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装置

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04-08 13:01:20

㈠ 平板菌落计数的原理是什么它适用于哪些微生物的计数

原理:
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涂布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适用于:

通常用来测定样品中所含细菌、孢子、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的数量。

㈡ 微生物检验中饮料的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具体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两个平板总共挑选10个典型菌落或者是可疑菌落(是五五分还是四六分这个全凭你心情了),有的菌落长的在10个以下的就有几个接种几管就OK了。
每次接种前将典型和可疑菌落分类,哪个多就多接种几管,少的就少接种几管,每个样品只需选15-150菌落间的稀释度接种BGLB管。
接种的目的是看是否产气且是否有大肠。

㈢ 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为什么

1、无菌操作。

2、稀释良好,不会太浓或太稀。

3、菌落生长时间控制好,不会长的太大不便区分,也不至于太小影响计数。

首先将待测样品作一系列稀释,稀释度的选择很重要,以三个稀释度中的第二稀释度倒平板所出现的平均菌落数在50个左右为最好。

再取一定量的稀释菌液接种到培养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皿中的培养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3)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数量,一般采用标准平板菌落计数法(SPC)对食品中的活的微生物进行菌落形成单位(CFU)数量的检测。

即将部分样品取出混合均匀,用适当的稀释液进行梯度稀释,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涂布或倾注琼脂平板,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一定的时间,然后通过肉眼观察或电子计数器对所有可见菌落进行计数。

虽然日常检测大多采用倾注平板的方法,但是涂布法在检测热敏性菌体方面更有优势,能取得更好的计数结果,而且更适合于严格好氧菌。涂布法的缺点是涂布时琼脂表面不干燥和培养后菌落蔓延导致无法计数。

使用注意事项

仪器要放在平整牢固的试验台上,点数时,探笔不要过于倾斜,轻点至有弹跳感,数字即可显示。仪器应防尘,放大镜表面的灰尘,要用纯化水清洗后,再用镜头纸擦拭干净即可,另外还应防潮、防剧烈震动、防日光曝晒、防酸碱等,使用完后加防护罩。仪器及探笔非专业人员不能拆卸,有故障,请专业技术人员检修。

㈣ 跪求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涂布平板法 测定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实验步骤(详细)

涂布平板法实验器材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配制 牛肉膏 0.3g
蛋白胨 1g
氯化钠 0.5g
琼脂 2g
自来水 100mL
pH 7.0~7.2 灭菌 1.05kg/cm2,22min
配制具体步骤
1.称量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牛肉膏、蛋白胨、NaCl放入烧杯中。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也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后直接放入水中,这时如稍微加热,牛肉膏便会与称量纸分离,然后立即取出纸片。蛋白胨很易吸潮,在称取时动作要迅速。另外,称药品时严防药品混杂,一把牛角匙用于一种药品,或称取一种药品后,洗净、擦干,再称取另一药品,瓶盖也不要盖错。
2.溶化
在上述烧杯中可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用玻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待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如果配制固体培养基,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化的药品中,再加热溶化,在琼脂溶化的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使烧杯破裂。最后补足所失的水分。
3.调pH
在未调pH前,先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的原始pH值,如果pH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逐滴加入1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值,直至pH达7.6。反之,则用1mol/L HCl进行调节。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避免回调,否则,将会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对于有些要求pH值较精确的微生物,其pH的调节可用酸度计进行(使用方法,可参考有关说明书)。
4.过滤
趁热用滤纸或多层纱布过滤,以利结果的观察。一般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这一步可以省去(本实验无需过滤)。很多都是不需要过滤的。
5.分装
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或三角烧瓶内。分装装置见图Ⅴ-1。
分装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以免沾污棉塞而引起污染。
(1)液体分装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
(2)固体分装分装试管,其装量不超过管高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如图Ⅴ-2。分装三角烧瓶的量以不超过三角烧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3)半固体分装试管一般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6.加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棉塞制作方法附本实验后面)。
7.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扎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麻绳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三角烧瓶加塞后,外包牛皮纸,用麻绳以活结形式扎好,使用时容易解开,同样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8.灭菌
将上述培养基以1.05kg/cm2(15磅/英寸2),121.3℃, 2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灭菌,则应放入冰箱内暂存。
9.搁置斜面
将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至50℃左右,将试管棉塞端搁在玻棒上,搁置的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为宜。
10.无菌检查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的温室中培养24—48小时,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1.活材料: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菌剂。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附录三、1)
3.器材:90ml无菌水、9ml无菌水、无菌平皿、lml无菌吸管、天平、称样瓶、记号笔、玻璃刮铲等。
四、实验方法
1.样品稀释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待测样品l0g,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并放有小玻璃珠的250ml三角瓶中,用手或置摇床上振荡20min,使微生物细胞分散,静置20-30s,即成10-1稀释液;再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0-1稀释液l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让菌液混合均匀,即成10-2稀释液;再换一支无菌吸管吸取10-2稀释液1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也吹吸三次,即成l0-3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4、10-5、10-6、10-7、10-8、10-9等一系列稀释菌液(图22-1)。
图22-1 平板计数法中样品的稀释和稀释液的取样培养
用稀释平板计数时,待测菌稀释度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确定。样品中所含待测菌的数量多时,稀释度应高,反之则低。通常测定细菌菌剂含菌数时,采用10-7、10-8、10-9稀释度,测定土壤细菌数量时,采用10-4、10-5、10-6稀释度,测定放线菌数量时,采用l0-3、10-4、10-5稀释度,测定真菌数量时,采用10-2、10-3、10-4稀释度。
2.平板接种培养 平板接种培养有混合平板培养法和涂抹平板培养法两种方法。
(1)混合平板培养法 将无菌平板编上10-7、10-8、10-9号码,每一号码设置三个重复,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要求吸取10-9稀释液各1ml放入编号10-9的3个平板中,同法吸取10-8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8的3个平板中,再吸取10-7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7的3个平板中(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时,吸管可不必更换)。然后在9个平板中分别倒入已融化并冷却至45—50℃的细菌培养基(图22-2),轻轻转动平板,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冷疑后倒置,适温培养。至长出菌落后即可计数。
(2)涂抹平板计数法 涂抹平板计数法与混合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先将培养基熔化后趁热倒入无菌平板中,待凝固后编号,然后用无菌吸管吸取0.1ml菌液对号接种在不同稀释度编号的琼脂平板上(每个编号设三个重复)。再用无菌刮铲将菌液在平板上涂抹均匀(图22-3),每个稀释度用一个灭菌刮铲,更换稀释度时需将刮铲灼烧灭菌。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涂抹时,也可以不更换刮铲。将涂抹好的平板平放于桌上20—30min,使菌液渗透入培养基内,然后将平板倒转,保温培养,至长出菌落后即可计数。

㈤ 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来获得微生物数量的方法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实验器材简单,操作容易,技术壁垒低,成本低

缺点: 操作麻烦,太慢,易受环境杂菌污染干扰,只适用于微生物数量很小的样品

㈥ 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具体实验步骤

一、目的要求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现象进行的,也就是说一个菌落即代表一个单细胞。计数时,先将待测样品作一系列稀释,再取一定量的稀释菌液接种到培养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这种计数法的优点是能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此法常用于某些成品检定(如杀虫菌剂),生物制品检定以及食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检定等。但平板菌落计数法的手续较繁,而且测定值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三、器材

大肠杆菌悬液,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ml无菌吸管,无菌平皿,盛有4. 5 ml无菌水的试管,试管架和记号笔等。

四、操作步骤

1.编号:

取无菌平皿 9套,分别用记号笔标明10-4、10-5、10-6各3套。另取6支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排列于试管架上,依次标明10-1、10-2、10-3、10-4、10-5、10-6。

2.稀释

用1ml无菌吸管精确地吸取0.5ml大肠杆菌悬液放入10-1的试管中,注意吸管尖端不要碰到液面,以免吹出时,管内液体外溢。然后仍用此吸管将管内悬液来回吸吹三次,吸时伸入管底,吹时离开水面,使其混合均匀。另取一支吸管自10-1试管吸0.5ml放入10-2试管中,吸吹三次,……其余依次类推。整个稀释过程如图Ⅷ-3。

3.取样

用3支1ml无菌吸管分别精确地吸取10-4、10-5、10-6的稀释菌液0.2ml,对号放入编好号的无菌培养皿中。

4.倒平板

于上述盛有不同稀释度菌液的培养皿中,倒入溶化后冷却至45℃左右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约10—15ml,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动混匀,待凝固后,倒置于37℃温室中培养。

5.计数

培养24小时后,取出培养皿,算出同一稀释度三个平皿上的菌落平均数,并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每毫升中总活菌数=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5

一般选择每个平板上长有30—300个菌落的稀释度计算每毫升的菌数最为合适。同一稀释度的三个重复的菌数不能相差很悬殊。由10-4、10-5、10-6三个稀释度计算出的每毫升菌液中总活菌数也不能相差悬殊,如相差较大,表示试验不精确。

平板菌落计数法,所选择倒平板的稀释度是很重要的,一般以三个稀释度中的第二稀释度倒平板所出现的平均菌落数在50个左右为最好。

平板菌蓓计数法的操作除上述的以外,还可用涂布平板的方法进行。二者操作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涂布平板法是先将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倒平板,待凝固后编号,并于 37℃温室中烘烤30分钟左右,使其干燥,然后用无菌吸管吸取 0.2ml菌液对号接种于不同稀释度编号的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再用无菌玻璃刮棒将菌液在平板上涂布均匀,平放于实验台上20—30分钟,使菌液渗透入培养基内,然后再倒置于37℃的温室中培养。

五、实验报告

1.结果

将计数结果填入下表。

2.思考题

(1)为什么溶化后的培养基要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

(2)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为什么?

(3)同一种菌液用血球计数板和平板菌落计数法同时计数,所得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4)试比较平板菌落计数法和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法的优缺点。

㈦ 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一般需要什么仪器

一、菌落总数介绍:
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二、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从检样处理、稀释、倾注平皿到计数报告无何明显不同,只是在某些具体要求方面稍有差别,如有的国家在样品稀释和倾注培养进,对吸管内液体的流速,稀释液的振荡幅度、时间和次数以及放置时间等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检验方法参见:
GB4789.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SN0168-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 出口食品菌落计数》
三、说明
(一)样品的处理和稀释:
1.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2.无菌操作:操作中必须有“无菌操作”的概念,所用玻璃器皿必须是完全灭菌的,不得残留有细菌或抑菌物质。所用剪刀、镊子等器具也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样品如果有包装,应用75%乙醇在包装开口处擦拭后取样。
操作应当在超净工作台或经过消毒处理的无菌室进行。琼脂平板在工作台暴露15分钟,每个平板不得超过15个菌落。
3.采样的代表性:如系固体样品,取样时不应集中一点,宜多采几个部位。固体样品必须经过均质或研磨,液体样品须经过振摇,以获得均匀稀释液。
4.样品稀释误差:为减少样品稀释误差,在连续递次稀释时,每一稀释液应充分振摇,使其均匀,同时每一稀释度应更换一支吸管。
在进行连续稀释时,应将吸管内液体沿管壁流入,勿使吸管尖端伸入稀释液内,以免吸管外部粘附的检液溶于其内。
为减少稀释误差,SN标准采用取10mL稀释液,注入90mL缓冲液中。
5.稀释液:样品稀释液主要是灭菌生理盐水,有的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或0.1%蛋白胨水),后者对食品已受损伤的细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对含盐量较高的食品(如酱油)进行稀释,可以采用灭菌蒸馏水。
(二)倾注培养
1.操作方法: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2.倾注用培养基应在46℃水浴内保温,温度过高会影响细菌生长,过低琼脂易于凝因而不能与菌液充分混匀。如无水浴,应以皮肤感受较热而不烫为宜。
倾注培养基的量规定不一,从12~20ml不等,一般以15ml较为适宜,平板过厚可影响观察,太薄又易于干裂。倾注时,培基底部如有沉淀物,应

㈧ 怎样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微生物活菌数

1.先将微生物制成菌悬液
2.梯度稀释
3.涂平板
4.培养,计算菌落数,然后算出菌悬液单位体积的活菌数

㈨ 微生物计数方法有哪些我想知道详细的操作步骤

微生物的显微直接计数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计数原理和计数方法,掌握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技能。
二、实验原理
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有显微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
显微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有杂菌或杂质,常不易分辨。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孢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则采用彼得罗夫·霍泽(Petrof Hausser)细菌计数板。两种计数板的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使用油镜观察。而血球计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计数板下部的细菌不易看清。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图21-1),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分为16个大方格(大方格用三线隔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大方格(大方格之间用双线分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但是不管计数区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计数区都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计数区边长为1mm,则计数区的面积为l mm2,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400mm2。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区的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区的体积为0.1mm3,每个小方格的体积为1/4000mm3。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先要测定每个小方格中微生物的数量,再换算成每毫升菌液(或每克样品)中微生物细胞的数量。
已知:1mm3体积=10 mm×10 mm×10 mm= 1000mm3
所以:1mm3体积应含有小方格数为1000mm3/1/4000mm3=4×106个小方格,即系数K=4×106 。
因此:每ml菌悬液中含有细胞数= 每个小格中细胞平均数(N)×系数(K)×菌液稀释倍数(d)
三、实验器材
1.活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斜面或培养液。
2.器材: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22mm×22mm)、吸水纸、计数器、滴管、擦镜纸。
四、实验方法
1.视待测菌悬液浓度,加无菌水适当稀释(斜面一般稀释到10-2),以每小格的菌数可数为度。
2.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区上盖上一块盖玻片。
3.将酵母菌悬液摇匀,用滴管吸取少许,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下边缘摘入一小滴(不宜过多),让菌悬液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充满计数区,勿使气泡产生,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悬液。也可以将菌悬液直接滴加在计数区上,不要使计数区两边平台沾上菌悬液,以免加盖盖玻片后,造成计数区深度的升高。然后加盖盖玻片(勿使产生气泡)。4.静置片刻,将血球计数板置载物台上夹稳,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区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由于生活细胞的折光率和水的折光率相近,观察时应减弱光照的强度。
5.计数时若计数区是由16个大方格组成,按对角线方位,数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4个大方格(即100小格)的菌数。如果是25个大方格组成的计数区,除数上述四个大方格外,还需数中央l个大方格的菌数(即80个小格)。如菌体位于大方格的双线上,计数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以减少误差。
6.对于出芽的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每个样品重复计数2—3次(每次数值不应相差过大,否则应重新操作),求出每一个小格中细胞平均数(N),按公式计算出每ml(g)菌悬液所含酵母菌细胞数量。
7.测数完毕,取下盖玻片,用水将血球计数板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或抹擦,以免损坏网格刻度。洗净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放入盒内保存。
五、实验作业:
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
计数次数 每个大方格菌数 稀 释
倍 数 试管斜面中的总菌数 平均值
1 2 3 4 5
第一次
第二次

㈩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说明

1.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2.无菌操作:操作中必须有“无菌操作”的概念,所用玻璃器皿必须是完全灭菌的,不得残留有细菌或抑菌物质。所用剪刀、镊子等器具也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样品如果有包装,应用75%乙醇在包装开口处擦拭后取样。
操作应当在超净工作台或经过消毒处理的无菌室进行。琼脂平板在工作台暴露15分钟,每个平板不得超过15个菌落。
3.采样的代表性:如系固体样品,取样时不应集中一点,宜多采几个部位。固体样品必须经过均质或研磨,液体样品须经过振摇,以获得均匀稀释液。
4.样品稀释误差:为减少样品稀释误差,在连续递次稀释时,每一稀释液应充分振摇,使其均匀,同时每一稀释度应更换一支吸管。
在进行连续稀释时,应将吸管内液体沿管壁流入,勿使吸管尖端伸入稀释液内,以免吸管外部粘附的检液溶于其内。
为减少稀释误差,SN标准采用取10mL稀释液,注入90mL缓冲液中。
5.稀释液:样品稀释液主要是灭菌生理盐水,有的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或0.1%蛋白胨水),后者对食品中已受损伤的细菌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如对含盐量较高的食品(如酱油)进行稀释,可以采用灭菌蒸馏水。 1.操作方法: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2.倾注用培养基应在46℃水浴内保温,温度过高会影响细菌生长,过低琼脂易于凝因而不能与菌液充分混匀。如无水浴,应以皮肤感受较热而不烫为宜。
倾注培养基的量规定不一,从12~20ml不等,一般以15ml较为适宜,平板过厚可影响观察,太薄又易于干裂。倾注时,培基底部如有沉淀物,应将底部弃去,以免与菌落混淆而影响计数观察。
3.为使菌落能在平板上均匀分布,检液加入平皿后,应尽快倾注培养基并旋转混匀,可正反两个方向旋转,检样从开始稀释到倾注最后一个平皿所用时间不宜超过20min,以防止细菌有所死亡或繁殖。。
4.培养温度一般为37℃(水产品的培养温度,由于其生活环境水温较低,故多采用30℃)。培养时间一般为48h,有些方法只要求24h的培养即可计数。培养箱应保持一定的湿度,琼脂平板培养48h后,培养基失重不应超过15%。
5.为了避免食品中的微小颗粒或培基中的杂质与细菌菌落发生混淆,不易分辨,可同时作一稀释液与琼脂培基混合的平板,不经培养,而于4℃环境中放置,以便计数时作对照观察。
在某些场合,为了防止食品颗粒与菌落混淆不清,可在营养琼脂中加入氯化三苯四氮唑(TTC),培养后菌落呈红色,易于分别。 1.操作方法:培养到时间后,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计算处原始样品中每克(或每ml)中的菌落数,进行报告。
2.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得超过24h。
3.计数时应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SN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若有二个稀释度均在30~300之间时,按国家标准方法要求应以二者比值决定,比值小于或等于2取平均数,比值大于2则其较小数字(有的规定不考虑其比值大小,均以平均数报告)。
4.若所有稀释度均不在计数区间。如均大于300,则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如均小于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之。如菌落数有的大于300,有的又小于30,但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如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应按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有的规定对上述几种情况计算出的菌落数按估算值报告。
5.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应与稀释倍数成反比(同一稀释度的二个平板的菌落数应基本接近),即稀释倍数愈高菌落数愈少,稀释倍数愈低菌落数愈多。如出现逆反现象,则应视为检验中的差错(有的食品有时可能出现逆反现象,如酸性饮料等),不应作为检样计数报告的依据。
6.当平板上有链状菌落生长时,如呈链状生长的菌落之间无任何明显界限,则应作为一个菌落计,如存在有几条不同来源的链,则每条链均应按一个菌落计算,不要把链上生长的每一个菌落分开计数。如有片状菌落生长,该平板一般不宜采用,如片状菌落不到平板一半,而另一半又分布均匀,则可以半个平板的菌落数乘2代表全平板的菌落数。
7.当计数平板内的菌落数过多(即所有稀释度均大于300时),但分布很均匀,可取平板的一半或1/4计数。再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该平板的菌落数。
8.菌落数的报告,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菌落数在1~100时,按实有数字报告,如大于100时,则报告前面两位有效数字,第三位数按四舍五入计算。固体检样以克(g)为单位报告,液体检样以毫升(ml)为单位报告,表面涂擦则以平方厘米(cm)报告。

阅读全文

与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zy型液压自动张紧装置 浏览:664
尼尔机械纪元屠村任务怎么做 浏览:450
为什么要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设计 浏览:322
电动工具名牌有哪些要求 浏览:542
什么情况下采用双闸板阀门 浏览:130
打井设备一套多少钱 浏览:848
机械设备报审应包含哪些资料 浏览:924
引风机电机轴承应该加什么油 浏览:725
广州工业轴承怎么样 浏览:95
发电机加药装置作用 浏览:178
利祥电动工具电话 浏览:981
仪表盘显示运输模式怎么开启 浏览:479
小型洗衣液加工都需要什么设备 浏览:585
仪表台坏了大灯怎么不亮 浏览:947
燃气管阀门与普通气阀一不一样 浏览:978
斯柯达仪表指针不动怎么解决 浏览:979
机械革命x8ti怎么重置电脑 浏览:180
魅工具箱改机型 浏览:811
万向传动装置滑动叉 浏览:325
机械配件快递费记什么会计科目 浏览: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