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接地装置的构成作用

接地装置的构成作用

发布时间:2022-03-26 18:56:54

⑴ 防雷装置中的接地装置作用是什么,选择题

那么大电流总要有地方释放吧,接地装置就是将电流引入到地下,否则瞬间的高压和回电流会对答设备造成损害
(参考资料:http://www.kejia.com/Technical_01.aspx?newscateid=150&newsid=298&cateid=150)

⑵ 接地装置是由什么组成的整体

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电工设备需接地点与接地体连接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接地体可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类。自然接地体有:①埋在地下的自来水管及其他金属管道(液体燃料和易燃、易爆气体的管道除外);②金属井管;③建筑物和构筑物与大地接触的或水下的金属结构;④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基础等。人工接地体可用垂直埋置的角钢、圆钢或钢管,以及水平埋置的圆钢、扁钢等。当土壤有强烈腐蚀性时,应将接地体表面镀锡或热镀锌,并适当加大截面。水平接地体一般可用直径为 8~10毫米的圆钢。垂直接地体的钢管长度一般为2~3米,钢管外径为35~50毫米,角钢尺寸一般为40×40×4或50×50×4毫米。人工接地体的顶端应埋入地表面下0.5~1.5米处。这个深度以下,土壤电导率受季节影响变动较小,接地电阻稳定,且不易遭受外力破坏。

⑶ 接地的作用是什么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接地是为保证电工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通过金属导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来实现,常用的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

接地装置将电工设备和其他生产设备上可能产生的漏电流、静电荷以及雷电电流等引入地下,从而避免人身触电和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等事故。

一、防止人身遭受电击

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极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来保护人体的安全。

对于有接地装置的电气设备,当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时,接地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极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流过每条通路的电流值将与其电阻的大小成反比,接地极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也就越小。

当接地电阻极小时,流经人体的电流趋近于零,人体因此避免触电的危险。因此,无论任何情况,都应保证接地电阻不大于设计或规程中规定的接地电阻值。

二、保障电气系统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接地一般为中性点接地,因此中性点与地间的电位接近于零。当相线碰壳或接地时,其他两相对地电压,在中性点绝缘系统中将升高为相电压的倍;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则接近于相电压。由于有了中性点的接地线,可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通信系统中的直流供电一般采用正极接地,可防止杂音窜入和保证通信设备正常运行。

分类

一、低压系统

在将电力分配给最广泛的最终用户的低压网络中,接地系统设计的主要关注点是使用电器的消费者的安全性及其防触电保护。接地系统与保护装置(如保险丝和剩余电流装置)相结合,必须最终确保人与金属物体接触,该金属物体的电位相对于人的电位超过安全阈值,通常设置为约50 V 。

二、高压系统

在公众难以获得的高压网络(1 kV以上)中,接地系统设计的重点不是安全,而是供电的可靠性,保护的可靠性以及对存在以下问题的设备的影响短路。接地系统的选择仅会严重影响最常见的相接地短路的幅度,因为电流路径大多是通过大地闭合的。

配电变电站中的三相HV / MV电力变压器是配电网络的最常见电源,其中性点的接地类型决定了接地系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接地

⑷ 什么是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构成

接地装置的简介
接地装置也称接地一体化装置:把电气设备或其他物件和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的设备。(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接地装置由接地极(板)、接地母线(户内、户外)、接地引下线(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组成。它被用以实现电气系统与大地相连接的目的。与大地直接接触实现电气连接的金属物体为接地极。它可以是人工接地极,也可以是自然接地极。对此接地极可赋以某种电气功能,例如用以作系统接地、保护接地或信号接地。接地母排是建筑物电气装置的参考电位点,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需接地的部分与接地极相连接。它还起另一作用,即通过它将电气装置内诸等电位联结线互相连通,从而实现一建筑物内大件导电部分间的总等电位联结。接地极与接地母排之间的连接线称为接地极引线。
安全隔离变压器safety isolating transformer。供给工具、其他设备及配电电路安全特全低电压的变压器。它的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至少由相当于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在电气加以隔离。
接地装置的分类
接地装置是由埋入土中的接地体(圆钢、角钢、扁钢、钢管等)和连接用的接地线构成。
按接地的目的,电气设备的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仪控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接地。例如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其作用是稳定电网对地电位,从而可使对地绝缘降低。
防雷接地:是针对防雷保护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例如避雷针(线)(现称接闪杆、线、带)、避雷器的接地,目的是使雷电流顺利导入大地,以利于降低雷过电压,故又称过电压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也称安全接地,是为了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接地,即电气设备外壳(包括电缆皮)必须接地,以防外壳带电危及人身安全。
仪控接地:发电厂的热力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晶体管或微机型继电保护系统和远动通信系统等,为了稳定电位、防止干扰而设置的接地。也称为电子系统接地。
接地电阻的基本概念:
接地电阻是指电流经过接地体进入大地并向周围扩散时所遇到的电阻。大地具有一定的电阻率,如果有电流流过时,则大地各处就具有不同的电位。电流经接地体注入大地后,它以电流场的形式向四处扩散,离接地点愈远,半球形的散流面积愈大,地中的电流密度就愈小,因此可认为在较远处(15~20m以外),单位扩散距离的电阻及地中电流密度已接近零,该处电位已为零电位。图中曲线U=f(r)即表示地表面的电位分布情况(r表示离雷电流注入点的距离)。
接地点处的电位Um与接地电流I的比值定义为该点的接地电阻R,R=Um/I。当接地电流为定值时,接地电阻愈小,则电位Um愈低,反之则愈高。接地电阻主要取决于接地装置的结构、尺寸、埋入地下的深度及当地的土壤电阻率。因金属接地体的电阻率远小于土壤电阻率,故接地体本身的电阻在接地电阻中可以忽略不计。
接地装置的装设
(1)一般要求
首先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节约投资,如果实地测量的自然接地体电阻已满足接地电阻值的要求而且又满足热稳定条件时,不必再装设人工接地装置,否则应装设人工接地装置作为补充。
人工接地装置的布置应使接地装置附近的电位分布尽量均匀,以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保证人身安全。
(2)自然接地体的利用
建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行车的钢轨、埋地的金属管道(可燃液体和可燃可爆气体的管道除外)以及敷设于地下而数量不少于两根的电缆金属外皮等,均可作为自然接地体。变配电所可利用它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自然接地体。利用自然接地体时,一定要保证电气连接良好。
(3)人工接地体的装设
人工接地体有垂直埋设和水平埋设两种基本结构型式。
常用的垂直接地体为直径50mm、长2.5m的钢管或L50×5的角钢,为了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流散电阻的影响,埋入地下的垂直接地体上端距地面不应小于0.7m。
对于敷设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用热镀锡、热镀锌等防腐蚀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
当多根接地体相互靠近时,入地电流的流散相互排挤,这种影响称为屏蔽效应。这使接地装置的利用率下降,所以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也不宜小于5m。
接地网的布置,应尽量使地面的电位分布均匀,以减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人工接地网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作成圆弧形。35~110kV/6~10kV变电所的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为了减小建筑物的接触电压,接地体与建筑物的基础间应保持不小于1.5m的水平距离,一般取2~3m。

⑸ 输电线路接地装置作用是什么,由哪几部分

接地装置是防雷保护措施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线路防雷能否发挥作用, 主要决定回于接地装置是否安装合答适。装有避雷线(针)或管型避雷器等防雷设 施的杆塔,接地是为了保护线路导线绝缘;无避雷线或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位于 居民区附近的杆塔,接地是为了保护人身安全。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及接地引下线2部分。(1) 接地体是指埋在地面以下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金属导体,分为自然接地 体和人工接地体。自然接地体是指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水泥杆、拉线 及杆塔基础等;人工接地体指专门敷设的金属导体。(2) 接地引下线是连接避雷线(针)、避雷器或架空电力线路杆塔与接地体 的金属导线,常用材料为镀锌钢绞线。

⑹ 及接地装置各有何作用,对防雷接地的接地要求是什么

接地装置的简单作用是将雷电泄放到大地。直接解释接地装置就是地极专地带(通常俗话说的地线)属

  1. 对防雷接地的接地最基本的要求是接地电阻10欧

  2. 在目前电子设备密集使用以及网络复杂采用的情况下,加上建筑物密集,钢筋混泥土的地基和钢筋地桩的普遍使用,联合接地已经成为防雷的必要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等电位防雷设计也同样成为必然措施,联合接地地阻要求是1欧以下

  3. 雷电的灾害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闪电击毁和闪电产生的强大的电磁场通过金属的接收和传导到电气设备上烧毁设备。接地装置的简单作用是将雷电泄放到大地,无论是直接的和间接的耦合能量

⑺ 何谓接地接地的作用是什么接地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

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上,称为接地。内电力系统中接地的容部分一般是中性点,也可以是相线上的某一点。电气装置的接地部分则是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导体,一般为金属外壳。 为了安全保护的需要,把不属于电气装置的导体(也可称为电气装置外的导体),例如水管、风管、输油管及建筑物的金属构件和接地基相连,称为接地;幕墙玻璃的金属立柱等和接地基相连,也称接地。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受到电击、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护线路和设备免遭损坏、预防电气火灾、防止雷击和防止静电损害。 接地装置是由接地极和接地线的总称。 接地极是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接地极分为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两类。 自然接地极有以下几种:地下金属水管系统,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 人工接地极宜采用水平敷设的圆钢、扁钢、金属接地板,垂直敷设的角钢、钢管、圆钢等。为了降低接地电阻和增加抗腐蚀能力,工程中也采用铜包钢、铝包钢接地极。

⑻ 接地原理及作用

接地,指电抄力系统和电气装置袭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
电气地,大地是一个电阻非常低、电容量非常大的物体,拥有吸收无限电荷的能力,而且在吸收大量电荷后仍能保持电位不变。
地电位,与大地紧密接触并形成电气接触的一个或一组导电体称为接地极,通常采用圆钢或角钢,也可采用铜棒或铜板。
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称为接地。连接到接地极的导线称为接地线。接地极与接地线合称为接地装置。
电力系统中接地的点一般是中性点。电气装置的接地部分为外露导电部分,它是电气装置中能被触及的导电部分,它正常时不带电,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
装置外导电部分也称为外部导电部分,不属于电气装置,一般是水、暖、煤气、空调的金属管道以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和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接地是为保证电工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通过金属导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来实现。
如果我的回答帮到了你,请点“采纳”。

⑼ 接地装置作用与结构

接地装置作用是:保障用电安全,保障系统供电安全。其结构有:接地极、接地线、接地网等。

阅读全文

与接地装置的构成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超声波换能器数量怎么选择 浏览:427
制冷机怎么不上水 浏览:298
阀门厂实践总结 浏览:302
广州阀门厂有限公司 浏览:483
圆形阀门怎么样开 浏览:198
氨气制冷机吸气阀门 浏览:238
空调制冷出水管不滴水怎么回事 浏览:84
表格中的工具箱 浏览:88
怎么能快速记住消防器材 浏览:581
对设备看听闻触是什么 浏览:104
起重机机械故障有哪些 浏览:381
机床铸造工艺图怎么画 浏览:477
机械行业做什么好 浏览:579
电气装置检测报告 浏览:545
没有逆转录仪器怎么做 浏览:914
别克威朗仪表盘灯调亮怎么调 浏览:716
北京泰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68
耐高温导热油管道阀门 浏览:320
磨床加工五金件 浏览:486
装盘萃取实验装置 浏览: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