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唐杯 设备操作题有哪些故障分析
设备操作题有哪些故障分析
一个测试用例描述了针对某个目标对程序进行测试所采用的一组实际输入、程序执行条件、测试步骤和预期的输出,以核实某个程序或其中的特定路径是否满足特定需求。由于程序输入的范围会非常大,因此会导致一个软件可选的测试用例数目巨大(甚至是无穷的)。这时,需要恰当地设计和选择测试用例集,以在限定的资源和时间内,尽可能地暴露软件中的错误。因此,测试用例集的设计通常被认为是测试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方面。由于实际测试中使用的测试用例集的输入范围只是程序输入的子集,因此即使软件通过了测试,也无法保证程序一定是正确的。这说明测试本身是不完全的,不能证明程序无错。人们认为,软件测试活动从未间断,只是在软件交付用户使用后,将由用户扮演测试角色而已。
❷ 如何根据测试得到的输入输出数据用matlab处理出伯德图,不知道系统的传递函数,只有测得的输入和
这是辨识的内容,首先辨识出系统矩阵,再去画伯德图。
❸ 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小学数学测试系统"
include <stdio.h> /* 调用库函数 */
#include <stdlib.h> /* 调用库函数 */
int Tha; /* 变量 表示第一个运算数 */
int Thb; /* 第二个运算数 */
int Tresult; /* 正确答案 */
int Qcount; /* 题目的个数 */
int Upnum; /* 升级的分数 */
int Tscore; /* 当前得分 */
char op; /* 运算符号 */
TestTen() /* 出第一个级别题的函数 */
{
int Userda; /* 用户给出的答案 */
int temp; /* 临时变量,用于交换两个变量得值 */
op=random(4)+1; /* 产生一个1-4之间的随机数,用于表示+ ,- , * , / */
switch(op) /* 判断运算符是什么 */
{
case 1: /* 加 的情况 */
{ Tha=random(10); /* 产生一个0-9之间的随机数 放在第一个运算数 Tha中 */
Thb=random(10); /* 产生一个0-9之间的随机数 放在第二个运算数 Thb中 */
Tresult=Tha+Thb;break; /* 计算出正确答案 放在 Tresult中 */
}
case 2: /* 减 的情况 */
{ Tha=random(10);
Thb=random(10);
if(Tha<Thb) /* 减不能的负 所以第一个运算数要比第二个大,如果小,则交换两变量的值 */
{temp=Tha;Tha=Thb;Thb=temp;} /* 交换 */
Tresult=Tha-Thb;break; /* 计算出正确答案 放在 Tresult中 */
}
case 3: /* 乘 的情况 */
{ Tha=random(10);
Thb=random(10);
Tresult=Tha*Thb;break;
}
case 4: /* 除 的情况 */
{do /* 循环 保证可以除尽 */
{ do /* 循环保证 除数不为 0 */
{Tha=random(10);
Thb=random(10);
if(Tha<Thb)
{temp=Tha;Tha=Thb;Thb=temp;}
}while(Thb==0) ; /* 当除数0 的时候继续产生新的随机数 */
}while((Tha%Thb)!=0); /* 当不能整除的时候继续产生新的随机数 */
Tresult=Tha/Thb;
break;
}
}
switch(op) /* 根据 op的值决定输出 问题 */
{
case 1: {printf("\n%d + %d = ",Tha,Thb);break;}
case 2: {printf("\n%d - %d = ",Tha,Thb);break;}
case 3: {printf("\n%d X %d = ",Tha,Thb);break;}
case 4: {printf("\n%d / %d = ",Tha,Thb);}
}
scanf("%d",&Userda); /* 用户输入答案 */
while(Userda!=Tresult) /* 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
{ if(Tscore>=10) /* 不正确减分 */
Tscore=Tscore-10;
printf("\nWrong! Now Your Score: %d",Tscore); /* 输出错误信息和 当前分数 */
/*if(Tscore<Upnum)
return; */
printf("\n Input The Answer Again: "); /* 提示重新输入 */
scanf("%d",&Userda); /* 用户输入答案 */
}
Tscore=Tscore+10; /* 答对了 加分 */
printf("\n Right! Now Your Score: %d",Tscore); /* */
}
TestHun() /*出第二个级别题的函数*/
{
int Userda;
int temp;
op=random(4)+1;
switch (op)
{
case 1:
{ Tha=random(90)+10; /* 产生 10-99 之间的随机数,即两位数 */
Thb=random(90)+10;
Tresult=Tha+Thb;break;
}
case 2:
{ Tha=random(90)+10;
Thb=random(90)+10;
if(Tha<Thb)
{temp=Tha;Tha=Thb;Thb=temp;}
Tresult=Tha-Thb;break;
}
case 3:
{ Tha=random(90)+10;
Thb=random(90)+10;
Tresult=Tha*Thb;break;
}
case 4:
{do
{ do
{Tha=random(90)+10;
Thb=random(90)+10;
if(Tha<Thb)
{temp=Tha;Tha=Thb;Thb=temp;}
}while (Thb==0) ;
}while ((Tha%Thb)!=0);
Tresult=Tha/Thb;
break;
}
}
switch(op)
{
case 1: {printf("\n%d + %d = ",Tha,Thb);break;}
case 2: {printf("\n%d - %d = ",Tha,Thb);break;}
case 3: {printf("\n%d X %d = ",Tha,Thb);break;}
case 4: {printf("\n%d / %d = ",Tha,Thb);}
}
scanf("%d",&Userda);
while(Userda!=Tresult)
{ if(Tscore>=10)
Tscore=Tscore-10;
printf("\nWrong! Now Your Score: %d",Tscore);
if(Tscore<Upnum) /* 如果分数小于设定的分数则直接推出函数 */
return;
printf("\n Input The Answer Again: ");
scanf("%d",&Userda);
}
Tscore=Tscore+10;
printf("\n Right! Now Your Score: %d",Tscore);
}
main()
{
int Leiji=0; /* 变量 , 存储 累计答题数目 */
randomize(); /* 保证每次运行程序 产生的随机数序列不相同的语句 */
clrscr(); /* 清屏 : 清除屏幕上上次运行的内容,重新开始运行程序 */
clrscr();
printf("\nTEST START:-------------------------------------");
printf("\n Please Input Question Count: "); /* 提示信息 :输入问题个数 */
scanf("%d",&Qcount); /* 用户输入问题个数 */
do
{printf("\n Please Input UpLevel Score(Times of 10 (Sheng ji de fen shu;)) : ");
/* 提示信息 :输入升级分数(10的倍数 ) */
scanf("%d",&Upnum); /* 用户输入升级分数 */
if(Upnum<10) /* 如果用户输入的升级分数<10 */
printf("\n Must > = 10 ! ");
else if(Upnum%10!=0) /* 如果用户输入的升级分数不是10的倍数 :即 整除10 不等于0 */
printf("\n Must Some Times of 10!(10 de bei shu!)"); /* */
else break;
}while(1); /* 不满足条件永远循环 */
printf("\n--------------------------------------------------------");
printf("\n--------------------------------------------------------"); printf("\nTest Start:");
printf("\n--------------------------------------------------------");
printf("\n----------------------------------");
printf("\n Lever 1 Start :");
Begin1:
printf("\n----------------------");
printf("\n Question: %d",Leiji+1); /* 输出 题号 */
TestTen();
Leiji++;
if(Leiji==Qcount) /* 如果做题个数 和 事先设定好的问题个数相同 则结束答题! */
{ printf("\n--------------------------------------------------------");
printf("\n--------------------------------------------------------\n");
printf("\n Test Over!!!\n");
printf("\n--------------------------------------------------------");
printf("\n Your Final Score: %d",Tscore);
if(Tscore>=Upnum)
printf("\n Your Final Level: LEVEL 2");
else
printf("\n Your Final Level: LEVEL 1");
goto LastLine;
}
if(Tscore<Upnum) /* 分数 小于 升级分数 */
goto Begin1; /* 转向到 Begin1 继续作题 */
printf("\n Up To Advance Level!\n Lever2 Start :---------"); /* 达到升级分数 升级到 Level2 */
Begin2:
printf("\n----------------------");
printf("\n Question: %d",Leiji+1);
TestHun();
Leiji++;
if(Leiji==Qcount)
{ printf("\n--------------------------------------------------------");
printf("\n--------------------------------------------------------\n");
printf("\n Test Over!!!\n");
printf("\n--------------------------------------------------------");
printf("\n Your Final Score: %d",Tscore);
if(Tscore>=Upnum)
printf("\n Your Final Level: LEVEL 2");
else
printf("\n Your Final Level: LEVEL 1");
goto LastLine;
}
if(Tscore<Upnum)
{printf("\nDown To Normal Level! Lever1 : -------"); /* 从Level2答题过程中分数小于升级分数 降级到Level 1 继续答题 */
goto Begin1;}
else
goto Begin2;
LastLine:
printf("\n------------------------------------------------") ;
getchar();getchar(); /* 等待用户输入回车结束程序运行 */
}
❹ 现代测试技术 计算题
1、某个信号的付氏展开式为x(t)=20-10cos(wt)-4cos(3wt-@/2),画出其频谱图。
2、时间常数为0.001秒的一阶装置对正弦信号进行测量,要求振幅误差在5/100以内,求该装置能够测量的正弦信号的最高频率。
3、用具有一阶特性的仪表测量阶跃输入信号,已知τ=0.2秒,阶跃幅度为229(伏),求:当信号输入为0.2秒,0.4少,0.8秒的时刻,该仪表的读数。
4、计算正弦信号x(t)=3sinwt的绝对均值和均方根值。
5、一阶系统测量100赫兹的正弦信号,要求振幅误差在5/100以内,求该系统的时间常数的取值范围。
6、画出幅值为A,周期为T的方波的频谱图。
7、将信号coswt输入时间常数的τ的一阶装置后,求输出的表达式。
8、一潜水员携带一种时间常数为4秒的一阶深度计潜水,以5米/秒的速度下潜,假设水深每增加1米潜水员承受的水压增加20公斤,问:当深度计显示10米时,潜水员实际承受的水压为多大。
9、已知一个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展开式为:
x(t)=10=5coswt-10cos(3wt+/2),画出该信号的幅频图和相频图。
10、x(t)=10+sin5t信号,输入时间常数为τ=0.1秒的一阶装置,求稳态输入和稳态输出的均值。
11、一压电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为5PC/PA,与电荷放大器连接,后再接到灵敏度为30MM/V的光线示波器上,该系统的总的灵敏度为0.5MM/PA。求:1.电荷放大器的灵敏度应调节为多少?2.当该系统测量40PA的压力变化时,计算光线示波器的光点位移。3.画出该 测量系统的框图。
12、说明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采用比例运算放大电路得到输出电压ey与位移量成线性关系原理。画图表示,文字论述。
13、差动型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在使用时,常把两个线圈接在一个电桥中,这样有什么好处,画出电感电桥的接线图。此时输出电压不能反映被测量的量的方向,这时再加入什么环节就可以测量方向。
14、用同规格的金属丝式应变片组成全电桥电路,应变片的灵敏度为4,各片的电阻变化量的绝对值相同,供桥电压为5V,当输出为6毫伏时,求各个应变片的电阻变化量的绝对值。
15、求一阶、二阶系统对阶跃输入的响应(求系统的传递函序)。(参考P50)。
16、用全桥测量电路测量悬臂梁某一截面的表面应变(外力施加于悬臂梁的末端),给出应变片布局的示意图,画出测量电路图。
17、正弦函数信号x(t)=x0(sin(wt+φ)的均值、均方值、和概率密度函数。
18、用一个时间常数为0.35 秒的一阶装置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秒,2秒和5秒的正弦信号,问幅值误差分别为多少?
19、说明威武阶装置的阻尼比常取在0.6--0.7的原因。
20、已知二阶的力传感器,固有频率为800HZ,阻尼比为0.14,用此传感器来测量400HZ的正弦变化力时,求:(1):A(ω)和Φ(ω);(2):若该装置的阻尼比为0.7,求此时的A(ω)和Φ(ω)。
22、利用互相头性质设计一个测量装置,用来测量高压石油管道或高压天燃气管道的损坏和泄漏位置。
23.已知某测试系统传递函数 ,当输入信号分别为 时,试分别求系统稳态输出,并比较它们幅值变化和相位变化。
24、用时间常数为0.5的一阶装置进行测量,若被测参数按正弦规律变化,若要求装置指示值的幅值误差小于2%,问被测参数变化的最高频率是多少?如果被测参数的周期是2s和5s,问幅值误差是多少?
25 用一阶测量仪器测量100Hz的正弦信号,如果要求振幅的测量误差小于5%,问仪器的时间常数T的取值范围。若用该仪器测50Hz的正弦信号,相应的振幅误差和相位滞后是多少?
26 试说明理想的不失真测试系统的要求是:
27 有一金属电阻应变片,其灵敏度S=2.5,R =120Ω,设工作时其应变为1200μ ,问ΔR是多少?若将此应变片与2V直流电源组成回路,试求无应变时和有应变时回路的电流各是多少?
28 应变片称重传感器,其弹性体为圆柱体,直径D=10cm,材料弹性模量E=205×109N/m2,用它称50吨重物体,若用电阻丝式应变片,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S=2,R=120Ω,问电阻变化多少?
29 已知两极板电容传感器,其极板面积为A,两极板间介质为空气,极板间距1mm,当极距减少0.1mm时,其电容变化量和传感器的灵敏度?若参数不变,将其改为差动结构,当极距变化0.1mm时,求其电容变化量和传感器的灵敏度?并说明差动传感器为什么能提高灵敏度和减少线性误差。
30 有一电容测微仪,其传感器的圆形板极半径r=5mm,开始初始间隙 =0.3mm,问(1)工作时,如果传感器与工件的间隙缩小1μm,电容变化量是多少?
(2)若测量电路灵敏度S1=100mv/PF,读数仪表的灵敏度S2=5格/mv,上述情况下,仪表的指示值变化多少格?
31 变磁阻式传感器,铁芯导磁截面积A=1.5cm2,长度 =20cm,铁芯相对磁导率μ=5000,线圈匝数W=3000,若原始气隙 0=0.5cm,若Δ =±0.1mm:
(1)求其灵敏度ΔL/Δ =?
(2)采用差动方式,其灵敏度ΔL/Δ =?
32 已知调幅波 其中 试求:
(1) 所包含的各分量的频率及幅值。
(2)绘出调制信号与调幅波的频谱。
33 已知RC低通滤波器(图2-12), =1kΩ, =1μF,试:
(1) 确定该滤波器的 、 、 、 。
(2) 输入信号 ,求输出信号 ,并比较其与输入信号的幅值及相位关系。
33 已知低通滤波器的频率特性为 ,式中 = 0.05s,当输入信号
时,求其输出 ,并比较 与 的幅值与相位有何区别。
34 有一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弹性元件为实心圆柱,直径D=40mm。在圆柱轴向和周向各贴两片应变片(灵敏度系数s=2.),组成差动全桥电路,供桥电压为10v。设材料弹性模量E=2.1 1011pa,泊松比υ=0.3。试求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该灵敏度用μv/kN表示)。
35 一个二阶测试系统,受激励力Fosinωt作用,共振时测得振幅为20mm,在0.8倍的共振频率时测得振幅为12mm ,求系统的阻尼系数ξ(提示,假定在0.8倍的共振频率时,阻尼项可忽略)。
36.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物体温度,该物体在不同时刻温度分别为15℃,0℃,-15℃,测量仪表所处量温为15℃,热电偶直接与仪表相连。问在上述时刻仪表测得的热电势分别是多少?
❺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什么关系为最佳
线性
❻ 已知某测试系统传递函数H(s)=1/(1+0.5s),当输入信号分别为x1=sinπt,x2=sin
答:该系统的开环增益应为20。
【开环增益】开环增益指不带反馈网络时的状态下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时,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
【具体计算过程】
(1)先把各个环节标准化:
将惯性环节化成(Ts+1)的形式,变成尾1标准型,那个s+5应该写成5*(0.2s+1);
(2)整理成:G(s)=100/(0.1s+1)(s+5)=20/(0.1s+1)(0.2s+1)
所以,开环增益应该等于20
❼ 谁有《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的试题及答案
豆丁网有。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
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在基础学科研究中,传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许多新领域:例如在宏观上要观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观上要观察小到fm的粒子世界,纵向上要观察长达数十万年的天体演化,短到 s的瞬间反应。
此外,还出现了对深化物质认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种极端技术研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弱磁场等等。显然,要获取大量人类感官无法直接获取的信息,没有相适应的传感器是不可能的。
许多基础科学研究的障碍,首先就在于对象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而一些新机理和高灵敏度的检测传感器的出现,往往会导致该领域内的突破。一些传感器的发展,往往是一些边缘学科开发的先驱。
传感器早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由此可见,传感器技术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出现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❽ 中级电工考试题
我给你传个。补考也简单呢。祝君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