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地线规范标准有哪些
有关接地施工的标准规范主要有:《GB∕T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217-201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等。
2. 对接地线的安装有哪些要求
地线的安复装的要求:接地制装置的连接应可靠、无条件焊接的场所、接地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和接地线与电气设备连接时采用螺栓压接。
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现已废止,请问现在更新成哪个标准!! 急!!
GB /T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4. 电气设备接地有何要求
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
6、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
电气设备接地属于安全接地,如果是独立设备,应该不大于4Ω,如果是公共接地应不大于1Ω。
1、应当接地的部分
① 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移动式电气设备、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或构架。
② 电气传动装置。
③ 电动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继电保护另有要求时除外)。
④ 室内外配电装置、控制台等金属构件以及靠近带电部位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⑤ 电缆终端盒外壳、电缆金属外皮和金属支架。
⑥ 安装在配电线路杆塔上的电气设备,如避雷器、保护间隙、熔断器、电容器等金属外壳和钢筋混凝土杆塔等。
2、不需接地的部分
① 在不良导电地面 (木质、沥青等) 的干燥房间内,当交流电压为 380V 及以下和直流额定电压 400V 及以下时,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不需接地。但当维护人员因某种原因同时可触及到其他电气设备中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应当接地。
② 在干燥地方,当交流额定电压为 36V 及以下和直流额定电压为 110V 及以下时,电气设备外壳不需接地,但遇有爆炸性危险的除外。
③ 电压为 220V 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金属框架。
④ 如电气设备与机床的机座间能可靠地接地,可只将机床的机座接地。
⑤ 在已接地的金属构架上和配电装置上可以拆下的电器。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接地是为保证电工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通过金属导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来实现,常用的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
接地装置将电工设备和其他生产设备上可能产生的漏电流、静电荷以及雷电电流等引入地下,从而避免人身触电和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等事故。
5. 500kV变电站防雷接地有什么设计规范或者行业、国家标准
500kV变电站防雷接地可参照的规范或标准有:
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内配容合》;
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LT 381-2010 《电子设备防雷技术导则》;
GB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6. 机柜接地的国家标准
防静电接地;对于仪表柜、电话交接箱、电子设备机柜等,一般都是用直径为6平方毫米的多股线。
防电源短路接地;对于电力配电箱、柜、配电屏等,一般选用不小于主母线截面的一半。
防雷接地;要求箱体直接接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7. 接地网施工有哪些技术规范有人知道吗
接地线的深度要求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条文说明前言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12月16日以建标〔1992〕911号文批准发布。为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章、节、条顺序,编制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直接函寄本规范的治理单位: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邮政编码:102401)。本条文说明仅供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执行本规范时使用。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条简要地阐明了本规范编制的宗旨,是为了保证接地装置的施工和验收质量而制订。第1.0.2条本条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接地装置。其他如电子计算机和微波通讯等接地工程应按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第1.0.3条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设计施工,不得随意修改设计,必要时需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并按修改后的设计执行。第1.0.4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凡不符合现行技术标准的器材,均不得使用和安装。第1.0.5条本规范内容是以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为主,有关施工安全问题,尚应遵守现行的安全技术规程。第1.0.6条电气装置接地工程应及时配合建筑施工,从而减少重复劳动,加快工程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本条规定了哪些电气装置应接地或接零。第十款至第十四款根据近几年出现的新产品和征求修订意见中要求增加而制订。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根据国标《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和1985年版《苏联电气装置安装法规》规定而修订。第2.1.2条本条规定了哪些电气装置不需要接地或不需要接零,基本与原规定相同。《苏联电气装置安装法规》关于哪些电气装置需要和不需要接地或接零在电压等级上有新的规定,考虑国标《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也正在修订,为同设计规范协调一致,现规定要作相适应的修订。第2.1.3条当直流流经在土壤中的接地体时,由于土壤中发生电解作用,可使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增加,同时又可使接地体及四周地下建筑物和金属管道等发生电腐蚀而造成严重的损坏。第三款根据日本技术标准和原东德接地规范的接地体以及接地线的规定,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双线制正极如无绝缘装置,相互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采用外引接地时,外引接地体的中心与配电装置接地网的距离,根据我国水电厂的经验,不宜过大。否则由于引线本身的电阻压降会使外引接地体利用程度大大降低。注:考虑高压直流输电已自成系统,直流电力网将有专用规范,本条只适用于一般直流系统。第2.1.4条本条规定接地线一般不应作其他用途,如电缆架构或电缆钢管不应作电焊机零线,以免损伤电缆金属护层。第二节接地装置的选择第2.2.1条这几种自然接地体均直接埋人地中或水中,能够很好地起到降低接地电阻、均衡电位的作用,且能节约钢材,能提高电气设备运行可靠性。第2.2.2条从60年代起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建筑物金属结构及满足热稳
8. 防雷接地 相关国家标准与规范
一、防雷接地相关国家标准
1、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
2、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3、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4、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二、防雷接地规范
防雷产品接地分成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预防因雷击而形成危害;二是接地,保障用水设施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水措施。接地安装是接地体和接天线的,其作用是将银线直流电导入地下,防雷系统的保护在很大水平上与此相关。
(8)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扩展阅读:
防雷接地装置部分概念:
1、 雷电接受装置: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的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空地
线及避雷器等。
2、 引下线: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3、 接地线: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
4、 接地体(极):埋入土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分为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
5、 接地装置: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总称。
6、 接地网: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具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网状接地装置。
7、 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同时接地电阻也是衡量接地装置水平的标志。
参考文献:网络-防雷接地
9. 静电带接地有什么标准
要想防静电,大楼得有从地下单独引出的地线(问大楼物管)
没有就得自己做。要求不高,可以接水管或裸露的钢筋上
不能与防雷接地(反倒引来雷电)连用
测接地电阻用专用的表面电阻测试仪就可以了
1、静电安全工作台:由工作台、防静电桌垫、腕带接头和接地线等组成。
2、防静电桌垫上应有两个以上的腕带接头,一个供操作人员用,一个供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用。
3、静电安全工作台上不允许堆放塑料盒、橡皮、纸板、玻璃等易产生静电的杂物、图纸资料应放入防静电文件袋内。
4、防静电腕带: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必须带防静电腕带,腕带与人体皮肤应有良好接触,腕带系统对地电阻值应1MΩ。
5、防静电容器:生产场所的元件盛料袋、周转箱、PCB上下料架等应具备静电防护作用,不允许使用金属和普通容器,所有容器都必须接地。
6、防静电工作服:进入静电工作区的人员和接触SMD元器件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特别是在相对湿度小于50%的干燥环境中(如冬季).工作服面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7、进入工作区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鞋。穿普通鞋的人员应使用导电鞋束、防静电鞋套或脚跟带。
8、生产线上用的传送带和传动轴,应装有防静电接地的电刷和支杆。
9、对传送带表面可使用离子风静电消除器。
10、生产场所使用的组装夹具、检测夹具、焊接工具、各种仪器等,都应设良好的接地线。
11、生产场所入口处应安装防静电测试台,每一个进入生产现场的人员均应进行防静电测试,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
静电控制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1)控制静电生成环境:
a.湿度控制。在不致导致器材或产品腐蚀生锈或其它危害的前提下,尽量加大湿度;
b.温度控制。在可能条件下尽量降低温度,包括环境温度和物体接触温度;
c.尘埃控制。此为防止附着(吸附)带电的重要措施;
d.地板、桌椅面料和工作台垫应由防静电材料制成,并正确接地;
e.静电敏感产品的运送传递和存储及包装与拆包装应采取静电防护措施;
f.喷射、流动、运送、缠绕和分离速度应予以控制,在液体、粉体等材料的输送管道中使用缓和器。
(2)防止人体带电:
a.佩戴防静电腕带;
b.穿戴防静电服装、衣、帽;
c.穿戴防静电鞋袜、脚链;
d.佩戴防静电手套、指套;
e.严格禁止与工作无关的人体活动(例如做操、打闹、梳头发、吃东西等);
f.进行离子风浴。
(3)工艺控制措施:
a.制定实施防静电操作程序;
b.使用防静电周转、运输盘、盒、箱及其它容器、小车;
c.使用防静电工具(烙铁、吸锡器等);
d.采用防静电包装;
e.对有静电燃烧、爆炸可能性的液体材料设置必要的静置时间;
f.尽量减少物体间的接触压力、时间、面积(例如布匹、纸张、线材、薄膜材料、胶带等的运送、传递辊筒、卷筒、线轴和产品之间)并限制运行速度不可过快。
生产现场防静电操作规范:
1、所有元器件的操作都必须在静电安全工作台上进行,凡进入防静电工作区的元器件都必须按防静电要求来对待。
2、未采用防静电包装的SMD器件不得进入生产现场。
3、从静电防护容器中取出部件时,应该在静电安全工作台上进行,作为工作人员要遵守以下三点:
(1)、必须穿好防静电工作服。
(2)、戴上防静电腕带,腕带与皮肤有良好的接触并可靠地接地。
(3)、接触贵重的SMD元器件时,最好戴上防静电指环或指套。
4、对没有防静电包装的元器件,应该在消除静电后再进入静电工作现场。
5、在重要的操作工位上要配备监视器,以随时检测腕带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6、普通服装、图纸资料等不得接触元器件。
7、手拿敏感器件时,应避免接触其引线和接线片。
8、某些元器件要清洗时,不可使用塑料刷子,必须用防静电刷子清洗。
9、操作现场所有必须使用的不具备防静电功能的工具、夹具、设备仪器,都应放在防静电桌(台)垫上。
10、禁止重复使用器件包装管包装元器件。
11、在手工焊接时,要采用防静电低压烙铁。
12、应使用有接地线的低压直流电动起子等装联设备。
13、外来人员进入现场,未采取防静电措施,不得接触元器件。
14、生产现场的各种设备,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
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
在智能化楼宇内,电磁兼容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所用设备的机能障碍,避免甚至会出现的设备损坏,构成布线系统的设备应当能够防止内部自身传导和外来干扰。这些干扰的产生或者是因为导线之间的耦合现象,或者是因为电容效应或电感效应。其主要来源是超高电压,大功率幅射电磁场,自然雷击和静电放电。这些现象会对设计用来发送或接收很高传输频率的设备产生很大的干扰。因此对这些设备及其布线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免受来自各种方面的干扰。屏蔽及其正确接地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方法。可将设备外壳与PE线连接;导线的屏蔽接地要求屏蔽管路两端与PE线可靠连接;室内屏蔽也应多点与PE线可靠连接。防静电干扰也很重要。在洁净、干燥的房间内,人的走步、移动设备,各自磨擦均会产生大量静电。例如在相对湿度10~20%的环境中人的走步可以积聚3.5万伏的静电电压、如果没有良好的接地,不仅仅会产生对电子设备的干扰,甚至会将设备芯片击坏。将带静电物体或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非绝缘体)通过导静电体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的接地叫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要求在洁静干燥环境中,所有设备外壳及室内(包括地坪)设施必须均与PE线多点可靠连接。
智能建筑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10Ω;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4Ω;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4Ω;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4Ω;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100Ω。
智能化楼宇的供电接地系统宜采用TN-S系统,按规范宜采用一个总的共同接地装置,即统一接地体。统一接地体为接地电位基准点,由此分别引出各种功能接地引线,利用总等电位和辅助等电位的方式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接地系统。通常情况下,统一接地系统可利用大楼的桩基钢筋,并用40×4(mm)镀锌扁钢将其连成一体,作为自然接地体。根据规范,该系统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其接地电阻应≤1Ω。若达不到要求,必须增加人工接地体或采用化学降阻法,使接地电阻≤1Ω。在变配电所内设置总等电位铜排,该铜排一端通过构造柱或底板上的钢筋与统一接地体连接,另一端通过不同的连接端子分别与交流工作接地系统中的中性线连接,与需要做安全保护接地的各设备连接,与防雷系统连接,与需做直流接地的电子设备的绝缘铜芯接地线连接。在智能大厦中,因为系统采用计算机参与管理或使用计算机作为工作工具,所以其接地系统宜采用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措施。单点接地是指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直流接地在设备上相互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系统。可从机柜引出三个相互绝缘的接地端子,再由引线引到总等电位铜排上共同接地。不允许把三种接地联结在一起,再用引线接到总等电位铜排上。实际上这是混合接地,这种接法既不安全又会产生干扰,现在的规范是不允许的
10. gbj65-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还使用吗
GBJ65-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已废止,被GB/T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