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装置
一个乙醇分子中能被钠取代出的氢原子数为 1 ,
无水酒精的物质的量
0.789 * 2 / 46 = 0.034304 mol
收集到的专氢气物质的量
390 / 1000 /22.4 = 0.017411 mol
两者物质的量之属比为
0.034304 :0.017411 ≈ 2 :1
则说明 2 摩尔无水酒精与过量的钠反应能生成 1 摩尔的氢气,而 1 摩尔氢分子中有 2 摩尔氢原子,由此可以推断出,一个乙醇分子中能被钠取代出一个氢原子 .
一楼的答案有点牵强!为了凑个整数倍 2 :1 ,楞是把题目中给出的无水酒精的密度 0.789 g•cm-1 篡改为 0.798 g•cm-1,把通过计算得出的氢气的物质的量0.17411摩尔篡改成0.01735摩尔,未免有点自作聪明了吧?仔细看看第五小题的题目吧——“实验所测定的结果偏高”,就是说收集到的氢气体积比理论值略大了些.
B. 为了测定乙醇的结构式,有人设计了用无水酒精与钠反应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以下问题:(1)测
(1)B (2)C (3)防止钠与空气反应;增大无水乙醇与钠的接触面积;使之充分反应 (4)1; ![]() (5)AB |
C. 为了测定乙醇的结构式,有人设计了用无水酒精与钠反应的实验装置和测定氢气体积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供选用
(1)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排空气法收集,只能排水法收集,D试管无刻度,专液体的体属积无法读出,E中滴定管下端液体的体积无法读出,所以只能选B,故选:B;
(2)A部分中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导管能使烧瓶与分液漏斗中压强保持一致,分液漏斗的液柱差使乙醇易于滴下,故选:C;
(3)将钠熔成小珠,是为了增大乙醇与钠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使乙醇与钠充分反应,故答案为:增大无水乙醇与钠的接触面积,使之充分反应;
(4)无水酒精的物质的量为:
dg?cm?1×VmL |
46g/mol |
a×10?3L |
22.4L/mol |
a×10?3L |
22.4L/mol |
| ||
|
| ||
|
D. 为了测定乙醇的结构式,利用乙醇和钠的反应,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在烧瓶中放入足量的钠,从分液漏斗
(1)检查气密性,首先形成液封,即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把导版管插入液面下,然后手捂权烧瓶,使装置内外压强不同,则看到有气泡冒出,松开手会看到导管液面上升,即证明气密性良,
故答案为: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右侧导管插入水槽,微热烧瓶,右侧导管若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时间内水柱不变化,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原来装置中有空气,但反应后装置中仍有氢气,故排出的气体的体积即为氢气的体积,故答案为:不正确;
(3)如果实验开始前b导管内充满水,则量筒中排出的水的体积即为氢气的体积;而当导管中未充满水时,排到量筒中的水的体积偏小,则导致实验结果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4)1.15g C2H6O的物质的量n=
m
M
=
1.15g
46g/mol
=0.025mol,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n=
V
Vm
=
0.28L
22.4L/mol
=0.0125mol,即2mol C2H6O~1molH2
~2molH,可知在C2H6O中能被钠置换的H原子只有1个,即有1个H原子与其他5个不同,故可知C2H6O的结构为Ⅱ,故答案为:Ⅱ.
E. 为了测定乙醇的结构式,有人设计了用无水酒精与钠反应的实验装置。题目如图 问一下第四问怎么写
F. 关于乙醇和钠反应的实验
“乙醇与有机溶剂混合液” 因为乙醇不溶于很多有机溶剂,所以乙醇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也是分层的。乙醇也不可能达到100%的纯度,那么钠就会和水先反应,如果先加入有机溶剂,钠和有机溶剂先接触,而水一般不会溶于有机溶剂,使得钠和乙醇反应速度减缓,几乎不和水反应
G. 为了测定乙醇的分子结构,有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用无水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装置和测定氢气体积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