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发电厂安规考试
第二篇 配电装置运行规程
1.通则
1.1本篇规程包括:开关、母线及闸刀、仪用互感器、电抗器、避雷器、电力电缆等设备的运行规定。
1.2 对配电装置的检查、维修、操作应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1.3除按本篇规程对有关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外,尚应对配电装置的运行条件及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如:
1.3.1配电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构架应良好接地。
1.3.2配电装置建筑物牢固,水泥和金属杆架完整,金属不腐锈,杆架不歪斜,电缆盖板齐全。户内配电装置门窗良好,房屋不漏水。室内及设备内能防止小动物入内。
1.3.3配电装置的通风设施、照明及门锁完好o
1.3.4配电装置的遮栏应良好,各机构箱、端子箱的门应关闭。
2.开关
2.1开关的一般规定
2.1.1开关经检修投入运行前,应作外部检查。
2.1.2为使运行中的开关正常工作,应检查其操作能源完备可靠,并符合运行标准。
2.1.3对具有遥控操作接线的开关,其正常的带电拉、合闸操作应采用遥控操作方式。当遥控失灵且故障处理需要可采用近控操作。只有在不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又紧急需要时方可进行运行开关的手动机械分闸操作。
2.1.4需经同期操作合闸的开关,必需满足同期条件方可将开关合闸送电。
2.1.5跳闸回路或跳闸机构有故障的开关,不准投入运行。
2.1.6开关操作后,应检查其各灯光信号正常,三相电流表指示正常。
2.2检查维护
2.2.1注意设备油色、油位正常,无漏油和严重渗油缺陷o
2.2.2开关分合闸位置正确,操作机构完整良好,软铜片不断裂,合闸铁芯应返回,开关手柄位置正确,灭弧室完整。
2.2.3各种瓷质绝缘应清洁无油泥、无碎裂和裂纹现象。
2.2.4二次线和端子排应干燥,控制电缆无发霉现象,机构或端子箱门应关好。
2.2.5当发生短路故障后,应对跳闸开关及流过故障电流的回路作一次详细检查。
2.3故障处理
2.3.1开关遥控合闸失灵:检查有关的二次回路、油压、副触点、机构有无问题,必要时可将开关改冷备用后进行校验,如正常则投入运行;若无效而又急于投入运行时,可考虑近控合闸,但应事先校验近控合闸回路正
常。
2.3.2开关拉闸失灵:如遥控拉闸失灵,则检查有关二次回路、油压、副触点、机构有无问题;若查不出原因可考虑近控或手动拉闸。无法拉闸时,应改变运行方式,以上一级开关将其隔绝检修。
2.3.3DCS系统开关拉合闸失灵时,应检查开关位置及热工信号是否与实际相对应;开关控制电源是否正常;保护连锁回路是否正常。
2.3.4油开关在运行中看不见油位
2.3.4.1若确定由于温度低致使油位看不见时,暂可维持运行并尽快加油。
2.3.3.2若严重漏油造成油位看不见时,禁止操作开关,须将开关改非自动并改变运行方式,用其它开关作隔绝或作保护,并通过检修人员处理。
2.3.5开关故障后,如发现喷油,应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处理。
3.母线及闸刀
3.1一切使用闸刀的操作,应按操作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
3.2装有闸刀闭锁装置的闸刀应经闭锁操作,当闭锁装置失灵时,在得到值长同意,并确认操作步骤正确,不会发生带负荷操作的情况下,方可破坏闭锁进行操作。
3.3所有闸刀合上后必须检查接触良好,闸刀拉开后应有一定的距离。
3.4合上接地闸刀前,必须在有关各侧电源断开,并在验明确无电后进行。
3.5闸刀因机构故障拉不开时,应作为母线故障处理,将所属母线停电隔绝。
3.6检查项目
3.6.1悬式瓷瓶、支持瓷瓶等各种瓷质绝缘物应完好清洁,无裂纹损伤,歪斜及放电痕迹。
3.6.2母线伸缩节(或弧垂)正常,各种线夹、线头鼻子螺丝无松动,脱落现象。
3.6.3各连接头不发热,示温片齐全、无熔化现象。
3.6.4闸刀合上时应接触良好,不发热变色。
3.6.5架空母线无松股或断股现象。
3.6.6各种金具无松动和震动声,无严重锈蚀现象。
4.仪用互感器
4.1运行规定检查维护
4.1.1电压互感器带电时二次侧不得短路,电流互感器在一次侧载流时二次侧不得开路。
4.1.2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引起有关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须事先慎重考虑并采取相应措施。
(1)停用电压互感器或其二次回路。
(2)短接运行中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
(3)加入或退出保护的电流回路。
4.1.3互感器的检查项目
4.1.3.1瓷套管应清洁,无损伤、裂缝及放电痕迹。
4.1.3.2油浸式互感器其油位、油色均应正常,不漏油,有吸潮剂者,其吸潮剂应不变色。
4.1.3.3互感器应无焦味、放电声、电磁震动声,接头无发热现象。
4.1.3.4电压互感器的故障处理
4.2故障处理
4.2.1电压互感器的故障处理
4.2.1.1现象
(1)所属电压表、周率表和有无功表计指示失常。
(2)6KV母线绝缘监察装置可能指示不正常。
(3)发电机定子接地可能动作报警。
(4)有关电压回路光字牌亮,有压监视灯熄灭。
(5)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可能误动作。
4.2.1.2处理
(1)停用有关低电压保护,将有关自合闸、低周率和强行励磁出系。
(2)记录电压互感器故障停用时间。
(3)查电压互感器闸刀付接点接触是否良好。
(4)查电压互感器初、次级熔丝有无熔断,当未发现电压互感器明显故
障时,可调换熔丝。
(5)当发现电压互感器有以下明显故障之一,应将该电压互感器停用:
a、严重发热(油和引出线变色,连接点烧红)。
b、内部有火花放电声。
c、漏油严重,油位计看不见油。
d、外部严重放电闪络将导致接地短路。
e、有焦臭味或冒烟。
对有高压熔丝的电压互感器故障时,可用电压互感器闸刀隔绝,对无高压
熔丝的电压互感器不得用电压互感器闸刀来隔绝,应作为母线故障处理。
4.2.2电流互感器的故障处理
4.2.2.1现象
(1)所属电流表、有、无功率表指示消失或指示失常;
(2)有关电流回路和差动回路断线光字牌亮。
4.2.2.2处理
(1)将反映低电流动作的有关继电保护停用。
(2)记录电流互感器故障停用时间。
(3)当发现电流互感器有以下明显故障之一,应将该电流互感器停用:
a、严重发热(油和引出线变色,连接点烧红);
b、内部有火花放电声;
c、外部严重放电闪络将导致接地短路;
d、有焦臭味或冒烟。
5.电抗器
5.1检查维护
5.1.1电抗器检查项目
5.1.1.1线圈应完整无变形。
5.1.1.2支持瓷瓶应清洁无破损现象。
5.1.1.3线圈与电缆头无发热现象,示温片无熔化现象。
5.1.1.4电抗器柱子无破裂现象。
5.1.1.5电抗器周围应无铁磁性物质,底座接地应完好。
5.1.1.6电抗器应无闪络现象及异声。
5.1.2电抗器在检修后送电前测量绝缘电阻应合格。
5.1.3电抗器回路短路跳闸后应进行外部检查。
5.2故障处理
5.2.1电抗器有放电声,应加强监视。
5.2.2电抗器线圈变形或支持瓷瓶有裂纹时,应停用检修。
6.防雷设备
6.1运行规定及故障处理
6.1.1雷雨季节避雷器应投入运行。
6.1.2中性套管为半绝缘的变压器,其中性点不得即不直接接地又无避雷器运行。
6.1.3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法停用避雷器:
(1)避雷器瓷套管破损或有明显裂缝。
(2)避雷器引线或接地线断脱。
(3)避雷器内部有响声。
6.2检查项目 .
6.2.1避雷器安装应牢固,带板线安装的避雷器,底脚为支承安装,板线调
节适度,避雷器无倾斜情况,金具无锈蚀。
6.2.2上下引线接头应牢固无松动、断股,均压环及铁帽应紧固。
6.2.3瓷质设备完整,无破碎裂缝的放电痕迹。
6.2.4接地线良好。雷击计数器完好,指示与原记录相符合。
6.2.5雷击后或电气回路有过电压现象时应检查避雷器内部有无放电异常响
声,外部元件是否完整,计数器是否动作,如动作过应做好记录。
7.电力电缆
7.1运行规定
7.1.1 10KV电缆所连接的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允许运行二小时,在此时间内必须将故障消除或断开故障点。
7.1.2电缆线路的正常工作电压不应超过电缆额电压的15%。
7.2检查项目
7.2.1电缆不应浸于水中运行,电缆外皮应完好无损伤,无渗油,电缆终端盒及外壳的保护接地完好。
7.2.2电缆头应清洁,无漏胶、漏油及放电痕迹。
7.2.3电缆头上示温片齐全,无熔化现象。
7.2.4电缆沟中应无积水,不应有酸、碱液体排入电缆沟。
7.2.5电缆沟架应牢固无锈烂。
7.3故障处理
7.3.1电缆头漏胶漏油时应加强监视,立即汇报。
7.3.2电缆头火烧爆炸时,立即隔绝电源,按消防规程进行灭火。
8.阻波器和耦合电容器
8.1阻波器的检查可参照电抗器执行
8.2耦合电容器的检查可参照防雷设备执行。耦合电容器接地刀闸不得合上。
② 电业安全规程(发电厂部分)
DL 408-91
能源部 1991-3-18批准 1991-09-01 实施 1 总则 1.1 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电力系统、发供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结合电力生产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制定本规程。
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和电气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1.2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发挥安全监察机构和群众性的安全组织的作用,严格监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
1.3 本规程适用于运用中的发、变、送、配、农电和用户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一切人员(包括基建安装人员)。
各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补充条文,经厂(局)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所谓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或一部分带有电压及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1.4 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
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
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者。
1.5 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5.1 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约两年一次)。
1.5.2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且按其职务和工作性质,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热力和机械部分)的有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
1.5.3 学会紧急救护法(附录G),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1.6 电气工作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温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参加带电作业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领导批准后,方能参加工作。
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干部、临时工等),必须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随同参加指定的工作,但不得单独工作。
对外单位派来支援的电气工作人员,工作前应介绍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和有关安全措施。
1.7 任何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本规程,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立即制止。
1.8 对认真遵守本规程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本规程者,应认真分析,加强教育,分别情况,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事故者,应按情节轻重,予以行政或刑事处分。
1.9 本规程所指的安全用具必须符合附录E、附录F的要求。 2 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 2.1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值班工作
2.1.1 值班人员必须熟悉电气设备。单独值班人员或值班负责人还应有实际工作经验。
表1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电 压 等 级 (kV) 安全距离(m)
10及以下(13.8) 20~35 44 60~110 154 220 330 500 0.70 1.00 1.20 1.50 2.00 3.00 4.00 5.00
2.1.2 高压设备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由单人值班:
a.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遮栏的高度在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者;
b.室内高压开关的操作机构用墙或金属板与该开关隔离,或装有远方操作机构者。
单人值班不得单独从事修理工作。
2.1.3 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必要移开遮栏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表1的安全距离。
2.2 高压设备的巡视
2.2.1 经企业领导批准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的值班员和非值班员,巡视高压设备时,不得进行其他工作,不得移开或越过遮栏。
2.2.2 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2.2.3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4m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8m以内。进入上述范围人员必须穿绝缘靴,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架构时,应戴绝缘手套。
2.2.4 巡视配电装置,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将门锁好。
2.2.5 高压室的钥匙至少应有三把,由配电值班人员负责保管,按值移交。一把专供紧急时使用,一把专供值班员使用,其他可以借给许可单独巡视高压设备的人员和工作负责人使用,但必须登记签名,当日交回。
2.3 倒闸操作
2.3.1 倒闸操作必须根据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命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发布命令应准确、清晰、使用正规操作术语和设备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发令人使用电话发布命令前,应先和受令人互报姓名。值班调度员发布命令的全过程(包括对方复诵命令)和听取命令的报告时,都要录音并作好记录。倒闸操作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见附录A)。单人值班,操作票由发令人用电话向值班员传达,值班员应根据传达,填写操作票,复诵无误,并在“监护人”签名处填入发令人的姓名。
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
2.3.2 停电拉闸操作必须按照断路器(开关)--负荷侧隔离开关(刀闸)--母线侧隔离开关(刀闸)的顺序依次操作,送电合闸操作应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严防带负荷拉合刀闸。
为防止误操作,高压电气设备都应加装防误操作的闭锁装置(少数特殊情况下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加机械锁)。闭锁装置的解锁用具(包括钥匙)应妥善保管,按规定使用,不许乱用。机械锁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钥匙要编号并妥善保管,方便使用。所有投运的闭锁装置(包括机械锁)不经值班调度员或值长同意不得退出或解锁。
2.3.3 下列项目应填入操作票内:
应拉合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检查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位置,检查接地线是否拆除,检查负荷分配,装拆接地线,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熔断器(保险),切换保护回路和检验是否确无电压等。
操作票应填写设备的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
2.3.4 操作票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票面应清楚整洁,不得任意涂改。操作人和监护人应根据模拟图板或接线图核对所填写的操作项目,并分别签名,然后经值班负责人审核签名。特别重要和复杂的操作还应由值长审核签名。
2.3.5 开始操作前,应先在模拟图板上进行核对性模拟预演,无误后,再进行设备操作。操作前应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操作中应认真执行监护复诵制。发布操作命令和复诵操作命令都应严肃认真,声音宏亮清晰。必须按操作票填写的顺序逐项操作。每操作完一项,应检查无误后做一个“√”记号,全部操作完毕后进行复查。
2.3.6 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执行,其中一人对设备较为熟悉者作监护。单人值班的变电所倒闸操作可由一人执行。
特别重要和复杂的倒闸操作,由熟练的值班员操作,值班负责人或值长监护。
2.3.7 操作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报告,弄清问题后,再进行操作。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2.3.8 用绝缘棒拉合隔离开关(刀闸)或经传动机构拉合隔离开关(刀闸)和断路器(开关),均应戴绝缘手套。雨天操作室外高压设备时,绝缘棒应有防雨罩,还应穿绝缘靴。接地网电阻不符合要求的,晴天也应穿绝缘靴。雷电时,禁止进行倒闸操作。
2.3.9 装卸高压熔断器(保险),应戴护目眼镜和绝缘手套,必要时使用绝缘夹钳,并站在绝缘垫或绝缘台上。
③ dl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由哪个标准代替
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废止后执行GB 50660-2011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详情请查阅“中电联标准[2014]268号”
④ 求文档: 《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标准编号:GB/T 14285-2006
标准名称: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⑤ 火力发电厂的安规有哪些
火力发电厂的安规,大约有上百条,收录于电力部(能源部)颁发的《电气安全工作规程》和《热力安全工作规程》。具体请见网络文库:
http://wenku..com/link?url=TGOAGPW8-L5aCx1e0JsLQnORdp7Mivw-LV5l1sZuici-eFby5TAMbL_ZQ2cxb5UlgP2B-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⑥ 电力系统各项规程都是多久更新一次
这个东西不是定期更新的,是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修改以后才可以发布新版本,有可能几十年不更新!
⑦ 发电厂常用的自动化装置
发电厂常用的自动化装置:发电机自动励磁装置,自动准同期并列装置,自动重回合闸装置,汽答轮机自动调速装置,除氧器水位自动装置,凝器水位自动装置,高加水位自动装置,锅炉汽压汽温自动装置,汽包水位自动装置,锅炉燃烧自动装置,等等。
⑧ 关于发电厂继电保护的规程有哪些
目前,发电集团在继电保护专业没有什么自己的规程,主要还是执行国家电网公司为主导编制的规程。如果你想了解,主要有《继电保护技术规程》GB-14285;继电保护检验规程-DL/T-995;发电厂继电保护整定方面有《发变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你可以在网上搜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⑨ 倒闸操作时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答
倒闸操作时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使用原则是:
(1)设备不允许无保护运行。一切新设备均应按照DL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规定,配置足够的保护及自动装置。设备送电前,保护及自动装置应齐全,图纸、整定值应正确,传动良好,压板在规定位置。
(2)倒闸操作中或设备停电后,如无特殊要求,一般不必操作保护或断开压板。但在下列情况要特别注意,必须采取措施:
1)倒闸操作将影响某些保护的工作条件,可能引起误动作,则应提前停用。例如电压互感器停电前,低电压保护应先停用。
2)运行方式的变化将破坏某些保护的工作原理,有可能发生误动时,倒闸操作前也必须将这些保护停用。例如当双回线接在不同母线上,且母联断路器断开运行,线路横联差动保护应停用。
3)操作过程中可能诱发某些联动跳闸装置动作时,应预先停用。例如,发电机无励磁倒备用励磁机,应预先把灭磁开关联锁压板断开,以免恢复励磁合灭磁开关时,引起发电机主断路器及厂用变压器跳闸。
(3)设备虽已停电,如该设备的保护动作(包括校验、传动)后,仍会引起运行设备断路器跳闸时,也应将有关保护停用,压板断开。例如,一台断路器控制两台变压器,应将停电变压器的重瓦斯保护压板断开;发电机停机,应将过电流保护跳其它设备(主变压器、母联及分段断路器)的跳闸压板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