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A.制取CO2气体B.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D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选项中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错误,不能达到目的,故选项正确;
B、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氨水呈碱性,会使酚酞变红,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能达到目的,故B错误;
C、白磷和水中的白磷作对比,只能得出燃烧的条件:需要与氧气接触,不能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不能达到目的,故选项正确;
D.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对过氧化氢的催化作用,需所选的过氧化氢的浓度等除催化剂种类以外的其它量都相同,否则没有可比性,能达到目的,故D错误;
故选:AC.
⑵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干燥CO2B.收集O2C.验证CO2性质D.监控气体流
A、酸性干燥剂可以干燥酸性气体CO2,故A不符合题意;
B、因氧气不易溶于水内,且密度小于水的容密度,若用排水气法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氧气应该“短进长出”,故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该实验验证了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故C不符合题意;
D、气体流速越快,气泡冒出的速度也越快.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⑶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监控气体流速B.收集氧气C.证明CO2能溶于水D.证明C
A、气体流速越快,气泡冒出的速度也越快,故A不符合题意;
B、因氧气不易回溶于水答,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若用排水气法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氧气应该“短进长出”,故B符合题意;
C、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软塑料瓶会变瘪,能证明CO2能溶于水,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能像倾倒液体一样倾倒,且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⑷ 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B
当把水捏入烧瓶中后,由于HCl易溶于水,造成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则气球体积版胀大,从而可以得出HCl易溶权于水的结论,A正确;CCl
4
的密度比水大,不能防止O
2
将Fe(OH)
2
氧化,B错误;NH
3
是碱性气体,用碱石灰干燥,从短管进气可以通过向下排除集气瓶中的空气,并用倒扣的漏斗吸收尾气,能防止倒吸,C正确;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石墨作阳极,阳极反应为2Cl
-
-2e
-
Cl
2
↑,阴极反应为2H
+
+2e
-
H
2
↑,可以制得Cl
2
、H
2
,D正确。
⑸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不能完成实验目的是()A.利用装置进行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定量测定B.利用装置进
A.应用分液漏斗,用长颈漏斗易导致气体逸出,达不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较剧烈,可根据气球体积增大的快慢判断反应的剧烈程度,故B正确;
C.铁发生吸氧腐蚀,则导致系统内压强减小,U形管左侧液面上升,故C正确;
D.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根据澄清石灰水应变浑浊可确定稳定性,故D正确.
故选A.
⑹ 化学实验 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我试试讲一下,这是我们老师叫我们的一种讲法:
a直接看图就可以,有一些物理知识
b应该是硫酸亚铁,看化合价可知,铁是+2价;NaOH+FeSO4=Fe(OH)2+Na2SO4,由于煤油在上面隔绝空气,氧气也就不能继续氧化+2价的铁,就只能出现白色沉淀而不可能继而出现灰绿色—红褐色沉淀,所以b对。
c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Mn,Zn,Fe,Sn,Pb,(H),Cu,Hg,Ag,Pt,Au(本表是旧的人教版中提供)可知,置换反应中Al可以把它后面的元素单质换出来(这是铝热反应的原理)。
d是由常识得出,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可继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如果大试管内是碳酸氢钠,小试管内是碳酸钠,那么如果出现都冒泡的话,那么很难得出碳酸钠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的结果,如果大试管内是碳酸钠,小试管内是碳酸氢钠,那么可以看如果大试管无气泡或起泡少,小试管气泡多,就可以证明了,而且咱们已经明白它们的热稳定性,如果大试管内是碳酸氢钠,小试管内是碳酸钠,那么如果在加热同时间,里面的试管冒泡,外面的不冒泡,那么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热稳定性(我讲的不好,而且这个题使用排除法好得多,前三个明白就可以了)
⑺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SO2做喷泉实验B.验证Cu与浓硝酸反应的热量变化C.验证NH3
A.二氧化硫易与氢氧化钠反应而导致烧瓶压强减小,可形成喷泉,故A正确内;
B.如反应为放热容反应,则U形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可判断反应是否属于放热反应,故B正确;
C.如气球体积变大,则烧瓶内压强减小,可说明氨气易溶于水,故C正确;
D.套装小试管加热温度较低,碳酸氢钠应放在套装小试管中,通过澄清水是否变浑浊可证明稳定性,故D错误.
故选D.
⑻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B.验证Na2O2和水反应的热效应C.比较硫酸、
A.不能用长颈漏斗,否则会导致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散,应用分液漏斗,故A错误;
B.由图可知,U型管中右端红墨水高度上升,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
C.由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原理可知,酸性为硫酸>碳酸>硅酸,故C正确;
D.NH4Cl受热易分解,HCl与氨气遇冷化合生成氯化铵,从而将NaCl与NH4Cl分离,故D正确;
故选A.
⑼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实验一:验证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 B.实验二
A、向盛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回和不支持燃答烧的性质,故A能达到目的; B、使用实验二的装置,可以看到烧杯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能用来探究燃烧的条件,能达到实验的目的; C、使用铁和硫酸铜的反应能用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故C能达到实验目的; D、使用碳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不能用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