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压力容器设计参数如何确定...
设计压力的选取见表3-1
表3-1 设计压力选取表
类型 设计压力
内压容器 无安全泄放装置 1.05~1.25倍最高工作压力
装有安全阀 不低于安全阀的开启压力
出口管线上装有安全阀 不低于安全阀开启压力加上流体从容器流至安全阀处的压力降
装有爆破片 取爆破片标定爆破压力范围的上限
容器位于泵出口侧且无安全控制装置时 取无安全泄放装置时的设计压力且以0.1MPa外压进行校核
容器位于泵或压缩机出口侧且无安全控制装置时 取下面三者中大者:
1) 泵或压缩机正常入口压力加1.2倍正常工作压力
2) 泵或压缩机最大入口压力加正常工作压力
3) 泵或压缩机正常入口压力加关闭压力(即泵或压缩机出口全关闭压力)
外压容器 无夹套真空容器 设有安全控制装置 设计外压力取1.25倍最大内外压力差或0.MPa两者中的较小者
未设安全控制装置 设计外压力取0.MPa
夹套内为真空的真空容器 容器壁 按外压容器设计,其设计压力取无夹套真空容器规定的压力值,再加夹套内设计压力,切必须校核在夹套试验压力(外压)下的稳定性
夹套壁 按内压容器规定选取
夹套内为真空的带夹套内压容器 容器壁 以内压容器的设计压力加0.1MPa作为设计压力,切必须校核在夹套试验压力(外压)下的稳定性
夹套壁 设计压力按无夹套真空容器规定选取
外压容器 设计压力不小于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外压力差
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或混合液化石油气的容器 介质为丁烷、丁烯、丁二烯时 0.797MPa
介质50℃时饱和蒸汽压小于1.57MPa时 1.57MPa
介质为液态丙烷或介质50℃时饱和蒸汽压大于1.57MPa,小于1.62MPa时 1.77MPa
介质为液态丙烯或介质50℃时饱和蒸汽压大于1.62MPa时 2.16MPa
两侧受压的压力容器元件 一般应以两侧的设计压力分别作为该元件的设计压力。当有可靠措施,确保两侧同时受压时,可取两侧最大压力差作为设计压力
3.2设计温度
1、温度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下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对于0℃以下的金属温度,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2、温度应根据传热计算或测定结果确定。如果不能进行传热计算或实测时,可按工作介质的最高(或最低)温度或介质正常工作温度加(或减)一定裕量作为设计温度。并按表3—2中I和Ⅱ选取
表3—2 设计温度选取表
介质温度
t 设计温度
I Ⅱ
T≤—20℃ 最低介质温度 介质正常工作温度减0~10℃
—20℃<T≤15℃ 最低介质温度 介质正常工作温度减5~10℃
但最低设计温度为>—20℃
t>15℃ 最低介质温度 介质正常工作温度减15~30℃(注)
注:当碳素钢容器的最大工作温度大于或等于420℃、铬钼钢容器大于或等于450℃,不锈钢容器大于或等于550℃时,则其设计温度不再增加裕度。
3、器的各个部位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不同温度时,可按不同温度作为各相应部位的设计温度。
4、装在室外无保温的容器,最低设计温度受地区环境温度所控制时,可按以下规定选取:
a.盛装气体的储存压力容器,最低设计温度取环境温度减3℃。
b.盛装液化气体体积占1/4以上的储存压力容器最低设计温度取环境温度。
注:环境温度——取该地区历年来“月平均最低气温”的最低值。月平均最低气温”系按当月各天的最低气温相加后除以当月的天数。
Ⅱ 汽车安全控制系统有哪些
1 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汽车十大最重要的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你的车上有几个?
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也就是很多人习惯说的ESP,最开始出现是作为ABS和牵引力控制技术的升级版本提出的,是当前汽车最重要的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之一,能够在紧急避让中大幅降低失控的可能,尤其是在高速避障时,大大提高汽车的操控性能,在欧洲和美国对有强制立法要求车辆配备车电子身稳定控制系统。
由于专利要求限制,各汽车厂家给车身稳定控制系统起了不同的名字,ESP、VSA、VDC、DSC、VSC、ESC这些都是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2牵引力控制系统
汽车十大最重要的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你的车上有几个?
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简称TCS,也称为ASR或TRC。它的作用是在汽车在各种行驶状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的牵引力,保证汽车良好的动力性。其设计目的就是要防止车辆尤其是大马力汽车,在起步、加速时驱动轮打滑现象,并判断汽车转向程度是否符合驾驶员的转向意图,以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安全稳定性。
各个厂家的牵引力控制系统功能都一样,只不过叫法不同而已。例如:奔驰叫ASR,丰田叫TRC,宝马叫DTC,凯迪拉克叫TCS等。
3 胎压监测系统
汽车十大最重要的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你的车上有几个?
胎压监测系统(TPMS),也就是咱常说的胎压监测,它的的作用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轮胎气压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并对轮胎漏气和低气压进行报警,以确保行车安全。数据表明,由爆胎引起的车祸在恶性交通事故中所占比例非常高,达到70%以上,而这其中造成轮胎爆胎的因素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胎压不足。
4 倒车雷达/倒车影像
汽车十大最重要的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你的车上有几个?
倒车雷达全称叫“倒车防撞雷达”,,是汽车泊车或者倒车时的安全辅助装置,由超声波传感器(俗称探头)、控制器和显示器(或蜂鸣器)等部分组成,倒车影像则是在此基础上加装后置摄像头和显示屏幕。
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图像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解除了驾驶员泊车、倒车和起动车辆时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大大降低驾驶压力,并帮助驾驶员扫除了汽车后部的盲区,极大的提高了倒车过程中驾驶的安全性。
5 刹车辅助系统
汽车十大最重要的主动安全控制系统,你的车上有几个?
制动辅助系
Ⅲ 安全设施设计的审查要点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本办法第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3)安全控制装置设计扩展阅读:
预防事故的设施:
1、检测、报警设施 :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组份等报警设施,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等检测和报警设施,用于安全检查和安全数据分析等检验检测设备、仪器。
2、设备安全防护设施 :防护罩、防护屏、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制动、限速、防雷、防潮、防晒、防冻、防腐、防渗漏等设施,传动设备安全锁闭设施,电器过载保护设施,静电接地设施。
3、防爆设施 :各种电气、仪表的防爆设施,抑制助燃物品混入(如氮封)、易燃易爆气体和粉尘形成等设施,阻隔防爆器材,防爆工器具。
4、作业场所防护设施:作业场所的防辐射、防静电、防噪音、通风(除尘、排毒)、防护栏(网)、防滑、防灼烫等设施。
5、安全警示标志 :包括各种指示、警示作业安全和逃生避难及风向等警示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安全设施
Ⅳ 什么是安全稳定控制装置
紧急控制的基本思想就是当电网受到大扰动而出现紧急状态时, 执行切机、切负荷等紧急控制措施, 使系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川。在电力系统装设安全稳定紧急控制装置, 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防范电网稳定事故、防止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有效措施。2005年5月25日莫斯科大停电、2005年5月25日瑞士大停电及2003年8月14日美加大停电, 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电能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现代电力系统的实时性及其复杂性使得对电力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是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必不可少的第2道防线和第3道防线。
Ⅳ 压力容器安全装置设置原则和选用要求是什么
应符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8章的要求:
8.2 安全附件装设要求
(1)本规程适用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应当根据设计要求装设安全泄放装置(安全阀或者爆破片装置)。压力源来自压力容器外部,且得到可靠控制时,安全泄放装置可以不直接安装在压力容器上。
(2)采用爆破片装置与安全阀装置组合结构时,应当符合GB 150的有关规定,凡串联在组合结构中的爆破片在动作时不允许产生碎片。
(3)对易爆介质或者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者中度危害介质的压力容器,应当在安全阀或者爆破片的排出口装设导管,将排放介质引至安全地点,并且进行妥善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气。
(4)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低于压力源压力时,在通向压力容器进口的管道上应当装设减压阀。如因介质条件减压阀无法保证可靠工作时,可用调节阀代替减压阀,在减压阀或者调节阀的低压侧,应当装设安全阀和压力表。
8.3 安全阀、爆破片
8.3.1 安全阀、爆破片的排放能力
1)安全阀、爆破片的排放能力,应当大于或者等于压力容器的安全泄放量。排放能力和安全泄放量按GB 150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对于充装处于饱和状态或者过热状态的气液混合介质的压力容器,设计爆破片装置应当计算泄放口径,确保不产生空间爆炸。
1) 爆破片的爆破压力允许差值应符合GB 567-1999《爆破片和爆破片装置》规定。
2) 安全阀、爆破片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
安全阀的泄漏(密封)试验压力应当大于管道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爆破片装置的最小标定爆破压力应当大于1.05倍的管道系统最大工作压力。所选用安全阀或者爆破片装置的额定泄放面积应当大于安全泄放量计算得到的最小泄放面积。
4) 爆破片的爆破压力允差按GB 567-1999《爆破片和爆破片装置》表1规定,或者按照设计技术的要求。爆破片的检查、抽样及其爆破试验应当符合GB 567第4.1、4.2条的要求。
5)盛装可燃、有毒介质的压力容器,应当在安全阀或者爆破片装置的排出口装设导管,将排放介质引至集中地点,进行妥善安全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大气。
6)爆破片装置产品上应当标有永久性标志,永久性标志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制造单位名称、制造许可证编号和特种设备制造许可标志;
(二)爆破片的批次编号、型号、型式、规格(泄放口公称直径)、材质、适用介质、爆破温度、标定爆破压力或者设计爆破压力、泄放侧方向;
(三)夹持器型号、规格、材质,以及流动方向;
(四)检验合格标志、监检标志;
(五)制造日期。
7)爆破片产品必须附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质量证明书,产品合格证一般包括产品名称、编号、规格型号、执行标准等。质量证明书除包括产品合格证的内容外,一般还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材料化学成分;
(二)材料以及焊接接头力学性能;
(三)热处理状态;
(四)无损检测结果;
(五)耐压试验结果(适用于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或者合同有规定的);
(六)型式试验结果;
(七)产品标准或者合同规定的其他检验项目;
(八)外协的半成品或者成品的质量证明。
爆破片装置产品上应当标志下列内容:
(一)永久性标志的内容;
(二)制造依据的标准;
(三)制造范围和爆破压力允差;
(四)检验报告(包括爆破试验报告);
(五)其他特殊要求。
①爆破片装置单独使用时,爆破片装置的入口管需要设置全通径的切断阀,以便更换爆破片用,切断阀在全开启状态锁定或者铅封;
②爆破片装置与安全阀串联使用时,在爆破片与安全阀之间设置压力表或者压力开关,以及放空阀、过流阀或者报警指示器;
③安装爆破片时,采用扭矩扳手,按制造单位安装说明中的安装扭矩数据表,按对角线均匀紧固螺栓;
④未经制造单位同意,不得在爆破片两侧加装垫片、保护膜或者涂层。
8)安全阀安装时,应当满足《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的规定,
9)安全保护装置的检验检修,应执行定期检验制度。安全保护装置的定期检验按照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等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
10)进行安全阀在线检测和压力调整时,使用单位的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到场确认。检测和调整合格的安全阀应当加铅封。检测和调整装置用压力表的量程应当为整定压力的1.5~3.0倍,精度应当不低于1.0级,而且压力表前不得装阻尼器。在检测和调整时,应当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Ⅵ 一个电梯安全装置设计
一、安全保护电路(怠停电路)
KDJ——底坑急停开关。当电梯维修人员在底坑检修电梯时,为了防止误操作电梯,在底坑切断急停电路JJT。
XGL——当选层器驱动钢带断时起作用。
XZL——限速器断绳开关。
XCS——限速器超速时切断JJT。
XJS——当轿厢监视窗打开时切断JJT。
KJT——轿顶检修盒急停开关。
AJT——轿厢操纵盘急停开关;
XGS——轿顶拉杆拨架开关,当电梯安全钳动作时,切断JJT。
JVR——过压保护继电器,也是电梯超速保护继电器。
JR——交流电动机过热保护继电器。
KJK——控制柜急停开关。
OYJ——轿厢油压缓冲器急停开关。
OYP——平衡器油压缓冲器急停开关。
在交流双速电梯中还有相序保护继电器XSJ,在直流电梯控制系统中还有电动机启动保护继电器。都串联在安全保护电路中。
以上安全电路中的所有保护触点只要有任何一个断开都可以令电梯紧急停梯。其中有些开关触点和装置的机械动作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二、电梯自动门的保护系统
1.主门锁与副门锁
在采用钢丝绳驱动门系统中,主动门要有钩子锁,被动门要有副门锁以防止钢丝绳因故断绳被动门打开。主动门锁采用机械与电气直接联锁,如图3—39所示。
图3—39 钩子锁
1—门框;2—钩;3—短路片;4—接点;5—绝缘块;6—接线盒
即在钩子上有一个铜片作为桥接短路板,触点分左右两个,当两个接点被桥接板短路时,使门锁电路接通。钩子固定在厅门上。锁盒固定在门框上。各层的主与副厅门锁都是串联的,同时接通一个门锁接触器JSM如图3—40所示,把门锁信号分配到电梯控制系统中,以表达电梯门的开与关的状态。各层门包括轿门,只要其中一个关不严电梯就不能运行。并且预防某层厅门当轿厢不在该层时被打开,在每层的厅门上加装厅门自闭装置,该装置一般采用重锤和弹簧两种形式。
图3—40 门锁电路
1XMS,2XNS…nXMS—厅门锁
2.安全小扇
当电梯门在关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或人时,装在轿门上的安全小扇起作用,通过小扇的微动开关闭合接通开门继电器JKM,使电梯门重新打开,以防夹人事故的发生,如图3—41所示。
图3—41 门夹人示意图
1—轿门;2—人;3—小扇
3.光幕门
机械式安全小扇门保护装置的缺点是,人或物必须和门相接触才能起保护作用,使人有一种恐慌感,采用光幕门后人或物可不接触电梯门,只要;障碍物遮住光束电梯门就可以重新打开。
光束一般采用远红外不可见光。两扇门分别安装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在同一个垂直平面上形成一个网状光幕,对电梯门进行保护,如图3—42所示。
图3—42 光幕门
4.电子门
前述光幕保护门系统是有缺点的,例如门几乎完全关闭时,这时检测到有障碍物电梯门必须全部打开,而后再重新关闭,从而浪费了大。量时间。这种情况对于高效使用电梯是不允许的。光幕门的另一缺点是只有当光线和障碍物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才起保护作用。
电子门克服了上述两个缺点,门的移动可以跟踪障碍物,但和障碍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大约小于10cm。当障碍物远离电梯保护区时,门可以立即关闭,不必重新开启关闭。
由于采用了电容、电感谐振电路的原理,反应速度快,并且电场的电力线是立体的可对三维进行保护。
原理如图3—43所示。
图3—43 障碍物对地电容
两个互相隔离的电极安装在电梯轿门上,这些电极每个都和一个同样结构的振荡电路起感应,这两个振荡电路均与一个放大器连接。两个振荡电路调整到同一个谐振频率。当两个电极处在没有外界感应的情况下,两个振荡电路产生振荡,放大器没有信号输出。当障碍物对两个电极感应不对称时,振荡电路将失谐和不产生振荡。对放大器有输出电压。开关电路工作使电梯门处在开的状态。
图3—44说明当没有障碍物时电力线的形成及有障碍物4存在时电极与障碍有电力线存在形成一个新电容与谐振电路电容C3或C4并联。因为电力线是在两个方向存在,所以在电梯门的侧面也有保护作用。
图3—44 电力线分布图
1—电力线;2—电极;3—电梯门;4—障碍物
三、端站保护装置
端站保护装置设在井道的顶层和底层,主要防止电气控制装置失灵和损坏导致电梯撞顶和顿底事故的发生。该装置要有足够的直接性和可靠性。端站保护有三种:强迫换速装置,限位装置,极限开关。
1.强迫换速装置
在快速电梯控制系统中有长行程极限缓速开关与短行程极限缓速开关两种,分别串联在高速和中速给定继电器线圈中,如图3—18JQF电路及图3—21JGS与JZS电路所示。
在低速电梯控制系统中,如图3—17中的快车接触器CKF与CK线圈中串联着换速开关。换速开关分别安装在上下两个端站,它的安装位置略滞后正常换速点,只有当电梯运行到两个端站不能正常换速时,装在轿厢上的碰铁装置,与换速开关的碰轮相接触,使开关切断高速继电器电路使其释放,电梯由高速运行换成低速,平层停车。由于该装置在电梯正常运行时也经常动作,要求维修人员要定期检查该装置的可靠性。以防电梯的快速顿底和撞顶导致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2.端站限位装置
该限位装置是为防止电梯越程而设。以防电梯的撞顶和顿底,当缓速器动作后,电梯减速运行到停车位置时,电梯仍不能停止运行,轿厢上的碰铁和限位开关的碰轮接触,限位开关触点切断电梯控制系统中的方向继电器或接触器电路,使其释放,电梯停止运行。如图3—17中的CS或CX电路及图3—21中的JSY或JXY电路。
3.端站极限开关
端站极限开关有两种方式,根据国标GB7588—87(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规定的电气极限开关和另一种机械式极限开关。从布置图3—45可知,不论是那一种形式的极限开关其动作都是在限位开关之后,而且在轿厢或者是平衡器没有压到缓冲器之前起作用。
当电梯轿厢在顶部或底部越程200~250mm时,极限开关轮与磁铁接触,切断总电源接触器和主方向接触器使其断电释放。电梯停止运行。
另一种机械式极限开关位置,是采用纯机械碰撞轮装在图3—45中的上与下极限开关位置,通过碰轮支架拉动钢丝绳把设在机房的总电源手柄拉动使铁壳开关动作断开电源。这种方法适用于低层电梯。
图3—45 端站保护布置图
1、10—极限开关;2、9—限位开关;3、8—短程缓速器;4、7—长程缓速器;5—碰铁;6—轿厢;11—主导轨
四、超载保护装置
当电梯负载超过额定负载后,过载装置使电梯不能启动运行并发出过载信号,令最后上梯的乘客下梯。
过载开关动作后,电梯门不能关闭(图3—30),关门继电器JMF电路中的JCH过载继电器的接点断开了JMF线圈,使其不能吸合关门。
过载装置安装部位不同,称重传感器也不同,有的活动轿厢或活动地板的电梯,重量传感器装在轿底,传感元件一般采用橡胶垫,当其重力变形3mm以上,利用这个位移量压开微动开关,发出过载信号。也有采用霍尔元件传感器的。
有的过载装置安装在绳头组合处。还有的过载装置装在机房绳头组合处。
五、相序继电器工作原理
根据国家标准GB7588—95中规定对于供电电源的错相及电压降低都应有防护措施。相序继电器在所有电梯控制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当电梯供电系统出现相序错误及缺相时电梯不能运行。在直流电梯中驱动直流发电机的原动相序错,导致发电机输出电压极性反向,由于反激励磁场的存在导致电梯飞车造成事故。在交流电梯中电梯的向上与向下运行是通过改变电动机供电电压的相序实现的,当相序发生错误时,会使上与下运行反向。在控制系统中必须采用相序保护,否则造成人身和设备的事故。
工作原理:
在图3—46中,电阻R1、R2、R3及电容C1组成检测电路,由P与K两点输出电压给开关电路。相序检测是采用阻容移相电路原理。因为电容电压滞其电流90°电角度,而电阻的电压与其电流同向。当相序正确时P与K两点电压为零。从向量图3—47可看出。开关电路使继电器J吸合接通电梯安全电路,电梯投入运行。
图3—46 相序继电器原理图
图3—47 向量图
当相序错误时,P与K两点电压不为零,有高的交流电压输出,经二极管整流使开关电路的三极管T2截止,继电器J释放切断安全电路,电梯停止运行。
当三相电源少一相时,也起保护作用。
Ⅶ 安全防护装置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通用设计要求
4.1 结构设计要求
4.1.1 机床的外形布局应确保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使用机床时,不应存在意外翻倒、跌落或移动的危险。由于机床的原因不能确保足够稳定时,应采取固定措施。
4.1.2 应通过将维护、润滑和调整点设置在危险区外面,最大程度地减少进入危险区的需要。
4.1.3 除某些必须位于危险区的,如急停装置或示教盒等,手动控制装置应配置于危险区区域之外。
4.1.4 可接触的外露部分不应有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锐边、尖角和开口。不可消除的,低于1.8米的设备尖锐易磕碰部分要加软防护。
4.1.5 易坠落的部件要有防坠落保护装置。
4.1.6 作业环境导致容易滑倒的作业地点,地面或脚踏板应采取防滑倒措施。
4.1.7 脚踏操作件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误操作。
4.1.8 机床的限位装置应尽量安装到无振动、不受影响的合适位置上,动作应可靠。
4.1.9 出现危害将造成不可承受影响的结构,应考虑设计双重保护。
4.1.10 运动中有可能松脱的零件、部件应设置防松装置。
4.2 控制设计要求
4.2.1 自动生产线、输送线等安全隐患不容易监控的设备,应采用安全继电器、安全PLC等专用安全器件进行安全防护设计。
4.2.2 除主电柜上主电源以外的区域电源必须使用钥匙电源开关锁,且带有挂牌后防止送电的连锁机构。
4.2.3 被保护装置触发功能引起停机后,机器的工作循环应该只有通过主控制柜启动方能再启动,而不应在危险消失后自动启动或在危险源附近就地启动。
4.2.4 所有具有相反动作不允许同时执行的,应具备互锁控制,逻辑上不允许同时发生动作。
4.2.5 不同的结构动作一旦同时发生,将造成设备或人员伤害的,应具备互锁控制,逻辑上不允许同时发生。
4.2.6 不同的结构动作必须遵循固定顺序,一旦紊乱将造成设备或人员伤害的,应具备连锁控制,逻辑上不允许紊乱发生。
4.2.7 所有涉及安全的连锁、互锁控制点,应保留硬件触点连锁、互锁控制,而不应只使用软件实现。
4.2.8 出现过载、欠电压、欠电流、过压力、欠压力、过流量等情况,将导致设备或人身安全隐患的结构,应利用敏感元件进行检测,并在接近危害时进行工作保护。
4.2.9 保护系统动作时,应具备可以同步启动的声光报警装置,提示作业人员采取措施。
4.2.10 安全保护电路引发的停止和报警应通过复位操作才能恢复。
4.2.11 220VAC电源的零线必须取自电力系统火线和中性线,或隔离变压器副边,不应利用有接零保护的机床外壳做零线。
4.2.12 设备停电、停气等能源供应中断时,应不发生任何可以预测的危险动作。如设备下沉、滑行、动作紊乱等,必要时应采取保护性设计,防止危险发生。
4.2.13 恢复供电、供气等动能供应时时,设备不能产生自行起动等非操作才发生的动作。
4.3 其它
4.3.1 设备必须考虑可预见的误用、误操作造成的危险,并设计防护措施。
4.3.2 安全装置设计采用的零部件、材料必须充分考虑其可靠性和寿命不低于设备主结构的可靠性和寿命,以保证其在设备寿命周期内一直有效。
4.3.3 电气控制系统元件必须考虑防火、防爆、防潮等特殊环境的要求,并按相关国家法规进行设计和制造。
4.3.4 有焊接、切削飞溅的场所裸露电缆要求使用防飞溅、阻燃铜芯软电缆。
4.3.5所有用做临时电源的插座,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
Ⅷ 木工机械应具有完善的安全装置,包括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控制装置和 ( )
B
答案解析:
在木材加工诸多危险因素中,机械伤害的危险性大,发生概率高,火灾爆炸事故更是后果严重。有的危险因素对人体健康构成长期
的伤害。这些问题应在木材加工行业的综合治理中统筹考虑。在设计上,应使木工机械具有完善的安全装置,包括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控制装置和安全报警信号装置等。
Ⅸ 电器控制装置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有哪些
设计方法及步骤
在接到设计任务书后,按原理设计和工艺设计两方面进行。
1.原理图设计的步骤
(1)根据要求拟定设计任务。
(2)根据拖动要求设计主电路。在绘制主电路时,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每台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应根据其容量及拖动负载性质考虑其启动要求,选择适当的启动线路。对于容量小(7.5kw以下)、启动负载不大的电动机,可采用直接启动}对于大容量电动机应采用降压启动。
②根据运动要求决定转向控制。
③根据每台电动机的工作制,决定是否需要设置过载保护或过电流控制措施。
④根据拖动负载及工艺要求决定停车时是否需要制动控制,并决定采用何种控制方式。
⑤设置短路保护及其他必要的电气保护。
⑥考虑其他特殊要求:调速要求、主电路参数测量、信号检测等。
(3)根据主电路的控制要求设计控制回路,其设计方法是:
①正确选择控制电路电压种类及大小。
②根据每台电动机的启动、运行、调速、制动及保护要求,依次绘制各控制环节(基本单元控制线路)。
③设置必要的联锁(包括同一台电动机各动作之间以及各台电动机之间的动作联锁)。
④设置短路保护以及设计任务书中要求的位置保护(如极限位、越位、相对位置保护)、电压保护、电流保护和各种物理量保护(温度、压力、流量等)。
⑤根据拖动要求,设计特殊要求控制环节,如自动抬刀、变速与自动循环、工艺参数测量等控制。
⑥按需要设置应急操作。
(4)根据照明、指示、报警等要求设计辅助电路。
(5)总体检查、修改、补充及完善。主要内容包括:
①校核各种动作控制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矛盾或遗漏。
②检查接触器、继电器、主令电器的触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超过电器元件允许的数量。
③检查联锁要求能否实现。
④检查各种保护能否实现。
⑤检查发生误操作所引起的后果与防范措施。
(6)进行必要的参数计算。
(7)正确、合理地选择各电器元件,按规定格式编制元件目录表。
(8)根据完善后的设计草图,按GB/T 6988电气制图标准绘制电气原理线路图,并按GB/T 5094-1985《电气技术中的项目代号》要求标注器件的项目代号,按GB 4884-1985《绝缘导线的标记》的要求对线路进行统一编号。
2.工艺设计步骤
(1)根据电气设备的总体配置及电器元件的分布状况和操作要求划分电器组件,绘制电气控制系统的总装配图和接线图。
(2)根据电器元件的型号、外形尺寸、安装尺寸绘制每一组件的元件布置图(如电器安装板、控制面板、电源、放大器等)。
(3)根据元件布置图及电气原理编号绘制组件接线图,统计组件进出线的数量、编号以及各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4)绘制并修改工艺设计草图后,便可按机械、电气制图要求绘制工程图。最后按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编写设计说明书及使用说明书。
Ⅹ 高层建筑消防如何进行安全设计
由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高层建筑日趋多元化,建筑物内部的用电设备、易燃易爆物品不断增多,大幅增加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然而,高层建筑火灾因扑救难度大,往往伴随着较大的人员及财产损失。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特点
近年来,高层建筑消防事故频发,造成了重大人员财产损失,消防安全疏散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
消防安全设计要点分析
1、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体系
2.科学布置疏散走道
结合大量的实践数据可以得知,由于高层建筑工程的功能不同,在消防安全疏散体系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消防安全设计环节,要求设计人员结合建筑物的各项功能,对既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人员疏散过程更加安全。在布置廊道的过程当中,消防安全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居民的日常生活情况,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果出现火灾,建筑物内部的人员能够快速逃离,例如,在高层建筑工程当中,走道一般采用无尽端房间外廊式或者内廊式,但是,在办公建筑物当中,走道一般采用环形走道形式。
3、优化安全疏散路线
在高层建筑物当中,合理设计安全疏散路线特别重要,该路线也是火灾应急疏散的主要途径,通常而言,疏散路线长度越短,其安全性越高,因此,在设计安全疏散路线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安全预警,加强安全火灾宣传力度,并合理设计安全撤离路线。同时,安全疏散方向需要在疏散平面图上部进行标注,明确被困人员的安全逃离方向,能够帮助被困人员快速找到安全出口。
除此之外,在各个楼层当中,设计人员还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疏散布局,确保各个安全出口布局更加均匀,避免出现“逆流”现象,一旦出现火灾现象,被困人员可以快速找到安全疏散通道。结合安全疏散路线可以得知,设计人员还要明确疏散楼梯的具体位置,在大部分高层建筑项目中,疏散楼梯主要设置在电梯周围,如果出现火灾,被困人员可以利用疏散楼梯进行逃生。同时,将应急通道有效整合,能够实现快速疏散。当然,在具体设计环节,尽可能减少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共同使用一个凹廊作为前室的现象。采用此种设计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安全疏散效率。
4.合理设计建筑楼梯与安全出口
在建筑物楼梯间当中,通过设计应急安全出口,一旦出现火灾,该出口能够作为核心逃生通道,若设计不合理,也会影响人员的正常疏散。所以,设计人员需要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认真按照相应的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合理控制安全出口数量,确保安全出口的宽度符合规定要求。
5、优化消防配电线路设计
第一,合理确定消火栓泵和喷淋泵配水管线的具体位置。在消火栓体系当中,水喷淋系统和水幕系统是核心设备,如果消防泵运行稳定性较差,会严重影响到后续的消防效果。所以,在设计高层建筑物配电线路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要遵守安全性设计原则,并结合高层建筑物的建设规模,将消防泵设置在泵房内部。通常来讲,消防配电线路主要分成两部分,分别是双电源和双回路电源。
第二,优化设计排烟装置与配电线路。在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当中,防排烟装置特别重要,主要包含风机与排烟机,以及不同类型的阀门,各类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较大的运行故障,会严重影响疏散效果。同时,因为高层建筑物内部的防排烟装置较为集中,在具体设计工作当中,设计人员要将主电源电路与联动控制电路有效连接。一般来讲,若将阻燃电缆完全暴露在明火当中,设备的电气绝缘会明显下降。
另外,在设置防排烟装置线路的过程当中,需要采取耐火性能较好的低压电缆或者耐火电缆,如果采取暗敷方式,通常需要采取耐火电缆,而且其周围的联动控制线路,也需要采取耐火型电缆。
6、完善火灾自动报警体系
对于高层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器来讲,探测器相当于其眼睛,可以快速将火警信号传输给报警控制装置,探测器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温度类型、烟雾类型、光线类型与可燃气体类型等。在选择探测器的过程当中,要求设计人员结合火灾的特点,包括建筑物内部房间的实际温度,以及建筑物屋顶形状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消防联动控制装置
常见的高层建筑物消防联动控制装置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第一,防排烟装置。例如空调装置和风机,通过合理设置空调设备与风机,能够有效提升高层建筑安全消防疏散效率。
第二,各类机电装置。常见的机电设备主要包含电梯和风机。
第三,安全消防系统。例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气体灭火系统等。
通过采用联合控制技术,能够将火灾报警信号,在短时间内,快速传递给消防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发出正确的指令,为高层建筑火灾消防疏散提供有利条件。
装修改造设计中统筹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高层建筑装修改造设计,各部分消防设计一般独立进行,导致时常出现局部满足消防设计规范要求而忽视了整体消防设计要求的情况。如局部减少疏散通道宽度、将公共疏散楼梯纳入门店内部、局部调整防火防烟分区等。因未达到规模以上不属于消费设计审批范围,容易导致局部改造影响整体消防安全。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