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涡轮装置减速作用原理

涡轮装置减速作用原理

发布时间:2022-04-01 21:07:46

1. 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

涡轮增压装置其实就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一般来说,涡轮增压都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汽缸。

2. 蜗轮减速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性能是什么

蜗轮蜗杆减速机工作原理
蜗轮蜗杆减速机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电机(马达)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在目前用于传递动力与运动的机构中,减速机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几乎在各式机械的传动系统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踪迹,从交通工具的船舶、汽车、机车,建筑用的重型机具,机械工业所用的加工机具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电,钟表等等.其应用从大动力的传输工作,到小负荷,精确的角度传输都可以见到减速机的应用,且在工业应用上,减速机具有减速及增加转矩功能。因此广泛应用在速度与扭矩的转换设备。
减速机的作用主要有:
1)降速同时提高输出扭矩,扭矩输出比例按电机输出乘减速比,但要注意不能超出减速机额定扭矩。
2)减速同时降低了负载的惯量,惯量的减少为减速比的平方。大家可以看一下一般电机都有一个惯量数值。
以上内容来源于《台湾天机》
详细了解,网络一下《台湾天机》

3. 减速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减速机的工作原理:

1.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回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答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 。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

2.减速机的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设备、领域,类型也会不同;按照传动类型可分为齿轮减速机、蜗杆减速机和行星齿轮减速机。这类型的减速机在机械设备中运用的比较多。如ICAN系列57行星减速步进电机,采用优质0.35MM硅钢片及稀土磁钢生产而成,气隙小转矩大,具有较高的抗共振特性及发热小的优势,通常使用是包装设备上。

3.减速机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

4.减速机常见故障:减速机轴承室磨损,其中又包括壳体轴承箱、箱体内孔轴承室、变速箱轴承室的磨损;减速机齿轮轴轴径磨损,主要磨损部位在轴头、键槽等;减速机传动轴轴承位磨损;减速机结合面渗漏。

4. 涡轮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

AT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现在一般都是液力变矩器式,也就是俗称的“AT”。它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1、和发动机飞轮连接的液力变矩器。2、紧跟在液力变矩器后方的变速机构。

液力变矩器一般是由泵轮、定叶轮、涡轮以及锁止离合器组成的。锁止离合器的作用是当车速超过一定速度时,采用锁止离合器将发动机与变速机构直接连接,这样可以减少燃油消耗。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传递到变速机构。它里面充满了传动油,当与动力输入轴相连接的泵轮转动时,它会通过传动油带动与输出轴相连的涡轮一起转动,从而将发动机动力传递出去。其原理就像一把插电的风扇能够带动一把不插电的风扇的叶片转动一样。

AT每个档位都由一组离合片控制,从而实现变速功能。现在的AT采用电磁阀对离合片进行控制,使得系统更简单,可靠性更好。AT的传动齿轮和手动变速箱的传动齿轮并不相同。AT采用的是行星齿轮组实现扭矩的转换。

AT的换挡控制方式如上图所示。变速箱控制电脑通过电信号控制电磁阀的动作,从而改变变速箱油在阀体油道的走向。当作用在多片式离合片上的油压达到致动压力时,多片式离合片接合从而促使相应的行星齿轮组输出动力。

自动变速器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动换挡是因为工作中驾驶员踏下油门的位置或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真空度和汽车的行驶速度能指挥自动换挡系统工作,自动换挡系统中各控制阀不同的工作状态将控制变速齿轮机构中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和制动器的制动与释放,并改变变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路线,实现变速器挡位的变换。 传统的液力自动变速器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自动变速挡位。其换挡控制方式是通过机械方式将车速和节气门开度信号转换成控制油压,并将该油压加到换挡阀的两端,以控制换挡阀的位置,从而改变换挡执行元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这样,工作液压油进入相应的执行元件,使离合器结合或分离,制动器制动或松开,控制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升挡或降挡,从而实现自动变速。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是在液力自动变速器基础上增设电子控制系统而形成的。它通过传感器和开关监测汽车和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接受驾驶员的指令,并将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根据这些信号,通过电磁阀控制液压控制装置的换挡阀,使其打开或关闭通往换挡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从而控制换挡时刻和挡位的变换,以实现自动变速。

5. "涡轮发动机 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

涡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007-03-05 10:11:0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涡轮喷气发动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有的飞机都采用活塞式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动力,这种发动机本身并不能产生向前的动力,而是需要驱动一副螺旋桨,使螺旋桨在空气中旋转,以此推动飞机前进。这种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的组合一直是飞机固定的推进模式,很少有人提出过质疑。

到了三十年代末,尤其是在二战中,由于战争的需要,飞机的性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飞行速度达到700-800公里每小时,高度达到了10000米以上,但人们突然发现,螺旋桨飞机似乎达到了极限,尽管工程师们将发动机的功率越提越高,从1000千瓦,到2000千瓦甚至3000千瓦,但飞机的速度仍没有明显的提高,发动机明显感到“有劲使不上”。

问题就出在螺旋桨上,当飞机的速度达到800公里每小时,由于螺旋桨始终在高速旋转,桨尖部分实际上已接近了音速,这种跨音速流场的直接后果就是螺旋桨的效率急剧下降,推力下降,同时,由于螺旋桨的迎风面积较大,带来的阻力也较大,而且,随着飞行高度的上升,大气变稀薄,活塞式发动机的功率也会急剧下降。这几个因素合在一起,决定了活塞式发动机+螺旋桨的推进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要想进一步提高飞行性能,必须采用全新的推进模式,喷气发动机应运而生。

喷气推进的原理大家并不陌生,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力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喷气发动机在工作时,从前端吸入大量的空气,燃烧后高速喷出,在此过程中,发动机向气体施加力,使之向后加速,气体也给发动机一个反作用力,推动飞机前进。事实上,这一原理很早就被应用于实践中,我们玩过的爆竹,就是依靠尾部喷出火药气体的反作用力飞上天空的。

早在1913年,法国工程师雷恩.洛兰就获得了一项喷气发动机的专利,但这是一种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在当时的低速下根本无法工作,而且也缺乏所需的高温耐热材料。1930年,弗兰克.惠特尔取得了他使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第一个专利,但直到11年后,他的发动机在完成其首次飞行,惠特尔的这种发动机形成了现代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基础。

现代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结构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组成,战斗机的涡轮和尾喷管间还有加力燃烧室。涡轮喷气发动机仍属于热机的一种,就必须遵循热机的做功原则:在高压下输入能量,低压下释放能量。因此,从产生输出能量的原理上讲,喷气式发动机和活塞式发动机是相同的,都需要有进气、加压、燃烧和排气这四个阶段,不同的是,在活塞式发动机中这4个阶段是分时依次进行的,但在喷气发动机中则是连续进行的,气体依次流经喷气发动机的各个部分,就对应着活塞式发动机的四个工作位置。

空气首先进入的是发动机的进气道,当飞机飞行时,可以看作气流以飞行速度流向发动机,由于飞机飞行的速度是变化的,而压气机适应的来流速度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因而进气道的功能就是通过可调管道,将来流调整为合适的速度。在超音速飞行时,在进气道前和进气道内气流速度减至亚音速,此时气流的滞止可使压力升高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大大超过压气机中的压力提高倍数,因而产生了单靠速度冲压,不需压气机的冲压喷气发动机。

进气道后的压气机是专门用来提高气流的压力的,空气流过压气机时,压气机工作叶片对气流做功,使气流的压力,温度升高。在亚音速时,压气机是气流增压的主要部件。

从燃烧室流出的高温高压燃气,流过同压气机装在同一条轴上的涡轮。燃气的部分内能在涡轮中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压气机旋转,在涡轮喷气发动机中,气流在涡轮中膨胀所做的功正好等于压气机压缩空气所消耗的功以及传动附件克服摩擦所需的功。经过燃烧后,涡轮前的燃气能量大大增加,因而在涡轮中的膨胀比远小于压气机中的压缩比,涡轮出口处的压力和温度都比压气机进口高很多,发动机的推力就是这一部分燃气的能量而来的。

从涡轮中流出的高温高压燃气,在尾喷管中继续膨胀,以高速沿发动机轴向从喷口向后排出。这一速度比气流进入发动机的速度大得多,使发动机获得了反作用的推力。

一般来讲,当气流从燃烧室出来时的温度越高,输入的能量就越大,发动机的推力也就越大。但是,由于涡轮材料等的限制,目前只能达到1650K左右,现代战斗机有时需要短时间增加推力,就在涡轮后再加上一个加力燃烧室喷入燃油,让未充分燃烧的燃气与喷入的燃油混合再次燃烧,由于加力燃烧室内无旋转部件,温度可达2000K,可使发动机的推力增加至1.5倍左右。其缺点就是油耗急剧加大,同时过高的温度也影响发动机的寿命,因此发动机开加力一般是有时限的,低空不过十几秒,多用于起飞或战斗时,在高空则可开较长的时间。

随着航空燃气涡轮技术的进步,人们在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多种喷气发动机,如根据增压技术的不同,有冲压发动机和脉动发动机;根据能量输出的不同,有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和螺桨风扇发动机等。

喷气发动机尽管在低速时油耗要大于活塞式发动机,但其优异的高速性能使其迅速取代了后者,成为航空发动机的主流。

6. 铸铁蜗轮蜗杆减速机原理是什么

蜗轮蜗杆减速机基本结构主要由传动零件蜗轮蜗杆、轴、轴承、箱体及其附件所构成。可分为有三大基本结构部:箱体、蜗轮蜗杆、轴承与轴组合。箱体是蜗轮蜗杆减速机中所有配件的基座,是支承固定轴系部件、保证传动配件正确相对位置并支撑作用在减速机上荷载的重要配件。蜗轮蜗杆主要作用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轴承与轴主要作用是动力传递、运转并提高效率。

蜗轮蜗杆减速机部分附件解说如下:

油盖/通气器,主要用于排出涡轮蜗杆减速机机箱内的气体;

端盖,分为大端盖和小端盖,端盖为固定轴系部件的轴向位置并承受轴向载荷,轴承座孔两端用轴承盖封闭;

油封;主要使用防止机箱内部的润滑油外泄,提高润滑油的使用时间;

放油螺塞,主要用于更换润滑油时排放污油和清洗济;

油标盖/油标,主要用于观察涡轮蜗杆减速机机箱内部的油量是否达标;

7. 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自锁原理是什么

蜗轮蜗杆减速机中当蜗杆螺旋角较小时,如单头蜗杆,在蜗杆停止滚动时回,蜗轮给蜗杆一个反答向滑力,不能使蜗杆反向滚动,这种现象叫蜗杆自锁。这时的斜角叫做冲突角,冲突角φ的正切就是冲突系数f ,tanφ= f。由此冲突角越小,自锁能力越强。单头蜗相螺旋角小,冲突角也小,所以具有较强的自锁能力。
在减速机的传动方法中,蜗轮减速机具有其他齿轮传动所没有特性,即蜗杆可以轻易滚动蜗轮,但蜗轮无法滚动蜗杆。这是因为蜗轮减速机的结构和传动是经过冲突方法完成的。蜗轮蜗杆传动方法具有的自锁止功用在机械应用很广泛,比方卷扬机,运送设备等等。
然而也是因为蜗轮蜗杆的冲突传动方法,也造成了蜗轮蜗杆的传动效率相对齿轮传动要低许多。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不是一切的蜗轮传动都具有很好的自锁功用,蜗轮的自锁功用要达到一定的速比才能完成。这和导程角有关,即小速比的蜗轮蜗杆自锁功用就不那么理想。最佳自锁功用的蜗轮蜗杆为单头蜗杆,双头蜗杆以上减速机都不具有自锁功用,因为蜗杆与蜗轮啮合的螺旋升角比较大所以不具有自锁功能。

8. 蜗轮蜗杆减速机用途及使用原理

蜗轮蜗杆减速机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电机(马达)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机构。在用于传递动力与运动的机构中,减速机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

减速机的作用主要有:

蜗轮蜗杆减速机

1、降速同时提高输出扭矩,扭矩输出比例按电机输出乘减速比,但要注意不能超出减速机额定扭矩。

2、减速同时降低了负载的惯量,惯量的减少为减速比的平方。

9. 蜗轮蜗杆减速器工作原理

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电机(马达)的转动次数减少到所需的转动次数,得到了扭矩较大的机构。在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构中,减速器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船舶、汽车、机车、重型建筑机械、加工机械、机械工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到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钟表等等。

其应用从大动力的传输工作,到小负荷,精确的角度传输都可以见到减速机的应用,且在工业应用上,减速机具有减速及增加转矩功能。因此广泛应用在速度与扭矩的转换设备。


(9)涡轮装置减速作用原理扩展阅读:

蜗轮蜗杆减速器注意事项:

在安装蜗轮蜗杆减速机时必须牢固的安装在机器上,以免松动。在此过程中,必须确认减速器转向是否正确,然后才能间歇进行安装操作。如果减速器放置时间过长,超过3到6个月,且油封未浸入润滑剂中,建议减速器用户更换油封。请遵守减速器的使用规范。标准工作环境温度为-5到10度。

如果超过额定值,请联系制造商。减速器通常与减速电机或电机配合使用,因此有必要安装通风装置,以提高散热效果,保持正常运行。

10. 摆线针轮减速机和涡轮蜗杆减速机的用处区别在哪里分别是什么原理有优缺点!急

摆线针轮减速机
原理:完全是靠两个偏心轮实现齿轮的传递。在输入轴上装有一个错位180°的双偏心套,在偏心套上装有两个滚柱轴承,形成H机构,两个摆线轮的中心孔即为偏心套上
转臂轴承的 滚道,并由摆线轮与针齿轮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轮相啮合,以组成少齿差内啮合减速机构,(为了减少摩擦,在速 比小的减速机中,针齿上带有针齿套)。
当输入轴带着偏心套转动一周时,由于摆线轮上齿廊曲线的特点及其受针齿轮上针齿限制之故,摆线轮的运动成为即有公转
又有自转的平面运动,在输入轴正转一周时,偏心套亦转动一周,摆线轮于相反方向上转过一个齿差从而得到减速,再借助W输出机 构,将摆线轮的低速自转运动通过销轴,传递给输出轴,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出转速。

涡轮蜗杆减速机
原理:通过涡轮以及蜗杆90度的交叉配合实现传动。

摆线针轮与涡轮蜗杆共同点:效率低,扭矩输出大。

摆线针轮与涡轮蜗杆减速机的区别:
1,摆线针轮通常都是以面输出,空回以及背隙很小,进口的通常可以控制在10弧分以内。而涡轮蜗杆通常都是以轴输出。很难控制空回,特别是当涡轮与蜗杆磨合时间比较长后,其空回都比较大。通常是度级的。

2,涡轮蜗杆最大的特点是自锁功能。但是其允许输入的转速范围很低。而摆线针轮一般都可以实现与行星轮集合成一体,其减速比可以做到很大。

3,摆线针轮的结构以及运转模式可以参照谐波减速机。而涡轮蜗杆的传动相对比较简单。

如果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交流。希望对你有用。

阅读全文

与涡轮装置减速作用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zhj轴承尺寸是多少 浏览:157
这些锁止装置各起到什么作用 浏览:320
机械穿什么异界套装 浏览:778
做阀门销售怎么跑业务 浏览:592
尚酷仪表盘跟什么通用 浏览:187
桑拿炉自动喷淋装置接线图 浏览:622
乙酰苯胺水解制备苯胺的实验装置 浏览:218
实验室制取硫酸装置图 浏览:458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题库 浏览:277
水库阀门是什么意思 浏览:418
压缩机排气阀门关闭不严 浏览:447
芜湖市华益阀门公司怎么样 浏览:174
儿科肺炎治疗仪仪器怎么用 浏览:1000
现在恒温库用什么样的制冷机 浏览:813
游戏工具箱顶部横滑 浏览:891
zy型液压自动张紧装置 浏览:664
尼尔机械纪元屠村任务怎么做 浏览:450
为什么要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设计 浏览:322
电动工具名牌有哪些要求 浏览:542
什么情况下采用双闸板阀门 浏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