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对《艺术与审美》的心得感受与教学建议
写作思路:可以先介绍一下艺术与审美的意义和作用,再详细阐述一下艺术与审美的关系,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增强自己的艺术与审美,写出自己内心的体会和感受等等。
正文:
一直以来,学校都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然而在我的小学、中学阶段,我们的美术、书法、音乐课总是因为被标榜为所谓的副科而得不到重视,遇到考试时课时总是被语数英那些所谓的主科占据,事后也不会补课,因为不重要?
美育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正如课程名所显示的,艺术和审美。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等。
其实艺术是广义的,各行各业都存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人类的灵感和智慧的结晶。审美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然后参与艺术的创作。
古今中外,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探索从未止步,从石器时代的装饰物,到后来的青花瓷,再到因对美的严苛追求而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都体现了人类对艺术的创造。
在某节课中,老师说美学对理科的贡献不容忽视,那些公式最初不一定是正确的,但一定是美的。对此我感受到了美学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学了《艺术与审美》这门课程,打破了自身的认知缺陷。以前狭隘地认为搞设计搞艺术的才需要接受美学教育,但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美学教育,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能激发我们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小到给PPT排版,大到设计高楼大厦,都需要美的创造。而做到这些需要我们自觉地接受美学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当灵感来临之际能牢牢抓住并付诸行动,创造出美的事物。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
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
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
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⑵ 求一份艺术设计系《学科专业入门指导》讲座心得体会 很急 谢谢
胜利认真去做自己喜欢的专业,成功还会远吗?
——《学科专业入门指导》讲座心得体会
我,怀揣着梦想踏进了学校的大门,我有这明确的信念,因为我相信,只要我肯去努力一切尽在把握之中。我们年轻,我有足够的资本,我们可以狂,有有限的时间合理的运用完善这我们的梦想,可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选择,选择你喜欢,或许说是你爱的专业。
艺术设计系是个大系,除了分开了两大类专业:动画和艺术设计外,还各有精专学习的方向,那天听系主任的专业讲座进一步的了解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应该走的道路,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艺术设计系分为五小方向,分别是视觉传达方向、数码媒体方向、室内设计方向、景观艺术设计方向、景观建筑方向。室内设计和景观建筑方向都是近年新添的专业,是由景观艺术(原环境艺术)分支出来的,岁开设的时间没有经管艺术长,但确实可以更细致的教授了室内、室外、与景观的只是,所谓术业有专攻,使我们可以更加细致的学习专业的内容,并且不管是在市场前景和技术需求都是社会需要人才的时候。
下面我就谈一谈我给各个专业的了解于心得吧
景观建筑是我最喜欢的专业之一,可以用一句话说,景观建筑一打造诗意的栖息之所。我院还设有建筑系,建筑系也分为景观和工程,其经管也是重于美学的建筑,主要是这设计建筑的外观,当然其在美学的方面讲我们的景观建筑要比其更着重于“美”上,而在现今的社会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的提高了,对于吃与喝,人们更重视生活的质量,和环境问题。景观建筑正是响应人们这一观点而生的专业。”
专业指导书上有写到“景观建筑设计是作为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业内容和专业任务已经上升到历史使命的告诉,重新审视景观建筑教学定位基础和健全科学合理的景观建筑教育体系已经是一项紧迫和崇高的任务。”景观建筑学不是刚刚产生的专业了,论专业里的年龄他可算是元老级人人物了,在次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升华。是一个专业发展的必须过程。
不仅仅是因为他波及的面的比较广,就业率会比较高才会所以才喜欢它,我个人认为在学术上,系于系,学科与学科之间是相同的,是相互依附而存在的,一个专业的学习需要另一个专业的辅助,就像我们学设计的的话一定也要学习一些数学或力学上的事情,而听学姐学长们说在所有专业中景观建筑是比较辛苦的一个专业,但是我不怕苦 ,而对建筑专业所学的东西我个人认为比较符合我的思想,我很喜欢画画,很喜欢景观建筑的图画,喜欢的事情人们总是会很努力的去做,会心甘情愿的付出,这样才会做到事半功倍,做到最好。
如果说建筑里分为景观和工程的话,跟景观建筑比那景观设计则是更趋向与美学的专业,主要从事于城市环境改造和施工、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着重实用性与应用性,重点培养符合高级景观艺术设计工程要求的技术专门人才。而室内设计虽是从景观建筑分离出来的一个新的专业,但是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专业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长远的去看,其前景是无限大的。
这三者是不能相比较,没有谁服务谁的想法,三者都是以人与环境为中心,以不同的方向,像一条射线一样相互支撑依附着的。
视觉传达与数码媒体都是新型的专业之一,虽然在中国这两项专业早就已经存在,但是现在的视传与数码媒体正是成长后的青年,现在是高科技高技术的时代,人们在注重生活中的享受的同时精神上的享受也在为人们所关注,这正好给了这位青年挥洒青春的时刻到了,青年不同少年的稚嫩也不同于壮年的只是近黄昏,这个阶段正是发展和打拼的最好时段,所以视传和数码媒体的前景很辽阔。
不管是学什么专业,只要喜欢,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艺术是没有界限的,没有专业界限,也没有方向的界限,只要坚持到最后,就是最好的胜利者。
而,我们都会是者。
⑶ 学习插花艺术的心得体会
学习插花艺术的心得体会
首先如果你要是学习插花艺术的
话你肯定是非常喜欢这个行业
你才去学习的。目前。
插花这个行业。深受女孩子喜欢。
学习时间也比较短。上手快。
一般在。一个多月左右。
基本上都可以学会了。
并且现在市场上学习花艺的。
朋友们。大多数都往店面里嫁
接了很多新的技术。比如说。
化妆。美甲。美睫。半永久纹绣。
美发。美容。等。专业技术。
这些也都是比较赚钱,快的。
非常非常好,拓客。所以说。
一个店面里面嫁接不同专业的
技术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你
要是也想学习的话。我建议你
可以找一家正规的专业职业
培训学校学习。这样对咱们
以后自身也会有很大的保障。
后期也是比较赚钱的哦。
⑷ 学习《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通过对《世界现代设计史》一学期时间的学习,懂得的的最多的就是设计师身上的思想,以及他们身上带着那种跟别人不同的东西,一步步引领着我们真正地懂得艺术设计这门学科。开始的时候我对设计史一无所知,现在我了解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设计,受到的感触也很大。
但是我想的最多的还是,我们了解的只是书本上的东西,关键的还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平时在学习的同时,自己的脑海中要不断的联想,为什么别人要那样设计,如果是自己呢?要不断的反省自己,看到一样东西,要对它有极强的敏感度。
并把你看到东西,想想能不能用到设计上,灵感也要靠平时的积累,如果自己平时都不去想设计,能做出来好的设计吗?但是要想设计好的作品,还必须具备大量的知识体系。因为我们要多加学习西方现代设计史。
我肤浅地认为设计应以人和环境为设计对象。我从书上学到的是,“人文主义”追求是芬兰建筑设计师阿瓦尔阿瓦托对现代主义设计的最大贡献。当然,至今仍然非常受用。设计在本质上应以人为本。那就必须了解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各个时期的设计风格,了解各个流派。
例如:俄国的构成主义,至上主义。以及米斯凡德罗提出的“功能绝对第一”理论也是经久不衰。好的艺术就是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我以前认为,搞艺术需要的仅仅是灵感,感觉和天赋,那么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认为了解各种艺术类别的历史就相当重要了。
比如学设计,就必须非常了解世界设计史,尤其是世界各个时期的艺术设计风格和特点,知道我们看到的每个作品,他的来历是什么。创作时,不要愚昧的自以为是的弄了半天,出了一个作品,后来被人发现,原来上个世纪已经有人做过了,但自己却不知道。
当然,我们这.样要求自己,是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追求创新的作品,要做出前人没有过的作品,具有历史价值。从我自己来讲,我以后可能要往动漫方向发展,那么就要研究动漫史,以及动漫行业运行规则发展史。
还要看大量的作品,垃圾作品也要看,看看什么是垃圾作品,他是怎么成为垃圾作品的。不要让自己的作品和前人的作品雷同。
总之,我们要饱读设计史,借鉴世界设计史,最终超越设计史,这是我学习现代设计艺术史的一些感想。
(4)光影装置艺术设计感悟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心得体会写作原则:
一、行文方式要“形散神不散”。
写作体裁上,可以是夹叙夹议的议论文,也可以是抒情写意的散文,还可以是言简意赅的诗歌;写作手法上,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方式,乃至比兴、联想等表现手法都可以根据思想表达的需要自由选用。
二、写作目的要“务实不务虚”。
学习体会的生命力在于针对实际,有感而发,只有贴近现实生活,学习体会才能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感,才能鲜活有分量,才能由表及里、言之有物,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共鸣。要善于联系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和体会。
三、主题切入要“在精不在多”。
“纵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在写学习体会时,应细读深思,盯住一点,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阐述。不要贪多,用一篇学习体会就想把所有的感受写完。多中心即无中心,面面俱到就面面难到。
四、语言风格要“朴实不虚夸”。
为了更清晰、准确地将自己的想法、感受表达出来,学习体会应直截了当、简洁明了,在运用朴实的语言进行叙述、议论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采用描写、抒情等手法,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⑸ 学习让你身价倍增的职场艺术心得体会
视觉传达设计,这个专业算是近几年新兴的专业吧,也是我们学校第一年单独招生。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顾名思义,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就是通过一些视觉符号(如文字、图形、色彩,这三个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来向人们传达各种信息,把设计者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这些要素传递给读者,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起到传播的作用。
我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进行设计师职业的初步训练,能在视觉传达设计等领域从事设计工作,并在本专业相关领域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专业设计的方法与技能,独立从事包装、广告、平面设计等工作,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⑹ 谈谈你对艺术鉴赏课学习体会
艺术鉴赏课的心得体会:
艺术欣赏能够给人的精神带来愉悦,使我们对生活充满激情,老师从古希腊神话讲到现实生活,从贝多芬 的《月光曲》到马克西姆的《出埃及记》,让学生现场感受音乐的魅力,感受不同音乐带给学生的感受。
通过对 《艺术鉴赏》课程的学习,对艺术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艺术本身最大的价值就是被欣赏。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起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而欣赏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它不同于艺术研究,也不是艺术资料枯燥的堆砌,它是一种心领神会。
(6)光影装置艺术设计感悟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艺术欣赏相关的课程一般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戏曲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通过这一系列艺术知识的传授,特别是通过作品的赏析,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欣赏课在艺术教学中作用重大,体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完善学生的知识修养。
⑺ 关于公共艺术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不少于500字
一个城市的建设,不能缺少公共艺术的规划。同时,公共艺术的介人,使城市建设有了人文因素的含义,再不是冷冰冰的水泥、钢筋和砾石的堆积。(1)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公共艺术是研究和解决自然人化的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是人类生活居住空间,在现实社会的发展中与环境生态的日益恶化的矛盾带来的思考结果。(2)公共艺术设计的特征公共艺术设计强调环境设计意识,发展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使我们的市政建设更具人文因素和人文关怀。从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公共艺术是人与自然相和谐。如天下的名山大川便离不开人工的开凿和设置,从巧夺夭工的亭、台、楼、阁到蜿蜒曲折的山间小径,以及摩崖书法的壮美,这些比荒山野林的朴拙更胜一筹。于是便有了泰山的壮阔雄浑,华山的险峻奇丽,黄山的秀丽多姿。风景不仅仅是自然的功力,也有人生积极的开拓。当自然与人工完全融为一体时,公共空间的营造便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为人类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公共空间中的街道、广场、车站、绿化带以及楼、堂、馆、所的构成,需要设计家对具体环境的精心处理,以及统一协调,成为社区文化的体现。公共艺术重视环境与人的关系,表现在至间设计中,有着舒适、耐用、华贵等特点。(3)公共艺术设计的类型公共艺术设计的形态可以大致分为家具设计、展示设计等。展示设计是物品展览及公共环境的主要形式。包括展览会、商业货架、商店橱窗、博物馆等等展示设计,也可以分为有临时性的博览会和永久性的博物馆,以及永久性的商业橱窗展示。展示设计首先是总体设计的策划构思,有详尽的设计方案和说明书。如一个展览的设计需要对展览的月的、时间、场地、空间、预算、技术、材料、展品等有充分了解,然后通过实物、复制品、版面、照片、图表、文字说明以及音画说明来设计处理.利用标志指示、灯光效果、色彩变化、板墙分隔,营造出一种人为的时空环境,引导观众和消费者的身心介入。展示活动以其整体秩序感、视觉新颖感、参观者亲近感为线索,强化展示的效果。设计人员在对展位、展线的分析中,尤其是注意避免死角的出现,合理运用设计的方法,扬长避短,化腐朽为神奇。在临时性的博览会中,以其新颖亮丽的色彩造型,召唤和导引观众的参观,而在永久性的博物馆展示中,需要重视展览的文化性特征。展览是人与物的对话,是技术的人性化的体现。在一些商业性的展览中,进行一些有目的的促销活动,对增加现场的热烈气氛有着积极的作用。有时设置一些商业性的文化活动,如时装表演,可以帮助消费者提高参观的兴致。商业性的店面设计与文化性的博物馆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分,前者是以促销为目的,需要活泼轻松、新颖整洁;后者则是进行历史文化的传播,庄重凝练、高雅别致。展示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有许多新的问题在展示现场才会出现,这就需要展示设计者具有创新的预见性和技术的独特性。
⑻ 光影效果的设计技巧有哪些
这就是光线从上面自然落下的方式。事实上,当光从底部出来时,它看起来很奇怪。你不会认为人们的下眼睑特别黑,但一旦你擦了,砰的一声,就像一个女鬼突然出现在你面前。
光影效果的设计技巧有哪些?UI中的照明设计也是如此。就像人类的面部特征一样,所有可见的UI元素下面都有投影。虽然屏幕是平面的,但是我们加入了很多艺术表现力,使得屏幕上的剪辑艺术呈现出三维的形式。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按钮。即使是相对平坦的UI按钮,仍然有一些与光和阴影相关的细节。因为光线是看不见的,一个没有按下的按钮会在底部创建一个黑暗的边缘。
光影效果的设计技巧有哪些?未按下的按钮比底部稍微亮一些,这是为了模拟光和阴影效果,在表面上有一个轻微的弧线。就像你倾斜镜面来获得光线一样,倾斜的表面会产生更多的反射。
未按下的按钮会产生微弱的阴影——放大时可能更容易看到。按下的按钮通常较暗(尽管底部仍然部分比项目暗),因为它在屏幕的平面上,光线的亮度较低。
有人会说,现实生活中按下的所有按钮都比较暗,也就是说,可能是你的手挡住了它光影效果的设计。后续将会有更多关于ui设计中各个分类的设计技巧与资讯,你也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⑼ 求一篇,中国传统艺术心得体会2000字,是艺术心得,谢了
中外美术鉴赏学习心得体会美术鉴赏课走进大学校园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由于美学的复杂性,所以当时全世界对美的本质没有一个定论,而是众说纷纭。其中“美是生活说”是东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才是美的本质。
“美是理念说”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物质感性世界不存在美或美的属性,美与某种超现实存在的神秘的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紧密相联,由于这种精神实体的注入或显现,才使客观事物成为美的。
以前认为美术只是单纯的绘画作品,比如像那些水墨画、水彩画、油画和素描等。直到上了美术鉴赏课,才知道这只是狭隘的理解;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类型是现下的主流分类。
美术是一种富有内涵,表现形式多样,意义深刻悠远的艺术形式。课堂上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学会了如何真正的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跟着老师的思路的见解,我不仅领略到了大作的美还领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
中国传统的美术,水墨特色明显,表现的淋漓尽致。线条流畅,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讲究骨法用笔。这些都是对笔墨内涵的要求。徐悲鸿的《八骏图》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厂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韵味。齐白石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为表现出那种透视感,用虚实结合,简略得宜,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的线条,使纸上之虾看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力求深入表现它们的形神特征。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笔墨纷披,墨色浓淡干湿并用,苍茫简远,极富于变化。既形象地在现了富春山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
西方印象派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很多位大师,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其中莫奈的《睡莲》在看似随意轻松的笔触中却将光线的美感,水面上自然漂浮的睡莲的温柔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睡莲》色彩十分丰富,但是所有的颜色在画面中都是分外的柔和和均衡。仅仅是描绘莲花的颜色也是随着光线和环境的影响而色彩变化多端,让人虽不能一口断定是什么颜色的睡莲,但是却又觉得那些娇艳的睡莲就近在眼前。甚至是那些捉摸不透的笔触都好像在描绘着莫奈当时对池中睡莲的喜爱。湖中的倒影和湖面上的睡莲看似都是有色块堆砌而成,却疏密虚实相得益彰,让人一目了然却又回味无穷。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我喜欢他那绚烂的色彩,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通过学习美术鉴赏课,使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也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学到了专业课理论知识以外的东西,这门课培养了我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让我可以更加细致的观察生活中的美。更加坚定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