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分析
一、现象:
1、金属钠置于水中后,钠浮在水面上。
2、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并有轻微的嘶嘶声。
3、钠融成一个光亮的小球。
4、反应后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5、生成的气体可点燃,有爆鸣声。
二、化学分析:
离子方程式:2Na+2H₂O=2Na++2OH-+H₂↑。
还原剂:Na;氧化剂:H₂O。

(1)钠和水微型实验装置图的缺点扩展阅读: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很容易失去,所以有强还原性。因此,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够和大量无机物,绝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反应和大部分有机物反应,在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作还原剂,都是由0价升为+1价(由于ns1电子对),通常以离子键和共价键形式结合。金属性强,其离子氧化性弱。
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它包括两种情况:
1、如果盐溶液中的溶质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只发生钠与水的反应。
2、如果盐溶液中的溶质与氢氧化钠反应,则会发生两个反应,如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2Na+2H₂O=2NaOH+H₂↑,
2NaOH+CuSO₄=Cu(OH)₂↓+Na₂SO₄。
❷ 有人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目的是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验证:①钠的物理性质 ②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是
(1)小试管和酒精灯 (2)将大头针向上提,使钠块落入水中,将小试管扣在导管上收集反应专产生的气体,用拇属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点燃试管中的气体 (3)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迅速游动,并逐渐消失,水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点燃小试管中的气体时,有尖锐的爆鸣声。
❸ 化学问题: 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钠〔Na〕和水〔H2O〕反应生成氢气〔H2〕。还有:1怎样画其装置图;2...
可以借鉴你们制氢气的反应图,试管里面放钠块,长竞漏斗里装水,用一根导管接出气体,犹豫钠与水反应剧烈,只有将气体先收集起来在做验证,验证就和你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一样了哈!手机答的,无法画图了!
❹ 钠与水反应实验的一些问题。
1、Na是保存在煤油中的,为了擦去表面的煤油
2、此时生成的H2易小范围积聚,而发生爆炸
3、表面的煤油没有擦干净,可以燃烧生成C
4、C
5、不可以,煤油是可燃物 只能用沙子灭火
6、2Na2O2 + 2H2O = 4NaOH + O2 Ca(HCO3)2 + 2NaOH = CaCO3 + Na2CO3 + 2H2O 有无色气体生成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7、HCl为36.5 g,最后生成的就是NaCl-----Na-----HCl 所以,Na元素就是1mol,原来的Na质量=23g
设Na为xmol,Na2O2为ymol 2Na-----H2,2Na2O2-----O2 2H2-----O2 x+2y=1 x=2y 解得,x=0.5mol,y=0.25mol 即,Na质量11.5g,Na2O2质量19.5g
❺ 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目的是做钠与水反应实验
(1)酒精灯
(2)把大头针拔出来,让钠块掉下去 (3)钠块浮在水面,融化,放出气体游动,有嗤嗤响声,溶液变红。用大拇指堵住导管口一段时 间,对准酒精灯火焰松开,有爆鸣声。
❻ 有人设计了如右图的实验装置,目的是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验证:①钠的物理性质;②钠与水反应的产物。
(1)小试管、酒精灯(2)将大头针向上提,使钠块从针头脱落并落入水中,将小回试管扣在导管上收集反应产答生的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点燃试管中的气体 (3)钠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并逐渐消失,水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反应有气体生成,点燃小试管中的气体时,有尖锐的爆鸣声
❼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请回答有关实验问题:(1)下面的四个实验装置有三个都存在明显缺陷,其中完
(1)A.加热挥发出的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所以乙醇也能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从而导致干扰烯烃的检验,故A错误; B.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易溶于水,和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密度小于空气,所以氨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 C.蒸馏分离混合物时,温度计测量馏分温度而不是混合溶液温度,故C错误; D.乙醇和浓硫酸在170℃条件下制取乙烯,温度计测量混合溶液温度,故D错误; 故选B; (2)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氨气和氯化氢反应产生白烟,所以可以用浓盐酸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其检验方法为:取用水湿润的pH试纸(或红色石蕊试纸,或粘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b管口,若试纸变红,故答案为:取用水湿润的pH试纸(或红色石蕊试纸,或粘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b管口,若试纸变红; (3)①二氧化氯的熔点较低,易挥发,所以二氧化氯要密封且低温避光保存; 二氧化氯和碱反应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同时还生成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lO 2 +2OH - ═ClO 2 - +ClO 3 - +H 2 O; 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常压在略高于38℃时蒸发留在母液中的NaClO 2 太多,只有减压时蒸发,在略高于38℃时水分挥发多一些、母液少一些; 根据图象知,当温度略高于38℃时析出氯酸钠晶体,所以蒸发结晶析出氯酸钠晶体时,温度控制在略高于(或大于)38℃, 故答案为:低温避光;2ClO 2 +2OH - ═ClO 2 - +ClO 3 - +H 2 O;减压蒸发;略高于(或大于)38℃; ②潮湿的KClO 3 和草酸(H 2 C 2 O 4 )在60℃时反应制得,所以要用温度计控制混合溶液温度,二氧化氯常温下是气体,其熔点较低,要使其变为液体,应该采用冰水混合物冷却,二氧化氯有毒不能直接排空,所以要有尾气处理装置,所以该装置图为 . |
❽ 钠和水反应的现象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可以归纳为:浮、熔、游、嘶、消、红(水中滴有酚酞时)。钠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浮在水面上。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钠熔成银白色的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时产生氢气,发出响声,推动钠在水面上游动。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使水溶液变红。
❾ 做金属钠与水的反应的实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为了防止爆炸和其他安全问题,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 用镊子取出,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易燃物质(煤油) 用小刀就可以切,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剩余部分可以放回去(高中药品中只有钠和钾可以放回试剂瓶) 超过此体积现象更壮观但也更危险,可能发生爆炸 丢入水足够多但是不很满的水槽中 人不要离得太近
❿ 制备气体的简易装置优缺点
初中化学气体制备装置分析
初中化学主要考查两种常见气体(O2和CO2)的制备原理、药品,气体制备装置一般分四大部分: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会考突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教科书上原理的考查;中考则突出考查学生能力,在会考基础上进行延伸和综合。中考内容包括会考内容。 一、制取常见气体药品、状态及反应条件 制备 气体 中考实验内容 会考实验药品、状态及反应条件 中考增加实验药品、状态及反应条件 O2 KClO3和MnO2共热、KMnO4加热、H2O2和MnO2 Na2O2和H2O CO2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 H2 Zn与H2SO4或盐酸 NH3 Ca(OH)2固体与NH4Cl固体共热 通常有毒和有污染的尾气必须适当处理。常用经典仪器有:
⑴a用于NaOH吸收CO2(气体溶解或反应速度不很快,不易引起倒吸); ⑵b用于收集少量气体然后处理;如多余的CO的处理。 ⑶c收集极易溶且溶解很快的气体。如NH3等,这种装置可以增大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液体对气体的吸收。由于漏斗容积较大,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 ⑷d用于处理难以吸收(有毒)且可燃的气体。如H2、CO等。
与钠和水微型实验装置图的缺点相关的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