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氢氧化钠溶液怎么降温结晶或者蒸发结晶,要详细过程,可以加分。
氢氧化钠不能在玻璃和陶瓷容器中结晶,因为会产生腐蚀。最好在耐碱性的银、镍质容器中进行,有条件可以用稀有气体保护。最好使用冷却结晶,将氢氧化钠溶液熬浓,然后冷却结晶。操作时要注意防护,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极强。
② 三效逆流加料蒸发装置的设计中蒸发器的操作压力怎么计算
这是一个综合的计算,首先确定各效参数及蒸发量,再根据进料浓度计算出各效料液的浓度,再根据浓度查出该浓度下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沸点升高,再根据料液温度和沸点升高求得该温度、浓度下料液的饱和蒸汽温度,由文献查得饱和蒸汽压力,就是你说的操作压力。
③ 氯化钠的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报告。
提纯方案:(1)在粗盐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除去沉淀。Ba2+ + SO42- =BaSO4
(2)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和Na2CO3溶液,过滤除去Mg(OH)2、CaCO3和过量BaCO3。Mg2+ + 2OH- =Mg(OH)2 Ca2+ + CO32-=CaCO3 Ba2+ + CO32- =BaCO3
(3)用盐酸中和过量的NaOH和Na2Co3。用pH试纸检验,使溶液近中性。H+ +OH-=H2O
2H+ + CO32-=CO2+ H2O
(4)将溶液蒸发,浓缩并结构,过滤出NaCl,母液含K+而被分离。
B:
一、实验目的
根据已学的知识,在总结碱金属、碱土金属实验的基础上,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提纯粗食盐。
二、实验原理
1. 粗食盐中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以及钙、镁、钾、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
2. 在考虑除去钙、镁、硫酸根离子等杂质时,应首先查阅它们难溶盐的溶解度数据,并在不引进新的杂质或者所引进的杂质能在下一步操作中除去的原则下,选择除去上述离子的沉淀剂。
三、实验内容
1. 设计出实验方案(包括详细步骤和每一操作的具体条件),经指导教师批准后,开始进行实验。
2.称取粗食盐20克,溶于尽可能少的水中,进行提纯。
四、产品检验
1. NaCl含量测定
称约0.2克经烘干的样品称准至0.0002克,于锥形瓶中用70毫升水溶解,加3—5滴0.5%萤光红酒精溶液和10毫升不含氧化的0.5%淀粉溶液,然后在不停地摇荡下,用0.1 mol•dm-3 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混浊液颜色突变(呈现粉红色)为止。
NaCl含量百分数(x)按下式计算:
x = M •V×0.05845×100/G = 5.845MV/G
式中,V — AgNO3标准溶液的用量(cm3),M — AgNO3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G — 样品克数,0.05845 — 每毫摩尔NaCl的克数,NaCl含量应不低于99.8%。
2. 粗食盐和产品纯度的检验
取少量粗食盐和提纯后的氯化钠,分别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用下面方法检验比较它们的纯度。
⑴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往盛有粗食盐和纯NaCl溶液的两支试管(两种试液)中,分别加入几滴0.2 mol•dm-3 BaCl2溶液,观察有无BaSO4沉淀产生。
⑵ 钙离子检验
往两种试液中加入几滴饱和草酸钠溶液,观察有无草酸钙沉淀生成。
⑶ 镁离子的检验
往两试液中分别滴加6 mol•dm-3 NaOH溶液,使之呈碱性。再加入几滴镁试剂溶液,溶液呈蓝色时,表示镁离子存在。
④ NaoH水溶液双效并流蒸发装置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还是自己做的好
⑤ 采用两个连续操作的蒸发器串联以浓缩NaOH水溶液,每小时有10t12%的NaOH水溶液送入第一个蒸
NaOH质量袭:10000*0.12=1200(Kg)
浓缩后的溶液质量:1200/0.5=2400(Kg)
蒸发掉的水分总质量:10000-2400=7600(Kg)
每个蒸发器蒸发的水量:7600/2=3800(Kg)
送入第二个蒸发器的溶液量:10000-3800=6200(Kg)
送入第二个蒸发器的溶液组成:1200/6200=19.4%
⑥ 求一份三效蒸发器浓缩氢氧化钠的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器图纸
满液式和干式蒸发器的区别简述在离心式和螺杆式冷水机组中,蒸发器的型式主要是满液式蒸发器和干式蒸发器两种。满液式蒸发器中,液体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进人蒸发器,蒸发器内的液位保持一定。蒸发器内的传热管浸没在制冷剂液体中。吸热蒸发后的气液混合物中仍含有大量液体,故从蒸发器内逸出的湿蒸气经气液分离后再回人压缩机。干式蒸发器则由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直接控制液体制冷剂进人蒸发器的管程,制冷剂液体在管内完全转变为气体,而被冷却的介质则在传热管外的管程中流动。二者的比较:1、换热性方面满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表面为液体润湿,表面传热系数大干式蒸发器的蒸发管表面为部分液体润湿,表面传热系数略低2、制冷剂侧阻力满液式蒸发器的制冷剂侧阻力较大3、回油性能对于润滑油与制冷剂互溶情况下,满液式蒸发器的回油较难且不稳定,而回油状况直接影响机组的工作工况和工况油移。干式蒸发器的回油稳定、方便。4、充液量满液式蒸发器的壳体内充满制冷剂,充液量大。多用于制冷剂易泄露的开启式压缩机。干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充液量只有满液式蒸发器的1/2~1/3。
⑦ 化工原理蒸发
蒸发过程概述
(summarize of evaporation process)
1.蒸发的概念
将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加热沸腾,使其中的挥发性溶剂部分汽化从而将溶液浓缩的过程称为蒸发。蒸发操作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制药、食品等许多工业中。
2.蒸发操作的目的(purpose of evaporation manipulation)
工业蒸发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1)稀溶液的增浓直接制取液体产品,或者将浓缩的溶液再经进一步处理(如冷却结晶)制取固体产品,例如稀烧碱溶液(电解液)的浓缩、蔗糖水溶液的浓缩以及各种果汁、牛奶的浓缩等等;
(2)纯净溶剂的制取,此时蒸出的溶剂是产品,例如海水蒸发脱盐制取淡水。
(3)同时制备浓溶液和回收溶剂,例如中药生产中酒精浸出液的蒸发。
工业上被蒸发的溶液多为水溶液,故本章的讨论仅限于水溶液的蒸发。原则上,水溶液蒸发的基本原理和设备对其它液体的蒸发也是适用的。
3.蒸发流程 (evaporation flow path)
按照分子运动学说,当液体受热时,靠近加热面的分子不断地获得动能。当一些分子的动能大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时,这些分子便会从液体表面逸出而成为自由分子,此即分子的汽化。因此溶液的蒸发需要不断地向溶液提供热能,以维持分子的连续汽化;另一方面,液面上方的蒸汽必须及时移除,否则蒸汽与溶液将逐渐趋于平衡,汽化将不能连续进行。
【播放动画】液体蒸发过程5-1
液体蒸发的简化流程如图片5-1所示,其主体设备—蒸发器由加热室和分离室两部分组成,其中加热室为一垂直排列的加热管束,在管外用加热介质(通常为饱和水蒸汽)加热管内的溶液,使之沸腾汽化。浓缩了的溶液(称为完成液)由蒸发器的底部排出。而溶液汽化产生的蒸汽经上部的分离室与溶液分离后由顶部引至冷凝器。为便于区别,将蒸出的蒸汽称为二次蒸汽,而将加热蒸汽称为生蒸汽或新鲜蒸汽。
对于沸点较高的溶液的蒸发,可采用高温载热体如导热油、融盐等作为加热介质,也可以采用烟道气直接加热。
4.蒸发过程的分类 (the classification of evaporation process)
(1)常压蒸发、加压蒸发和减压蒸发 按蒸发操作压力的不同,可将蒸发过程分为常压、加压和减压(真空)蒸发。对于大多数无特殊要求的溶液,采用常压、加压或减压操作均可。但对于热敏性料液,例如抗生素溶液、果汁等的蒸发,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需要在减压条件下进行。减压蒸发的优点是: 1)溶液沸点降低,在加热蒸汽温度一定的条件下,蒸发器传热的平均温度差增大,于是传热面积减小; 2)由于溶液沸点降低,可以利用低压蒸汽或废热蒸汽作为加热蒸汽; 3)溶液沸点低,可防止热敏性物料的变性或分解; 4)由于温度低,系统的热损失小。但另一方面,由于沸点降低,溶液的粘度大,使蒸发的传热系数减小,同时,减压蒸发时,造成真空需要增加设备和动力。
(2)单效蒸发与多效蒸发 根据二次蒸汽是否用作另一蒸发器的加热蒸汽,可将蒸发过程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若前一效的二次蒸汽直接冷凝而不再利用,称为单效蒸发,图片5-1所示为单效蒸发的流程示意。若将二次蒸汽引至下一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将多个蒸发器串联,使加热蒸汽多次利用的蒸发过程称为多效蒸发。
(3)间歇蒸发与连续蒸发 根据蒸发的过程模式,可将其分为间歇蒸发和连续蒸发。间歇蒸发系指分批进料或出料的蒸发操作。间歇操作的特点是:在整个过程中,蒸发器内溶液的浓度和沸点随时间改变,故间歇蒸发为非稳态操作。通常间歇蒸发适合于小规模多品种的场合,而连续蒸发适合于大规模的生产过程。
⑧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管型如何选取
NaOH水溶液蒸发装置的设计-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如何根据物料的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宜的蒸发流程和设备 是蒸发操作彼此必须要
⑨ 为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分析这三个实验装置
1:(1)能达到设计要求.因为(2)装置中的CO2会与水反应生成H2CO3;(3)装置中的CO2根本没有和NaOH解除反应。
在CO2和NaOH溶液中反应,会生成Na2CO3,并且在CO2过量时会继续反应:
Na2CO3+H2O+CO2==2NaHCO3
若要验证新生成物的产生 则:
实验步骤:1.将该完全反应的溶液蒸发、冷却、结晶,得到该溶液的晶体.
2.再取同质量的纯Na2CO3晶体
3.将该晶体和纯Na2CO3晶体同时放进稀盐酸中
4.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待测晶体放进稀盐酸中立即放出气体,而纯Na2CO3晶体放进稀盐酸中没有立即放出气体,待反应一段时间才有气体产生.
解释:因为待测晶体中有NaHCO3的成分,遇到酸会立即放出CO2,但Na2CO3在稀盐酸中会先转化成NaHCO3再放出CO2.
结论:NaOH与CO2反应会生成CO2.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