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某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采用稀硫酸代替
(1)稀硫酸不来具有挥发性,因此如源果采用稀硫酸代替盐酸,能省略B装置; 故答案为:能; (2)氢气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水,因此D中现象是物质由红色变成黑色; 故答案为:物质由红色变成黑色; (3)因E中的无水硫酸铜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应选D装置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D装置质量减少了2.4g,减少的是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因此Fe 2 O 3 的质量为2.4g÷
故答案为:D;E中的无水硫酸铜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水的质量增大;80%; (4)如果没有C装置,即没有吸收氢气中的水分,我们是按照D装置中数据进行计算,有没有吸收水分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故答案为:不影响. |
⑵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一定量的金鱼藻和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
A、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净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即光合作用氧气产专生量和呼吸作属用消耗量的差值,A错误;
B、如果在光照在光补偿点以下,可放出CO2,B错误;
C、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因此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实验,C正确;
D、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该选用多套装置设置不同的距离,并且气泡太少,故观察气泡产生的速率不现实,D错误.
故选:C.
⑶ 小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A、沿ON前后转动板E,则纸板E上无法显示光线,达不到探究的目的,不合题意;
B、沿版ON前后转动板权F,可探究三线是否共面,不能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不合题意;
C、OB与法线ON的夹角是反射角,它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无法直接改变反射角,不合题意;
D、改变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属于改变入射角,这样进行多次实验,可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D.
⑷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
等于;同一平面;不能;OE
⑸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正确的是()①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光合作用
①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净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即光合作用氧气产生回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答量的差值,①错误; ⑹ 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发现很多实验都能使图中小气球鼓起来,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液体药品是稀盐酸,产生了气体,可能是稀盐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与金属反应生成了氢气;如果气体是CO2,反应可以为:CaCO3+2HCl=CaCl2+H2O+CO2↑如果为H2,反应可以为Fe+2HCl═FeCl2+H2↑.(合理即可) ⑺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1)让一细光束AO沿平面EOM射到镜面O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内射光线、入射光线和容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1)不能;同一平面内;(2)见上表;(3)OA;可逆. ⑻ 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以测定一定条件下1mol气体的体积.图中仪器C称为液体量瓶,瓶颈上有110~130mL刻
(1)当A瓶加料口塞上橡胶塞,微热,储液瓶(B瓶)内导管中液面会上升,观察上升液面在一段时间内无明显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完好;
故答案为:25.5; ③实验误差=
故答案为:4.08%; ④实际测得1mol氢气的体积为25.5L,理论上为22.4L,则实际上偏大, A、镁带中含有跟硫酸不反应的杂质,对反应生成氢气量减少,体积偏小,故A错误; B、镁条表面的氧化物没有除,部分氧化物和硫酸反应而没有气体生成,会导致气体体积偏小,故B错误; C、镁带中含有少量的铝,相同质量的镁和铝,铝生成的氢气多,所以会导致气体体积偏大,故C正确; D、所用稀硫酸不足量,镁条不能全部反应,生成氢气减小,体积偏小,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⑼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各步骤中的填空:(1)小华
⑽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做功 (1)电流通过电阻丝会产生热量,瓶中的煤油吸热温度会升高,利用转化法,专根据煤属油温度变化的大小来判断电流做功的多少,并且在此利用控制变量法,从公式△t= Q Cm 可知应控制两瓶中煤油的质量相等. (2)借助煤油温度变化的大小来判断电流做功的多少,因此温度的变化越明显越好,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煤油的比热容较小,所以温度变化较大. (3)从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路的特点可知,要想使通过两瓶中电阻丝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应让两电阻丝串联,而两电阻丝的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但甲瓶中的电阻丝较长,所以其电阻较大,分担的电压较大. (4)从(3)题中可知甲瓶中电阻丝的阻值大于乙瓶中电阻丝的阻值,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甲瓶中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大于乙瓶中电阻丝两端的电压,而甲瓶温度升高较多,所以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电流做功越多. 故答案为:(1)温度;相等. (2)C. (3)串联;大. (4)多. 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zy型液压自动张紧装置
浏览:664
尼尔机械纪元屠村任务怎么做
浏览:450
为什么要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设计
浏览:322
电动工具名牌有哪些要求
浏览:542
什么情况下采用双闸板阀门
浏览:130
打井设备一套多少钱
浏览:848
机械设备报审应包含哪些资料
浏览:924
引风机电机轴承应该加什么油
浏览:725
广州工业轴承怎么样
浏览:95
发电机加药装置作用
浏览:178
利祥电动工具电话
浏览:981
仪表盘显示运输模式怎么开启
浏览:479
小型洗衣液加工都需要什么设备
浏览:585
仪表台坏了大灯怎么不亮
浏览:947
燃气管阀门与普通气阀一不一样
浏览:978
斯柯达仪表指针不动怎么解决
浏览:979
机械革命x8ti怎么重置电脑
浏览:180
魅工具箱改机型
浏览:811
万向传动装置滑动叉
浏览:325
机械配件快递费记什么会计科目
浏览: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