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车辆运行状态检测实验装置设置

车辆运行状态检测实验装置设置

发布时间:2022-04-04 12:44:18

① 汽车检测设备有哪些

车底检查系统是抄汽车检测袭设备中很重要的设备之一。

车辆底盘安全检查扫描成像系统是一套集自动检测车辆并对车辆底盘进行图像采集、显示、拼接、抓拍汇总、比对、自动环控为一体的车辆安检系统。

② 什么是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其基本工作流程是怎样的请列举出五种常见的设

设备状态的检测可以分为设备是否运行,运行的是否正常运行,有哪些异常的版状态,设备运行的呈现权的效果如何。对于故障的检测我们可以首先检测设备运行的电流是否正常,设备电机是否有杂音,是否发热,机械设备是否有震动是否缺油,能否实现正常要求的功能,此外还有设备通信状态,比如设备运行过程中工作指示灯是否正常亮着线路是否破损或者有未工作的电气模块等问题。

③ 车辆年审检测站设备都有哪些

车辆年审检测站设备一般有如下设备:
1、汽车车速台,检测汽车车回速表是否准确。

2、轮重答检验台,检测车辆左右轮的重量,通过各个轮重之和相加得到车辆总质量。
3、汽车制动检验台,主要测试刹车的性能。
4、灯光检测仪,主要测量光强与光偏。
5、汽车侧滑检验台,测量汽车在直线行驶过程中前转向轮横向的偏移量。
6、声级计,测量喇叭声级分贝。
6、尾气检测仪器,测量机动车尾气的污染状况。
7、油耗仪,测量百公里油耗。
8、转角仪,测量机动车前轮转向角度。
9、底盘测功机测量机动车额定功率、加速性能、滑行距离等。
10、发动机分析仪,检测发动机等设备有无异常状况。
11、摆正器,在检测车辆时自动摆正车辆方向。
12、路试仪,对于不能上线检测和对检测线内检测结果有质疑的车辆,采用路试仪检测。

④ 车辆检测可用那些方法,各方法适用条件是什么

1、人工经验诊断:

20世纪50年代以前,汽车结构较简单、电器设备较少,依人工经验就能完成故障诊断工作。目前,人工经验诊断方法对某些复杂故障的诊断仍十分有效。

2、简单仪器诊断:

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由于汽车的结构日趋复杂,电器设备也在逐步增多。因此,在汽车故障诊断过程中就必须借助真空表、压力表、万用电表和示波器等仪器对有关总成和零件进行检测,以确定其技术状态。

3、精密检测诊断: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由于汽车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动态随机故障以及控制系统功能性故障日益增多。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各种精密检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使车辆状态的检测水平和准确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也有了很大提高。如各种发动机分析仪、电脑检测仪以及各种电子化检测仪表等都是进行精密检测所必备的仪器。

车辆检测注意事项

1、准备相关资料

审车前需要提前准备好材料,分别是办理人的身份证、汽车有效期内的交强险保单(有限期内的副本、正本、电子保单或抄件并盖有保险公司的红章都可以,交强险要含有车船税)、汽车行驶证。

2、提前预约

审车尽量避开高峰时期,审车前可提前拨打检测站的电话咨询或自己在网上预约。前段时间安车检测的机动车检测预约平台一经推出,就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该预约平台可设置某个时间段内预约数量,达到数量则该时间段内无法继续预约,有效降低人员聚集情况,减少车主等待时间,科学防控疫情。

⑤ 机动车灯光检测仪如何使用求大神详解,不甚感谢

前照灯是汽车在夜间或在能见度较低的条件下,为驾驶员提供行车道路照明的重要设备,也是驾驶员发出警示、进行联络的灯光信号装置。所以,前照灯必须有足够的发光强度和正确的照射方向。由于在行车过程中,汽车受到振动后可能引起前照灯部件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光束的正确照射方向;同时,灯泡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步老化,反射镜也会受到污染而使其聚光性能变差,导致前照灯的亮度不足,这些变化都会使驾驶员对前方道路情况辨认不清,或在与对面来车交会时造成对方驾驶员眩目等。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光束的照射方向被列为机动车运行安全检测的必检项目。前照灯检测仪有聚光式、屏幕式、自动追踪光轴式、投影式4种。

一、检测前的准备

1.检测仪的准备

1)在前照灯检验仪不受光状态下,检查光度计和光轴偏斜指示计的指针是否能对准机械零点。若指针失准,可用零点调整螺钉将其调整到零点上。

2)检查聚光透镜和反射镜的镜面有无污物或模糊不清的地方。若有,可用柔软的布或镜头纸擦拭干净。

3)检查水准器的技术状况。若水准器无气泡要进行修理,若气泡不在红钱框内,可用水准器调节器或垫片进行调整。

4)检查导轨是否沾有泥土或小石子等杂物,有杂物时要清理干净。

2.车辆的准备

1)清除前照灯上的油污。

2)检查轮胎气压,应符合汽车制造厂的规定。

3)检查汽车蓄电池,应处于充足电状态。

二、自动追踪光轴式前照灯检验仪的检验方法

1.将汽车尽可能地与导轨保持垂直方向驶近检验仪,使前照灯与检验仪受光器相距3m。

2.将车体摆正,并使检验仪和汽车对正。

3.打开前照灯,接通检验仪电源,用上下、左右控制开关移动检验仪位置,使前照灯光束射到受光器上。

4.控下测量开关,受光器可追踪到前照灯光轴,根据光轴偏斜指示计(标有刻度)和光度计的指示值,即可测得发光强度。

前照灯光轴偏斜量如需调整,可一边调整前照灯的照射方向,一边观察光轴偏斜指示计,使指针回到规定范围即可。

三、前照灯检测仪在自动检测线上的应用

下面以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为例,浅谈其在自动检测线上的应用。

首先,为了避免外来光线的影响,前照灯检测仪应安排在自动检测线的中间工位上。为了保证前照灯光轴与仪器受光面的垂直度,在检测仪前应有恰当的引车线。为了保证3m的检测距离,在检测仪前应设置车位控制装置,例如光电检测装置。仪器的导轨和光接收箱必须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地安装。

检测仪的接口信号有模拟量信号和开关量信号2种类型。模拟量信号中有发光强度信号,光轴上下偏转角和左右偏转角信号。其中发光强度信号为05V,光轴角信号为-2.5+2.5V,均采自各自的指示计电路,其幅度可由相应的输出电压调节电位器进行调整。开关量信号用以控制仪器快速进入或退出测定位置,以及提供仪器处在光照区并进入光轴自动跟踪踪状态的检测跟踪信号和对准光轴时的自动采样信号。

控制仪器和光接收箱运动的信号有3个不同的来源,如图1所示。其一是手动控制盒上的移动扳键信号;其二是电机转向控制板输出的光轴追踪信号;其三是计算机输出的控制信号。因此,在手动操作的时候,计算机控制应撤消。为避免意外,在仪器正常运行时可拆去控制盒。为了减少外部信号对计算机的干扰,通常在计算机和仪器之间必须加隔离电路。

在仪器进入光照区后应开始光轴自动追踪状态,因此必须撤消手动腔制和计算机控制,也就是说要释放手动开关和切断中间继电器JU,而转向控制电路驱动功率继电器J4。因此,在计算机控制时必须采样和处理检测跟踪信号。

⑥ 汽车故障人工直观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了解最初症状
最初症状是指需要维修的车辆所表现出的故障特征,对于维修人员来说,准确了解并描述故障现象非常重要,这关系到诊断的方向和效率。因为车主只能从车辆使用中的异常判断车辆出现故障,而维修人员需要根据车主的描述以及自身观察准确描述故障症状。
2.问诊试车
问诊是通过对车主的询问了解汽车故障症状的过程,试车则是对汽车故障症状的实际验证并进一步确认故障症状的过程。
(1)问诊
问诊是维修人员向车主询问汽车故障情况的过程,就像医生向就诊的病人询问病情一样。问诊应该是汽车故障诊断的第一步。问诊在汽车故障诊断中非常重要,把握好这个环节可以确定下一步故障诊断的方向、甚至可以锁定故障范围。
一般问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故障发生的状况。
·初次故障发生的时间,汽车所处的状态。
·故障是否还同时伴随着其他性能变化,故障发生之前有何征兆。
·故障发生的频次:经常发生;有时发生;一定条件下发生;只发生一次。
·故障发生后的变化程度:没有变化;越来越严重;迅速恶化。
·故障发生的环境:故障发生时的气温、气候、道路情况等。
②维修保养情况。
·故障发生后是否进行过维修,进行了哪些维修,更换过哪些零部件。
·故障发生前是否加装过设备,更改过线路或更换过零部件。
·该车是否按时进行保养,是否在正规维修企业进行保养。
此外,在必要时还需要了解车主的驾驶习惯,经常行驶的道路条件及行驶车速、挡位情况,以及加注的燃油标号、品质及添加剂使用情况等。
注意,问诊一定要掌握技巧,询问故障症状发生时的情况时应尽量让车主多说,不要提示太多,否则会误导用户说出模棱两可的故障现象,增加诊断的难
度。此外提问时要用车主熟悉的话语,使车主容易理解,尽量不要使用车主不懂的专业术语。
(2)试车
试车的目的在于再现车主所述的故障症状,以验证故障症状的真实性,同时试验故障症状再现时的特征、时间、地点、环境、条件、工况等客观状态,以便为进一步分析故障原因做好准备。
在试车再现故障症状后,维修人员应该反复体会和观察故障症状出现时,各种状况、工况、环境、条件等细微过程,并且认真记录下来,确认故障症状。试车是维修人员感受汽车故障症状的过程,对维修人员了解掌握故障症状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完整的试车应该包括汽车各种性能的试验过程,即从发动机冷机起动、冷机高怠速,暖机到热机怠速、加速、急加速全过程的运行状况,以及仪表指示情况。
此外还应该包括汽车起步、换挡、加速、减速、制动、转向等过程的行驶状况试验,根据车辆故障去选择检查汽车的动力性能、制动性能、行驶稳定性能、操纵可靠性能、振动摆动异响等状况,感受驾驶和操纵过程的各种反应,以便检查是否有车主未感觉到的汽车故障症状存在。针对不同的故障现象应进行相应的试车。
3.故障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是在问诊试车后根据故障症状,对汽车结构和原理进行的深入研究分析,目的在于分析故障生成的机理,故障产生的条件和特点,为下一步推出故障原因做准备。分析研究通常需要借助与汽车故障相关的基础材料,了解汽车正常运行的条件和规律,并且与故障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研究的基础材料是车辆结构与原理方面的知识,以及所修汽车维修手册提供的机械与液压结构原理图、油路电路气路图、电子控制系统框图、控制原理图表、技术参数表、技术信息通报等重要信息。
4.推理假设
在了解汽车故障部位的结构原理、查找对比汽车技术资料后,通常可以根据逻辑分析和经验判断做出对故障可能原因的推理假设。推理假设是对故障原因的初步判断,它是基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
理论上是指根据结构原理知识,加上故障症状的表现,再从逻辑分析出发推出导致故障症状发生的可能原因,这个推导从原理上是能够成立的逻辑推理,这是基于理论的逻辑推理。实践上是指根据以往故障诊断的经验,对相同或相似结构的类似故障做出的可能故障原因的经验推断,这个推断具有类比判断的性质,这就是基于实践的经验推断。
推理是根据工作原理和故障症状推出故障原理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除了要对工作原理有深刻理解之外,还应该注意到故障症状所对应的故障本质。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故障症状的发生,还不知道故障点到底在哪里,但这时的故障发生机理应该已经基本明确。例如,发动机排放黑烟的故障症状,虽然不知道是哪个元器件损坏导致的,但从原理上讲一定是混合气浓造成的。假设是根据推理的结果进一步推断下一层故障原因的过程。例如,进一步分析导致混合气浓的原因,可以知道无非是两个,一个是燃油多,另一个是空气少。
再进一步推理可知,燃油多可能有油压高和喷油时间长两个原因,而喷油时间长又可能有控制喷油时间不正常和喷油器关闭不严两个原因。空气少则可能有空气真少和假少两种情况,空气真少可能是由于进气系统堵塞导致的,空气假少则可能是由于空气流量计输出信号过低导致的。
这就是一步步提出假设的过程。
推理是推出导致故障症状发生的基本机理原因,假设是在推出的故障机理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向故障下一层纵深分析其原因得到的结果。很显然,上述例子中故障症状排放黑烟的故障原因机理是混合气过浓导致的,这个推断是被经验证实的,因此,这个推理是经验判断的结果。如果故障症状是发生在应用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上,例如,混合动力车、柴油共轨喷射等系统中,那么故障症状的对应机理就无法从经验判断中直接得到了,此时必须对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才能推出可能的故障机理原因的方向,进而做出深层原因的假设,这里就要用到逻辑推理的方法。
推理假设的过程是从大方向上寻找故障原因的过程,这个过程探究的是故障基本机理和基本方向。
5.流程设计
流程设计是在推理假设环节之后,根据假设的可能故障原因,设计出实际应用的故障诊断流程。设计时要先确定应检测的项目,再确定分辨汽车各大组成部分或总成故障的检测方法,然后确定汽车各个系统和装置工作性能好坏的检测方法,最后才是部件和线路的测试方法。这些测试方法的应用目的在于逐渐缩小故障怀疑范围,最终锁定故障点。
6.测试确认
测试确认是在故障诊断流程设计之后,按照流程设计的步骤通过测试的手段逐一测试各个项目。测试确认是在不解体或只拆卸少数零部件的前提下完成的对汽车整体性能、系统或总成性能、机电装置性能、管线路状态以及零部件性能的测试过程,它包含检测、试验、确认3个部分,这3个部分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检测主要指通过人工直观察看和设备仪器进行的检查和测量来完成的技术检查过程,试验主要指通过对系统的模拟实验和动态分析来完成的技术诊察过程。确认主要指通过对诊断流程的逻辑分析、对检测和试验结果的判断,最后确认故障发生部位。
7.修复验证
修复验证是在测试确认最小故障点发生部位后,对故障点进行的修复以及对修复后的结果进行的验证。它分为修复方法的确定和修复后的验证两个部分。
(1)修复方法的确定
修复方法要依据故障点的故障表现模式来确定,故障点是故障的最小单元,故障点所具有的不同表现模式,决定了修复中将采用的不同方法。
①元件损坏、元件老化和元件错用等模式的故障,通常采用更换的方式进行修复。
②安装松脱、装配错误和调整不当等模式的故障,通常采用重新安装调整的方式进行修复。
③润滑不良模式的故障采用维护润滑的方式修复。
④密封不严模式的故障,通常对橡胶件采用更换,对机械部件采用表面修复工艺或更换的方式修复。
⑤油液亏缺模式的故障通常采用添加的方式修复,但对于渗漏和不正常的消耗导致的亏缺,要对症下药找到根源给予修复。
⑥气液漏堵模式的故障通常要采用疏通堵塞、封堵渗漏的方式修复。
⑦结焦结垢模式的故障一般采用清洗除焦垢的方式修复。
⑧生锈氧化模式的故障一般采取除锈清氧化的方式修复。
⑨运动干涉模式的故障通常采用恢复形状、调整位置、加强紧固的方式修复。
⑩控制失调、进入紧急备用模式以及匹配不当模式的故障采用重新调整、恢复归零以及重新匹配的方式修复。
短路断路、线路损伤、虚焊烧蚀模式的故障采用修理破损、清理烧蚀、重新焊接以及局部更换线路的方式修复。
漏电击穿、接触不良的故障模式采用更换或清理接触点的方式修复。
(2)修复后的验证
修复后的验证是指对修复后的车辆进行功能测试,如果故障现象完全消失,车辆功能回复正常则可以确认车辆已经被完全修复。
8.最终原因的确定
在对前面环节中找到的最小故障点进行修复验证后,故障现象可能消除了,但是这时不能认为故障诊断工作到此可以结束了,因为导致这个最小故障点发生故障的最终原因还没有认定,如果不再继续追究下去,就此结束维修,让汽车出厂继续行驶,很有可能导致故障现象的再次发生。
对故障点的最终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找到其产生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彻底消除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杜绝故障再次发生,这就是汽车故障诊断基本流程最后一个环节的重要内容。

⑦ 车辆检测器的安装调试

(1) 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AC220V、AC110V、AC/DC24V、AC/DC12V 可选择,2.5W 功率
频率范围:20KHz—170KHz
灵敏度:三级可调
反应时间:100 毫秒
环境补偿:自动飘移补偿
线圈电感:推荐80~300uH(包含连接线),最大50~500uH(包含连接线)
连线长度:最长5 米,每米至少绞合20 次,总电阻小于10 欧姆。
储存温度:-40ºC 到+85ºC
工作温度:-20ºC 到+65ºC
相对湿度:最大95%
外形尺寸:85×74×36mm
(2) 工作频率设定
线圈频率调整用设置在电路板上的两个DIP 开关进行。如进行调整,必须先关闭电源再将检测器从插座上取下并拆下胶壳。DIP 开关6(LA)用于设置频率,开关在“ON”位置时表示低频频工作方式,在“OFF”位置表示高频工作方式。在频率调整后,检测器会在重新上电复位时自动进行标定。
注意:地感控制器在出厂时已设为高频。当两个检测器的安装距离较近时,可以将两个检测器设置成不同的频率。
(3) 系统复位及调试
当检测器上电复位时应确保线圈上没有车辆或其它金属物体。
1. 当检测器加电后,它会自动检测并调谐到所连接的线圈。这一过程约有5 秒钟左右,同时顶部面板上的LED 会闪烁(亮0.5秒,灭0.5秒)几次。
2. 检测器在调谐过程将对进行线圈测试,当线圈的电感量超出允许范围或是发生断路、短路现象,LED 将连续闪亮。如果线圈测试正常,则顶部面板上的LED 熄灭不再闪烁,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此时,继电器不吸合)。TLD-200 必须要在两个线圈都正常的情况下才会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3. 检测器在检测到有车辆到来时,会吸合标准输出相对应的继电器,同时点亮对应的LED 指示灯;当车辆离开时,将释放标准输出相对应的继电器,同时熄灭对应的LED 指示灯。
4. 如果检测器在线圈有感应时没有反应,应重新调整灵敏度。

⑧ 汽车道路试验都会有哪些内容

检测时,发动机应与传动系脱开,但对于采用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其变速换挡应位于驱动挡。行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 行车制动性能检测的直接指标有制动距离和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间接指 标有制动稳定性和制动协调时间。制动距离是指车辆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 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时起至车辆停住时止车辆驶过的距离。制动稳定性是指制动过程中车辆任何部位都不允许超出规定宽度的试验通道边缘线。应急制动性能检测标准:汽车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按标准所规定的初速度进行应急制动性能检测,应急制动性能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驻车制动性能检测标准:驻车制动通过纯机械装置将工作部件锁止,并且驾驶人施加于操纵装置上的 力要满足:手操纵时,乘用车应不大于 400N,其他机动车应不大于 600N;脚操 纵时,乘用车应不大于 500N,其他机动车应不大于 700N。 车辆空载时, 在上述操纵力作用下,驻车制动装置应保证车辆在坡度为 20%、 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 0.7 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持续时间应不小于 5min。检测汽车列车时,应使牵引车和挂车的驻车制动装置均起作用。试验工况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以看成是由驾驶员、车辆和行驶环境组成的一个闭环系统,这里驾驶员起闭环系统控制器的作用。驾驶员根据车辆当前的行驶环境和行驶工况,按照自己的个性和驾驶意图操纵车辆。行驶环境包括道路条件和交通状况,二者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它决定了驾驶员对车辆的操纵特性,即驾驶员通 过换挡、操纵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等来改变车辆的行驶工况,使车辆的运行状态 能适应外界行驶环境的变化。 根据驾驶员对车辆的操纵特性以及车辆行驶状态的 变化, 将制动工况分为普通制动和紧急制动 。

⑨ 如何检测自诊断系统是否有故障

随着微机在汽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不仅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和舒适性,也使整个汽车控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用户的汽车一旦因故障抛锚时,维修人员能否迅速找到发生故障的部位并加以排除就成为摆在汽车制造商面前的重要课题。当今时代,汽车工业群雄鼎立,售后服务的方便和快捷必然成为竞争的焦点。这就要求在丰富汽车各种功能的同时,完善和提高故障的检测能力,使汽车更安全、更易于维护。

1 汽车故障自诊断技术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和故障诊断设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汽车诊断也作为一门专门技术发展起来。汽车故障自诊断装置一般包括车载故障自诊断装置和汽车故障诊断仪。

1.1 车载故障自诊断装置

1976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子点火控制系统MISAR,其中已具备了自诊断功能,用于诊断控制发动机点火时间的微机,发动机冷却水温度和蓄电池电压等输入信号,当发生异常情况时报警指示灯亮。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故障自诊断系统已能对各传感器、执行机构和ECU本身进行监测,并能判断和区分故障类型,以故障代码的形式存储起来,供维修人员用专门的故障代码读取设备读出。故障自诊断技术不仅应用于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中,而且在自动变速箱、防抱死制动装置、安全气囊等系统的微机控制单元中广泛使用。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推广了这一技术,并开发出与各自车型配套的故障代码读出设置。这就给用户在汽车运行中及时发现故障和汽车修理时故障的查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1.2 汽车故障诊断仪

汽车故障诊断仪是和车载故障自诊断系统配套使用的,从本质上看,它相当于自诊断系统的终端设备,起到人机交互的作用。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故障诊断仪能完成的功能愈来愈丰富,现归纳如下:

·显示故障代码,同时显示发生故障的部位、检查的方法、检测的标准数据等,并打印上述信息;

· 清除故障代码;

·汽车运行实时状态数据的显示,维修人员可对照标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偏离标准数据的方向和大小找出故障的原因;

·向ECU发出执行器强制动作的命令,以查看执行器是否工作正常;

·存储汽车运行的状态数据和故障信息,向个人计算机或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输出。

2 故障诊断通讯接口OBD-II标准简介

早先的故障诊断仪都是由各个整车制造厂或仪器制造商各自开发的,诊断接口和通讯方式各不相同,不能互相通用。以诊断插座为例,福特车系有7针、25针,奔驰车系有圆形9针、38针、长方形16针等等。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不仅给维修工作带来了麻烦,而且也增加了维修成本和人员培训费用,反过来也影响了产品在全球范围的销售。

自1987年起,美国加州大气资源局(CARB)规定车载故障自诊断系统必须能够对汽车排气系部件进行监测。1994年CARB颁布了更为严格的废气排放控制法规,规定与排气相关的部件必须与被称为万能扫描工具的故障诊断仪进行通信。同时,美国环境厅(EPA)也采取相应措施在全美推广使用。在CARB的要求下,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AE)进一步推进了与故障诊断仪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形成了诊断仪接口的OBD-II标准。

OBD-II是ON-BOARD DIAGNOSITICS的缩写,即第二代随车电脑诊断系统,它代表了目前大部分诊断仪的技术水平,可以说是一个实际的标准,因而得到了汽车制造商的支持。其主要特点有:

·诊断插座统一为16针插座,并统一安装于驾驶室仪表板下方。诊断插座如图1所示,引脚定义如表1所示;

·串行数据通信协议采用IS09141和SAE两个标准;

·具有统一的5位故障代码。例如P1352,第一个英文字母代表被测控制器,如P代表发动机电脑控制器(Power),B代表车身电脑控制器(Boby),C代表底盘电脑控制器(Chassis),第二个字代表制造厂,第三个字代表SAE定义的故障范围码,最后两个字代表原厂故障码;

·具有用诊断仪直接读取并清除故障码的功能;

·具有行车记录功能,能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资料;

·具有记忆并重新显示故障信息的功能。

3 V.A.G1551功能简介

V.A.G1551是大众集团内部售后服务通用的汽车电子系统维修、诊断仪器,可以读取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十多个汽车电子系统的诊断和测试信息。比如在检修发动机电子时,维修人员可以使用其来读取故障代码,同时也可以读取发动机实时状态参数如转速、水温、负荷、电压、喷油时间等,另外还能向ECU的各执行机构发出强制执行命令。操作时,将诊断仪与汽车排档前的诊断插座连接即可。诊断插座符合OBD-II标准,其中引脚4为车身搭铁,引脚 7为B.D.DIAKM�即K线),引脚16为蓄电池正极,其余引脚均为空。

使用时首先要输入检测对象的地址代码,如发动机电子为01,然后要选择功能,如查询故障代码的功能号为02。具体使用方法见相关资料。

诊断插座的引脚7应与汽车上各电子控制系统的K线相连接,诊断仪一次只能与一个电子控制系统通信。开始时,诊断仪以广播的方式通过K线发送识别信息(即地址码),但只有与地址码相对应的电子控制系统才作出响应,于是诊断仪和该电子控制系统开始通信,其余各系统仍处于待机状态。

4 V.A.G1551与发动机电子通信规律初探

由于条件限制,本文只研究了V.A.G1551与Engine Electronics的通信规律,并且ECU只限于MOTRONIC M1.54P。

4.1 利用计算机串口截码

考虑到V.A.G1551与ECU的通信码均为串口信号,只是与RS-232标准串口信号的电压不同,标准串口信号的“1”用-12V表示,“0”用+ 12V表示,而K线的“0”用0~1.3V表示,“1”用12V表示,所以只要设计一块转换卡,把K线的串口信号转换为标准串口信号,即可实现利用计算机串口来截取V.A.G1551与ECU的通信码,从而研究它们的通信规律。转换卡除了能完成电平转换功能外,工作频率要大于10kHz,且输入电阻要大,不至于影响V.A.G1551与ECU的通信。图2给出计算机串口截码原理图。

采用转换卡截码的效率很高,每次截码得到的文件也较小,大约1Kbytes多,并可以直接在编辑软件下阅读,使用非常方便。下面的任务就是对V.A.G1551的各个功能逐个进行截码研究,弄清在发动机的各个工况下它们是如何进行通信的。

4.2 截码数据分析

下面给出V.A.G1551在功能号04数据块000进行通信时截码得到的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

在V.A.G1551发出地址码后,ECU回答控制器版本号,如表2所示。

接下来,双方发出握手信号以不中断联系,并且ECU等待V.A.G1551发出指令:

03FC OBF4 09F6 03

03FC 0CF3 09F6 03

03FC 0DF2 09F6 03

V.A.G1551发出功能04-000指令,ECU回答相应信息,并且双方不断问答,直到用户输入“→”:

03FC CEF1 11EE 03

0DF2 0FF0 F40B 659A A25D C837 1DE2 807F SBA4 02FD 00FF 07F8 1FE0 03

03FC 10EF 11EE 03

0DF2 11EE F40B 659A A25D C837 1DE2 807F 5BA4 02FD 00FF 07F8 1EE1 03

03FC 12ED 11EE 03

0DF2 13EC F40B 659A A25D C837 1DE2 807F 5BA4 02FD 00FF 07F8 1EE1 03

接下来双方又进行握手等待,直到用户发出结束指令,通信结束:

03FC 14EB 09F6 03

03FC 15EA 09F6 03

03FC 16E9 09F6 03

03FC 17EB 09F6 03

03FC 18E7 06F9 03

在这些数据中,还可以发现一个特殊的码子,即每一行的第二个数据,经分析,这是一个记数码,通信双方每发出一次信息均加一。并且可以看到,在功能号04数据块000时V.A.G1551发出的命令为11,结束指令为06。双方采用的校验方式为反码,即接收方发出接收码的反码,发送方收到反码后就认为对方接收正确(如V.A.G1551发06,ECU答F9)。

经过多次实验,可以获知V.A.G1551在检测发动机电子的各个功能(包括读故障码和消除故障码)时的通信码,这些通信码为研制与V.A.G1551兼容的汽车故障诊断仪打下坚实的基础。

V.A.G1551除了可以读取故障代码外,还可以读取发动机实时状态参数如转速、水温、负荷、电压、喷油时间等,经过数据分析,V.A.G1551并不是把这些参数直接显示出来,而是把这些参数的码子经过某种转换再显示出来。

5 开发与V.A.G1551兼容的计算机汽车诊断系统

V.A.G1551是德国制造的仪器,价格昂贵,并且有部分V.A.G1551是德文显示,用起来多有不便,因此有必要开发与其兼容的汽车诊断仪。通用的计算机系统有标准的串口,且编程余地大、易调试、所以可先开发计算机诊断系统。

5.1 硬件部分

同样,计算机系统的串口与V.A.G1551的串口不兼容,因此需要设计一块适配卡,与上述转换卡不同的是,适配卡的数据流是双向的,但因为通信是半双工的,所以适配卡上应加上一个模拟开关,以隔离双方数据。图3给出适配卡原理图。

当计算机发出数据时,模拟开关接通,数据通过K线发给ECU,同时数据又发回给计算机,当计算机接收到数据后可判定数据已发完,此时应立刻关闭模拟开关,等待ECU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模拟开关的关闭时间是个关键,若模拟开关关早了(即计算机串码还未发完)则ECU接收的数据会出错,若模拟开关关晚了(即 ECU已发出数据)则会影响计算机接收数据。

5.2 软件部分

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即把主程序编成一个模块,V.A.G1551每一个功能都编成一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别汇编后再连接成可执行文件。采用模块程序设计有以下一些优点:

(1)每个模块任务明确,便于理解;

(2)单个模块易于编写和调试;

(3)便于程序和维护的修改;

(4)要增加诊断的功能,只要增加相应的模式块即可。

编制程序的时候可采用逐渐增加功能的方法,即先编主模块和第一个功能模块,调试成功后连上第二个功能模块再调试,直到全部完。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试,笔者已初步开发完成与V.A.G1551兼容的计算机诊断系统,当然目前只限于诊断M1.54P的发动机电子。图4给出软件的主框图。

本文介绍的方法是通过研究V.A.G1551与ECU的外部通信规律来开发与V.A.G1551兼容的汽车故障诊断仪,应该说在主要功能上能与 V.A.G1551保持一致,但在细节问题上还有差异。并且本文尚未涉及到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V.A.G1551与ECU的确认码问题的,也就是说当V.A.G1551收到ECU的确认码是错误的时候会做何动作画。这些问题还等待我们去作进一步研究。
http://www.aa369.com/NewsShow.aspx?nid=6291

⑩ 机动车尾气检测设备有哪些

简易工况法 像 C T机 简易工况法就是利用专业设备,使汽车在保持位置不移动的前提下模拟在专路面实际的匀速行驶属状况,并通过仪器设定,给汽车相应的加载量,模拟汽车载货或爬坡时的状态,再检测这时汽车的尾气排放情况。 原来检测所采用的“双怠速法”只是在空挡不加油的低怠速以及空挡加油的高怠速两种情况下进行尾气检测,但汽车不开动,也就导致发动机燃烧不充分,而且是处在空载状态下。这样检测出来的尾气排放结果跟路面行驶实际情况肯定相差较大。 通过简易工况法模拟实际行驶情况进行检测,比起原来的双怠速法要更为科学,检测结果也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原来的怠速检测法就像听诊器;而简易工况法更像是一台 C T机,不仅能检测出车辆在行驶状态下尾气排放的真实数据,还能诊断出车辆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

阅读全文

与车辆运行状态检测实验装置设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zhj轴承尺寸是多少 浏览:157
这些锁止装置各起到什么作用 浏览:320
机械穿什么异界套装 浏览:778
做阀门销售怎么跑业务 浏览:592
尚酷仪表盘跟什么通用 浏览:187
桑拿炉自动喷淋装置接线图 浏览:622
乙酰苯胺水解制备苯胺的实验装置 浏览:218
实验室制取硫酸装置图 浏览:458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题库 浏览:277
水库阀门是什么意思 浏览:418
压缩机排气阀门关闭不严 浏览:447
芜湖市华益阀门公司怎么样 浏览:174
儿科肺炎治疗仪仪器怎么用 浏览:1000
现在恒温库用什么样的制冷机 浏览:813
游戏工具箱顶部横滑 浏览:891
zy型液压自动张紧装置 浏览:664
尼尔机械纪元屠村任务怎么做 浏览:450
为什么要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设计 浏览:322
电动工具名牌有哪些要求 浏览:542
什么情况下采用双闸板阀门 浏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