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实验室减压蒸馏装置图
实验室减压蒸馏装置图如下图所示:
实验原理
1.减压蒸馏适用对象
在常压蒸馏时未达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
2、减压下的沸点
(1)通常液体的沸点是指其表面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温度;
(2)液体沸腾时温度是与外界的压力相关的,即外界压力降低沸点也降低;
(3)利用外界压力和液体沸点之间的关系,将液体置于一可减压的装置中,随体系压力的减小,液体沸腾的温度即可降低,这种在较低压力下进行蒸馏的操作被称为减压蒸馏。
注意事项
1.真空油泵的好坏决定于其机械结构和真空泵油的质量,如果是蒸馏挥发性较大的有机溶剂,其蒸气被油吸收后,会增加油的蒸气压,影响泵的抽真空效果;如果是酸性的蒸气,还会腐蚀泵的机件;
另外,由于水蒸气凝结后会与油形成浓稠的乳浊液,破坏了油泵的正常工作。因此,在真空油泵的使用中,应安装必要的保护装置。
2.测压计的作用是指示减压蒸馏系统内部的压力,通常采用水银测压计,一般可分为封闭式和开口式两种。使用时必须注意勿使水或脏物侵入测压计内。水银柱中也不得有小气泡存在。否则,将影响测定压力的准确性。
B. 如图1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一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速粗盐的溶解.
故填:加速溶解.
(2)过滤时应内该用玻璃棒引流.容
故填:未用玻璃棒引流.
(3)粗盐提纯并且计算产率的实验操作顺序为:取药品、称量药品、把药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故填:①⑤②③⑥④.
(4)①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分液漏斗仪器相同,
故填:A;
②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药品用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方便操作,
故填:药品用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方便操作;
③根据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CaC03+2HCl=CaCl2+H20+C02↑;
故答案为:(1)加速溶解
(2)未用玻璃棒引流.
(3)①⑤②③⑥④.
(4)A;药品用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方便操作;CaC03+2HCl=CaCl2+H20+C02↑;
C. 回气管与蒸发器的连接示意图
我看了下,不同装置大同小异吧
D. 如图所示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仪器a的名称______;(2)操作A中两个托盘
(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常用于固定、支持实验装置.
故填:铁架台.
(2)操作A中两个托盘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其作用是防止粗盐腐蚀托盘.
故填:防止粗盐腐蚀托盘.
(3)操作B中还需用到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故填:胶头滴管.
(4)操作C中,倒入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质未经过滤就进入滤液.
故填:C.
(5)图中部分操作有错误,例如B中读数时不正确,D中蒸发时不正确,其中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会导致液体外溅,从而会导致精盐的产率明显偏低.
故填:蒸发时没有用玻璃棒搅拌,造成液滴飞溅,氯化钠损失.
E. 化学里固体加热型装置和固液加热型装置图
这个指的是反应物的类型和反应的条件:固固加热型是指一种固体和另一种固专体在加热的条件下进属行化学反应,例如: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和氯化钾(反应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固液不加热型是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在不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例如:双氧水(也叫过氧化氢)液体与二氧化锰固体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就能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和水(反应中二氧化锰同样作为催化剂)。如图:
(5)蒸发实验装置示意图扩展阅读:
固体的加热注意事项:
试管:
①试管口稍向下倾斜(加热NH4Cl除外)
②试管要预热 ③酒精灯要对准固体部分加热蒸发皿:①要注意充分搅拌
②适用于固体的烘干或灼烧,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 1/3处。给试管预热,然后对药品部位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
坩埚:
①先小火加热,后强火灼烧
②适用于高温加热固体
③坩埚种类有瓷坩埚、氧化铝坩埚等,加热熔融强碱只能在铁坩埚中进行。
F. 蒸发是什么意思举几个例子。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蒸发 英文名称:evaporation 定义1: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大气物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水文学(二级学科) 定义3: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 定义4: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逸入大气的过程。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 定义5:温度低于沸点时,从水面、冰面或其他含水物质表面逸出水汽的过程。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文、水资源(二级学科);陆地水文学(水利)(三级学科) 定义6: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气候资源学(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网络名片
定义1: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所属学科: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学 定义2: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所属学科:地理学-水文学 定义3: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 所属学科:电力-通论 定义4: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逸入大气的过程。 所属学科:电力-通论 定义5:温度低于沸点时,从水面、冰面或其他含水物质表面逸出水汽的过程。 所属学科:水利科技-水文、水资源-陆地水文学 定义6: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气候资源学 现代汉语中,常形容人或物反常地呈现出近乎消失的状态。
目录
拼音
英文
例
原理、效应、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测土壤蒸发量和和水面蒸发量的意义
中学化学中的蒸发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操作要领
气象过程
化工拼音
英文
例
原理、效应、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测土壤蒸发量和和水面蒸发量的意义
中学化学中的蒸发实验 原理
实验仪器
操作要领
气象过程
化工
展开 编辑本段拼音
zhēng fā
编辑本段英文
①evaporate②evaporation
编辑本段例
萧红 《手》:“窗前的杨树抽着芽,操场好像冒着烟似的,被太阳蒸发着。”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
编辑本段原理、效应、发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湿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等。 液体的蒸发
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通常用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水面或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分别用不同的蒸发器测定。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量就越大;反之蒸发量就越小。从微观上看,蒸发就是液体分子从液面离去的过程。由于液体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它们的平均动能的大小是跟液体本身的温度相适应的。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碰撞,在任何时刻总有一些分子具有比平均动能还大的动能。这些具有足够大动能的分子,如处于液面附近,其动能大于飞出时克服液体内分子间的引力所需的功时,这些分子就能脱离液面而向外飞出,变成这种液体的汽,这就是蒸发现象。飞出去的分子在和其他分子碰撞后,有可能再回到液面上或进入液体内部。如果飞出的分子多于飞回的,液体就在蒸发。其他条件相同的不同液体,蒸发快慢亦不相同。这是由于液体分子之间内聚力大小不同而造成的。例如,水银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很大,只有极少数动能足够大的分子才能从液面逸出,这种液体蒸发就极慢。而另一些液体如乙醚,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很小,能够逸出液面的分子数量较多,所以蒸发得就快。在蒸发过程中,液体蒸发不仅吸热还有使周围物体冷却的作用。当液体蒸发时,从液体里跑出来的分子,要克服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对它们的引力而做功。这些分子能做功,是因为它们具有足够大的动能。比平均动能大的分子飞出液面,速度大的分子飞出去,而留存液体内部的分子所具有的平均动能变小了。所以在蒸发过程中,如外界不给液体补充能量,液体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时,它就要通过热传递方式从周围物体中吸取热量,于是使周围的物体冷却。 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有3点。 其一是与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无论在什么温度,液体中总有一些速度很大的分子能 蒸发仪器蒸发皿
够飞出液面而成为汽分子,因此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如果液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从液面飞出去的分子数量就会增多,所以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就越快 其二是与液面面积大小有关。如果液体表面面积增大,处于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数目增加,因而在相同的时间里,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就增多,所以液面面积增大,蒸发就加快 其三是与空气流动有关。当飞入空气里的汽分子和空气分子或其他汽分子发生碰撞时,有可能被碰回到液体中来。如果液面空气流动快,通风好,分子重新返回液体的机会越小,蒸发就越快。
编辑本段测土壤蒸发量和和水面蒸发量的意义
土壤蒸发量和和水面蒸发量的测定,在农业生产和水文工作上非常重要。雨量稀少、地下水源及流入径流水量不多的地区,如蒸发量很大,极易发生干旱。而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编辑本段中学化学中的蒸发实验
原理
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晶体)的过程。
实验仪器
蒸发皿、铁架台、玻璃棒、坩埚钳、酒精灯。 蒸发皿为一陶瓷浅底的圆碟状容器。 为一陶瓷浅底的圆碟状容器。 当欲由溶液中得到固体时,常需以 蒸发仪器蒸发皿
加热的方法赶走溶剂,此时就要用到蒸发皿。溶剂蒸发的速率愈快,它的结晶颗粒就愈小。视所需蒸发速率的快慢不同,可以选用直接将蒸发皿放在火焰上加热的快速蒸发、用水浴加热的较和缓的蒸发或是令其在室温的状态下慢慢地蒸发三种方式。一般在实验室中要纯化固体时,都要以再结晶的方法来使固体的纯度增加。再结晶的方法通常为选取适当的溶剂,使不纯物中的杂质在此溶剂中具有难溶或不溶的特性,而欲纯化的成分则在此溶剂中有相当好的溶解度。先将欲纯化的固体以最少量的热溶剂溶解,此时若有不溶的杂质,则应立即将溶液在此温热的状况下过滤 ;如此即可将不溶的固体杂质藉过滤留在滤纸上;滤下的滤液中 主成分的纯度即可增加,再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令其结晶,得到的晶体即为纯度增高的物质 。
操作要领
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 5.坩埚钳用于夹持蒸发皿。
编辑本段气象过程
大气中的水分经常处于没有饱和的状态,于是无论是海洋还是陆地都缓慢进行着水分从下垫面“蒸发”而进入大气的物理过程。自然界中蒸发现象颇为复杂,影响蒸发速度的主要因子有:水源;热源;饱和差;风速与湍流扩散强度。 ⑴水源。 没有水源就不可能有蒸发,因此开阔水域、雪面、冰面或潮湿土壤、植物是产生蒸发的基本条件。在沙漠中,蒸发潜力很大,但实际蒸发量非常少,因几乎无水可供蒸发。 ⑵热源。 蒸发必须消耗热量,在蒸发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供给,蒸发面就会逐步冷却,从而使蒸发面上的水汽压减低,于是蒸发减缓或逐渐停止。因此蒸发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热量的供给。 ⑶饱和差。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蒸发速度与饱和差成正比。严格说此处的饱和水汽压应由蒸发面的温度算出,但通常以一定的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代替。 ⑷风速与湍流扩散。 无风时,蒸发面上的水汽单靠分子扩散,水汽压减小得慢,饱和差小,因而蒸发缓慢。有风时,湍流加强,蒸发面上的水汽随风和湍流迅速散布到广大的空间,蒸发面上水汽压减小增快,饱和差增大,蒸发加快。 除上述基本因子外,大陆上的蒸发还应考虑到土壤的结构、湿度、植被的特征等。海洋上的蒸发还应考虑水中的盐分。 在影响蒸发的因子中,蒸发面的温度(热量)通常是影响蒸发能力起决定作用的因子。由于蒸发面(陆面及水面)的温度有年、日变化,所以蒸发量也有年、日变化。全球的平均情况是每年大约从下垫面(海洋、陆地、冰原)蒸发的水层的深度为1m。
编辑本段化工
化工生产中蒸发操作的目的通常有三。 ①获得浓缩的溶液直接作为化工产品或半成品; ②藉蒸发以脱除溶剂,将溶液增浓至饱和状态,随后加以冷却,析出固体产物,即采用蒸发、结晶的联合操作以获得固体溶质; ③脱除溶质,制取纯净的溶剂。 蒸发装置示意图
图为典型的蒸发装置示意图。蒸发器内备有足够的加热面,使溶液受热沸腾。溶液在蒸发器内因各处密度的差异而形成某种循环流动,被浓缩到规定浓度后排出蒸发器外。汽化的蒸汽常夹带有较多的雾末和液滴,因此蒸发器内需备有足够的分离空间,往往还装有适当形式的除沫器以除去液沫。排出的蒸气如不再利用,应将其在冷凝器中加以冷凝。 蒸发操作可连续或间歇地进行,工业上大量物料的蒸发通常是连续的定态过程。[1]
G. 下图是利用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还原CuO的实验示意图.(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铁架台.乙装置中应该用
(1)酒精灯火焰分外焰、内焰和焰心,而外焰温度最高,故答案为:铁架台;外
(2)二氧化碳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铜单质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CuO+CO
| ||
H. 蒸馏装置示意图及仪器名称
(m)蒸馏时,温度计用于测量分离出的馏分温度,即被蒸馏物质的沸点,温度计水银球版应处在蒸馏权烧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管应从个口进水,上口出水,以保证水充满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图中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太深,冷却水进出口标反了,
故答案为:①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太深;&上bsp;②冷却水进出口标反了;
(中)蒸馏装置中的主要仪器有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
(m)蒸馏的原理为根据混溶的液体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各成分,所以把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不漏气,再加液体反应物开始反应,制取气体,
故答案为: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了)实验时A中除了加入要分离的混合物溶液外,为防止液体暴沸,应加碎瓷片,
故答案为: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I. 下面是粗盐提纯实验的两个主要的装置示意图,按下列要求填空.(1)写出图中所标字母仪器的名称a______
(1)图中来a是漏斗,b是玻源璃棒,c是铁架台. 故答案为:(1)a漏斗b玻璃棒c铁架台. (2)图1是过滤实验,倾到液体时须注意的两点是:①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②液体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可以防止滤液浑浊. 故答案为:过滤;①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②液体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图2是蒸发实验,在加热过程中也有两点须注意是:①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使液体飞溅,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用余温蒸干即可. 故答案为:蒸发;①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