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桥梁怎样防洪
1、桥梁的最小总跨径应通过水文计算确定;
2、桥下净空应满足泄洪需要,即桥梁底面应高出设计水位一定距离;
3、桥墩应尽量设计成流线型,减小阻力面积;
4、桥台应设置导流装置。
『贰』 水库调度自动化在防洪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水库调度自动化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利用防洪报汛的无、 线电通讯网络、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遥测系统)、全国微波和卫星传送等手段、采集传输水文实时信息。它的特点是快速、准确、大量地收集信息,线路畅通有保证。二是水文实时信息的接收、处理、储存、检索和应用系统。它是利用计算机向用户提供实时雨情、水情和水库告警信息,并能随时、 监视水文情势的发展,它能方便地检索用户需要的各种信 息。三是在计算机上使用的水文预报和水库调度计算等自动化系统。它具有计算时间短、计算精度高,有多种预报方法等特点,可以快速计算出多种预报结果,加以比较选择,确定水库调度方案。
水库调度自动化的运用,不仅关系到工程效益的发挥, 同时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地合理地调度,可以解决防洪与兴利的矛盾,既 保住水库大坝安全,又对洪水起调蓄作用,削减洪峰,减小水库下游的损失;水库调度自动化,可以增加信息的来源及可靠性,增长有效预见期,争取时间采取防洪措施;还能提高预报精度,正确的预报成果和多种调度方案,可作为防洪指挥部门部署防洪战略的依据。
『叁』 液压传动系统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液压传动主要应用如下:
(1)一般工业用液压系统塑料加工机械(注塑机)、压力机械(锻压机)、重型机械(废钢压块机)、机床(全自动六角车床、平面磨床)等;
(2)行走机械用液压系统工程机械(挖掘机)、起重机械(汽车吊)、建筑机械(打桩机)、农业机械(联合收割机)、汽车(转向器、减振器)等;
(3)钢铁工业用液压系统冶金机械(轧钢机)、提升装置(升降机)、轧辊调整装置等;
(4)土木工程用液压系统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浪潮防护挡板)、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和矿山机械(凿岩机)等;
(5)发电厂用液压系统涡轮机(调速装置)等;
(6)特殊技术用液压系统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及方向舵控制装置、升降旋转舞台等;
(7)船舶用液压系统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
(8)军事工业用液压系统火炮操纵装置、舰船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等。
液压传动是指以液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方式。在液体传动中,根据其能量传递形式不同,又分为液力传动和液压传动。液力传动主要是利用液体动能进行能量转换的传动方式,如液力耦合器和液力变矩器。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压力能进行能量转换的传动方式。在机械上采用液压传动技术,可以简化机器的结构,减轻机器质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制造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可靠性。
『肆』 机械式传动系和液力机械式传动系统有什么区别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1.动力元件
动力元件是把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液压力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作用是为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动力元件为各种液压泵。
2.执行元件
执行元件是将油液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作用是在压力油的推动下输出力和速度(直线运动),或力矩和转速(回转运动)。这类元件包括各类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液力传动是液体传动的一个分支,它是由几个叶轮组成的一种非刚性连接的传动装置。这种装置把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动能,再将液体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起着能量传递的作用。液力传动有诸多优点,如自动适应性,防振、隔振性能,还具有过载保护、自动协调、分配负载的功能。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效率较低、高效范围较窄等。
『伍』 水文观测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是为收集、传递和处理水文实时数据而设置的各种传感器、通信设备和接受处理装置的总称。通常由遥测站、信道和接收处理中心三部分组成。在自动测报技术投入应用以前,水文资料的收集全靠少量人工观察,水文站和雨量站通过电报或有线电话进行信息的传送。这不仅由于人力及自然环境的限制,观测站点稀,信息量少,而且由于当时通信手段落后,信息传输时效性差,不能满足防洪调度和水资源管理等应用的要求。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较早重视自动测报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20世纪60年代,日本和美国就已经开始水文自动测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其产品于70年代后期逐渐成熟并进入国际市场。1976年美国SM公司在美国陆军工程团的资助下,与美国天气局合作研制的一套水文自动测报设备是这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产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自动测报设备的不断完善,数据传输方式的多元化及其可靠性的增加,以及微机技术、预报调度理论和软件的进一步发展,水文自动测报和防洪调度自动化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国水文自动测报技术的开发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和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建系统快速采集的数据为防汛调度决策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水利部开始规划建设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先后组织编制了《全国防汛信息系统规划要点》(1992年)、《全国防汛水情信息系统建设规划》(1993年)、《全国防汛计算机广域网建设规划》(1993年)、《全国中央报汛站水文测验设施建设规划》(1994年)、《全国防汛抗旱调度指挥系统建设规划》(1995年)、《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议书》(1995年)、《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总体设计》(1998年)和《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研究报告》(1998年)。2003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在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水情分中心建设中全面总结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测报技术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电子传感、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进行水文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为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在总结示范区的建设和运行经验及国内外近几年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新技术、新经验的基础上,对1994年版规范进行修订,形成了2003年新规范,并颁布实施。2003年版规范在各方面内容都作出了重大调整和补充。
『陆』 防洪器材都有什么
吸水膨胀袋:
“膨胀防洪袋”是以高分子保水剂作为固水膨胀的主体物质,预先填充在高透水性的双层织布中而制成的一种高效率防洪用品。它以世界先进的“以水堵水”的科学理念,420克的吸水袋浸水2-3分钟立即成为18千克的应急膨胀袋,其应用是在发生洪水漫堤或溃口时,能以最快的速度防洪堵漏。与五星【吸水膨胀袋】相比,传统沙土袋更具缺点:使用前需准备大量的沙石泥土,在城市和河床高的平原地区无法储备;使用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来装填、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运输;使用后:需要进行固体废物清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污染环境。
防汛沙袋
俗称:消防沙袋,防水沙包,消防专用沙袋,抗洪沙袋,抗洪防汛沙袋
石笼网箱:
网箱是指用重型六角网作的箱型网笼,因此有称之为“石笼网或者石笼网网箱”,欧洲也叫格宾网,石笼网箱。石笼网箱在施工现场经石头填充,构成具有柔性、透水性及整体性的结构, 如挡墙、河道衬砌、堰等支挡的防冲蚀工程。
多功能救援担架:
用于消防紧急救援、深井及狭窄空间救护、地面一般救护、高空救助、化学事故现场救护。体积小,重量极轻,便于携带,应用范围广可单人操作。可水平或垂直吊
多功能折叠工具锹:
锹面9*13CM 总长42 镐头长10.5 每箱50把装
救援冲锋梯:
产品说明:这款多功能竹节梯是一款结构独特,使用方便的铝合金梯子。才用高强度的尼龙塑料和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制成。可以自由伸缩到不同的高度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高度可以由1米调节到3.8米。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到室外使用。而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起来,高度只有半米不到,同时这款梯子采用铝合金制造而成,重量只有9公斤左右。搬运非常的方便。
防汛专用雨衣:
雨衣是由防水布料制成的挡雨衣服。雨衣适用的防水布料有胶布、油布和塑料薄膜等。现代的雨衣防水布料注重透气性,常用的如特制尼龙和Gore-Tex等。透气型雨衣利于人在穿着防雨时湿热的水气从雨衣内散出,增加舒适度。
救生衣-
救生圈:救生衣(a life jacket)又称救生背心,是一种救护生命的服装,设计类似背心,采用尼龙面料或氯丁橡胶(NEOPRENE),浮力材料或可充气的材料,反光材料等制作而成。一般使用年限为5-7年,是船上、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之一。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
水上救援漂浮绳:
水上漂浮绳规格:8mm ,6mm,4mm ★水上漂浮绳长度:30米 (可根据需要增减长度)
便捷式防汛抢险打桩机:
WX-KY2012型气动打桩机(植桩机)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膨胀原理,使活塞打击锤,在运动中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来撞击木桩上端,从而达到桩进入深层地面为目的。WX-KY2012型气动打桩机(植桩机)与人工打桩相比,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打桩速猛、省工省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连续作业。
防汛组合工具包:
含(镐、钯、锄头、十磅锤、砍刀、方铲、电筒、水鞋、防汛战斗服、防寒雨衣、救生绳、双背带、救生衣、毛巾、水壶、头盔、消防斧头、信号灯)组合工具。该组合轻便、工具配备齐全适用于救援队员适用。
围堤堵漏布:
该装置分为两部分,堵水布和收放器,经过我们多次反复试验和客户反馈显示,均达到理想的效果。堵水布经科学防水处理,经久耐用、轻便、使用灵活。广泛用于江河水库堤坝、涵洞等管涌、急流转弯处、山体滑坡等。
橡皮艇-冲锋舟:
准成6人,13人 可以选配发动机 雅马哈发动机
全方位工作照明灯:
4*500W灯头、本田发电机、可升降操作杆
救生抛投器:
以压缩空气作为推动力的抛绳器械,使用中不会产生火花和火苗,适用于充满油、气的环境。水陆两用,并可回收反复使用;采用耐用的材料,使用寿命长;可以更换不同的发射管,满足各种用途。规格型号:抛射距离:≥120米,抛射绳拉力:2000牛顿,配置:发射器1个、弹头(发射管),1根拉力为2450牛顿120米绳索、绳箱、充气装置、发射瓶、携带包、中文手册。
手抛式水上救生器:
手抛式水上救生器是一种灵活机动又轻便的近距离水上救援装备,由救生包、救援绳、手提包装袋等组成。自动充气救生圈被包裹在救生包内,通过救援绳与手提包装袋相连。当需要救援时,从手提包装袋内取出救生包,由手用力抛向落水者,救生包落水后5秒钟内自动充气成救生圈,供落水者使用,再由救援绳拉往船边或岸边,达到救援目的。使用后,通过更换CO2小气瓶及自动阀内水敏触发剂,手抛式救生器可重复使用。
便捷式救生抛投器:
本产品是专业救援用的便捷气动式救援抛绳器,抛射距离可达75M以上,可作为船对船船对岸、高山涧的抛绳救援使用。该产品重量轻,携带方便,枪式发射便捷简单,抛射目标的准确性高;可根据不同救援目的抛射不同救援弹。
军用单帐篷 军用棉帐篷 民用棉帐篷
护坡生态袋:
生态袋具有优异的物理及化学性能,这种特殊配制的材料可以抵抗紫外线的侵蚀,不受土壤中化学物质的影响,不会发生质变或腐烂,永久不可降解并可以抵抗虫害的侵蚀,抗老化,无毒,抗酸碱盐侵蚀及微生物分解,只透水不透土、对植物友善又可植被绿化。
『柒』 液压传动都有哪些应用领域
液压传动主要应用如下:
(1)一般工业用液压系统塑料加工机械(注塑机)、压力机械(锻压机)、重型机械(废钢压块机)、机床(全自动六角车床、平面磨床)等;
(2)行走机械用液压系统工程机械(挖掘机)、起重机械(汽车吊)、建筑机械(打桩机)、农业机械(联合收割机)、汽车(转向器、减振器)等;
(3)钢铁工业用液压系统冶金机械(轧钢机)、提升装置(升降机)、轧辊调整装置等;
(4)土木工程用液压系统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浪潮防护挡板)、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和矿山机械(凿岩机)等;
(5)发电厂用液压系统涡轮机(调速装置)等;
(6)特殊技术用液压系统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及方向舵控制装置、升降旋转舞台等;
(7)船舶用液压系统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
(8)军事工业用液压系统火炮操纵装置、舰船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等。
液压传动是指以液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方式。在液体传动中,根据其能量传递形式不同,又分为液力传动和液压传动。液力传动主要是利用液体动能进行能量转换的传动方式,如液力耦合器和液力变矩器。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压力能进行能量转换的传动方式。在机械上采用液压传动技术,可以简化机器的结构,减轻机器质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制造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可靠性。
『捌』 防洪水指的是什么意思
防洪水指根据洪水规律与洪灾特点,研究并采取各种对策和措施,以防止或减轻洪水灾害,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利工作。其基本工作内容有防洪规划、防洪建设、防洪工程的管理和运用、防汛(防凌)、洪水调度和安排、灾后恢复重建等。防洪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洪也是水利科学的一项重要专业学科。
1949年后,为了减轻洪灾威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整治江河,制定、修订江河防洪规划,开展防洪工程建设。到20世纪末,全国共培修、新建堤防、海塘26万余km,兴修了多处分洪工程,开辟了行蓄洪区98处,有重点地整治了河道,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8万余座,大中型水闸2000多处。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概念,加强了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全国已建设水情、雨情报汛站8600多处,利用计算机、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观测、预报洪水。已制定颁布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防汛条例等一系列防洪法规。
到20世纪末,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建成了具有一定基础的防洪体系。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皆已初步建成了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为主要内容的防洪体系。在抗御实际发生的历次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望21世纪,中国在防洪措施方面还要继续更新观念,进一步实现:
①加强和完善防洪工程措施与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密切结合。
②提高防洪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防洪工程的除害兴利和环境生态等综合效益,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更多贡献。
③加速推广高新技术,尽快实现防洪措施的信息化、数字化,不断完善水文、气象测报手段,提高洪水预报和调度的水平,使防洪工程体系发挥更大作用。
④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防洪措施要不断增加和日趋完善,以尽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防洪日益增高的要求。
(8)自动防洪装置扩展阅读
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常造成江河沿岸河谷、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海岸地带的淹没。但由于洪水现象的周期性和随机性特点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地带被淹没的范围和时间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是不固定的和有机率性的。
这些受洪水泛滥威胁的地带,大多仍可被人类开发利用,从而出现了洪水灾害(见水灾)和防洪问题。洪泛区又常具有适宜发展农业与其他经济事业的优越条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洪泛区的开发利用日益扩大,有些地区还逐渐成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
世界上很多国家,已开发的洪泛区常成为其主要经济区。如日该国洪泛区占其国土面积的10%,居住人口一半以上,聚集财富占72%,且有愈益集中的趋势。荷兰国绝大部分为平原,约有2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80%的土地靠海堤保护。苏联有5%的土地受融雪、暴雨、冰凌洪水为害,平均每年有5400~8100万亩受灾。
中国国土有10%左右的面积位于河湖沿岸及滨海三角洲地区,居住着约50%的人口,工、农业产值已分别占全国的70%与60%,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也有类似情况。因此,防洪在很多国家的江河治理中被列为首要或主要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防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防洪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