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缓冲装置的模拟演示实验

缓冲装置的模拟演示实验

发布时间:2022-04-05 18:33:00

⑴ 模拟人体呼吸的实验装置

(1)该图演示呼吸运动过程,玻璃管①代表气管、②模拟人体的胸廓、气球③代表肺(或肺泡),橡皮膜④代表膈肌.
(2)图Ⅱ示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扩大,这时肺会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
(3)图Ⅰ,图Ⅱ可以初步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 呼吸运动实现的.
故答案为:(1)④;肺.
(2)吸;收缩;扩大;扩张;下降/减小.
(3)呼吸运动.

⑵ 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1)图来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源①、②、③、④分别模拟人体的①表示气管、②表示胸廓、③表示肺、④膈肌.
(2)平静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2模拟的是人体在吸气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由于膈肌的收缩,胸廓的上下经增大.
(3)若用此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则此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因为它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
故答案为:
(1)④;胸廓
(2)吸气; 上下
(3)左右

⑶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有哪些

第一册:绪言:P1瓦碎蛋全声音将酒杯震碎带电鸟笼里的鸟安然无恙P4超导磁悬浮第一章力P5用悬挂法求薄板的重心P6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P12共点力的合成P17习题(7)两人共提一筒水第二章直线运动P20模拟打点计时器P36牛顿管(毛钱管)实验P38测定反应时间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P46伽利略理想实验P50-51加速度和力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实验P55牛顿第三定律P62观察失重现象第四章物体的平衡P71三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平衡第五章曲线运动P82曲线运动的方向P83运动的合成和分解P86平抛物体的运动P89用尺测量玩具手枪子弹射出时的速度P93向心力演示器P95感受向心力P99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P106卡文迪许扭秤第七章机械能P123动能动能定理P129小球在摆动中机械能守恒第二册第八章动量P5鸡蛋会不会破P7缓冲装置的模拟P8动量守恒P13反冲运动第九章机械振动P21弹簧振子的振动P30单摆的振动图象P31单摆的周期跟哪些因素有关P37受迫振动P38共振P38声音的共鸣第十章机械波P47波的形成P54波的衍射P55波的叠加P56波的干涉P62多普勒效应第十一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P72扩散现象P73布朗运动P76图11-8做一做P78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P78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P110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P112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间的关系第十三章电场P117静电感应P118库仑定律P120库仑扭秤P124电场线P126静电屏蔽P133尖端放电与避雷针P135电容器的电容P136常用电容器P137电容式传感器P141静电除尘原理第十四章恒定电流P153电阻定律P160路端电压随电流而改变第十五章磁场P169电流和磁极电流和电流间的相互作用P172验证环形电流的磁场方向P174安培力P177电流表的工作原理P177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P179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P181质谱仪P183回旋加速器

⑷ 高一物理实验目录

演示实验

1、用悬挂法测薄板的中心
2、显示微小形变
3、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4、自由落体运动
5、用气垫导轨近似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6、牛顿第二定律
7、牛顿第三定律
8、超重失重
9、三力平衡
10、力矩的平衡
11、钢珠的曲线运动
12、运动的合成
13、平抛物体的运动
14、向心力
15、离心现象
16、动量定理(鸡蛋会不会破)
17、缓冲装置的模拟
18、动量守恒定律
19、反冲运动
20、物体的动能跟什么有关系
21、小球在摆动中机械能守恒
22、弹簧振子的振动
23、简谐运动的实例(音叉发声)
24、单摆的振动图像
25、单摆的振动同期跟什么因素有关
26、受迫振动
27、摆的共振
28、音叉的共鸣

学生实验

1、长度的测量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5、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6、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7、验证机械守恒定律
8、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9、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0、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
*11、研究玩具电机的能量转化
12、运动的合成
注:带*号的为选做实验

⑸ 分析演示实验和模拟实验的优缺点有何不同,如何扬长避短

一、演示实验(一)演示实验的优缺点 演示实验在生物学试验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演示实验,能够紧扣课堂的教学环节,以它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灵活多变的试验方式有效地配合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对于其他实验教学方法,演示实验具备以下明显的优势:1、能够紧扣教学主题,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在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之处,有效地利用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很形象直观的理解这部分教学内容。2、现象明显、生动直观。这样便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便于学生进行理解。3便于教师操作示范,能够培养学生实验规范化的习惯,特别是教师能够边操作边进行讲解,更能强化实验操作的规范化。4、实验材料易于准备,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我设计的《心脏的结构》探究实验片段(展示模型)揭开人体模型的胸腔,慢慢取出心脏,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教师在展示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观察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等(学生认真观察后,会轻松地回答出来)。(学生总结)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师:心脏有发达的肌肉,心脏分四个腔,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不一样,心脏内有瓣膜,心脏连接血管。分组观察新鲜猪心脏,分组讨论问题:如何分清心脏的前后左右?如何分清心房和心室的位置?(学生体验)取一个新鲜的猪心脏,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感受心房壁与心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想一想这与心脏的功能有何关系。观察连接心房和心室的血管,联系所学动脉、静脉的知识,了解其特点。观察血管时,可对学生适当提示,以巩固动脉、静脉概念。(交流总结)心脏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右心室的壁薄厚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心室与心房比较,心室壁厚,心房壁薄(解释:左、右是以人体的生理结构为依据的)。心脏四腔分别连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演示实验——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依次向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肺静脉内注水,观察水从何处流出来,显示出对瓣膜的作用。(课堂分析)根据以上演示,结合图示进行分析,如果我们把水从心脏的肺静脉注入,水可能会从哪里流出?分别从连接心脏的不同血管注入水,水将从哪里流出?学生们将展开激烈的讨论:“会从主动脉流出”“我看不会,因为心脏只是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演示活动)由于新鲜心脏数量有限,只供课堂演示,在操作时,首先识别出相连的血管,预测活动结果,然后依次分别注水,观察是否和预想的结果一致,并分析其原因。有的学生向主动脉、肺动脉注水时,出现异常,就会问老师,可不直接回答,促其思考。师:为什么会有上述现象产生?(动动手)下面我们来解剖一个猪的新鲜心脏,看一看心脏的详细结构。首先观察心脏的外形,辨认出心房和心室的界限是房室沟,心室之间的界限是室间沟。然后解剖心脏,复习心脏的结构,仔细观察房室瓣、动脉瓣。辨认房室瓣和动脉瓣的位置、形状、开口方向等。注意:辅导学生正确进行解剖。师:我们把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房室瓣开口向心室方向。动脉瓣开口向动脉方向。这样的结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心脏是由心肌组成的,心肌的特点是能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心肌收缩时,推动血液进入动脉,并流向全身。心肌舒张时,血液由静脉回流到心脏。所以才有了上面的血液流动现象。(动画出示)放映动画,展示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血液流动情况。提醒学生观察,当心脏舒缩时,各腔的体积如何变化,瓣膜如何开、关,进一步熟悉血液流动的方向,使学生领悟心脏结构是如何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是心脏的搏动推动着血液在全身循环,心脏是血液运动的动力器官。 在这节课当中,主要是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同时也进行了观察实验,学生由于没有经验,在心脏被解剖之后,仍然不能识别和分辨出各个结构,教师出示了心脏模型,由于新鲜心脏数量有限,只供课堂演示,在操作时,教师演示让学生首先识别出相连的血管,预测活动结果,然后依次分别注水,观察是否和预想的结果一致,并分析其原因。其实这也是模拟实验了。最后放映动画,展示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血液流动情况。提醒学生观察,当心脏舒缩时,各腔的体积如何变化,瓣膜如何开、关,进一步熟悉血液流动的方向,使学生领悟心脏结构是如何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是心脏的搏动推动着血液在全身循环,心脏是血液运动的动力器官。经过演示,就使得微观变成了宏观,并且突出了各个部分的结构特点和位置关系。 (二)教师演示实验时如何扬长避短 1.要在演示前认真备课。要明确这个演示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设要求,并且围绕目的和要求处理好实验和讲课的关系,设计好演示的程序,选择好材料,并且选择好实验装置和试验方法,确定实验的时机,以及对学生提出的观察要求和思考的问题。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时机来进行演示。 2.在演示的时候,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规范化。指导学生正确的试验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实验的科学性,要通过实验突出教学重点。教师还要交代清楚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这就要求在演示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正确的语言表述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3.注意发挥演示教学的示范作用。演示实验的现象必须要明显,以体现“示”的作用。而“范”则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的,是指教师的操作一定要规范,这对培养学生规范化的实验操作能够起到示范、指导的作用。为此,教师的备课要充分准备、仔细操作,掌握好演示的实验条件,要熟悉仪器的性能,做好演示实验前的预习工作,通过预习,我们要确保演示实验的成功,一次不成功,我们要实验多次,以确保实验成功。 4.演示实验必须要目的明确,能够说明问题。教师安排的任何一个演示实验,都应该对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目标达成具有直接的作用,要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并且有助于突出教学难点。所以,不仅教师要明确演示实验的目的,也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演示实验的目的和演示实验的必要性,并且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达到实验的目的,充分发挥演示教学的作用。2.演示实验必须要现象明显,可见度要高。演示实验我们要让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能看的清楚,不仅包括颜色区分要明显,还包括很微小的物体,我们要把它放大到学生都能可见。因此,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实验现象是否显著,并且要合理地使用投影设备,采取多种方法使观察的主体对比强烈,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如果演示实验的材料太小,就应该借助语言的解说,并借助实物投影把它放大,想办法让学生看清楚。另外,我们还要注意演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问题,而不是为了追求课堂的表面热闹、表面繁荣;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高兴,而是应该让学生的思维真正的活动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真正地达到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模拟实验(一)模拟实验的优缺点 模拟实验在生物课程标准和各个版本的生物教材当中涉及了不少,例如:模拟血型鉴定、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或止血包扎、模拟练习老年突发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模拟自然选择、模拟碱基DNA的配对。 1.由于种种原因,直接用于研究对象,也就是原型是非常困难的,或者简直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模型来代替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模型必须和原型有某种相似性,这样才有可能把模型的研究结果外推到研究客体。因此,模拟实验的第一个作用和特点就是模型可以将宏观或微观、抽象或复杂的事物直观化、形象化。模型通常是把某一大事物缩小的复制品,比如说:某一地区绿化的模型,或者是把小的事物放大的复制品,比如说:细胞模型,还有我们在讲课的时候经常用到的花的模型、草履虫的结构模型等等。模型可以是物质形式的,也可以是思维形式的。物质形式的,如在物质学和医学当中常常用动物模型代替人体试验。另外,人们为了研究生命的起源,由于生命的起源是在时间上极为遥远的事情,地球上的物质和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可能再现当时的情形。因此,在1953年的时候,有叫做米勒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模拟40多亿年前的自然条件,证明了生物化学进化过程在40多亿年前是可能存在的。这些都是物质形式的模型。当然,模型也可以是思维形式的,像现在我们在自然科学当中常常用到的语言、符号、数学方程、化学方程以及图表等等手段,可以表示一个实体的内部功能或者是特性,因此像这种符号,还有数学方程、图表等等也可以称为模型。像这种模型就是思维形式的模型。例如,我们在学习光合作用的时候,运用的光合作用的公式,这就是思维形式的模型。 2.模型强化和突出了生物体某部位的主要结构特点。我们可以用模型进行实验,探究简化了的系统中的一般原理;或者是施加一些条件进行操作,研究小的看不见的或者是在活体上很难研究的过程。构建模型,这是科学研究当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手段。模型能够帮助人们研究和理解那些需要搞清楚,而又没有办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运用巧妙的构思、简单易得的素材构建模型是自然科学教学当中常用的教学设计方法,利用模型,常常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教学效果。(二)教师设计模拟实验时如何扬长避短 对于模拟实验我们要关注它的原理,还要关注它的组织策略,同时也要关注它的实施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讨论,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模拟实验第一个环节是实验情境的创设,这个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个实验怎么开始的。在实验前根据事实产生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探究的动机,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在组织学生活动的时候,教师采取有效地组织策略。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且以口令来统一指挥学生的操作,这样的组织保证各组学生操作的准确性,教师使学生有明确的分工,能够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得出的结论,结合这个结论来建构概念。第二个环节,是教师根据实验数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进行讨论的问题。比如: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什么,根据这个结果又得到了什么结论?第三个环节,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模拟实验可以将生物大与小、动与静、虚与实、远与近、深与浅、快与慢、局部与整体、外表与内里、无形与有形、理论与实践等之间相互转化。利用模拟实验,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看到动植物生长发育、生物进化发展、生命的起源等的连续过程;看到只有通过显微镜摄影和动画技术才能表现出来的用肉眼看不到的生物体内生理生化的变化过程;看到动物的取食、洄游、迁徙、生殖等各种行为的连续过程;看到各种生物实验的连续操作过程及其结果等。模拟实验可以实用于宏观的内容如: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等,我们无法亲自体验,但可以通过模拟一一领略;也有微观的知识如:细胞的微细结构、细菌、病毒、基因、DNA等。模拟实验还可以解决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如当地没有的动植物(南极的企鹅、澳洲的袋鼠、珍惜的大熊猫、珙桐、远古的恐龙……),就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展现出来,DNA的复制我们无法看到,但可以轻松地通过模拟实验进行过程再现;或解决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如短暂的动植物受精作用过程可通过慢细镜头模拟细致呈现;也可以用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如:《血液循环》一节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书上的插图无法体现血液的流动与成分的变化。这就有必要运用模拟实验来解决这个难题。制作一个课件①先出现空白血液循环模式图,②出现体循环血液流动方向及颜色,每经过一个地方闪烁几下,让学生说出其名称。③出现肺循环血液流动方向及颜色,仿照步骤二进行。④同时出现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流动情况,让学生识别二者分别经过的途径。⑤归纳出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字幕显示。这种课件设计既形象又实用,解决了学生的难题,效果好。 总之,演示实验也好,模拟实验也罢,这两个实验不是孤立的,更不是对立的,它们各具有优缺点,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整合,扬长避短,把二者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⑹ 化学实验中有没有气体缓冲装置,最好有图 高中化学实验组装的简易气体缓冲装置

气体缓冲装置一般可以接一个气球,前提是气体对橡胶无腐蚀性.

⑺ aspen怎么模拟缓冲罐,有不同压力,不同温度的进料,进行缓冲

即便是缓冲罐,实际情况中如果你的进料压力低,你的流体也不可能流进去啊,所以你需要进MIXER时前边加一个泵,达到同一级压力,之后用MIXER混合模拟。

⑻ 模拟实验

油源对比发现,东营凹陷沙三段砂岩透镜体内的原油并非完全来自沙三段的烃源岩,其油源主要为沙三段和其下部沙四段的混源油。那么在没有明显大断层沟通的情况下,沙四段的油是如何进入到沙三段的烃源岩中的呢?前文提出油气可以通过裂缝和薄层砂作为输导通道运移到砂岩透镜体中成藏,裂缝和薄层砂这两种输导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和组合样式对油气输导效率及输导过程究竟如何呢?本次实验的目的就是应用细棉线模拟裂缝,将棉线和砂体连接,模拟油气是否能够由细棉线导入砂岩体中并在砂体中聚集成藏的过程。

(一)模型的物理模拟实验

1.模型

图3-15即为油气有机网络简单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图。该模型的尺寸为长(50cm)×宽(30cm)×厚(2cm)。左上角和右下两角扇形体分别以粒径0.4~0.45mm的石英砂充填,左上角扇形体半径为11cm,右下角扇形体半径为10cm;模型中央为一近椭圆形体,以粒径0.4~0.45mm的石英砂充填,长宽分别为22.5cm、16cm;与左上及右下砂岩扇体的距离分别为9.5cm、8cm。模型内其余部分以泥岩充填。红色箭头A、B指示注油口,孔a为注水口,孔b为排气口。线1、2、3为细棉线。单股棉线的直径约0.2mm。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实验。

图3-15 简单模拟实验装置示意图

2.实验结果

首先由示意图中的a孔注水,排出装置中央透镜体中的空气,当b孔有水流出时,排气结束。然后将a、b孔皆关闭。然后由A、B两个注油口开始注油,注油速度皆为0.5mL/min。经过1h后,下扇形体内的油经过棉线运移到透镜体内并在浮力作用下至顶部聚集;同时上扇体的油也开始经过棉线运移到透镜体内(图3-16左)。

距开始注油大约70min后,A口注油的速度减小到0.1mL/min,B注油口的速度维持0.5mL/min不变。约20min后,上扇体内的油继续缓慢通过棉线运移到透镜体内;下扇体内的油也继续通过棉线运移到透镜体内,透镜体上部聚集的油量明显增加(图3-16中)。此时再次改变注油速度,A口注油速度变为0.2mL/min;B口停止注油。3h40min后,上扇体的油进一步通过棉线运移到透镜体内,并上浮至顶部聚集(图3-16右)。A口停止注油,进入静观阶段。

图3-16 实验进行时的油气运移结果图

在经历了18h的静观阶段后,由两边扇体通过棉线进入透镜体内的油量明显增多。油在透镜体上部大量聚集,累积油柱高度为9cm(图3-17)。

图3-17 实验进行23h油气运移结果图

至此实验结束,本次实验共持续23h15min,累积注油量:由A口注油77.5mL,由B口注油43.5mL。

(二)较复杂模型的物理模拟实验

1.实验模型

图3-18即为较复杂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图。该模型的尺寸为长(50cm)×宽(30cm)×厚(2cm)。一共分为上下5层,其充填物依次为含油泥、细砂、含油泥、细砂、泥岩,有4个透镜体分别布置在最下层和最上层中,上面两个透镜体由单股棉线(模拟裂缝)与其下端的细砂岩相连。其中细砂岩粒径为0.15~0.2mm(模拟薄砂层),透镜体内的砂砾粒径为0.35~0.4mm,含油泥中油与泥的比例约为1:5.16,a口为注油口,本实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图3-18 油气有机网络运移复杂模拟实验装置示意图

2.实验过程

实验装置完毕即为开始实验,7h25min后,右下侧透镜体开始进油(图3-19左),无其他现象发生。

26h15min后,左下侧透镜体内的聚集的油进一步增加,从下往上数第二层细砂岩条带有油气渗入(图3-19右)。

到第9天,改变实验措施,由a口开始注油,注油速度为0.15mL/min,53min后(222h33min),下条带细砂层开始进油(图3-20左)。

6h55min后,下细砂条带聚油量增加,左下侧扇体聚油量增加,此时停止注油,进入静观阶段。1天后,下细砂条带内油从右向左运移,且下侧两个透镜体聚油量增加,聚油体积都约占整个透镜体的70%。再过l天(累计进行到约269h),左下侧透镜体聚油体积约占整个透镜体体积的90%,右下侧透镜体的聚油体积约占95%(图3-20右)。

此后再次由a口注油,随着注油量的增加,下面两个透镜体都逐渐完全被油充注,下细砂条带的聚油量也逐渐占满整个条带,随后上细砂条带也开始见油(图3-21左)。

图3-19 复杂模拟实验油气运移图

图3-20 复杂模拟实验油气运移图

随着实验的继续进行,上细砂岩条带的聚油量逐渐增加,最终充满整个条带,且该条带内的油通过棉线导入上面两个透镜体中(图3-21右),至此实验结束,累计进行时间约359h,本次实验累积注油量348.69mL。

图3-21 复杂模拟实验油气运移图

3.实验讨论

本次实验历时共约359h,由以上实验可以发现,常温常压下,由于烃浓度差引起的渗透压差和扩散压差,底层含油泥岩内的油具有运移到与其相邻的砂岩体中的趋势。在毛细管力差和烃浓度差的作用下,底层泥岩中的油首先进入被其包围的孔隙较大的砂岩透镜体中,而不太容易运移到其上部的细砂岩条带中。

随着底层油不断的注入,压力不断增大,最终能够克服底层泥岩与其上层细砂岩的毛细管力时,油就进入到其中,当其浓度足够大时,在烃浓度差的作用下,油运移到层3中。层3中的油在渗透压差的作用下,运移到层4中。联结顶层砂岩透镜体与层4的棉线能起到很好的输导油的作用,因此层4的油能沿着棉线模拟的裂缝运移到顶层的两个砂岩透镜体中。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看出,仅靠底层泥岩中的油自然渗透和扩散,其运移能力有限。但是在油源充足的情况下,底层的油最终能够运移到与之相隔几层的砂岩透镜体中。

⑼ 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

先把最小的撞击速度v1求出(此时杆要滑没滑,处于临界状态),然后分情况讨论:若小车速度v<v1,则杆不动,由机械能守恒可知,小车原速率反弹,即v’=v;
若若小车速度v<v1,则杆动了,但为了安全,杆移动的最大位移不超过l,因此,约束了小车的初速度v,即v1≤v≤vm,这时,如图我在上面(1)(2)分析的一样,这时,小车、弹簧两者共同压杆,使之向右移动,直到杆的速度减为0,小车才被弹簧反弹,弹簧把开始存储的弹性势能W释放出来,变为小车反弹的动能,对应的速度v1即为所求。

⑽ 缓冲装置的缓冲原理是什么

当运动部件的质量较大,运动速度较高(如大于12m/min)时,由于惯性力较大,具有很大的动量,因专而在活属塞运动到缸体的终端时,会与端盖发生机械碰撞,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噪声,严重影响机械精度和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此,在大型、高速或高精度的液压设备中,液压缸端部还需设置缓冲装置。

缓冲装置的缓冲原理是活塞或缸筒移近行程的终端时,通过节流的方法增大回油阻力,降低活塞或缸筒的运动速度,使工作部件因运动受阻而减速,从而避免活塞与缸盖相撞,以达到缓冲目的。

阅读全文

与缓冲装置的模拟演示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做阀门销售怎么跑业务 浏览:592
尚酷仪表盘跟什么通用 浏览:187
桑拿炉自动喷淋装置接线图 浏览:622
乙酰苯胺水解制备苯胺的实验装置 浏览:218
实验室制取硫酸装置图 浏览:458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题库 浏览:277
水库阀门是什么意思 浏览:418
压缩机排气阀门关闭不严 浏览:447
芜湖市华益阀门公司怎么样 浏览:174
儿科肺炎治疗仪仪器怎么用 浏览:1000
现在恒温库用什么样的制冷机 浏览:813
游戏工具箱顶部横滑 浏览:891
zy型液压自动张紧装置 浏览:664
尼尔机械纪元屠村任务怎么做 浏览:450
为什么要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设计 浏览:322
电动工具名牌有哪些要求 浏览:542
什么情况下采用双闸板阀门 浏览:130
打井设备一套多少钱 浏览:848
机械设备报审应包含哪些资料 浏览:924
引风机电机轴承应该加什么油 浏览: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