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货车后下部防钻入装置设计

货车后下部防钻入装置设计

发布时间:2022-04-01 07:03:31

① 预防追尾钻进车底,我们还要知道一些安全保护机制

我们知道在追尾前,汽车往往处于急刹点头状态,有了外置安全气囊既可以帮助刹车,也能提高车头,尽可能降低钻入深度。不过至于价格嘛,反正奔驰压根就没把它量产出来。

雅斯顿小结

如果说什么时候会感到无力,大概就是乘用车撞货车了。所以大家平时要多注意,不要紧跟货车行驶,很多时候事故就发生在一瞬间,想挽救都来不及。更重要的,我们的汽车相关监管机构也应该尽快行动起来,跟上世界领先水准。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② 货车长多少

平板一般为4米到13米长,13米以上的车长多为高低板。

1、20尺柜:内容积为5.69x2.13x2.18米,配货毛重一般为17.5吨,体积为24-26立方米。

2、40尺柜:内容积为11.8x2.13x2.18米,配货毛重一般为22吨,体积为54立方米。

3、40尺高柜:内容积为11.8x2.13x2.72米.配货毛重一般为22吨,体积为68立方米。

4、45尺高柜:内容积为:13.58x2.34x2.71米,配货毛重一般为29吨,体积为86立方米。

5、20尺开顶柜:内容积为5.89x2.32x2.31米,配货毛重20吨,体积31.5立方米。

6、40尺开顶柜:内容积为12.01x2.33x2.15米,配货毛重30.4吨,体积65立方米。

7、20尺平底货柜:内容积5.85x2.23x2.15米,配货毛重23吨,体积28立方米。

8、40尺平底货柜:内容积12.05x2.12x1.96米,配货毛重36吨,体积50立方米。



(2)货车后下部防钻入装置设计扩展阅读

根据GB11567.2—2001标准的相关规定,采用移动壁障撞击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主要考察防护装置的动态性能:阻挡功能,防止追尾车辆钻入载货汽车下部,造成乘员伤害;缓冲吸能功能,缓和冲击,减轻乘员伤害,改善碰撞相容性。

根据GB11567.2—2001标准中对试验的相关要求,移动壁障质量为1100±25kg,前端碰撞表面为刚性,宽度为1700mm,高度为400mm,离地间隙为240mm。在碰撞表面前面覆盖一层厚度为20mm的优质胶合板。在碰撞瞬间,移动壁障速度应为30~32km/h。

碰撞结果应满足如下要求:

碰撞过程中,后部防护装置可以变形、开裂,但是不允许整体脱落;碰撞过程中,后部防护装置应能够吸收碰撞能量、缓和冲击,且移动壁障的最大减速度不大于40g,移动壁障的反弹速度不大于2m/s;碰撞结束后,后部防护装置的后部与车辆最后端的纵向水平距离不能超过400mm。

③ 货车左右侧面防护装置怎么制作的

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安装要求 一、侧防护装置要求 (一)形状、尺寸 侧面防护装置的外表面应光滑,并尽可能前后连续;相邻部件允许搭接,但搭接的外露边沿应向后或向下,沿纵向可留出不大于25mm的间隙,但后部不能超出前部的边缘。允许圆头螺栓和铆钉以及光滑并倒圆的其他零件凸出外表面10mm以内。所有外露的棱边和角皆应倒圆,圆角半径不小于2.5mm。 侧面防护装置可以是一个连续平面,或由一根或多根横杆构成,或者是平面于横杆的组合体,其截面最小厚度不小于2mm;当采用横杆结构时,横杆间距不大于300mm,且截面高度为N2和03类车辆不小于50mm;N3和04类车辆不小于100mm。 (二)安装位置 ①外表面位置:侧面防护装置不应增加车辆的总宽;外表面的主要部分位于车辆最外侧以内不大于120mm的位置;后端至少有250mm位于后轮胎最外侧以内不大于30mm的位置。 ②前缘位置: 半挂车:前缘应位于支腿中心横截面后不大于250mm处,且到转向中心销位于最后位置时的中心横截面的距离不能超过2.7mm; 载货汽车:前缘应处在最靠近它的轮胎周向铅垂切面之后300mm的范围内;若上述300mm尺寸落在驾驶室区域内,则前缘与驾驶室后壁板件的间隙不应超过100mm;前缘若为开阔空间,则应由一个连续的、贯穿其整个高度的垂直构件组成;其前端面向后弯曲至少50mm(N2和03)或100mm(N3和04),外侧面向内弯曲100mm;若前缘与驾驶室后壁板件的间隙在100mm以内,则该条不使用。此时,前缘可先后弯曲不到45度。 ③后缘位置:应处在最靠近它的轮胎周向铅垂切面之前300mm的范围内。 ④下缘位置:下缘任何一点的离地高度不应大于550mm。 二、后下部装置要求 (一)形状、尺寸 后下部防护装置横向构件的截面高度不小于100mm;截面材料的最小厚度不小于3mm;其端部不得弯向车辆后方或有尖锐外缘。否则,其端部应倒圆,圆角半径不小于2.5mm。 (二)安装位置 1、横向构件 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安装尽可能位于靠近车辆后部的位置。若后下部防护装置具有不同的安装位置,则应具有可靠的方法以保证其安装后在安装位置上不会随意移动。 2、下缘离地高度 后下部防护的状态可以调整的车辆:后防装置下边缘的离地高度应不大于450mm。 后下部防护的状态不能调整的车辆:后防装置下边缘的离地高度应不大于550mm。 3、横向构件安装宽度 后防装置的宽度不得大于车辆后轴两侧车轮最外点的距离;且任一端最外边缘与这一侧车辆后轴车轮最外端的水平横向距离不大于100mm。 三、安装固定方式 后下部防护装置应与车架或车体的其他可靠部位有效固定连接。施加外力后,装置应无明显松动、变形或移位现象。

④ 国家对货车后防护杠有哪些具体的明确的法律要求

具体法律要求如下:

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12.8 货车、专项作业车前下部防护要求和12.9 货车、专项作业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要求:

1、总质量大于 7500kg 的货车、货车底盘改装的专项作业车,应按 GB26511 的规定提供对平行车辆纵 轴方向的作用力具有足够阻挡力的前下部防护,以防止正面碰撞时发生钻入碰撞。

2、总质量大于 3500kg 的货车(半挂牵引车除外)、货车底盘改装的专项作业车和挂车,应按 GB11567 的规定提供防止人员卷入的侧面防护。

3、货车列车的货车和挂车之间应提供防止人员卷入的侧面防护。

4、总质量大于 3500kg 的货车、货车底盘改装的专项作业车(半挂牵引车及由于客观原因而无法 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的专用货车和专项作业车除外)和挂车(长货挂车除外)的后下部,应提供符合 GB11567 规定的后下部防护,以防止追尾碰撞时发生钻入碰撞。

(4)货车后下部防钻入装置设计扩展阅读:

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11.3 货运机动车的特殊要求:

1、货车和挂车的载货部分不应设置乘客座椅。

2、 货车驾驶室(区)后一排座位靠背上端(前后位置可调座椅应处于滑轨中间位置,靠背角 度可调式座椅的靠背角度及座椅其它调整量应处于制造厂规定的正常使用位置)与驾驶室后壁(驾驶区 隔板)平面的间距对带卧铺的货车应小于等于 950mm,对其他货车应小于等于 450mm。

3、仓栅式载货车辆的载货部位应采用仓笼式或栅栏式结构。载货部位的顶部应安装有与侧面栅栏 固定的、不能拆卸和调整的顶棚杆;顶棚杆间的纵向距离应小于等于 500 mm。

4、侧帘式载货车辆应设置有竖向滑动立柱、横向挡货杆、托盘、固货绳钩等防护装置;且车厢内 应设置有用于对货物进行必要固定和捆扎的固定装置,帘布锁紧装置应锁紧可靠。

⑤ 半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后面的红色画圈的是干嘛用的起什么作用

汽车后挡风玻璃上的横条线,本名叫加热线。主要是在下雨天和下雪天行车时,后挡风玻璃上面因为车里与车外的温差比较大,玻璃上会起雾或结霜。这时你把驾驶台上有一个开关打开后,加热玻璃就可解决玻璃起雾与结霜问题了。注意:那就是在使用加热线的时候,不能常时间使用,每次使用的时候不要超过5分钟,因为长时间使用加热线会使玻璃超负荷,这样会容易让玻璃破碎。来自:汽车后挡风玻璃上为什么有横条纹

⑥ 后下部防护装置状态可调整的车辆,其防护装置下边缘离地高度为多少

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技术要求
3.1 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横向构件的端部不得弯向车辆后方,尖锐部分不得朝后。横向构件的端部成圆角状,其端头圆角半径不小于2.5mm,横向构件的截面高度不小于100 mm。
3.2 后下部防护装置在车辆后部可以被设计成具有不同的安装位置。此时,应具有可靠的方法以保证其安装后在安装位置上不会随意移动。操作员要改变装置位置时须施加的力最大不能超过400 N。
3.3 后下部防护装置对追尾碰撞的车辆必须具有足够的阻挡能力,以防止发生钻人碰撞。该阻挡功能应按照3.3.1的静态加载试验或3.3.2的移动壁障碰撞试验进行考核。
3.3.1 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静态加载试验过程与试验条件规定进行试验,在指定的试验力作用期间和之后,可观测到的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最大水平变形量应做记录。
3.3.2 按附录B(标准的附录)中移动壁障碰撞试验过程与试验条件规定进行试验,在指定的碰撞过程中可观测到的移动壁障碰撞过程中的钻人量、最大减速度值及碰撞后的反弹速度应做记录,并且应满足3.3.2.1和3.3.2.2的要求。
3.3.2.1 在附录B中指定的碰撞过程中,后下部防护装置可以变形、开裂,但是不许整体脱落。
3.3.2.2 在附录B中指定的碰撞过程中,后下部防护装置应能够吸收碰撞能量以缓和冲击。要求移动壁障的最大减速度不大于40 g,反弹速度不大于2m/s。
第Ⅱ部分
安装了符合第Ⅰ部分要求的后下邵防护装置的N2、N3、O3和O4类车辆
4 安装了符合第Ⅰ部分要求的后下部防护装置的N2、N3、O3和O4类车辆的技术要求
4.1 在空载状态下,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的下边缘离地高度及按照3.3.1进行试验时施加于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试验力的作用点离地高度应满足4.1.1或4.1.2的要求,并应做记录。
4.1.1 对于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状态可以调整的车辆: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整个宽度上的下边缘离地高度应不大于450 mm,同时按照3.3.1进行试验时施加于装置的试验力的作用点离地高度不能超过500mm。
4.1.2 对于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状态不能调整的车辆: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整个宽度上的下边缘离地高度应不大于550 mm,同时按照3.3.1进行试验时施加下装置的试验力的作用点离地高度不能超过600 mm。
4.2 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宽度不可大于车辆后轴两侧车轮最外点之间的距离(不包括轮胎的变形量),并且后下部防护装置任一端的最外缘与这一侧车辆后轴车轮最外端的横向水平距离不大于100mm。如果车辆有两个以上的后轴,应以最长的后轴为准。另外,符合附录A中A3.1.2要求的试验力的作用点与后轴最外端的距离必须测量,并应做记录。
4.3 在按照3.3.1或3.3.2的要求进行试验后,由于静态加载力的作用或移动壁障的碰撞,使后下部防护装置发生变形,则在变形后装置的后部与车辆最后端(在测量时处于空载状态下车辆上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3m的部分除外)的纵向水平距离不能超过400 mm。
4.4 待检验的车辆在安装了符合本标准第:部分要求的后下部防护装置之后,其最大设计总质量不应超过车辆说明书上所标明的最大设计总质量。
4.5 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应不影响车辆的通行能力:或者可通过适当的措施暂时改变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状态以保证车辆的离去角,满足通行的要求。
第Ⅲ部分
具有后下部防护的车辆
5 具有后下部防护的车辆的技术要求
5.1 在空载状态下,车辆的后下部防护的下边缘离地高度应满足5.1.1或5.1.2的要求。
5.1.1 对于后下部防护的状态可以调整的车辆:车辆的后下部防护整个宽度上的下边缘离地高度应不大于450mm。
5.1.2 对于后下部防护的状态不能调整的车辆:车辆的后下部防护整个宽度上的下边缘离地高度应不大于550mm。
5.2 后下部防护应尽可能的位于靠近车辆后部的位置。
5.3 后下部防护的宽度不可大于车辆后轴两侧车轮最外点之间的距离(不包括轮胎的变形量调并且后下部防护任一端的最外缘与这一侧车辆后轴车轮最外端的横向水平距离不大于100 mm,如果车辆有两个以上的后轴,应以最长的后轴为准。如果装置属于车体或车体同时也是装置的一部分,即使革体超出后轴宽度,那么后下部防护同样不能超出后轴宽度。
5.4 后下部防护的横向构件的端部不得弯向车辆后方,尖锐部分不得朝后。横向构件的端部成圆角状,其端头圆角半径不小于2.5mm,横向构件的截面高度不小于100mm。
5.5 后下部防护在车辆后部可以被设计为具有不同的安装位置。此时,应具有可靠的方法以保证其安装后在安装位置上不会随意移动。操作员要改变装置位置时所须施加的力最大不能超过400 N。
5.6后下部防护无论在任何位置上,都应与车架或其他类似部件相连接,后下部防护对追尾碰撞的车辆必须具有足够的阻挡能力,以防止发生钻人碰撞。该阻挡功能应按照5.6.1的静态加载试验或5.6.2的移动壁障碰撞试验进行考核。
5.6.1 按附录A静态加载试验过程与试验条件规定进行试验时,在指定的试验力作用期间和之后,记录可观测到的后下部防护的最大水平变形量。
5.6.2 按附录B移动壁障碰撞试验过程与试验条件规定进行试验时,在指定的碰撞过程中可观测到的移动壁障碰撞过程中的钻入量、最大减速度值及碰撞后的反弹速度,并且应满足5.6.2.1和5.6.2.2的要求。
5.6.2.1 在附录B中指定的碰撞过程中,后下部防护可以变形、开裂,但是不许整体脱落。
5.6.2.2 在附录B中指定的碰撞过程中,后下部防护应能够吸收碰撞能量以缓和冲击。要求移动壁障的最大减速度不大于扰殿,反弹速度不大于2m/s。
5.7 在按照5.6.1或5.6.2的要求进行试验后,由于静态加载力的作用或移动壁障的碰撞,使后下部防护发生变形,则在变形后装置的后部与车辆最后端(在测量时处于空载状态下车辆上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3m的部分除外)的纵向水平距离不能超过400mm。
5.8 车辆的后下部防护应不影响车辆的通行能力;或者可通过适当的措施暂时改变后下部防护的状态以保证车辆的离去角,满足通行的要求。

⑦ 我国对于大货车的防护装置有什么具体的规定标准

货车防护栏国家标准: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0.5~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护栏杆应高1.5m。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栏杆柱固定及其与横杆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的外力。



货车防护栏材料:

常用钢材所制,如圆钢管,方钢管或压型钢板。表面处理工艺:全自动静电粉末喷涂(即喷塑)或喷漆。室外用防撞护栏的表面处理所用原料为防水性的材料。制成防撞护栏外形美观,且不易生锈。

⑧ 急切请问:载货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后防护栏)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盼指教。

哪就是个摆设,管用的几乎没有!用你的力学常识就能设计出来,好看就行!发改委又不去查你防护是不是强度够。

⑨ 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有的喷涂红白相间的漆有依据吗

红白色在夜来间比较醒目源,我以前开卡车的时候,就是在防护装置上涂抹红白色的油漆,现在则用反光的红白色膜代替,在夜间的反光效果更好,更醒目。但是这东西醒目不刺目。

这东西就是主要起到一个提示后车或者旁边车辆的作用,如果不污损,效果相当好。有些厢式车在边缘贴了这个反光膜,还能起到标示车辆轮廓边缘的作用,对后车提示作用很好的。

阅读全文

与货车后下部防钻入装置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zhj轴承尺寸是多少 浏览:157
这些锁止装置各起到什么作用 浏览:320
机械穿什么异界套装 浏览:778
做阀门销售怎么跑业务 浏览:592
尚酷仪表盘跟什么通用 浏览:187
桑拿炉自动喷淋装置接线图 浏览:622
乙酰苯胺水解制备苯胺的实验装置 浏览:218
实验室制取硫酸装置图 浏览:458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题库 浏览:277
水库阀门是什么意思 浏览:418
压缩机排气阀门关闭不严 浏览:447
芜湖市华益阀门公司怎么样 浏览:174
儿科肺炎治疗仪仪器怎么用 浏览:1000
现在恒温库用什么样的制冷机 浏览:813
游戏工具箱顶部横滑 浏览:891
zy型液压自动张紧装置 浏览:664
尼尔机械纪元屠村任务怎么做 浏览:450
为什么要对化工装置进行安全设计 浏览:322
电动工具名牌有哪些要求 浏览:542
什么情况下采用双闸板阀门 浏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