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的可生化性怎么判断
用BOD/COD的比值来判断。
BOD/COD大于0.3时,一般认为该废水具有可生化性。
判定废水可生化性能有B/C值法:
B/C>0.58 完全可生物降解;
B/C=0.45~0.58 生物降解良好;
B/C=0.30-0.45 可生物降解;
B/C<0.3 难生物降解;
BOD测定方法使用五日生物需氧量测定法,COD测定使用重铬酸钾法。
还有一种是好氧呼吸参量法。通过测定COD、BOD等水质指标的变化以及呼吸代谢过程中的O2或CO₂含量(或消耗、生成速率)的变化来确定某种有机污染物(或废水)可生化性的判定方法。根据所采用的水质指标,主要可以分为:水质指标评价法、微生物呼吸曲线法、CO₂生成量测定法。
(1)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传统观点认为BOD5/CODCr,即B/C比值体现了废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占有机污染物总量的比例,从而可以用该值来评价废水在好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可降解性。在一般情况下,BOD5/COD值愈大,说明废水可生物处理性愈好。
在各种有机污染指标中,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等指标与COD相比,能够更为快速地通过仪器测定,且测定过程更加可靠,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无论BOD/COD、BOD/TOD或者BOD/TOC,方法的主要原理都是通过测定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BOD)占总有机物(COD、TOD或TOC)的比例来判定废水可生化性的。
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在消耗废水中O2的同时会生成相应数量的CO2。因此,通过测定生化反应过程CO2的生成量,就可以判断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
常用的方法为斯特姆测定法,反应时间为28d,可以比较CO2的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来判定废水的可生化性,也可以利用CO2/DOC值来判定废水的可生化性。由于该种判定实验需采用特殊的仪器和方法,操作复杂,仅限于实验室研究使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
⑵ 什么叫工业污水的可生化性
1、污水的可生化性就是指污水中污染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的能力。
2、废水所含的有机物中, 除一些易被微生物 分解、利用外,还含有一些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甚至对微生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 用, 这些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性质以及在废水中的相对含量决定了该种废水采用 生物法处理(通常指好氧生物处理)的可行性及难易程度。
工业污水的处理方法一般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化法、生物化学法等等,而生化法是最常用也是相对来说比较经济的一种方法。
3、废水可生化性一般用B/C表示。
BOD代表可以被微生物分解的部分,COD可以认为是全部污染物,这样B/C就可以代表可被微生物分解部分的比例,也就是可生化部分了,一般B/C大于0.3就表示可生化行还不错。
4、扩展
生化需氧量BOD:是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
化学需氧量CO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
COD包括可生化部分COD和不可生化部分COD。可生化性COD指的是COD中可生化部分。可生化性也称废水的生物可降解性,即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被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是废水的重要特性之一。可生化性COD在数据上接近BOD,但两者不是同一个概念。
⑶ 污水处理中的厌氧池可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吗具体原理呢看到一个工业污水COD=40000,BOD=350.
是的, 污水处理中的厌氧池可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其原理主要是在厌氧池中通过厌氧菌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大分子量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成小分子量的有机污染物, 同时将一部分有机污染物降解生成甲烷,H2S等气体从而降低污水处理中好氧曝气池的负荷.
⑷ 什么叫工业污水的可生化性
工业污水的可生化性就是
工业污水
可被生物降解的程度
一般COD是化学需氧量是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指标
BOD是污水中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指标
BOD/COD成为
可生化比值
该比值小于0.3时说明污水的可生化性较低
不宜采用生物处理
要想进行生物处理需要对污水进行水解酸化和生物驯化处理
⑸ 工业污水处理方法有哪些
典型工业废水
以化工废水、造纸废水、印染废水、食品废水、选矿废水等几种典型的高难度工业废水为例,简单介绍工业废水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化工废水
来源:主要来自石油化学工业、煤炭化学工业、酸碱工业、化肥工业、塑料工业、制药工业、染料工业、橡胶工业等排出的生产废水。
特点:COD极高、可生化性差、色度高、高盐度、有毒有害物质多。
处理方法:首先根据实际废水的水质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如絮凝、内电解、电解、吸附、光催化氧化等工艺,破坏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再联用生化方法,如SBR、接触氧化工艺,A/O工艺等,对化工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造纸废水
来源:主要来自造纸生产中制浆工艺产生的制浆废液(黑液)、抄纸工艺产生的纸机白水,还有包括纸浆洗涤、筛选、漂白废水的中段水。
特点:废水量大、BOD浓度高、色度高、纤维悬浮物多,有的废水中含二价硫元素,有恶臭气味。
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物化河生化结合法。应用混凝沉淀去除废水中悬浮固体,应用化学沉淀法可脱色,将化学沉淀法、曝气、活性污泥、厌氧处理等方法结合来处理造纸废水。此外,考虑到资源回收利用,可选用浮选法回收白水中纤维性固体物质,燃烧法回收黑水中的钠盐等。
研究表明,采用SBR+物化法处理造纸中段水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纸厂外排水质稳定达标,治理费用在厂家可接受的范围内。
⑹ 鉴别工业废水可生化性的方法
东莞废水处理设备万川环保告诉你们:可生化性是指废水制中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废水的可生化性取决于废水的水质,即废水所含污染物的性质。若污水的营养比例适宜,污染物易被生物百降解,有毒物质含量低,则废水的可生化性强。适于微生物生长的废水可生化度性强,不适于微生物生长的废水可生化性差。
用BOD/COD的比值来判断
BOD/COD大于0.3时,一般认为抄该废水具有可生化性。
方法:
1.BOD5/CODcr比值法。这是目前比较广泛采用而且算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了吧。不过这种方法会导致一些误差,BOD容易因为环境因素而测量数值低,COD容易因为Cr的强氧化性使有机悬浮物成为COD值,因此通常比较低。结果粗糙,百相对简易可行。
2.瓦勃呼吸仪测定法。用瓦呼仪就可以了。利用瓦勃氏呼吸仪(简称瓦呼仪)测定废水的生化呼吸线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之一,结果相对精确点。
3.微生物呼吸速率法。度通过绘制微生物呼吸耗氧过程线,可问以测定污水中有毒物质对污水微生物分解性的抑制,进行污水可生化性分析。
4.脱氢酶活性法。因为测定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可以表征微生物收到外界毒性物质影响的情况,判断微生物是否已经被驯化或死亡,从而达到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目的。
5.亚甲基蓝毒性测定法。亚甲基蓝作指示剂答,通过褪色时间测定,判断可生化性。
⑺ 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和装置有哪些
实验室废水有很多种下面我详细的说一下
氧化还原中和沉淀法
此类方法多适用于含六价铬和具有还原性的有毒物质及金属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处理含氰、含酚、含硫化物的废水。常见的工艺过程是向废水中加入氧化剂 ,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后 ,使高毒性的物质转化为低毒性的物质 ,再经过混凝、沉淀将其从反应体系中除去。C r6 + 和 C r3 + 的无机物最高允许排放量分别为0. 5 mg /L 和 3. 0 mg /L。含铬的废液可用铁、锌等作还原剂 ,用废碱液中和沉淀后 ,转化为难溶盐除去。
2.硫化物沉淀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汞、铅等金属的呈酸性的实验废水。一般是向废水中加入硫化钠 ,生成难溶于水的金属硫化物 ,然后与 Fe (OH ) 3 共沉淀而分离出去。
3.絮凝沉淀法
絮凝沉淀法不仅是处理许多工业企业污水中重金属的有效方法 ,也是实验室废水处理的一种可行
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含重金属较多的实验废水 ,加入合适的絮凝剂 ,在弱碱性条件下可以形成絮状沉淀 ,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降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 ( COD ) 。
4.活性炭吸附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处理物理、化学方法不能处理的微量呈溶解状态的有机实验废水。有机实验废水含有大量的废溶剂、实验残液、有机酸等。其浓度高、排放量少的特点很适合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处理工艺流程为先把废水中的有相分离出来 ,再用活 性炭吸附 , COD 的去除率可达 93%
5.焚烧法
每种处理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处理性能 ,都不是万能的。焚烧法一般适用于形成乳浊液之类的液。但要特别注意避免燃烧产生的毒气造成二次污染。例如 ,对于只含有 C, H , O 元素的有机废物在燃烧时一般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而含有卤素 N , S等元素的有机废物焚烧时将会释放多种有害气体。
6.生物实验废水的处置方法
处理生物实验废水常用的方法是热力消毒灭菌和化学药剂消毒灭菌。热力消毒灭菌法是通过高温加热使废水温度达到或超过某些有害微生物存活温度的最高极限 ,杀死细菌 ,以确保排出废水的安全。化学药剂消毒灭菌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对废水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目前常用的消毒工艺有臭氧消毒、氯消毒、碱消毒等。在实际操作中 ,可以采用热力和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消毒灭菌方式 ,安全有效地处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废水。
详细的可以看水天蓝环保里面有详细的解答
⑻ 废水可生化性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主要方法有几种
废水可生化性问题的实质是污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比重
常用BODS/COD(或BODS/TOD、BODS/TOC)衡量废水可生化性,
但对于工业污水尤其是有毒工业污水,由于BODS不反映污水中有害及有毒物质的作用,因此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⑼ 废水的可生化性指标是如何规定的
一般考虑废水的B/C,如果在0.3以上,可认为可生物处理,如果低于0.2,基本可不用考虑生化处理,在0.2~0.3之间尝试如何提高B/C——水解酸化,高级氧化等。
(9)工业污水可生化性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模拟实验法是指直接通过模拟实际废水处理过程来判断废水生物处理可行性的方法。根据模拟过程与实际过程的近似程度,可以大致分为培养液测定法和模拟生化反应器法。
1、培养液测定法
培养液测定法又称摇床试验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一系列三角瓶内装入某种污染物(或废水)为碳源的培养液,加入适当N、P等营养物质,调节pH值,然后向瓶内接种一种或多种微生物(或经驯化的活性污泥)。
将三角瓶置于摇床上进行振荡,模拟实际好氧处理过程,在一定阶段内连续监测三角瓶内培养液物理外观(浓度、颜色、嗅味等)上的变化,微生物(菌种、生物量及生物相等)的变化以及培养液各项指标:pH、COD或某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2、模拟生化反应器法
模拟生化反应器法是在模型生化反应器(如曝气池模型)中进行的,通过在生化模型中模拟实际污水处理设施(如曝气池)的反应条件,如:MLSS浓度、温度、DO、F/M比等,来预测各种废水在污水处理设施中的去除效果,及其各种因素对生物处理的影响。
由于模拟实验法采用的微生物、废水与实际过程相同,而且生化反应条件也接近实际值,从水处理研究的角度来讲,相当于实际处理工艺的小试研究,各种实际出现的影响因素都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体现,避免了其他判定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且由于实验条件和反应空间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因此模拟实验法与培养液测定法相比,能够更准确地说明废水生物处理的可行性。
但正是由于该种判定方法针对性过强,各种废水间的测定结果没有可比性,因此不容易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而且小试过程的判定结果在实际放大过程中也可能造成一定的误差。
⑽ 污水处理厂的实验室都有什么仪器,哪些是必须的具体的流程是什么
污水处理复厂一般采用制二级处理,其流程包括:
粗格栅—提升—细格栅—(粉碎)—沉砂—初次沉淀—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氧化沟等)—二次沉淀—(后曝气)—消毒—出水
当然现在有些处理厂还包括后续的深度处理和回用部分。
污水处理厂的实验室主要做国家排放标准里说的各项指标的实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pH、悬浮物SS、BOD5、COD
氨氮、总氮TN、总磷TP等。
对于污水处理厂,常规测样只监测进出水就可以了,只有在调试或者工艺有问题时才会监测各单元。
关于仪器,每种指标污染物都有自己的相关仪器(pH计、COD快速消解仪 、BOD5测试仪等),也可以采用简单的分析化学实验的方法测出,具体见国家环保总局编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对于污水处理厂用的一般比较简单的国产设备,高校会有更好的研究设备。
你说的水质分析应该就是标准中提到的各项污染物质的监测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只是其中某一个方法而已,一般用于测定离子含量(金属等),污水处理厂不大可能有,很贵的。
关于具体的设备,你可以看看各个设备商的网站,都有具体介绍和使用手册的。