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反后座装置设计

反后座装置设计

发布时间:2022-03-29 03:42:28

『壹』 蒙迪欧转向角度传感器模块在哪

转向角度传感器所属大类为转向系统,检查转向角度,装于方向盘下。

一种用于确定轴的角位置的设备,如转向柱,其包括线圈组、线圈支座和耦合器元件,该耦合器元件具有与所述轴的所述角位置有关的耦合器角位置。线圈组包括发送器线圈和至少一个接收器线圈,所述耦合器元件改变所述发送器线圈和至少一个接收器线圈之间的电感耦合。

信号处理电路从所述线圈组接收线圈信号和参考信号,并且使用接收器信号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角位置,该参考信号与轴向位移有关,然而在别的方面基本上独立于角位置。

(1)反后座装置设计扩展阅读:

角度传感器应用:

大家熟知的火炮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等能源抛射弹丸,口径等于和大于20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

早在1332年,中国的元朝就在部队中装备了最早的金属身管火炮:青铜火铳。

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火炮射击时对炮床倾角的要求很高,利用角度传感器设计的数字式象限仪,可明显提高校正炮床的速度,降低操作难度。

角度传感器是作为炮弹发射的准确性,稳定性提供最大的帮助。大家都知道火炮身管用来赋予弹丸初速和飞行方向,炮尾用来装填炮弹,炮闩用以关闭炮膛,击发炮弹。

如今炮架由反后坐装置、方向机、高低机、瞄准装置、大架和运动体,角度传感器等组成,而反后坐装置用以保证火炮发射炮弹后的复位,方向机和高低机用来保证火炮发射炮弹后复位。

方向机和高低机用来操纵炮身变换方向和高低,瞄准装置由角度传感器,瞄准具和瞄准镜组成,用以装定火炮射击数据,实施瞄准射击,大架和运动体用于射击时支撑火炮,行军时作为炮车。

『贰』 苏联D-30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

D30型122毫米榴弹炮由以下主要部件组成:炮身、炮闩、摇架、反后坐装置、上架、下架、大架、高低机、方向机、平衡机、防盾、瞄准装置和千斤顶。

(1)炮身。

炮身由单层炮管、炮尾、炮尾环、两个炮箍、炮口制退器和牵引杆组成。其主要作用是赋予弹丸正确的飞行方向,并在火药气体的推动下,给予弹丸一定的初速和旋转运动。发射后,身管沿着摇架之导轨槽向后运动和复进,使炮身不致旋转变化。炮口制退器效率较高(为54%)。牵引环及牵引杆固定在炮口制退器前下方。

(2)炮闩。

炮闩为半自动立楔式,炮闩U形槽内装有挡弹板。用于闭锁炮膛,击发炮弹和抽出炮弹药筒。其构造由闭锁装置、半自动装置、发射装置、保险装置、挡弹装置和抽筒装置组成。

(3)摇架及防危板。

摇架用于使炮身在后坐和复进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方向。摇架为倒装式槽形摇架,后坐部分吊在摇架上,摇架由摇架本体和耳轴组成。驻退机和复进机就安装在摇架上方。防危板位于摇架左后侧,上面装有击发手柄、复拨器手柄及射角保险装置。

摇架左侧装有带联销机构的防危板,联锁机构主要用于当炮尾处于大架上方一定范围内、射角不大于22度时解脱击发机构。火炮在小于22度射角射击中,方向射界为360度;在大于22度射角射击时,方向射界三条大架之间累加为124度。

(4)反后坐装置。

反后坐装置由驻退机和复进机组成。通常人们称反后坐装置是火炮的心脏。火炮发射过程中,它能消耗和吸收部分后坐动能,以减少对炮架的冲击。

当后坐终了时,使火炮后坐部分平衡复进到位,并保证在任何仰角下使后坐部分不下滑。该驻退机为液压节制杆式,并带有弹簧式液量调节器,内装10公升驻退液、复进机为气液式,内装用驻退液密封的氮气或空气。

(5)上架。

上架是火炮起落部分的支座,回转部分的主体。上架的下部有套筒,以联接行动部分的立轴。高低机的壳体也安装在上架左侧板上。

(6)下架和大架。

下架为铸造钢焊接,其上部表面安装着与方向机涡杆啮合的涡轮缘。下架下部有套筒,用以与轮轴接合。三条箱形焊接结构的大架腿联接在下架上。其中一条架腿是焊接固定在下架上的,称之为固定架腿,另外两条是活动架腿,用绞链联接。

战斗时三条大架打开,用打桩式驻锄固定。行军时两条活动大架收拢并在固定大架上,炮身前端与固定大架连接固定。从而使火炮行军总长度缩短,转变半径缩小,提高了火炮机动性。

(7)高低机和方向机。

高低机为单齿弧式,高低机壳体安装在上架上,位于火炮左侧以保证身管-7°~+70°的高低射界。方向机为涡轮涡杆式,位于上架的左侧,方向机蜗杆装在偏心套中,在快速变换射向时方向机可解脱炮身快速旋转,便于向任何方向目标射击,保证火炮360°高低射界。

方向机的快速解脱机构,使上部机构能与方向机分离,并迅速旋转到所需方位。快速解脱机构只能使炮身大概指向所要求的方向,然后重新接入方向机,作精确调整。

(8)平衡机。

平衡机布置在火炮的左侧,由两个套装的筒组成。其下支点在火炮车轮的曲臂上,为活动支点,用于行军战斗转换时减小炮车轮的翻转力矩。它为气压式,用于平衡起落部分的重量,以便保证炮手转动高低机手轮轻快,平稳。

(9)防盾。

防盾是用13毫米钢板制作的,用来在战斗状态下保护射手和火炮不受枪弹和炮弹破片的伤害和破坏,并保护炮手不受射击冲击波的影响。它由左防盾、右防盾和下防盾组成。

(10)瞄准装置。

瞄准装置用于装定射击诸元,与高低机和方向机相配合,赋予火炮射角和射向,以保证无论在直接射击还是隐蔽射击情况下都能使火炮瞄准目标。瞄准装置由瞄准镜支座和瞄准镜组成。

(11)千斤顶。

滚珠丝杆千斤是在火炮的行军状态转入战斗状态,或由战斗状态转入行军状态时,用来提升或降低火炮用的,它布置在下架的中心孔内。在下架下部中央装有千斤顶座盘,其摇把位于下架前方,火炮行军战斗转换十分方便、省力。射击时,用千斤顶将车轮支离地面,整个炮车降低高度。射击姿态低矮,火线高仅0.9米,便于隐蔽地与坦克等装甲目标作战。

『叁』 反后坐火炮发展历史

最早的炮架很简单,用槽形木架支撑炮身。十五世纪后期,炮身上采用了炮耳轴将其安装在基座上或带轮的架体上,可使炮口升降以调整射程。这种与炮身通过炮耳轴刚性地连接在一起的炮架,称为刚性炮架。发射时全部后坐力作用在炮架上,全炮后坐。火炮十分笨重,发射速度也很低。
十九世纪末,火炮上采用了反后坐装置(弹性缓冲装置),通过它将炮架与炮身连接起来,这种炮架为弹性炮架。发射时炮身相对于炮架后坐,全炮不后移。反后坐装置消耗了大部分后坐能量,炮架受力大减,因而大幅度减轻了全炮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发射速度。这是火炮技术上的一次飞跃。现在火炮除迫击炮和无后坐炮外,几乎都采用弹性炮架。随着机械、液压和电气技术在炮架上的综合应用,现代火炮的炮架性能更加完善,种类也较多
火炮反后坐装置的发明是一个里程碑,它结束了刚性炮架的时代,进入了弹性炮架的时代。通俗的说,火炮的反后坐装置就是一个“弹簧”,是火炮射击时一个有特殊功能的缓冲和复位装置:在火炮射击时,反后坐装置通过后坐部分的后坐运动产生一定的后坐力,从而控制后坐部分的后坐运动规律(速度和行程);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使后坐部分在后坐终止时再能自动返回到射击前的初始位置。可见,反后坐装置的最大优点就是它能将火炮射击时所产生的巨大后坐力巧妙地缓解掉,同时也使得后坐部件正常复进到位以便下次射击。
整体来看,火炮的反后坐装置一般由制退机和复进机组成,它们的组成有多种样式,如各自独立分置的,有机联合的,等等。
最早的制退机是用弹簧缓冲的,也就叫弹簧式制退机。它结构简单、作用可靠,但对火炮而言,它的缓冲能力太小,很快就被淘汰。气体式的制退机,基本上与弹簧式制退机的原理相同,也被淘汰。使用最广泛、使用时间最长的是液压式制退机。目前,电磁缓冲正处于研究之中。
复进机是火炮后坐部分的复位装置,它的功能是:平时让火炮的后坐部分在任何射角时都保持在待射击的位置;射击时吸收并储蓄足够的后坐能量,以备后坐到位后拉动其复进运动,所以它也是后坐阻力的组成部分。
目前,弹簧式的,液体气压式,气压式和火药燃气式几种结构形式的复进机都在用。显然,复进机可以用弹簧和气体作为弹性元件。弹簧结构简单、紧凑,工作可靠,不易损坏。气体式的质量轻,便于调整复进速度。通常情况下,火炮口径小的用弹簧式,口径大的用液体气压式,射速快的航炮用火药燃气式,舰炮用气体式。

『肆』 为什么现代火炮没有复位机

反后坐装置?驻退机和复进机,除了个别型号都有

『伍』 为什么国内大炮发射时炮管颤动

中国现在的火炮水平绝对全球一流,中国有全球一流的陆军。
火炮都有反后坐装置用以保证火炮发射炮弹后的复位,那是为了抵消冲击力的设计。在这一抵消冲击力和复位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你说的炮管颤动,是正常现象。

『陆』 二战苏军火炮种类及各项数据

1、轻型火炮:

炮口初速达到了706米/秒,发射普通榴弹炮时射程可以达到13600米,是苏联红军手中当时同等口径榴弹炮射程最远的火炮,而同样装备苏联红军炮兵师的1927年式76.2毫米口径榴弹炮由于是以1902年式榴弹炮为基础研制,所以和1936年式相比,性能差距较大。

在1936年式榴弹炮基础上,苏联又发展了1939年式榴弹炮,为了加快研制进度,该炮采用1936年式榴弹炮上50%的零部件,针对后者炮架过重,严重影响机动性的不足。

1939年式榴弹炮对炮架进行了简化,随后重量大大减轻,同时还采用了套筒簧取代了原来的板弹簧,增强了行军过程中对不良地形的适应性。虽然该炮投入使用的时间不长,不过在1941年底,德国陆军就已经有相当数量的该型火炮在服役,德军为其分配编号为FK297(r)。

2、中型口径火炮:

在直射时,该炮能够在1000米距离垂直击穿140毫米厚的匀质装甲钢板,而且该炮的炮身有铆接和铸造两种类型,方便大量制造,炮身坚固,能够装上雪橇,方便在苏联冰天雪地的环境中转移机动。德军缴获该炮后对该炮赞叹不已,为该炮分配编号为K390(r)。

该炮除了能够发射杀伤榴弹外,还能发射破甲弹,烟雾弹,照明弹等各种类型炮弹,其中杀伤榴弹OF-462的有效杀伤面积为60米_20米,爆炸产生的弹坑直径为2米,深40厘米。

为了增加命中率,该炮还配属有BL-460A用于校准火力,BL-463则为曳光弹,D-462A为发烟弹,S-462则为照明弹,该弹在500米上空爆炸,能够照亮直径1公里的区域,而S-463则在400米上空爆炸,能够照亮直径800米的区域,通常这些炮弹的下降速率为8-9米/秒。

3、重型火炮:

在所有火炮中,BR-18式305毫米榴弹炮是红军最具威慑力的武器,该炮炮弹重达330公斤,能在1000米距离以60度角穿透2-2.5米厚的混凝土,该炮射程16500米,炮口初速530米/秒。

该炮的重量相当可观—战斗重量35000公斤,行军重量达到了54000公斤,运输时拆卸成3部分,炮管、炮架上部分和炮架下部分。该炮同样采用组合式炮管,由于该炮的笨重,所以从行军状态转至战斗状态需要将近3小时的时间,该炮在1944年列宁格勒地区的反击战中曾使用过。

(6)反后座装置设计扩展阅读:

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炮身包括身管、炮尾、炮闩等。身管用来赋予弹丸初速和飞行方向;炮尾用来装填炮弹;炮闩用以关闭炮膛,击发炮弹。炮架由反后坐装置、方向机、高低机、瞄准装置、大架和运动体等组成。

反后坐装置用以保证火炮发射炮弹后的复位;方向机和高低机用来操纵炮身变换方向和高低;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和瞄准镜组成,用以装定火炮射击数据,实施瞄准射击;大架和运动体用于射击时支撑火炮,行军时作为炮车运动。

『柒』 火炮的发射原理及结构

火炮是利用火药燃气压力等能源抛射弹丸,口径等于和大于20毫米(0.78英寸回)(美国为答16.7毫米)的身管射击武器。

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分组成。炮身包括身管、炮尾、炮闩等。身管用来赋予弹丸初速和飞行方向;炮尾用来装填炮弹;炮闩用以关闭炮膛,击发炮弹。炮架由反后坐装置、方向机、高低机、瞄准装置、大架和运动体等组成。反后坐装置用以保证火炮发射炮弹后的复位;方向机和高低机用来保证火炮发射炮弹后复位;方向机和高低机用来操纵炮身变换方向和高低;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和瞄准镜组成,用以装定火炮射击数据,实施瞄准射击;大架和运动体用于射击时支撑火炮,行军时作为炮车。

『捌』 请问哪位朋友有火炮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图,有各个部分的功能解说,二战时期常规的火炮

『玖』 梅卡瓦主战坦克的服役事件

梅卡瓦坦克是当今世界上投入实战次数最多的主战坦克。 梅卡瓦Mk4坦克2006年参加过黎巴嫩战争,当时以色列动用了大约400辆坦克,它们主要被用于支援步兵和从战场上后送伤员。根据以色列《环球报》公布的数据:400辆参战坦克(包括Мk2、Мk3,、Мk4三种型别)被击毁52辆,其中50辆坦克被反坦克导弹系统摧毁,不过不能修复的只有5辆,其中2辆被地雷炸毁。
2006年8月12日,在以色列国防军装备最新的梅卡瓦Mk4坦克的最精锐的第401旅进攻期间,24辆参战坦克中的11辆被世界一流水平的“短号”等反坦克导弹和IED摧毁,值得注意的是有一辆Mk4型靠V型底抗住了大当量IED的爆炸,而且以色列完全掌握制空权。在这种情况下以军的损失都可以说值得深思。 1983年投产的以色列梅卡瓦MkII主战坦克与Mk1型相比有下列改进: 增强车体正面防护 除继续采用梅卡瓦Mk1型里的夹层式间隙装甲和在间隙中储存燃料的防护措施外,该坦克还在发动机后面加了1层特种装甲隔板,以提高坦克车体的正面防护性。
在发动机上方加有1个矩形铸钢盖板,它既是车体前上装甲的一部分,又可作为起吊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吊车支架,打开盖板,还可方便地维修发动机。
车体前上倾斜装甲板一直向上延伸,高出炮塔座圈,对炮塔与车体的结合部位有保护作用。 采用复合装甲保护炮塔 该坦克的炮塔除继续采用Mk1型的防护措施外,在正面和侧面部位均使用复合装甲,以增强炮塔的防护性;在炮塔尾舱下面垂吊有铁链作为对破甲弹的屏蔽措施。 改进炮弹防二次效应措施 该坦克的所有炮弹,包括待发射弹均存放在有隔离衬层的玻璃纤维储弹筒里面,储弹筒有一定的防弹能力,即使坦克装甲被击穿,炮弹也不会轻易被击中,储弹筒有一定隔热能力,即使车内形成高温,短时间储弹筒内的炮弹也不会自爆。 加装自卫用60mm迫击炮 在该坦克炮塔左边,装有1门可从车内装弹和射击的60mm迫击炮,该炮可发射榴弹,以杀伤软目标,也可以发射烟幕弹和照明弹。 改进火控系统 该坦克使用斗牛士Mk2型火控系统,与斗牛士Mk1型相比,改进之处包括用钇铝石榴石(YaG)激光测距仪代替钕玻璃激光测距仪,采用更先进的弹道计算机。该火控系统可以将相应俯仰角和提前角信息送入炮长瞄准镜,该镜的反射镜可做俯仰运动,放大倍率为8×。车长瞄准镜为周视式,带有可变焦距镜头,放大倍率为4×和20×,变换放大倍率用脚踏板控制。
在梅卡瓦Mk2A型坦克中,车长有1个微光夜间瞄准镜。
炮长有1个夜间射击使用的休斯(Hughes)公司热成像瞄准镜,该瞄准镜与昼间瞄准镜结合成一体,与火炮相连接。车长有1个监视器,可显示炮长热成像瞄准镜上的热像。在梅卡瓦Mk2B型坦克中,装有1台更先进的埃尔比特(Elbit)公司数字式计算机、1个气象中心装置和1个侧倾自动修正仪。气象中心装置包括横风、气温、气压等传感器,可为火炮提供较完整的射击修正参数。借助“射击门”装置进行射击,能大大提高坦克的行进间射击能力。 1987年投产并装备部队的梅卡瓦Mk3主战坦克在外观上与前两种型号无太大变化,然而,几乎每个主要部件都是新的,从而明显地提高了火力、机动和防护性能。
该坦克的主要改进有: 防护 与前两种型号相比,该坦克使用了更多更先进的复合装甲,尤其是在炮塔设计中采用了可更换的模块式复合装甲,这种装甲模块还可以被更先进的复合装甲模块所代替。
炮塔体不再是双层间隙钢板装甲,而是单层壳体结构。这种单层壳体既是基体钢装甲,又是炮塔正面和两侧安装复合装甲模块的基体。复合装甲模块是一个个钢装甲盒子,盒内装有复合装甲板组件,与炮塔基体相连接,用螺栓固定。
突出炮塔座圈的车体外壁上、侧裙板、前上装甲板上也采用这种模块装甲。
为尽量减小燃料着火的危险性,在两个后部燃料箱遭到攻击小面积破损时可迅速将燃料排掉,万一碰到大面积破损时可从顶部把燃料排掉。
车体底板的夹层中不再储存燃油,但两层板的间隙对衰减地雷爆炸冲击波极为有利。底甲板的加厚也提高了防地雷能力。
三防装置位置移向炮塔尾舱,蓄电池位于炮塔座圈以外,从而达到易维修和增强侧面防护双重目的。 火控系统 该坦克装有斗牛士Mk3型火控系统,主要改进是新型炮长瞄准镜有12×放大倍率,进行独立双向稳定,装有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备有昼夜观察通道。该镜连同弹道计算机和一套传感器构成指挥仪式火控系统,可简化目标捕捉进程和大大提高行进间命中率。
该坦克装有由阿姆科拉姆(Amcoram)公司发展的先进的威胁报警系统,3个广角探测器分装在炮塔后部两侧和火炮防盾上,可全方位探测并将威胁预警显示在车长屏幕上。
为提高生存力,该坦克装有全电式炮塔旋转驱动和火炮俯仰驱动装置。 武器系统 主要武器由1门105mm线膛炮改为120mm滑膛炮,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研制,可发射M1A1坦克和豹2坦克的炮弹,但后坐装置设计得更紧凑。该后坐装置为同心式,采用氮气作弹性介质,从而使该装置的直径比同灶装置小100mm;另一优点是可以从炮塔前部抽出火炮。
炮弹仍储存在车体后部,但每箱装4发炮弹改为1发弹。该坦克的炮弹携带基数为50发。 推进装置 该坦克采用AVDS-1790-9AR型风冷柴油机,是前两种型号坦克发动机的改进型,功率从原来的662kW(900马力)增高到895kW。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新型涡轮增压器和中冷器、新型连杆和活塞以及10孔喷油器等。
传动装置是唯一的继承性部件。
行动装置有12个弹性支撑在两个同心螺旋弹簧上的负重轮,每侧6个,其中4个有旋转式液压减振器,前后两个有液压限制器,悬挂总行程增至600mm,其中行动程为300mm。履带为干式钢质单销式,每条履带有110块履带板。0至32km/h加速时间为10s。 2002年6月,以色列公开展示新研制的梅卡瓦Mk4型坦克。
当时,已是78岁高龄的塔尔退休少将曾有这样的评价:梅卡瓦Mk4型坦克是一种经过实战检验的第四代战车从总体上看,梅卡瓦Mk4型坦克是3型的改进和提高型,是一种面向新世纪初的新的主战坦克,但还不能说它是一种全新的主战坦克。
到2010年时,Mk4型已生产320辆,并仍在以50-70辆的年产量增长。
以色列军方向外界披露,梅卡瓦Mk4的研发工作于Mk3投入批量生产9年以后开始,在设计上基本沿袭了一直倍受好评的梅卡瓦系列坦克的构架,同时在多方面引人了以色列军工科技的最新成果,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在约旦河西岸及加沙地带巴勒斯坦地区的城市作战。 机动性能 Mk4采用德国MTU833内燃发动机,该发动机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部授权制造,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103千瓦,远远超过Mk3上安装的美制AVDS-1790发动机,且成本更为低廉。更为难得的是,MTU833的体积较小,这使得Mk4车身前方的发动机罩外观平整,不像Mk3一样高高隆起,对改善坦克乘员的视野十分有利。与MTU833发动机匹配的是德国伦克公司的RK325自动变速箱。这种自动变速箱体积虽很小,传动效率却很高,它有5个前进挡、2个倒挡,而不像前几代的变速箱仅有2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
车身悬挂系统变化不大,仍采用弹簧减震器,其减震冲程长达600毫米,足矣应付戈兰高原的丘陵地貌,即使是在布满岩石的河滩上,Mk4仍能以60公里的时速行进。此外,Mk4还装有辅助动力系统,在主引擎停止工作的情况下,该系统可以为车载电池充电和向射击系统提供电力保障。
梅卡瓦Mk4的主炮仍沿用Mk3坦克上的120毫米滑膛炮,但反后坐装置已改用压缩气体作为储能元件,而不是以前惯用的螺旋弹簧。不仅反后坐装置的直径减小了约100毫米,而且火炮能用更大的膛压发射弹丸,使弹丸的速度提高、穿甲能力增大。该炮的另一个特征是使用了新的热防护套,导热性更好,这样炮管温度变化所导致的形变更小,从而提高了火炮射击精度。据说以色列国防军借鉴了“豹”2A6坦克及“勒克莱尔”坦克的火力增强方案,为Mk4专门研制了一种新型穿甲弹,该弹具备较高的初速和精度。除此之外,Mk4的主炮还可发射最新研制的反人员/器材穿甲弹(APAM)和激光制导反坦克炮射导弹(LAHAT)。
辅助武器为数挺7.62毫米机枪以及1门60毫米内置迫击炮。选用60毫米迫击炮作为辅助武器是梅卡瓦坦克的一大特色,梅卡瓦Mk4继续保持了这一特色。该炮可从后膛装弹,弹道弯曲,在城市作战中可杀伤隐藏于建筑物后面的武装人员。当敌方反坦克导弹袭来时,它能快速发射烟幕弹等干扰弹药,让来袭导弹找不准方向、徒劳无功。
此外,Mk4的车身后方新增了两具旋转式弹匣,每只弹匣可容纳5发炮弹,炮弹的类型由车载计算机统一管理。弹匣被安置在炮塔内一个独立空间里,以防止车内弹药爆炸而造成对乘员的伤害。装填手只要按下选择按钮便可找到所需的炮弹,然后将其送入炮膛。因此,Mk4虽然不具备类似“勒克莱尔”坦克及日本90式坦克那样的自动装弹功能,但这两个弹匣同样使装填手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除这10发炮弹之外,坦克的其他弹药均被存放在炮塔下方的支架当中。这种将大量弹药置于车身之中的作法在以色列国内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议,塔尔将军便公开批评这种设计对坦克乘员的安全性极为不利,主张还是应当将弹药置于车身的底部。但也有意见提出将弹药置于车底又会增加装填手的操作难度,同时将弹药置于主炮尾部亦不甚合理,认为应将弹药移至最为安全的车尾存放。 侦察能力 梅卡瓦Mk4火控系统的核心为埃比特系统公司生产的“奈特”-3瞄准系统的改进型,追加装配了以军最新研制的自动跟踪系统。该跟踪系统以第三代红外夜视仪为基础,可根据目标的移动情况自动计算射击数据,且自带专用减震器,保证在瞄准时丝毫不受车身颠簸的影响。另外,Mk4还为射手专门配备了一部高精度热成像仪,在夜间和恶劣气候条件下作战时,它可以帮助射手锁定目标。
由于以色列军队长年在加沙地区同巴勒斯坦武装进行巷战,巴勒斯坦民兵经常利用城市建筑物为掩体向以军坦克发动偷袭,这就对坦克的外界感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Mk4为每个乘员配备了外部侦察用监视器,可将车身四周的情况如实反映给每一位乘员。当坦克需在市区作长时间停留时,4名车组人员还可分工负责监视方向(这也是Mk4依然保留4名乘员的原因之一)。相对于世界上的大多数主战坦克都只是车长席才安装有全景监视器,Mk4的这一设计无疑有助于提升装填手和射手作战参与程度和减轻车长的负担。当然,车长还另行配有专用的情报和通讯设施,为其制定坦克的行动方案提供信息支持。有消息说,埃比特系统公司还为Mk4坦克研制了烟幕发生器、无线电干扰器和激光探测、预警装置,但以色列官方尚未向外界透露这些子系统的详情。 防护能力 防护能力是衡量坦克性能的一个主要指标,对于一贯轻规模、重质量的以色列军队来说,坦克的生存能力更是其装备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以军认为,仅仅依靠完善坦克的战场信息获取能力远不能满足城市作战的需要,要想在混乱而又多变的巷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坦克必须具备充分的抗打击能力。因此,梅卡瓦系列坦克一直坚持“防护为基础、保护乘员为中心”的原则,大胆地突破了坦克火力、机动和防护三大性能平衡的观念。在Mk4的研制过程中,以军提出了综合利用各类手段,在单车上实现协同防御的概念,这一概念又被称为“立体防御”。
Mk4虽然是主要着眼于城市作战而开发的坦克,但其正、侧面的装甲厚度却几乎与伊拉克战争中的挑战者2坦克相当,防护部分的重量约占整车重量的75%(其中绝大部分是用于防护的装甲和发动机重量),比其他坦克的50%要高许多。难怪其自重高达65吨,是世界上最重的主战坦克之一。
Mk4采取新的装甲防护措施,其外形与前几型相比有明显变化,整个炮塔外形如飞碟,形状扁平,四周带有复合装甲,正面装甲呈楔形。这种独特外形有效地减少了正、侧方的暴露面积,极易导致敌方武器在命中时产生滑弹,对于防御从屋顶等高处射来的轻型武器尤为有效。炮塔的顶部也装有瓦片状的模块装甲,仅20-30毫米厚的炮塔装甲就能抵御反坦克导弹等重型武器从正前方以70°角的袭击,而且只要不被敌弹瞬间击穿,炮塔的伞状结构便可迅速将来弹的能量分散。梅卡瓦的首上水平倾角不大于20度,使得RPG武器引信无法正常引爆.
除了炮塔设计独特外,整体式火炮防盾设计也让人称赞。防盾盖板可随着火炮的俯仰而滑动。无论俯仰到什么角度,它都能对炮塔内电子系统和火炮俯仰装置进行滑动保护。然而,当把炮塔和车身最大限度地“压扁”,又在车顶加装了坚实的装甲之后,坦克乘员和装备如何出入车舱便成了一个难题。对此,Mk4的设计师又独辟蹊径,4名乘员均经由车长室旁一个小舱门进出车舱,而弹药等装备则通过车身后部的舱盖安放到车内。这样既保证了人员出入和弹药装卸的方便,又可不牺牲坦克的安全性能。
像梅卡瓦Mk3一样,Mk4的车身四周也挂有相同的模块化复合装甲,后者的模块化复合装甲更先进,主要是它的复合装甲组件用了新材料,装甲结构样式也有新变化。为了加强驾驶员的防护,以色列的设计师甚至还在驾驶舱的内壁上也敷设了一层轻型装甲。由于地雷是巴勒斯坦武装部队的常用武器,所以以色列军方专门对Mk4的底部装甲进行了强化,使其足以应付强力地雷的冲击。2006年的冲突中虽有五十梅卡瓦在大当量IED和世界一流穿深的RPG29及短号导弹打击下被击中,但只有24辆被击穿装甲,绝大部分被修复。共计五辆永久损失,其中仅有两辆IV型是因IED和短号导弹攻击而永久损失。有一辆IV型开到IED上,但由于V形车底设计只死亡一名乘员,其余六名乘员和步兵免于死亡。所有坦克乘员中死亡23人,其中18人是五辆永损车中的。战后以军方称梅卡瓦表现令人满意.,尚无证据能证明此战中有一辆梅卡瓦是正面击毁的。
此外,以色列军方一向对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抱有浓厚的兴趣,据悉,以色列国防部正在同拉斐尔公司(Rafael Armaments Development Authority)商洽为Mk4加装车载反导弹系统,该系统可对飞行中的反坦克导弹进行拦截。有了这些防御利器,Mk4 在面对巴勒斯坦武装部队的单兵武器时简直就可以说是无敌的“钢铁巨兽”。
以色列起初于2003年3月订购了3辆Mk4样车,并计划以每年50辆的速度装备部队。如果这一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的话,到2014年时,以军将装备500辆以上的Mk4型坦克,加上已经拥有的1700余辆梅卡瓦1、2、3型坦克,其陆战实力足以傲视中东。但外界认为,从以色列眼前的军费规模来看,该国将很难如期完成这一计划。
梅卡瓦“Sholef”(Slammer)155mm自行火炮
原型车;不会产生。该车系索尔塔姆(Soltam)公司用梅卡瓦坦克底盘发展而成的。
梅卡瓦装甲回收车(原型)
原型车
梅卡瓦LIC
基于Mk3“Baz”和Mk4型坦克的城市战坦克。
梅卡瓦“Tankbulance”战场救援车
装有战场医疗能力。
梅卡瓦“Namer”步兵战车
2008对外公开的梅卡瓦改型。
梅卡瓦“Nemmera”装甲回收车
两个版本有不同尺寸的起重机和绞盘。


安装推土铲/扫雷设备的梅卡瓦坦克
该车系车体前下装甲板上装有以色列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扫雷设备和推土铲的梅卡瓦坦克。
排级通信型梅卡瓦坦克
该车系装有附加通信设备和附加天线的梅卡瓦坦克。
雌虎重型装甲输送车
雌虎采用了退役的梅卡瓦MkI主战坦克底盘,去掉炮塔和车体顶部,焊接了一个新的上层结构,车体尾部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安装了一个增强装甲的跳板式尾门,这扇尾部舱门比梅卡瓦的尾舱门更大,方便士兵进出。雌虎基本保留了原梅卡瓦MkI主战坦克的动力一传动系统,雌虎的动力系统仍然采用梅卡瓦MkI的900马力AVDS柴油机。由于去掉了沉重的炮塔,全重降低不少,因此可有更高的马力一吨位比。

『拾』 什么叫防暴水炮

防暴水炮舰载脉冲防暴水炮由炮身;供气系统、供液系统、反后座装置、随动系统、监视瞄准系统、控制系统及附属设备组成。
水炮炮身主要由炮口、身管、气压控制室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以高压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气压控制室的额定压力为30MPa,容积20升,出口处有减压阀,可输出2.5MPa压缩空气进入气控室,当其中的压力达到2.5MPa后充气停止,储水箱中的水在水泵的作用下,连续向炮膛内补充,同时加入刺激剂,充满后即可发射。按压发射按钮,控制阀在电磁阀的作用下快速开启,气控室内的压缩空气快速喷出,推动空气与水分子摩擦碰撞并经炮口产生雾化,形成水与刺激剂的雾化流,完成一次发射。此时打开进水阀,可自动进行补水补气,准备下一次发射。
水炮实现刺激剂液体的可控射击,关键在于控制阀。水炮采用了阀芯控制腔压力平衡设计,使得阀门具有排气快、控制力小、没有空耗的优点。在密封形式上,采用了金属与非金属复合的形式,使密封更加可靠。
在阀芯的设计上,采用了低摩擦材料,使阀芯及阀体间没有金属接触,大大降低了摩擦,提高了阀的快速性并实现了无油润滑,使流道的局部能量损失降低了20%。
炮口挡板的材料寿命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它既要有较好的弹性和合适的弹性系数,以便于炮口打开,又要能够防止多次发射出现的变形,使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同时,还要耐刺激剂的腐蚀。普通橡胶材料寿命短,达不到要求。通过多次摸索和实验,综合了橡胶和塑料的优点,配制了一种新型橡塑材料,满足了寿命要求。
与连续喷射水流的水炮不同,喷雾水炮的一个脉冲发射时间极短,属毫秒级,同样的水量用射流水炮需要1~2秒,因此喷雾水炮发射时后坐力较大,虽然比不上大口径火炮,但较轻武器大得多。为了缓冲后坐力,保证发射时的稳定,降低对炮架的冲击,设计了反后坐装置。
对于后坐能量较小的轻武器,一般采用弹簧式复进机。由于弹簧为储能元件,在整个后坐过程中只储存能量而不消耗能量,但喷雾水炮后坐力较大,如果只采用弹簧缓冲装置,则在复进到位时炮身仍具有较大的动能,将产生较为剧烈的刚性碰撞,严重影响水炮的稳定性和寿命,因此,必须加装液压缓冲装置,用以消耗大部分后坐与复进的能量,使发射与复进时动作平稳。
该水炮采用弹簧式复进机,定孔活塞式液压缓冲装置,两者合二为一,大大减轻了质量和体积。发射时,弹簧压缩吸收一定的能量,活塞向后运动压缩缓冲液,迫使其从活塞小孔流向前方,复进时,弹簧伸张,缓冲液又从前方经小孔流向后方,在流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阻力,使后坐能量转变为热能散失掉。弹簧吸收的能量仅保证在最恶劣的情况下能使水炮及时、快速、稳定到位。
供液系统的任务是向炮身及时加注需要的液体,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处置对象,变换液体的性质为纯水或刺激剂。
供液系统由带水位显示的贮水箱、刺激剂箱、低压直流驱动水泵及电磁阀、单向阀、注水时间控制继电器组成。注水时间预先设定。如果仅需要充水,则关闭刺激剂箱阀门,启动注水开关,水泵运转同时水箱电磁阀打开,液体通过炮身进水口单向阀向炮身内注水,按预先设置的时间注入水后,电磁阀、水泵自动停止工作,此时为待击状态。如果需要刺激剂,则打开刺激剂箱阀门,主管中的水流经过刺激剂箱管口时,刺激剂在重力及流动压差作用下流入主管,随水流向炮身。
水位检测器分别检测两水箱水位并将数量信息显示在操作面板上。
在控制系统作用下,随动系统赋予水炮规定的射向与射角。由电源提供低压直流电流,采用直流伺服电机、减速器、减速机及正齿齿轮驱动。水炮正确的射向由云台上的监视摄像机及操作板上的手柄控制,其转动的水平角度与监视
器同步;转动极限位置利用磁电自动控制,运转到极限位置时停止,此时只能向相反方向运转。炮口的俯仰由面板上的手柄控制,俯仰角度由置于俯仰驱动伺服电机内的旋转编码器传出的旋转角度脉冲信号经换算成对应的炮口角度,在数字显示器上直接观测。水炮使用完毕后按动复位开关,水炮自动复位。
监视瞄准系统中的监视器用来监视车外情况并用于水炮的瞄准,由监视摄像机、面板上的荧光屏组成。监视摄像机为全天候防水、自冷却、加热型CCD摄像机。其固定在炮架一侧,与炮身同步水平运转。监视器为彩色液晶显示器,安装在操作面板上,可供操作者观察车外情况,监视系统采用直流电源供电。
控制系统由操作面板、机箱、执行机构、电源等组成,操作面板各按钮依操作者意图控制机箱内相应的功率元件,功率元件输出的电信号控制相应的执行机构。 水炮可以车载也可以舰载,可快速抵达作战区域投入战斗,为迅速控制骚乱局面赢得时间。如果车辆底盘采用警用装甲车,其防护性、越野性、威慑性会有质的提高。配合其他车载防暴武器的使用,可形成一个综合作战平台,极大增强震慑力和作战效能。如果是舰载仅需要加装控制精度的陀螺仪而已。
作战效能多样,使用范围广
除了可应用于防暴目的外,其本身就是一台较好的灭火装备,可在多种复杂情况下处置较大的火情。对于水源缺乏或离火场较远的情况,其优越性将得以充分体现。
在陆地使用刺激剂可以根据警方执行任务性质的不同进行更换,如为驱散骚乱人群可采用催泪剂、臭味剂、染色剂;为防止恐怖分子利用车辆袭击重要目标或逃跑,可采用超级防滑剂等。在海上可以防止暴露在外的不良分子对我执法人员造成伤害。
刺激剂高效雾化,刺激效果好
水炮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CS、OC刺激剂,两种刺激剂混合使用,经水炮高效雾化以后,以2~200微米的粒度水雾射出,较单一的刺激剂而言明显增强了刺激效果。同时水炮瞬间喷出高速、雾化的水流,形成一个大面积的雾化带,覆盖面广,刺激剂使用效率较射流水炮得到极大提高。脉冲水炮间歇发射,刺激剂消耗量少,经济性好,也方便了战场的清洁

阅读全文

与反后座装置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械行业做什么好 浏览:579
电气装置检测报告 浏览:545
没有逆转录仪器怎么做 浏览:914
别克威朗仪表盘灯调亮怎么调 浏览:716
北京泰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68
耐高温导热油管道阀门 浏览:320
磨床加工五金件 浏览:486
装盘萃取实验装置 浏览:486
滚动轴承都用什么材料 浏览:670
朗逸plus仪表盘怎么换色 浏览:768
暖气片阀门开关拆卸 浏览:500
用什么工艺可以代替超声波 浏览:656
仪表盘上温度的标志亮是怎么回事 浏览:517
奔驰c200怎么开制冷 浏览:944
管道安装工阀门 浏览:127
实验室淋浴装置在哪 浏览:122
仪表盘四方块带盖儿是什么指示灯 浏览:486
兰州阀门厂菜市场 浏览:442
word中控件工具箱怎么用 浏览: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