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延迟焦化新工艺实现清洁生产
随着原油变重变劣,轻质油品需求量上升,重质油深度加工任务日益繁重,加工重质油特别是重质渣油已成为炼油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清洁生产的工艺技术最为关键,新型延迟焦化工艺就有“粗粮细作”的本事,既能产出清洁成品油,又能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有效治理污染物排放。
延迟焦化是指以贫氢的重质油为原料,在高温(约500℃)进行深度的热裂化和缩合反应,生产富气、粗汽油、柴油、蜡油和焦炭的石油二次加工技术。重质油加工是加工重质(超重质)原油过程的核心部分,目的是轻质化。从工艺角度来说,延迟焦化包括脱碳和加氢两个方向。延迟焦化装置如图6.14所示。
表6.2国内主要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配置表
总之,延迟焦化工艺在平衡炼油厂渣油和提高轻油收率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成为许多炼厂处理高硫渣油的首选工艺。据预测,今后20年内,全球延迟焦化工艺加工能力的年增长率约为7%,远远领先于渣油加氢转化工艺。
B. 渣油加氢技术是否已成熟什么地方有渣油加氢装置
现在还行吧,至于国内的技术水平有待改善,其中原因有很多。目前在开工状态的主要有四套,大连、海南、茂名、齐鲁,如果马上要开工的惠州的就5套了
C. 准备参加工作了 想了解下 滑油加氢 渣油加氢 天然气制氢 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有什么要注意 了解的
滑油加氢 ,脱除硫氮等杂质,生产润滑油基础料。
渣油加氢 ,脱除渣油中的硫氮金属残炭等杂质,产品做催化原料或低硫燃料油。
天然气制氢,就是用甲烷生产氢气。
D. 润滑油集中润滑系统的润滑系统的测量、监测及报警装置
为了保证润滑来系统向各润滑点持续自供油以防止因供油不足而损坏,常在系统中配置测量、监测及报警装置。
在润滑系统中常见的故障有油泵失效、供油管路堵塞、轴承过热及磨损甚至咬粘、分流器工作不正常、污染严重、给油循环时间不准确等。润滑系统中通常采用以下测量装置:
1)测温装置在油箱、润滑泵、冷却器的进口与出口、重要的轴承等部件入安装测温装置及显示、控制装置如水银温度计、热电偶及接触温度计等,可以及时看到这些部位的温度变化。
2)压力测量装置在润滑泵出口处过滤器的进、出口处等部位安装压力计,用以观察压力变化值。必要时还可安装压差报警器,当压差过高时发出报警信号。
3)油面及流量测量装置在油箱中装有油标及油面指示器,在管道中安装流量计或流量监控计来观测流量。
在集中润滑系统的控制系统中一般要考虑到可以调整润滑循环时间和给油时间,以及显示及控制润滑剂供应不足或过量以及润滑泵过载等情况。
E. 储油罐油气检测标准
一) 重质油品分类
1、 风险重质油品:即加工工艺可能出现溶剂等轻组分进入,形成混合性爆炸气体的重质油品,扫线前需要进行气相可燃气体检测。主要包括:糠醛料、白土料、催化轻料(含酮苯蜡下油、去蜡油)、糠醛抽出油、含糠醛抽出油的重油或油浆、石蜡。风险重质油品油罐见附件E。风险重质油品通扫线前必须进行气相化验分析。
2、 安全重质油品:即加工工艺安全,不可能出现轻组分进入,不可能形成混合性爆炸气体的重质油品,扫线前不需要进行气相可燃气体检测。主要包括:酮苯料、润滑油基础油、催化重料(二CT、渣油加氢渣油、一BT)、重油(三CT)、纯催化油浆、石蜡(精制)、加氢裂化原料(三CL、B3)、加裂尾油。安全重质油品油罐见附件F。安全重质油品在装置生产稳定,产品平稳合格外送时,原则上不做气相分析。
部分安全重质油品在装置开停工或出现大的波动等特殊工况下,可能变成风险重质油品,这时的安全油品我们可以称为潜在风险油品。如蒸馏CT、BT、催化油浆等,在装置开停工时可能带入轻组分。所以这一时段,需要升级管理,按风险重质油品管理。
3、 对于部分油罐在不同时期收风险重质油品或安全重质油品。在收风险重质油品时,扫线前必须进行气相化验分析。在收风险重质油品后,切换收安全重质油品时,必须将罐内油品置换两倍罐容量,并作气相化验分析合格后,再恢复安全重质油品操作方案。
4、 安全重质油品与风险重质油品和潜在风险油品兼收的油罐必须进行气相分析。
F. 炼油的发展
1、走深加工道路根据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的结果,2005年至2020年,中国石油探明储量将稳步增长,年均探明8至10亿吨;石油产量持续上升,2010年左右达到2亿吨,并持续15年以上。2005年中国进口原油12682万吨(净进口11875万吨)。进口含硫原油逐年增加,己由2001年2343万吨、2003年3009万吨增加至2005年3500万吨,每年增加300万吨之多。“十一五”期间内,国内原油生产不会有太大增长,中国将继续加大原油进口力度。进口原油尤其是中东含硫原油将是满足需求的重要选择,据预测,到2010年,进口中东含硫原油将达到6000万~7000万吨。中东含硫原油95%以上来自沙特阿À伯、伊朗、伊À克、阿联酋、科威特等国,中东原油大多是高含硫原油。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原油资源,应坚持走深加工道路。
渣油催化裂化是渣油转化的主要手段:中国催化裂化(FCC)装置2005年加工能力超过9300万吨,包括1800万吨常压渣油(AR)和1300万吨减压渣油(VR)。渣油催化裂化(RFCC)已成为重油转化的重要装置。FCC是将重油转化为轻馏分油的核心技术,但产品质量和技术受到环境保护的严峻挑战,必须开发FCC新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
延迟焦化是重油加工的重要方法:延迟焦化装置发展很快,到2004年,建成投产的焦化装置总加工能力已达3245万吨/年,10年间延迟焦化装置加工能力就增长了161%。如今在建的延迟焦化装置能力估计有700万吨。随着加工含硫原油数量的增加,Ñ环流化床(CFB)锅炉处理高硫石油焦的应用,延迟焦化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加快发展渣油加氢处理技术:中国自行开发的200万吨/年渣油加氢处理(S-RHT)装置已在茂名石化公司投运。加氢处理VR用作RFCC进料可最大量提高轻质油品产率,这已成为加工含硫原油的又一重油加工路线。
2、清洁燃料生产技术开发
汽、柴油质量正面临世界清洁燃料标准的严峻挑战。己规划实施较严格的燃料规范,欧Ⅱ标准2005年7月1日执行,欧Ⅲ标准2005年在北京执行,2010年推向。并初步设想,2008年之前,要达到欧Ⅳ排放要求。
3、加氢是技术发展方向
中国加氢装置年加工能力已超过5100万吨,占原油总蒸馏能力约20%,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0.1%,从而制约了中国产品模式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加氢裂化装置是改变产品结构、生产中间馏分油的重要方法,它可使炼油与石油化工更好地结合,为芳烃生产和蒸汽裂解提供原料,它可直接加工含硫减压瓦斯油(VGO),可将润滑油基础油改质为APIⅡ和Ⅲ类润滑油。渣油加氢处理可转化高硫和高金属含量原料,当与RFCC组合操作时,可最大量地生产轻质产品。二次加工油(如催化轻Ñ环油LCO和焦化轻瓦斯油LCGO)的加氢改质可生产清洁燃料。加氢处理后的焦化重瓦斯油(HCGO)可用作FCC进料生产更多的轻质馏分油。加氢脱硫和加氢脱芳后的柴油馏分可满足世界燃油规范质量要求。选择性加氢脱硫后的FCC汽油可符合世界燃油规范第2和第3类质量要求。加氢技术在石油加工发展中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清洁汽油生产技术
中国FCC汽油占成品汽油总组成80%以上。技术发展的重点是减少FCC汽油中的硫和烯烃含量。
2、清洁柴油生产技术
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成功新一代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FH-UDS,这种催化剂继在中石化金陵石化柴油加氢装置实现工业应用之后,还用在中石化齐鲁分公司260万吨/年、镇海炼化200万吨/年、茂名分公司260万吨/年及上海石化330万吨/年的柴油加氢装置上。用该催化剂生产硫含量符合欧Ⅲ排放标准柴油时,FH-UDS催化剂的加氢脱硫相对体积活性比FH-DS催化剂提高了56%;生产硫含量符合欧Ⅳ排放标准柴油时,FH-UDS的加氢脱硫相对体积活性比FH-DS催化剂提高了159%。FH-UDS催化剂以W-Mo-Ni-Co为活性组分,具有孔容大、比表面积高、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稳定性好、强度高、精制油品安定性好、对原料适应性强等特点。可以在较为缓和的工艺条件下生产硫含量符合欧Ⅲ和欧Ⅳ排放标准的清洁柴油,通过适当调整操作条件,也可以生产无硫柴油。
3、催化裂化(FCC)及相关新技术
4、加氢催化剂技术
5、渣油加工系列化技术
6、芳烃分离和生产技术
7、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 我国炼油化工设备行业无论在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还是产品开发和国产化成果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尽管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规模已经可观,在重大项目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石油石化技术装备仅占1/3,国产装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不到60%,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中比例较低,行业高端装备和制造技术大都依靠进口。
从市场来看,全球石油化工产业已形成美亚欧三足鼎立的格局,这三个地区的炼油化工设备制造行业也发展较快。中国炼油和化工专用设备市场竞争激烈,民营企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占据市场较大的份额。随着原油供应日益重质化和劣质化,以及环保法规对油品质量要求的日益严格,未来炼油产业的常规技术将不断提升,高端炼油技术将加紧与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融合, ,2011年,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占行业销售收入的80%以上。随着中国炼油化工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许多跨国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如美国ABB鲁姆斯公司、美国绍尔集团、日本制钢所等,使中国炼油和化工专用设备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G. 润滑油检测标准,检测项目有哪些
飞秒检测发现包括外观、密度、粘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和倾点、酸值、碱值和中和值、氧化安定性、热安定性等。主要标准有:
ASTMD5133-05采用温度扫描技术的润滑油的低温、低剪切率、粘性温度关系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D5293-09用冷启动模拟器测定-5~-30℃之间发动机油和基础原料表观粘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D5800-08用NOACK法测定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D6082-06润滑油高温起泡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D6335-09用热氧化机油模拟试验测定高温沉积物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D6616-07在摄氏100度时用锥形承载模拟器粘度计测量高剪切速率时粘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D6821-02(2007)恒定剪切应力粘度计中传动线路润滑剂的低温粘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D7097-06a用热氧化机油模拟试验测定中高温沉积物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D7098-08ε1用薄膜氧气吸收(TFOUT)催化剂B测定润滑剂氧化稳定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ASTMD7110-05a使用过和含油烟发动机油在低温下的粘度温度关系标准试验方法
ASTMD86-09ε1大气压下石油产品蒸馏的标准试验方法
DIN51352-1-1985润滑剂检验.润滑油老化性能的测定.残碳增加.用残碳测定法.根据通入空气后的老化情况测定
DIN51575-1984矿物油检验.硫酸盐灰分的测定
DINENISO2592-2002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弗兰得(Cleveland)开杯法
GB/T12579-2002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
GB/T12709-1991润滑油老化特性测定法(康氏残炭法)
GB/T1995-1998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
GB/T2433-2001添加剂和含添加剂润滑油硫酸盐灰分测定法
GB/T260-1977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265-19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269-1991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
GB/T3535-2006石油倾点测定法
GB/T3536-2008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4929-1985润滑脂滴点测定法
GB/T511-1988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T6538-2000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
GB/T7305-2003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
GB/T7326-1987润滑脂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9171-1988发动机油边界泵送温度测定法
ISO3016-1994石油.倾点的测定
ISO6614-1994石油产品矿物油和合成液水分离的测定
SH/T0059-1996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
SH/T0251-1993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
SH/T0327-1992润滑脂灰分测定法
SH/T0562-2001低温下发动机油屈服应力和表观粘度测定法
SH/T0618-1995高剪切条件下的润滑油动力粘度测定法(雷范费尔特法)
SH/T0631-1996润滑油和添加剂中钡、钙、磷、硫和锌测定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
SH/T0704-2001石油及石油产品中氮含量测定法(舟进样化学发光法)
SH/T0722-2002润滑油高温泡沫特性测定法
SH/T0751-2005高温和高剪切速率下粘度测定法(锥形塞粘度计法)
H. 石油的渣油可是做什么
渣油是石油经蒸馏加工后剩余的残渣,其比率约占石油加工前的50%,由于渣油质量差,杂质和非理想组份含量高,加工难度大,致使渣油曾作为祸炉燃料被烧掉,不仅浪费有限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渣油加工处理简单地说,就是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渣油和氢气发生化学反应,突出渣油中的硫、氮、重金属等有害杂质,将渣油部分转化为气油和柴油,剩余的部分可以通过催化、液化进行加工处理,全部转化为气油和柴油。
具体地说,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是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渣油和氢气进行催化反应,渣油分子中硫、氮和金属等有害杂质,分别与氢和硫化氢发生反应,生成硫化氢、氨和金属硫化物,同时,渣油中部分较大的分子裂解并加氢,变成分子较小的理想组份,反应生成金属的硫化物沉积在催化剂上,硫化氢和氨可回收利用,而不排放到大气中,故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加氢处理后的渣油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可直接用催化、裂化工艺,将其全部转化成市场急需的气油和柴油,从而做到了吃干炸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最早于70年代,由国外几家大石油公司研究开发,并成为极少数石油公司的垄断技术,为解决我国渣油加氢处理技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此项技术的探索,经过十几年努力,终于开发出我国自己的新型渣油加氢处理技术。
经过渣油加氢处理技术装置处理的渣油,所含的硫、氮、金属及残氮等重要指标,均大幅度降低,可全部做为催化、裂化等下游工艺的过程的合格进料,可把利用价值较低,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渣油,全部转化为附加值高、质量上乘的氢质油品,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氢质油转化率,从某种意义上说,该技术使原油得到了解100%的转化,实现了石油炼制过程中将原油吃光炸尽的愿望。
现出该技术包括四大类,11个牌号的催化剂产品及其制造技术和相应工艺,利用这项技术,在茂林建造了我国第一套,年处理能力2百万吨的工业装置,这是我国本世纪末投资最大、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炼油生产装置,也是我国第一套自主开发、自主设计,设备国产化率最高的现代化炼油装备。1999年12月底,这套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不仅生产出合格产品,而且工艺指标明显高于设计水平。
渣油加氢处理技术,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95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它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千万吨级的,含硫原油加工基地的形成,渣油加氢处理技术,催化剂及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一套年处理能力2百万吨的此类装置,不仅可创造3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I. 渣油加氢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目的:渣油加氢作催化裂化原料。
渣油加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长链烃断裂,增加轻油产率,同时脱除油品中的硫、氮、金属等其它杂物,其操作条件为较为苛刻的高温高压。
其主要产品加氢重油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其他轻组分作为重整预加氢、柴油加氢的原料。柴油加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脱除柴油馏分中的硫、氮等杂物,同时使柴油中的不饱和烃转换为饱和烃,增加柴油燃烧值的同时,也提高了柴油的储存稳定性。
在渣油加氢中主要发生加氢脱金属、脱硫、脱氮、脱沥青质、脱残炭等反应渣油加氢装置操作周期短(1~1.5年)、催化剂不可再生,渣油分为加氢处理、加氢裂化两种工艺,其反应器有固定床、移动床、沸腾床三种。
渣油又称减压渣油。有时将从常压蒸馏塔底所得的重油称为常压渣油。色黑粘稠,常温下呈半固体状。其性质与原油性质有关。
在石油炼厂中,渣油常用于加工制取石油焦、残渣润滑油、石油沥青等产品,或作为裂化原料。在石油化工生产中,渣油可通过部分氧化法生产合成气或氢气,或作为蓄热炉裂解制乙烯的原料。渣油另一重要用途是用作燃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