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探究萌发的种子吸收氧气的实验,为什么要用黑纸包住
用黑纸包住的作用主要是模仿种子在土壤里的无光环境,有很多种子在有光环境不能正常萌发,特别是根系。
2. 图装置可以用来测量萌发的种子、小动物所吸收的氧气量.分别以20粒萌发的豆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
(1)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呼吸过程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
(2)种子刚开始萌发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要被氢氧化钠吸收,液滴左移,从图中数据可知,从0到10分钟,和从10到20分钟时移动距离最大,为8mm,速率应为0.8mm/分钟.
(3)由于氧气逐渐减少,呼吸作用减缓,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
(4)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的比较,要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一定要在其他非生物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才有可比性.
故答案为:(l)吸收二氧化碳
(2)左0.8mm/分钟
(3)装置中氧气逐渐减少,呼吸作用减缓
(4)不正确两者呼吸的速率进行比较需要重量、环境温度等条件相同
3.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注:图一中甲瓶装的是萌发的种
(1)图一来中甲瓶装的是萌发源的种子,乙瓶装的是煮熟后冷却的等量种子,一段时间后,由于甲瓶中的种子在呼吸时,除了产生二氧化碳外,还释放大量的热量,乙瓶煮熟的种子温度变化不大,因此甲瓶中温度明显高于乙瓶,乙瓶在这一实验中作为对照组.根据设计目的可以提出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吗?
(2)图二所示的实验装置,由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往瓶子中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时,分解有机物放出了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能量(或热量)升高对照
(2)浑浊二氧化碳
4. 在做"验证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这个实验中,为什么将实验装置放到温暖环境中
生物的生存必须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定包括渗透压稳定、温度稳定、PH值稳定等。
所以保持生物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是生存的必要条件。
若温度过高会影响种子内酶的活性,若太高会相应使酶失活,使种子无法萌发,并且高到一定程度种子就熟了。
若温度过低会使种子进入休眠状态,同样无法萌发。
而且,温暖的温度会增强植物的有氧呼吸程度,促使种子萌发。
5. 甲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
(1)杀死种子表面来的微生源物,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2)测定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的速率 (3)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 2 ,放出的CO 2 被KOH溶液吸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缩小 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 2 (4)用等量消毒液杀菌过的死种子代替实验组中的活种子,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 (5)1.55 |
6. 关于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的问题
A
种子萌发的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环境是因为种子萌发时需要适当的温度。
种子内的营养物质要转化,必须有酶的作用,而酶的活性必须在适当
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挥。
B
关于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的问题很重要。
不能没有水,干种子是不会萌发的。但水太多,就会缺氧,种子无法进行有
氧呼吸,那就会转为无氧呼吸,时间一长便会烂种。
7. 设计两个实验:一、种子发芽时吸收的氧气量,二、种子萌发时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对照实验 知道氢氧化钠溶液是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 红色酒精是用来作标记的 种子吸收多少氧气释放多少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被吸收 气压变化 红色酒精在刻度弯管的移动就是 吸收的氧气量 具体设计 Easy 且 千变万化
8. 种子萌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发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一)充足的水分
干燥的种子含水量少,一般仅占种子总重量的5%~10%,这样的条件使一切生理活动都很微弱。只有吸足水盆,使种皮膨胀、软化,氧气才容易透入,呼吸才能增强。各种生理活动才会大大加强;只有吸足水分,种子内贮藏的营养物质溶解于水并经过酶的分解后才能转运到胚,供胚吸收利用。
一般种子要吸收其本身重量的25%~50%或更多的水分才能萌发,例如水稻为40%,小麦为50%、棉花为52%,大豆为120%,豌豆为186%。种子萌发时吸水量的差异,是由种子所含成分不同而引起的。为满足种子萌发时对水分的需要,农业生产中要适时播种,精耕细作,为种子萌发创造良好的吸水条件。
(二)适宜的温度
种子萌发时,包括胚乳或子叶内有机养料的分解,以及由有机和无机物质同化为生命的原生质,都是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而酶的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才能进行,所以温度也就成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不同植物种子萌发都有一定的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萌发都受影响。超过最适温度到一定限度时,只有一部分种子能萌发,这一时期的温度叫最高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种子萌发逐渐缓慢,到一定限度时只有一小部分勉强发芽,这一时期的温度叫最低温度。
了解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以后,可以结合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特性,选择适当季节播种。
(三)足够的氧气
种子得到足够的水分和适当的温度后,就开始萌动,此时氧气的供应对萌发起着主导作用.在氧气充分的情况下,胚细胞呼吸作用逐渐加强,酶的活动逐渐旺盛,种子中贮藏物质通过呼吸作用,提供中间产物和能量,才能充分供应生长的需要。一般种子需要空气中含氧量在10%以上才能正常萌发,含脂肪较多的种子比含淀粉多的种子需要更多的氧气,当含氧量下降到5%以下时,多数种子不能萌发。如棉花、落花生或其ta 作物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或深藏于土壤深处往往不能萌发。主要是因为得不到氧气。因此,播种、浸种过程中要加强人工管理。播种后如遇雨,要注意松土,控制各调节氧气的供应,使种子萌发正常进行。...
9.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氧气的实验
1.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良好状态的种子100粒
2.随机均分为两组A,B组
3.A组在有氧状态下给予适宜的条件培养,B组在无氧状态下给予适宜的条件培养
4.一段时间后观察种子发芽状况
5.结论
10. 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种子萌发要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