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飞灰含碳量的测量原理
把飞灰均匀混合之后,堆成一个圆锥,垂直切两刀,圆锥分4份,按对角线这样取,然后取出来的灰再做这样的操作,反复几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均匀取样。最终得到一碗的样子吧,然后去磨成粉末,用分析天平称一克,在专门的弹筒仪器内和苯甲酸一起燃烧(因为只有灰是烧不燃的) ,测得里面产生的热量。然后于放入的苯甲酸产生的热量相减,多余的部分就是灰里面的没有烧尽的煤产生的热量。按照标准含碳量的煤的发热值,就可以很容易计算的到灰里的含碳量。
这是我在韶关冶炼厂做飞灰含碳量测试用的方法。可供你参考
Ⅱ 锅炉燃烧中如何操作可以控制减少飞灰含碳量
1、保持燃煤的水分,一般要在12%左右,如果是临时添加要有大于8小时的渗透时间。2、配风合理,保持炉膛负压在—2至—3mm水柱,过大会增加飞灰排出。这是在操控上要注意的两点。
Ⅲ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为何偏大
煤粉在锅炉内燃烧基本分为加热干燥、挥发份析出着火、燃烧、燃烬四个阶段。要使煤粉燃烧完全,首先要保证迅速而稳定的着火。煤粉在着火阶段,其周围被一次风包围,具有足够氧气,由于煤粉气流温度较低,所以这个阶段的关键是迅速将煤粉加热到其着火温度。只有实现了迅速而稳定的着火,燃烧和燃烬才能迅速进行,如果着火过迟,就会推迟整个燃烧过程,致使煤粉来不及烧完就离开炉膛。随着燃烧的进行,煤粉温度逐步升高,而其周围氧气也逐步耗尽,此时需要及时供给充足的氧气促使煤粉燃烧完全。1、煤质。我公司锅炉设计煤种为灵武煤,校核煤种为石嘴山煤。但随着近几年能源日益紧张,燃煤价格迅速上涨,我公司实际燃用煤种较杂,煤质变化频繁。对于我公司直吹式制粉系统,当煤的发热量偏低时,同样的锅炉负荷所需的实际煤量增大,相应的一次风量就会增加,导致理论燃烧温度和炉内的温度下降,使煤粉气流着火延迟,造成飞灰含碳量增大。当煤的挥发份偏低时,煤粉气流着火温度显著升高,着火热随之增大,造成着火点后移,火焰中心上移,尾部排烟温度随之升高,飞灰含碳量也会增大。当煤的灰份偏高时,其中的灰份不仅不。发热而且还要吸收热量,致使碳粒表面燃烧速度降低,火焰传播速度减缓,着火推迟,飞灰含碳量升高。
Ⅳ 飞灰含碳量高一个点影响多少煤耗
公式应该抄是这样的:增加袭的煤耗=k(1/η1-1/η2)
其中:
k是一个常数,
η1指飞灰含碳量升高之前的锅炉效率
η2指飞灰含碳量升高之后的锅炉效率
所以说,要想知道飞灰含碳量高一个点影响多少煤耗,好需要知道锅炉的效率。
Ⅳ 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两高如何处理
1锅炉床温的影响,提高锅炉床温,能够有效降低飞灰含碳量;相反,锅炉床温低,飞灰含碳量自然就高。当然尽量提高锅炉的运行负荷百分比,也能令锅炉床温升高,一次通过燃烧室燃烧的粒子(分离器收集不下来的粒子)燃尽度自然也较高,飞灰含碳量就低;相反,飞灰含碳量就高
2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
调整好一二次风的配比,有效地降低飞灰、灰渣含碳量,是保证锅炉经济燃烧的主要手段。运行中适当提高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燃烧区的氧浓度,有助于提高燃烧效率。
3入炉煤的粒径和水分的影响
颗粒过大,一方面床层流化不好,另一方面,碳粒总表面积减少,煤粒的扩散阻力大,导致反应面积小,延长了颗粒燃尽的时间,颗粒中心的碳粒无法燃尽而出现黑芯,降低了燃烧效率,同时造成循环灰量不足,稀相区燃烧不充分,出力下降。另外,大块沉积,流化不畅,局部结焦的可能性增大,排渣困难。颗粒过小,床层膨胀高,易燃烧,但是易造成烟气夹带,不能被分离器捕捉分离而逃逸出去的细颗粒多,对燃尽不利,飞灰含碳量高。颗粒太小,由于煤粉在炉内停留时间过短,燃不尽,飞灰含碳量就大。
4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影响
分离器分离效率高,切割粒径小,飞灰含碳量低;相反,分离器分离效率低,切割粒径大,飞灰含碳量高。
5除尘灰再循环燃烧的影响
对难燃尽的无烟煤,采取分离灰循环燃烧之后,飞灰含碳量仍比较高。为了进一步降低飞灰含碳量,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除尘灰再循环燃烧。
Ⅵ 请教飞灰可燃物和飞灰含碳量是一回事吗 两者的关系
其解可释,大意如下:飞灰可燃物指可燃的一切物质比如一氧化碳,水煤气,瓦斯等等,飞灰含碳量仅仅指含碳的物质,如一氧化碳,碳粉等等,前者范围广!其一含量,二者皆意不差多少!!!!
Ⅶ 什么是锅炉烟气的飞灰含碳量
锅炉烟气的飞灰含碳量,是指一立方米的锅炉烟气中的含碳物质的含量,比版如碳粉、一氧化权碳等可燃物的含量。飞灰含碳量是衡量锅炉的燃烧效率的重要指标。
影响飞灰含碳量的因素有煤质、煤粉细度、一次风率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煤质。当煤的挥发份偏低时,煤粉气流着火温度显著升高,着火热随之增大,造成着火点后移,火焰中心上移,尾部排烟温度随之升高,飞灰含碳量也会增大。当煤的灰份偏高时,其中的灰份不仅不发热而且还要吸收热量,致使碳粒表面燃烧速度降低,火焰传播速度减缓,着火推迟,飞灰含碳量升高。
2、煤粉细度。如果煤粉越细,单位质量的煤粉表面积越大,加热升温、挥发份的析出着火及燃烧反应速度越快,因而着火越迅速,燃烧所需时间越短,燃烧越充分,飞灰含碳量越低。
3、一次风率。一次风率越大,也就代表一次风量越大一次风速越快。煤粉气流着火所需的着火热越大,着火所需的时间也越长,这样就推迟了着火点,使得飞灰含碳量增加。
Ⅷ 飞灰含碳量计算公式
飞灰含碳量的多少不能完全代表锅炉 的效率.既然你也知道了正平衡的这种专知识,那你应该也知道锅属炉效率Q,不是单单一个飞灰含碳量决定的,它还包括很多条件的.飞灰含碳量只是影响到锅炉效率的某个因素而已.至于公式锅炉热效率η可由下式求得:η=100-(q2+q3+q4+q5+q6)(%) 式中 q2为排烟热损失,q3为可燃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为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q5为锅炉散热损失,q6为其他热损失
Ⅸ 电站锅炉运行参数中的碳含量,灰分和飞灰含碳量分别指什么,有什么关系
电站锅炉运行参数中的碳含量是指燃煤的碳含量.灰分也是燃煤的.在入厂燃煤分析化验中但是主要指标.飞灰含碳量是指的电除尘灰斗里面的灰含碳量.
燃煤含碳量和飞灰含碳量没有关系,飞灰含碳量和锅炉燃烧效率有关系,一般是2%左右.锅炉燃烧的充分、锅炉效率高则飞灰含碳量就低.
Ⅹ 试论述影响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的主要因素如下:
1、 燃料特性的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种适应性广,但对于已经设计成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只能燃烧特定的煤种(即设计煤种)时才能达到较高的燃烧效率。由于煤的结构特性、挥发份含量、发热量、水分、灰份的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效率有很大差别。我国主要按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含量对煤进行分类,按照挥发分含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将煤分成无烟煤、贫煤、烟煤和褐煤等。挥发分含量的大小实际上反映了煤形成过程中碳化程度的高低,与煤的年龄密切相关。不同煤种本身的物理组成和化学特性决定了它们在燃烧后的飞灰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性。东南大学收集了山西大同烟煤、广西合山劣质烟煤和福建龙岩无烟煤等几种典型煤种在电站锅炉中燃烧生成的飞灰,制成样品,用扫描电镜进行了微结构分析。收到基灰发分含量为10%的广西合山劣质烟煤所生成的飞灰大部分是较密实的灰块,表面不光滑,没有熔融的玻璃体形态存在,大部分粒子的孔隙率都较小,仅有少数球状空心煤胞出现,但孔隙率也不大,壁面较厚,表面粗糙。该飞灰形态表明,该煤种燃尽率不高,取样分析其飞灰含碳量为10%左右。福建龙岩无烟煤挥发分含量较低,只有4%左右,属典型难燃煤种,表现为着火延迟、燃尽困难。虽然发热值高,燃烧时火焰温度可达1500℃以上,但燃尽率低,生成的球状煤胞中绝大多数为无孔或少孔,虽然也出现多孔薄壁球状煤胞,但数量极少。无孔或少孔的球状煤胞表面很光滑,有熔融的玻璃体形态存在,对燃尽是极为不利的。从煤粉锅炉种采取飞灰样,分析其含碳量在10%以上。山西大同烟煤飞灰中虽然也发现有极少部分少孔的密实球状煤胞,但绝大部分为多孔的疏松空心煤胞和骨质状疏松结构煤胞,这两种煤胞的孔隙率很大,这样就形成了很大的反映表面积,对煤粉的燃尽十分有利,因而这种烟煤的飞灰含碳量很低。
2、 入炉煤的粒径和水分的影响。颗粒过大,一方面床层流化不好,另一方面,碳粒总表面积减少,煤粒的扩散阻力大,导致反应面积小,延长了颗粒燃尽的时间,颗粒中心的碳粒无法燃尽而出现黑芯,降低了燃烧效率,同时造成循环灰量不足,稀相区燃烧不充分,出力下降。另外,大块沉积,流化不畅,局部结焦的可能性增大,排渣困难。颗粒过小,床层膨胀高,易燃烧,但是易造成烟气夹带,不能被分离器捕捉分离而逃逸出去的细颗粒多,对燃尽不利,飞灰含碳量高。通过实验发现:颗粒太小,由于煤粉在炉内停留时间过短,燃不尽,飞灰含碳量就大。相对而言,燃用优质煤,煤颗粒可粗些;燃用劣质煤,煤颗粒要细些。所以对于不同的煤质要调整二级破碎机的破碎能力来调整煤的粒度。煤中水分过大不仅降低床温,同时易造成输煤系统的堵塞,故对于水分高的煤进行掺烧。
3、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一次风作用是保证锅炉密相区料层的流化与燃烧,二次风则是补充密相区出口和稀相区的氧浓度。调整好一二次风的配比,有效地降低飞灰、灰渣含碳量,是保证锅炉经济燃烧的主要手段。运行中适当提高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燃烧区的氧浓度,有助于提高燃烧效率。但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超过一定数值,将造成床温下降,炉膛温度下降,总燃烧效率将下降,风机电耗增大。所以在符合变化不大时,一次风量尽量稳定在一个较合适的数值上,少作调整,主要靠调整二次风比例来控制密相区出口和稀相区的氧浓度。一二次风的配比,与锅炉负荷、煤种等有关,通过进行燃烧调整试验可建立锅炉不同负荷与一二次风量配比的经验曲线或表格,供运行调整时参考。
4、 燃烧温度的影响。和煤粉锅炉炉膛温度高达1400~1500℃相比,循环流化床运行温度通常控制在850~900℃之间,属低温燃烧,在此条件下煤粒的本正燃烧速率低得多,加上流化床内颗粒粒径比煤粉炉内煤粉粗得多,所需的燃尽时间长得多。提高燃烧温度,飞灰含碳量低;相反,燃烧温度低,飞灰含碳量高。
5、 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影响。分离器分离效率高,切割粒径小,飞灰含碳量低;相反,分离器分离效率低,切割粒径大,飞灰含碳量高。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的高效分离器有三种:上排气高温旋风分离器、下排气中温旋风分离器和水冷方形分离器。
6、 飞灰再循环倍率的影响。飞灰再循环的合理选取要根据锅炉炉型、锅炉容量大小、对受热面和耐火内衬的磨损、燃煤种类、脱硫剂的利用率和负荷调节范围来确定。
7、 锅炉蒸发量的影响。锅炉蒸发量大,相应的燃烧室温度高,一次通过燃烧室燃烧的粒子(分离器收集不下来的粒子)燃烧时间长,燃尽度较高,飞灰含碳量低;相反,飞灰含碳量高。
8、 除尘灰再循环燃烧的影响。对难燃尽的无烟煤,采取分离灰循环燃烧之后,飞灰含碳量仍比较高。为了进一步降低飞灰含碳量,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除尘灰再循环燃烧。德国一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当分离灰再循环倍率为10~15时,飞灰含碳量仍有23%左右。为了降低飞灰含碳量,采用了除尘灰再循环燃烧。当除尘灰再循环倍率为0.3时,飞灰含碳量降低到了10%左右;除尘灰再循环倍率为0.6时,飞灰含碳量降低到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