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避雷针安装规范要求
根据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章节5‘ 防雷装置’的要求,接闪器可以用铜、镀锡铜、铝、铝合金、热浸镀锌钢、不锈钢、外表面镀铜的钢等各种材料制成,只要满足其最小截面和厚度的要求即可。也就是说,只要不是那么容易锈蚀,不至于因风吹雨打而轻易损坏,大多数常见的金属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接闪器。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的计算,在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附录D‘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中列出了计算单支接闪杆(避雷针)、两支等高接闪杆、两支不等高接闪杆、成矩形布置的四支等高接闪杆、单根接闪线(接闪带、避雷带)、两根等高接闪线的保护范围的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并绘制了相关示意图。
避雷针的防雷作用是它能把闪电从保护物上方引向自己并安全地通过自己泄入大地,因此,其引雷性能和泄流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以避雷针作为接闪器的防雷电原理是:避雷针通过导线接入地下,与地面形成等电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电场强度增加到极限值的雷电云电场发生畸变,开始电离并下行先导放电;避雷针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尖端放电,形成向上先导放电;两者会合形成雷电通路,随之泻入大地,达到避雷效果。实际上,避雷针是引雷针,可将周围的雷电引来并提前放电,将雷电电流通过自身的接地导体传向地面,避免保护对象直接遭雷击。
② 避雷塔设计依据是什么
一般来说,避雷塔是一种占地面积小,性价比高,被广大建设单位采用的,公司生产的避雷塔的钢管占地面积为9-18米,塔体采用的比较合理的阶段,通过连接器来进行高强度的螺栓连接,内置式的爬梯与布线的方式既可以给操作人员提供方便,安全的操作环境,又能使得馈线避免日晒雨淋,大大延长了馈线的使用寿命,并且中国杆塔的避雷塔的塔心是不会因为安装馈线而出现偏移的现象的,塔体中底部采用的是双螺母去固定,结构对塔体中的垂直度进行微调,能够有效的确保安装的精度
③ 什么情况下需要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中国气象局第21号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
第四条 下列建(构)筑物、场所和专设施属的防雷装置应当经过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
(二)油库、气库、加油加气站、液化天然气、油(气)管道站场、阀室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及设施;
(三)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金融证券、文化教育、不可移动文物、体育、旅游、游乐场所等社会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以及各类电子信息系统;
(四)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
④ 怎么制作简易沼气池的脱硫装置
用一大口径工程塑料管(不可燃烧的材质即可),两端用塑料板焊接密封,即成为密闭容器。然后根据图示操作即可。做好后,要进行检验,防止漏气。
⑤ 设计沼气脱硫塔时,气体在塔内应该停留多长时间
据我所知,好像和你的塔高没关系吧。只是和你里面填充的脱硫剂(三氧化二铁)多少有关吧。不知道你从哪里得知和高度有关的。
⑥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这是建筑物的防雷,我想咨询一下变电站10KV开关柜内避雷器接地线规格的标准,谢谢
1、开关设备主回路和电气装置壳体的接地线设计要求在有关标准中有明确规定,但常用的交流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接地线的设计要求和材质截面选择方面的资料却鲜为人见。
工程中习惯性地使用截面积为16㎜2左右的铜编织带,有不少用户认为雷电能量巨大,怀疑16㎜2的铜编织带截面达不到要求,还打电话询问选择依据,有的客户甚至要求配备更大截面的铜编织带,这种不必要增加成本的要求让厂家有些为难。本文对交流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接地线的设计要求和材质截面选择做一探讨,为经济地、灵活地选择接地线的材质和截面提供一些参考。
2、 避雷器接地线的设计要求
避雷器接地线的设计要求:
(1)与避雷器和接地汇流排连接方便容易。
(2)与避雷器和接地汇流排连接强度可靠。
(3)必须承受雷电冲击时的强大泄流而不会因过热导致功能失效。
现行的国家标准例如GB11032/2010对于避雷器的引下线未做明确规定,GB3906-2006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中也未对避雷器引下线做明确规定,避雷器的额引下线主要考虑的是避雷器的运行电压和避雷器的放电电流。
我在网上给你找了相关资料,写的不错,现在附在本次回答中,希望可以帮助你。
⑦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三级有哪些要求
防直击雷宜在建筑物屋角、屋檐、女儿墙或屋脊上装设避雷带或避雷针(见附录D.3),当采用避雷带保护时,应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20m×20m的网格。采用避雷针保护时,被保护的建筑物及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防直击雷装置的引下线应优先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但应符合本章第12.8.6条的要求。
防直击雷装置引下线的数量和间距规定如下:
为防雷装置专设引下线时,其引下线的数量不宜少于两根,间距不应大于25m。
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时,其引下线的数量不做具体规定,间距不应大于25m。建筑物外廓易受雷击的几个角上的柱子钢筋宜被利用。
构筑物的防直击雷装置引下线一般可为一根,但其高度超过40m时,应在相对称的位置上装设两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筑物中的钢筋,当符合本章第12.8.6条的要求时,可作为引下线。
防直击雷装置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其接地装置宜和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防雷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及不共用的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相连。
在共用接地装置并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当符合本章第12.9.8条的要求时,应利用基础和圈梁作为环形接地体。
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如电缆转换为架空线,则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避雷器或其他形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
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和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
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带或避雷针的引下线和接地装置,距周围架空线及架空管道的空气距离应满足公式12.4.5-1或12.4.5-2的要求,距周围地下各种金属管道及其他各种接地装置的距离应满足公式12.3.6-4的要求,但不应小于2m。如达不到时,应将各种接地连在一起。
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在进出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
⑧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队几类防雷建筑接闪器的要求有哪些
1 避雷针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一般采用圆钢),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针长1m以下 圆钢为 12mm,
钢管为 20mm;
针长1~2m 圆钢为 16mm,
钢管为 25mm;
烟囱顶上的针 圆钢为 20mm。
2 避雷网和避雷带采用圆钢或扁钢(一般采有圆钢)其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圆钢直径为 8mm;
扁钢截面为 48`mm^2`;
扁钢厚度为 4mm。
烟囱顶上的避雷环采用圆钢或扁钢(一般采用圆钢),其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圆钢直径为 12mm;
扁钢截面为 100`mm^2`;
扁钢厚度为 4mm。
3 利用铁板、铜板、铝板等做屋面的建筑物,当符合下列要求时,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
(1)金属板之间具有持久的贯通连接;
(2)当需要防金属板雷击穿孔时,其厚度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铁板 4mm;
铜板 5mm;
铝板 7mm;
(3)当不需要防金属板雷击穿孔和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0.5mm;
(4)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层。
注:薄的油漆保护层或0.5mm厚沥青层或1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属于绝缘被覆层。
4 屋顶上的下列金属物宜作为接闪器,但其所有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
(1)旗杆、栏杆、装饰物等等,其规格不小于对标准接闪器所规定的尺寸。
(2)厚度不小于2.5mm的金属管、金属罐,且不会由于被雷击穿而发生危险。
5 接闪器应镀锌,焊接处应涂防腐漆,但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除外。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还应适当加大其截面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