外,这样会使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收集不到气体,同时(1)装置中导管伸入了液面以下,气体无法导出,正确的装置应该是常见漏斗末端伸入液面下,导管刚透过橡皮塞即可.
故答案为:(2)装置是正确的
(1)、(3)装置是错误的
(1)装置有两个错误:①长颈漏斗的末端露在液面外,气体会从漏斗中逸出②气体导出管插入了液面,产生的气体不能由导管导出
(3)装置有两个错误:①长颈漏斗的末端露在液面外,气体会从漏斗中逸出

③ 图中所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那些错误为什么

④ 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如

(1)烛焰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中心没有调到同一高度;凸透镜应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2)物距等于1倍焦距;(3)近。

⑤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1)安装器材,应按照自下而上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1)从固定装置的方便考虑,应该先根据酒精灯的位置,固定好最下面的铁圈,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位置,固定上面的铁夹子;在烧杯口上盖了中心有孔的纸板,其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
(2)实验装置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了;
(3)水沸腾时的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4)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说明沸腾过程中水需要继续吸热;
(5)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6)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能继续吸热,水未立即停止沸腾.
(7)水在沸腾前,水温较低,底部少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冒出时,又同时有一部分水蒸气会马上液化成水,所以气泡少,且会在上升过程中变小,因此图甲是沸腾前的情形;
水在沸腾时,水温都达到沸点,水在各个部位同时汽化,因此大量气泡会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得到补充,加之越往水面液体的压强越小,因此气泡会越变越大,形成图乙的情形.
(8)①沸腾前,气泡上升时,遇低温的水而出现液化变小,同时引起水的振动,产生较大的声音.
②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气泡逐渐变大,迅速到达液面破裂,几乎听不到“嗡嗡声”.
(9)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知表格中第9分钟数据错误,应该是98℃;此时水的沸点为98℃,低于100℃,所以可以确定当时的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了;(3)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变大;(4)保持不变;吸热;(5)液化;(6)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7)乙;(8)响度大;响度小;(9)9;98;98;小于.

⑥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找出其中的三处错误,并说明这些错误所造成的后果

1、长颈漏斗的下端没有插入液面下,后果:长颈漏斗内液体会全部落下,产生CO2会从长颈漏斗溢出。
2、导气管插入锥形瓶太多,后果:产生CO2不能全部收集到
3、制取CO2不能用排水集气法,因为CO2和水反应,造成浪费

⑦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

(1)木块运动的距离长短不仅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有关,还与物体的初始速度有关,因此在研究摩擦力对其运动距离的影响时,要控制木块的速度相同,即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由于用不同的力推木块,导致了木块的初始速度不同.故这种操作是错误的.
(2)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从而使它们刚运动到水平面上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随着接触面的改变,发现接触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木块运动的距离会越来越长,运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物体由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不可能为零,故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所以不会出现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现象.
(4)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知:当物体的速度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即为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2)相同的速度;(3)变长;长;不可能为零;(4)不变;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⑧ 物理实验存在错误的原因

1,系统误差:实验装置本身存在的问题,无法避免的误差 2,实验误差: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可以避免的误差

⑨ 如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

(1)木块运动的距离长短不仅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有关,还与物体的初始速度有关,因此在研究摩擦力对其运动距离的影响时,要控制木块的速度相同,即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由于用不同的力推木块,导致了木块的初始速度不同.故这种操作是错误的.
(2)随着接触面的改变,发现接触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木块运动的距离会越来越长,运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物体由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不可能为零,故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所以不会出现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现象.
(3)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知:当物体的速度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即为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2)变长;长;不可能为零;(3)匀速直线运动.

⑩ 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如果你

(1)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将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的中央,而小明将蜡烛放在中间了;光屏的中心没有与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这样烛焰的像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甚至成不在光屏上.
故答案为:①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不在同一高度上;②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的顺序有错误.
(2)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这说明光通过凸透镜后为平行光,所以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点上.
故答案为:蜡烛放置在凸透镜焦点的位置上.
(3)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则将光屏放在2倍焦距之外即可.
故答案为:将光屏放在2倍焦距之外.
(4)当眼近视时,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远处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前,若戴眼镜后,看远处物体变清晰了,说明小明的眼近视了,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近;眼近视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远处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利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这样看远处物体就变清晰了.

与我能发现实验装置中的错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设锁气卸灰装置的作用 浏览:287
位移仪表回路调试如何计取 浏览:127
预作用灭火装置 浏览:34
机械表什么时间调日期和时间吗 浏览:448
仪表厂如何推广 浏览:83
打自攻钉电动工具 浏览:416
小区暖气阀门上热量表 浏览:391
个人垫付设备配件报销怎么做账 浏览:259
正泰仪器仪表获得的荣誉有哪些 浏览:566
博大电动工具兰州总代理店 浏览:19
怎么安装vat阀门 浏览:210
超声波震动仪怎么用 浏览:294
排气阀门开关装车上 浏览:986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 浏览:311
入户消防管阀门是什么阀 浏览:883
机械费台班是怎么计算的 浏览:864
列车脱轨自动制动装置的组成 浏览:921
仪表盘在什么时候工作 浏览:452
自动计时装置的价格 浏览:953
哪些车是机械式钥匙 浏览:967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